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背景:骨折后植入物内固定主要有髓内钉和钢板两种,如何合理选择适宜的内固定器械,对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等问题至关重要。目的:重建型交锁髓内钉和动力髋螺钉钢板治疗股骨复杂性骨折的随访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转子间骨折、转子下骨折,股骨干多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内固定植入物有重建型交锁髓内钉和动力髋螺钉钢板两种。结果与结论:全部患者随访3个月以上。重建型交锁髓内钉组的早期功能恢复、骨折愈合时间相对优于动力髋螺钉组。在并发症方面动力髋螺钉易出现髋内翻和内固定失败,重建型交锁髓内钉易出现锁钉松动。在切口感染和脂肪栓塞综合征发生率方面,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故可认为重建型交锁髓内钉具有同时静力加动力固定两处骨折的功能,符合生物力学重建原则和骨折愈合快等优点,是一种优于动力髋螺钉的有效内固定器械。  相似文献   

2.
背景:转子间骨折主要有两种固定方式,一是髓外固定的钉板系统,以动力髋螺钉为代表;另一种是髓内固定的髓内钉系统,以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为代表。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2010-12山西省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58例。分别采用动力髋螺钉及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两种内固定方式置入治疗。结果与结论:动力髋螺钉组平均随访13个月,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组平均随访11个月。随访期内两组均达骨性愈合。置入内固定治疗后动力髋螺钉组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较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组延长(P〈0.05);末次随访时Parker-Palmer评分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动力髋螺钉组主钉松动退出1例,钢板断裂1例;所有患者无伤口感染、内固定物切割、髋内翻等并发症出现,最终骨折愈合。提示两种内固定治疗转子间骨折均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比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可更早负重,骨折愈合时间短。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G SH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1999年1月—2007年12月采用G SH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50例。骨折按M u ller分型,A 1型19例,A 2型10例,A 3型5例,C 1型9例,新鲜C 2型5例,陈旧C 2型2例。结果:随访8~54个月,平均20个月,50例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8周。膝关节功能按N eer评分标准,优38例,良8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92%。结论:G SH钉适用于治疗股骨远端M u ller分型的A,C 1,C 2型骨折。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动力髋螺钉(DUS)与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效果,探讨这两种内固定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分别给予DHS和PFN治疗,通过手术时间、X线暴露次数、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功能恢复程度等方面,比较两组间的结果。结果DHS组和PFN组在x线暴露次数、术中出血量、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功能恢复程度等方面比较均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组与DHS组相比较,术中出血量少,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短,术后功能恢复好,但X线暴露次数增加。结论PFN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创伤小、疗效好.是比较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及疗效.方法 2004年1月至2009年10月,分别采用DHS(DHS组,32例)和PFN(PFN组,25例)治疗并随访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57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PFN与DHS相比较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DHS组相比,PFN组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少、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短.DHS组和PFN组的优良率分别为84.38%和88.00%,两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DHS和PFN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在疗效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FN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至2005年1月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32例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骨折愈合时间为2~12个月,平均4.5个月。伤肢膝关节屈曲度为75°~140°,平均118°。按Neer股骨髁上骨折疗效标准评价:优23例,良5例,中4例,优良率为87.5%。结论: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疗效满意,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手术创伤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在股骨、胫骨骨折治疗中的适应症。方法 :对 4 0例股骨、胫骨骨折患者进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 ,其中新鲜骨折 2 9例 ,陈旧性骨折 10例 ;股骨骨折 19例 ,胫骨骨折 2 1例。开放复位 32例 ,闭合复位 8例。结果 :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 3~ 6个月 ,闭合复位者中有 6例在术后 5~ 6周可看见骨痂。无感染、断钉及骨不连等并发症。结论 :交锁髓内钉是一种用于股骨、胫骨骨折的较好内固定器械 ,具有骨折愈合快、能早期活动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术中尽量采用闭合复位  相似文献   

8.
股骨踝间骨折为关节内骨折,因其解剖位置和解剖特点特殊,治疗方法虽多,但疗效常不满意。其内固定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本院自2000年2月~2004年6月,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踝间骨折,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回顾性比较分析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效果,探讨这两种内固定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从手术时间、切口长度,X线暴露次数、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功能恢复程度等方面比较两组间的结果,分析两种内固定方式的疗效,以及如何根据骨折类型选择适合内固定器材。结果DHS组和PFN组在切口长度、术中X线暴露次数、术中出血量、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功能恢复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HS组相比较,PFN组切口长度小,术中出血量少,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短,术后功能恢复好,但X线暴露次数增加。结论对AO分类的A1和A2.1型稳定粗隆间骨折适用于DHS,对于A1、A2.2,A2.3,A3型应选用PFN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31例。A1型6例,A2型8例,A3型5例;C1型5例,C2型4例,C3型3例。术后早期鼓励患者做CPM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9个月,所有骨折都得到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个月。根据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21例,良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7.1%。结论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具有固定牢靠,创伤小,操作简便,骨折愈合率高等特点,术后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因此,使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是一种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1.
This prospective randomized study compared the outcome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an unstable pertrochanteric fracture, treated with a 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device (PFNA; n = 51) or a dynamic hip screw (DHS; n = 55). All patients in the DHS group and nine in the PFNA group had open reductions. Incisions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for the PFNA than the DHS group. Blood loss and the number of patients requiring post-operative blood transfusions were significantly greater, but operation and fluoroscopy times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for the DHS versus the PFNA group. Time to mobilization with a frame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in the PFNA group,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more common in the DHS group. Poor fracture reduction led to three revisions. All fractures in both groups united during follow-up. The PFNA allowed earlier mobilization and faster recovery than the DHS. The PFNA is a highly acceptable, minimally invasive implant for unstable fractures.  相似文献   

12.
背景: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已被广泛应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置入内固定治疗.目的:评估与比较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 方法:对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患者进行随访观察,通过评估患者骨折的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关节功能评分综合分析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并对两种内固定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与结论: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均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防旋髓内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置入内固定操作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骨折愈合时间更短,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更高,是股骨转子间骨折首选置入内固定治疗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高延明  张路 《中国临床康复》2013,(13):2455-2462
背景: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已被广泛应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置入内固定治疗。目的:评估与比较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对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患者进行随访观察,通过评估患者骨折的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关节功能评分综合分析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并对两种内固定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与结论: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均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防旋髓内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置入内固定操作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骨折愈合时间更短,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更高,是股骨转子间骨折首选置入内固定治疗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静态三维钉板系统进行生物力学比较,评价静态三维钉板系统的力学性能。方法:于2004-01/02在国防科技大学航空与航天材料学院进行力学实验。将11付成人股骨标本(苏州医学院解剖教研室提供)随机数字法分为两大组。骨折模型组(8付)和完整骨组(3付)。骨折模型组制备伴后部粉碎、Pauwels角70°的股骨颈大角度剪切骨折模型,再随机分为抗扭实验组(4付)和抗压实验组(4付),双侧分别以静态三维钉板系统或滑动鹅头钉固定,进行抗扭和抗压实验;完整骨组以同前固定后再取出,行破坏性抗压实验。抗扭实验的扭转轴与股骨干成25°,抗压实验的压力轴与股骨干成15°。观察①扭转实验中扭转相同角度时所需的扭矩,股骨颈前部骨折线张开相同程度时所需的扭距。②抗压实验中相同股骨头下沉位移时所需的载荷,相同载荷时股骨颈上部骨折线的张开位移,抗压极限载荷。③愈合模型抗压实验中抗压极限载荷。结果:①抗扭实验结果:在扭转30°以内时,扭矩随扭转角度的增大而增大,并且股骨颈前部骨折线出现分离。扭转相同角度所需的扭矩和股骨颈前部骨折线张开相同程度时所需的扭矩,静态三维钉板系统组均大于滑动鹅头钉组(均P<0.05)。②抗压实验结果:比较股骨头下沉相同位移时所需的载荷、极限载荷以及相同载荷时的股骨颈上部骨折线的张开位移,静态三维钉板系统组与滑动鹅头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愈合模型抗压实验结果:静态三维钉板系统组的抗压极限载荷大于滑动鹅头钉组[静态三维钉板系统组为(6001±2660)N,滑动鹅头钉组为(2926±1443)N,P<0.05]。结论:①对股骨颈骨折模型的固定,静态三维钉板系统的抗扭力优于滑动鹅头钉,轴向抗压力接近滑动鹅头钉。内固定拆除后骨强度的保留能力,静态三维钉板系统优于滑动鹅头钉。②静态三维钉板系统是一种具有较好生物力学性能的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器械。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静态三维钉板系统进行生物力学比较,评价静态三维钉板系统的力学性能。 方法:于2004—01/02在国防科技大学航空与航天材料学院进行力学实验。将11付成人股骨标本(苏州医学院解剖教研室提供)随机数字法分为两大组。骨折模型组(8付)和完整骨组(3付)。骨折模型组制备伴后部粉碎,Pauwels角70°的股骨颈大角度剪切骨折模型,再随机分为抗扭实验组(4付)和抗压实验组(4付),双侧分别以静态三维钉板系统或滑动鹅头钉固定,进行抗扭和抗压实验;完整骨组以同前固定后再取出,行破坏性抗压实验。抗扭实验的扭转轴与股骨干成25°,抗压实验的压力轴与股骨干成15°。观察①扭转实验中扭转相同角度时所需的扭矩,股骨颈前部骨折线张开相同程度时所需的扭距。②抗压实验中相同股骨头下沉位移时所需的载荷,相同载荷时股骨颈上部骨折线的张开位移,抗压极限载荷。③愈合模型抗压实验中抗压极限载荷。 结果:①抗扭实验结果:在扭转30°以内时,扭矩随扭转角度的增大而增大,并且股骨颈前部骨折线出现分离。扭转相同角度所需的扭矩和股骨颈前部骨折线张开相同程度时所需的扭矩,静态三维钉板系统组均大于滑动鹅头钉组(均P〈0.05)。②抗压实验结果:比较股骨头下沉相同位移时所需的载荷、极限载荷以及相同载荷时的股骨颈上部骨折线的张开位移,静态三维钉板系统组与滑动鹅头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愈合模型抗压实验结果:静态三维钉板系统组的抗压极限载荷大于滑动鹅头钉组[静态三维钉板系统组为(6001±2660)N,滑动鹅头钉组为(2926±1443)N,P〈0.05]。 结论:①对股骨颈骨折模型的固定,静态三维钉板系统的抗扭力优于滑动鹅头钉,轴向抗压力接近滑动鹅头钉。内固定?  相似文献   

16.
背景:对于年轻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大部分内固定方法均能提供有效而坚固的固定;而对于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转子间骨折类型,何种内固定的疗效最佳尚在争论。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收治,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或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纳入标准,最终140例146髋纳入研究,其中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70例(74髋),动力髋螺钉组70例(72髋),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失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术后下地时间、围手术期血红蛋白丢失量、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Harris评分等指标以评估疗效。结果与结论:14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16个月,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相比动力髋螺钉组,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下地行走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方面均更具优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两组在围手术期血红蛋白丢失、骨折愈合时间、术后Harris评分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股骨转子间骨折均能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但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具有手术时间短、失血量少、平均住院时间短、术后下地时间早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背景:髋关节动力螺钉是临床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金标准,取得了一定的疗效,而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是经过改进的新型股骨近端髓内固定系统,它的运用解决了以往内固定的不足。目的:比较髋关节动力螺钉和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7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36例用髋关节动力螺钉固定,40例用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固定,均采用常规手术入路。结果与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组的髋部畸形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髋关节动力螺钉组(P<0.05),髋关节动力螺钉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达78%(28/36),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组为82%(33/40)。结果可见两组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均有满意的临床疗效,但是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固定组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