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选择性行保脾手术治疗的可行性与临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黄石新下陆有色总医院收治的80例脾破裂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取保脾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全脾切除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治愈率与手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5.0%)高于对照组(92.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11±6)d短于对照组(20±6)d,并发症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选择性脾破裂保脾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可有效确保患者安全,缩短住院时间,随访脾脏功能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外伤性脾破裂保脾手术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探讨不同保脾手术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外伤性脾破裂保脾手术进行临床资料分析。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45例脾破裂患者资料,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采取保脾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全脾切除手术治疗,比较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与手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不断增多,保脾手术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已成为外科医生的共识,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应该根据综合情况,选择最佳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朴京勋 《大家健康》2014,(9):217-218
目的:研究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62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1例病例,对照组采用脾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脾动静脉联合结扎保脾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止血效果与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止血良好率为96.8%,对照组止血良好率为74.2%,观察组止血良好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施脾动静脉联合结扎保脾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有利于取得较好的止血效果,控制并发症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儿童患者行保脾手术(包括脾自体移植)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因外伤性脾破裂行保脾手术和脾自体移植手术治疗的儿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平均住院时间(13.2±4.0)d,术后除1例脾不规则部分切除手术后腹腔内大出血再次行开腹脾脏全切除外,其余均手术成功,无死亡病例。术后3个月,全部患者复查腹部CT或B超证实保存脾(或移植脾)血运良好,血小板、血液免疫球蛋白、补体系统等指标检查均正常。随访6个月~8年,未发生闪险性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结论在遵循一定原则的前提下,保脾手术治疗儿童外伤性脾破裂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宇  肖世尧  石刚 《西部医学》2011,23(3):513-514
目的比较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与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16例选择性脾动脉栓塞和42例手术治疗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Ⅰ、Ⅱ级损伤选择性脾动脉栓塞的患者均保脾成功,4例Ⅲ级以上脾破裂行选择性脾动脉栓塞的患者有2例转为开腹手术,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成功率为87.5%(14/16)。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成功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7.5±2.0)d,开腹手术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2.3±3.6)d。58例中治愈56例,死亡2例。结论脾脏Ⅰ、Ⅱ级损伤采用保脾治疗,以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为主,Ⅲ级以上脾破裂以脾切除术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损伤程度为Ⅰ~Ⅲ级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脾动静脉联合结扎保脾术治疗,对照组给予脾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止血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止血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Call和Scheele分级为Ⅰ~Ⅲ级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给予脾动静脉联合结扎术治疗,可达到有效止血和保脾2个目的,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保脾治疗的手术方法及其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外伤性脾破裂进行选择性脾修补术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除1例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外,其余27例均保脾治疗成功。4例脾脏缝合处有少量渗血,经保守治疗2~3d出血停止,住院8~22d,均治愈出院。所有病例随访3个月~1年,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脾破裂修补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是保脾治疗的一项重要措施,避免了因切除脾脏而出现的凶险性感染(OPSI)等并发症,故保脾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唐军 《中外医疗》2008,27(29):25-25
目的 探讨保脾手术在外伤性脾破裂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自2000年1月至2007年3月年我院共施行保脾手术52 例(治疗组),同时选择52例采用腔镜下脾全切除术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做为对照组. 结果所有患者都治疗痊愈出院,治疗有效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保脾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是安全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外伤性脾破裂120例诊治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治经验,提高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120例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与治疗。结果 临床诊断符合率(110/120)91.7%,非手术治疗成功25例,手术治疗93例,保脾手术20例均治愈,脾切除术73例,其中术后出血2例,死亡8例。治愈率93.3%。结论 外伤性脾破裂脾切除术疗效肯定,但近年来脾脏功能研究的进展,只要遵循保脾治疗的原则,保脾手术疗效仍然肯定。  相似文献   

10.
程仁强 《湖南医学》2014,(1):102-103,106
[目的]探讨脾切除加自体脾片移植术治疗临床外伤性脾破裂的综合效果。[方法]对本院自2006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178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采用脾切除加自体脾片移植术的病例资料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一时期单纯采用脾切除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158例患者资料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统计比较两组患者IgG、IgM、C3、C4、CD3、CD4以及 CD4/CD8值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 IgG 值分别为(9.47±3.28)g/L、(6.53±2.47)g/L ;Ig M值为(1.53±0.68)g/L、(0.21±0.20)g/L ;C4值为(0.21±0.11)g/L、(0.06±0.05)g/L ;CD3值为(1328.45±148.97)、(1132.59±130.38);CD4值为(771.33±76.01)、(643.98±43.72);两组各项指标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结论]脾切除加自体脾片移植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安全性、有效性、可行性较高,与单纯脾切除术比较,保留了脾脏的功能,避免术后严重感染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是临床上综合治疗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血小板计数偏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经确诊的内科治疗无效或不耐受的ITP患者8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行腹腔镜脾切除术,对照组行开放性脾切除术。观察和统计两组手术基本情况,比较两组临床手术疗效,并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92.47±21.18)min、住院时间(8.32±2.29)d显著较短(P0.01),术中出血量(43.95±19.74)ml、后48 h总引流量(65.64±45.22)ml明显较少(P0.01)。观察组手术疗效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6.92%(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28.21%(P0.05)。结论与开放性脾切除术相比,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ITP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手术疗效好,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安全性可行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围术期护理。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10年5月收治的远端胃癌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将采用开腹手术行远端胃癌根治术及围术期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29例,将采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及围术期护理的患者为观察组29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198.4±29.1)min]、术中出血量[(136.5±23.7)mL、下床活动时间[(4.3±0.8)d]、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1±0.7)d]、胃管拔出时间[(3.9±1.1)d]、进食流质时间[(4.4±1.5)d]、平均住院时间[(7.1±0.8)d]、镇痛药物使用比例(31.0%)和并发症发生比例(69.0%)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247.3±48.6)min、术中出血量(252.8±39.0)mL、下床活动时间(6.1±1.5)d、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6±1.0)d、胃管拔出时间(6.4±1.5)d、进食流质时间(5.8±1.3)d、平均住院时间(9.7±2.6)d、镇痛药物使用比例(72.4%)和并发症发生比例(9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显著,同时采取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可以减轻患者手术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患者术后恢复快,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  Distal pancreatectomy traditionally included splenectomy; the spleen, however, is an important organ in the immunologic defense of the host and is worthy of preservation.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study the feasibility, safety and clinical effects of spleen and splenic vessel-preserving distal pancreatectomy.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review was performed for 26 patients undergoing distal pancreatectomy for benign or low grade malignant disease with splenectomy (n=13) or splenic preservation (n=13) at the First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and Guangdong General Hospital in Southern China from May 2002 to April 2009.
Results  All 26 pancreatectomies with splenectomy or splenic preservation were performed successfully.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in mean operative time ((172±47) minutes vs. (157±52) minutes, P >0.05), intraoperative estimated blood loss ((183±68) ml vs. (160±51) ml, P >0.05), incidence of noninfectious and infection complication and mean length of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10.1±2.2) days vs. (12.1±4.6) days, P >0.05). The platelet counts examined one week after oper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distal pancreatectomy with splenectomy group than the other group ((37.3±12.8)×109/L vs. (54.7±13.2)×109/L, P <0.05).
Conclusions  Spleen-preserving distal pancreatectomy appears to be a feasible and safe procedure. In selected cases of benign or low-grade malignant disease, spleen-preserving distal pancreatectomy is recommended.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并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对比,探讨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12例符合手术适应证的四肢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微创手术组和传统手术组,分别采取对应手术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骨移植例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骨愈合时间。结果微创手术组的手术时间[(91.7±9.4)min]及住院时间[(14.7±5.5)d]短于传统手术组[(114.5±13.9)min、(19.5±5.9)d];微创手术组的术中出血量[(88.5±18.6)mL]较传统手术组[(270.7±52.6)mL]少,并且其术后骨移植例数(1例)少于传统手术组(7例),微创手术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35%)低于传统手术组(16.07%);骨愈合时间微创手术组[(14.3±4.2)d]短于传统手术组[(23.5±5.1)d],以上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粉碎性骨折的总体疗效优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于有适应证的患者推荐采用该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张素真 《中外医疗》2016,(15):140-14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护理效果。方法于2013年1月—2015年6月,方便选取60例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作为该研究对象,采取抛掷硬币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VAS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VAS疼痛评分为(2.69±0.8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6±1.02)分(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7.13±1.86)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9.81±2.37)d (P<0.05)。观察组家长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对小儿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有效缓解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家长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尿道填充注射凝胶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150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尿道填充注射凝胶组)和对照组A(阴道无张力吊带组)、对照组B(补中益气汤组),对比各组的治疗效果。结果①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2.8±1.3)d、尿潴留比例2.0%、复发比例4.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尿道填充注射凝胶治疗压力性尿失禁具有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免疫功能及近期妊娠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实施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照组在腹腔镜下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经阴道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两组免疫功能。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80.23±2.96)min、(4.53±1.12)d]均短于对照组[(97.45±11.35)min、(7.23±1.75)d],术中出血量[(131.26±24.16)ml]少于对照组[(185.69±30.1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85、8.915、8.219,P均<0.001);术后1 d,两组CD3+、CD4+、CD4+/CD8+均低于术前,但观察组[(57.89±3.15)%、(33.61±3.06)%、(1.40±0.21)]均高于对照组[(53.28±2.51)%、(29.71±2.06)%、(1.21±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39、6.687、3.681,P均<0.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00%)与对照组(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有助于缩短子宫肌瘤患者手术与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陈文  吴雄辉 《中外医疗》2016,(14):26-28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与开腹低位直肠癌切除术疗效情况。方法整群选取并分析广东省湛江中心人民医院2012年9月—2015年9月诊治的35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分组,手助腹腔镜组200例和开腹组150例。观察两组低位直肠癌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留置尿管时间、进食流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情况。观察两组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手助腹腔镜组低位直肠癌患者手术时间(165.6±14.8)min高于开腹组(138.5±12.3)min,手助腹腔镜组低位直肠癌患者术中出血量(61.5±10.4)ml、排气时间(2.0±0.5)d、留置尿管时间(3.4±1.2)d、进食流质时间(3.1±0.6)d、术后住院时间(8.1±1.2)d均低于开腹组(136.8±12.9)ml、(3.0±0.6)d、(5.9±1.4)d、(4.4±0.8)d、(10.2±1.9)d,手助腹腔镜组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0%低于开腹组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助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敬国敏  吴立然  韩伟 《重庆医学》2015,(23):3201-3203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后早期经口进食的安全性和促进术后恢复的有效性。方法前瞻性研究128例本院收治的经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按是否采纳早期进食方案分为早期进食组(EOF 组)54例和传统进食组(TOF 组)74例。对两组年龄、性别、术前营养状况等基础指标,以及术后第1次下床时间、住院天数、使用镇痛药例数及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EOF 组患者术后第1次下床天数[(1.2±0.8)d vs .(2.5±1.3)d]、术后住院天数[(3.2±1.4)d vs .(5.3±1.6)d]均较 TOF 组明显缩短(P <0.01)。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后早期进食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且不良反应与传统进食方案相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膝关节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合肥京东方医院于2019年4月—2020年8月收治的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3例,常规护理+快速康复理念)和对照组(33例,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术前的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疼痛情况及膝关节活动情况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评分(VAS评分),活动度评分(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情况,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膝关节镜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的效果。  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0.00% vs. 18.18%, P < 0.05),术后膝关节疼痛明显减轻[(0.67±0.65)分vs. (2.67±0.48)分, P < 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5.84±0.71)d vs. (11.90±1.42)d, P < 0.05],膝关节术后活动度较对照组高[(92.48±2.42)分vs. (79.27±2.85)分, P < 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满意度明显较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快速康复护理的应用能够减少膝关节镜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的同时,提高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