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背景:与以往大直径股骨头的高磨损率和高髋臼松动率相比,新一代大直径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有着更长的使用寿命和低磨损,低脱位率等优点.目的:评价应用大直径金属/金属股骨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实施单侧大直径金属/金属股骨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资料.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在随访期内影像学显示假体位置良好,无假体松动,脱位等并发症.Harris评分由置换前49.5分改善为置换后92.5分,优良率为96%,总体满意率为96%.置换前后及随访时未发生假体松动、脱位、感染等不良反应.说明大直径金属/金属股骨头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可获得较好的疗效,短期内无明显肾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成人晚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9例21髋晚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采用后外侧入路,正确安置各类假体。结果对19例病人平均随访2:年3个月,关节功能采用Harris评分,优(〉90分)16例18髋,良(80-90分)3例3髋,无尚可(70-79分)和差(〈70分)的病例,平均86分。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是治疗成人晚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3.
金属对金属大直径股骨头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瑛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2):1434-1436
随着人工关节置换技术、假体材料、假体设计和制造工艺的不断提高,新一代金属对金属大直径股骨头全髋关节置换术应运而生,金属对金属大直径股骨头全髋关节置换是年轻、活动度要求高患者的最佳选择。手术方法是利用大直径股骨头稳定性增加的特点,手术后患侧肢体均可以自由摆放,不强求于外展中立位,不必穿丁字鞋,患髋屈曲没有不能超过90°的限制,可自由侧卧,即术后不像普通小头髋关节置换那样采取各种措施预防脱位,强调早期下地功能锻炼。本组总结了57例(62髋)金属对金属大直径股骨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术前进行针对性的整体评估,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加强伤口护理、预防并发症、特别是指导正确有效的早期康复锻炼等,通过上述积极的护理措施,除了1例术中髋臼裂纹骨折于术后6周下地,其余均术后3—5d可扶拐下地早期活动,无一例术后发生脱位、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背景:髋关节置换后脱位仍然是传统的金属对聚乙烯全髋关节置换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大直径金属对金属的全髋关节置换后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适合年轻、活动要求高的患者。目的:验证大直径金属-金属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终末期髋关节疾病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54髋)初次大直径金属-金属全髋关节置换后的早期临床疗效。假体股骨头直径平均为44mm(38~48mm),采用Harris评分和X射线检查评估早期疗效。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都获得18~36个月随访,末次随访Harris评分平均93.6分(91~96分),疗效评价为优。末次随访时髋关节总活动度平均为232.6°(182~257°),置换后髋关节总活动度明显增大。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临床愈合,无髋部和大腿疼痛、感染、关节脱位、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置换后X射线片示假体位置良好,无松动或下沉。提示大直径金属-金属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终末期髋关节疾病具有早期低磨损、髋关节的活动度好、脱位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背景:传统全髋关节置换在年轻、活动量高的患者中有较高的早期失败率.大直径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置换具有杰出的稳定性、低磨损性,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重要选择.目的:评价大直径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2007-04/2009-10常州市中医医院骨科对48例49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发育不良、股骨颈骨折及其并发症患者进行了大直径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置换.置换后的髋关节功能采用Hams标准评定,每一例患者摄标准的骨盆平片,观察假体位置,比较置换后随访X射线平片的变化.结果与结论: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34个月,平均20.2个月.患者置换后无脱位,无感染,无髋臼及股骨骨折.2例髋臼假体周围发现透亮带.1例出现腹股沟区疼痛.2例出现关节周围响声.最近一次随访Harris平均评分96分,优良率100%.提示大直径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置换可有效的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发育不良、股骨颈骨折及其并发症,近期随访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4):3140-3142
目的探讨不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96例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顺序分成A、B两组,各48例。A组予以陶瓷-陶瓷全髋关节置换治疗,B组予以金属-聚乙烯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比对两组患者术前(T0)、术后3个月(T1)、术后6个月(T2)及术后24个月(T3)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cyer)评分差异,记录其假体松动、脱落或碎裂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arris评分及Fugl-Mcyer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升(P<0.05);T3时A组各评分结果明显高于B组(P<0.50);2年随访中,A组患者无假体松动、脱位或碎裂报告,B组发生率为8.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显著低于B组的12.5%(P<0.5)。结论对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予以陶瓷-陶瓷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疗法,疗效确切,可有效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金属对金属大直径股骨头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近期疗效。方法对本科于2006年2月至2008年4月行金属对金属大直径股骨头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晚期股骨头坏死14例(22髋)患者进行随访,并与同期16例(24髋)行金属对聚乙烯假体置换的患者进行对比,通过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影像学评估及检测血铬浓度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年(2~4.2年),金属对金属大头置换组患者的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38.27±11.56)分提高至术后随访时平均(89.86±8.39)分(P<0.05),患者髋关节活动度由术前平均(55.55±15.34)°提高至术后平均(120.91±9.47)°,关节功能明显改善(P<0.05),金属对聚乙烯假体置换组髋关节的Harris评分由术前的18~71分,平均(42.25±13.73)分提高至术后随访时的62~98分,平均(89.46±7.79)分(P<0.05),髋关节功能由术前平均(55.04±14.88)°提高至术后平均(96.00±8.30)°,关节功能明显改善(P<0.05),金属对金属大头置换组术后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金属对聚乙烯假体置换组(P<0.0...  相似文献   

8.
回顾分析15例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跛行基本消失,所有患者髋关节疼痛完全消除,功能明显改善,关节活动度增加,可从事正常生活和工作。  相似文献   

9.
背景:CroweⅡ、Ⅲ、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真臼发育差,且受股骨头蚀损影响,外侧壁常有缺损,因此大部分患者均需采用自体植骨、假臼重建。目的:观察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时采用自体股骨头植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03/2009-11四川省骨科医院髋部创伤科收治的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患者15例15髋,单侧患者双下肢不等长为(2.7±0.8)cm,置换前Harris评分为(41.6±12.8)分。术中15髋采用标准全髋关节置换,同时采用自体股骨头植骨重建髋臼旋转中心。置换后随访摄骨盆正位和患髋侧位X射线平片评价髋臼和股骨假体位置、植骨块愈合情况以及双下肢长度。结果与结论:置换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一两年,平均1年。置换后12个月X射线平片示植骨块均已愈合。末次随访时单侧患者双下肢不等长(0.8±0.3)cm,Harris评分为(89.3±6.5)分,与置换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X射线平片示髋臼和股骨假体无移位,未见植骨块有明显移位和吸收塌陷征象。提示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行全髋关节置换时采用自体股骨头植骨有利于恢复髋臼旋转中心,提供良好髋臼固定。  相似文献   

10.
背景:CroweⅡ、Ⅲ、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真臼发育差,且受股骨头蚀损影响,外侧壁常有缺损,因此大部分患者均需采用自体植骨、假臼重建。目的:观察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时采用自体股骨头植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03/2009-11四川省骨科医院髋部创伤科收治的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患者15例15髋,单侧患者双下肢不等长为(2.7±0.8)cm,置换前Harris评分为(41.6±12.8)分。术中15髋采用标准全髋关节置换,同时采用自体股骨头植骨重建髋臼旋转中心。置换后随访摄骨盆正位和患髋侧位X射线平片评价髋臼和股骨假体位置、植骨块愈合情况以及双下肢长度。结果与结论:置换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一两年,平均1年。置换后12个月X射线平片示植骨块均已愈合。末次随访时单侧患者双下肢不等长(0.8±0.3)cm,Harris评分为(89.3±6.5)分,与置换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X射线平片示髋臼和股骨假体无移位,未见植骨块有明显移位和吸收塌陷征象。提示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行全髋关节置换时采用自体股骨头植骨有利于恢复髋臼旋转中心,提供良好髋臼固定。  相似文献   

11.
背景:全髋关节置换是目前治疗髋关节疾患终末期的主要方法,疗效确切,但是对于伴有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常合并如严重骨质疏松症等其他疾患,目前国内外对于此类患者接受髋关节置换的效果尚不清楚.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行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1998-06/2008-06行全髋关节置换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股骨头缺血性骨坏死患者临床资料.共6例(共6髋)获得随访,其中男1例,女5例,年龄46(28~67)岁,5髋使用生物固定型假体,1髋使用骨水泥型假体.治疗效果评估选用WOMAC骨关节炎指数,SF-36和Harris评分标准.结果与结论:平均手术时间为141(85~210)min,平均出血量为522(180~1500)mL;平均随访时间3.5(1~10)年,1例于术后1.5年死于颅内出血.术后早期出现1例泌尿系统感染,其他病例在随访期间无假体感染、松动、脱位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出现.随访时Harris评分、WOMAC骨性关节炎指数、SF-36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果提示全髋关节置换可明显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生活质量,中期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全髋关节置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假体无菌性松动,为此许多不同特质的关节假体界面被研究利用,陶瓷对陶瓷型假体就是其中的一种.观察陶瓷一陶瓷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中短期疗效,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于2006-01/2008-12对23例(28髋)采用陶瓷一陶瓷非骨水泥型假体置换治疗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进行随访,所有关节假体均使用BiCONTACT.全陶瓷关节假体.应用Harris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价,应用股骨Gruen与髋臼Delee-Charnly分区方法进行影像学评价.结果:平均随访28个月.患者Harris评分从置换前平均39.45分提高至置换后平均88.57分,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影像学上无明显的假体松动、下沉.结论:对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新型陶瓷一陶瓷假体短期随访置换效果良好,影像学表现无明显松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SuperPATH入路初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17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按手术入路不同分研究组59例与对照组58例.研究组给予SuperPATH入路初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后外侧小切口入路初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首次下床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Ⅰ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中晚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围手术期护理的特点与要求.方法 1998年6月至2007年4月对17例SLE合并中晚期ANFH患者均行Ⅰ期双侧THA.围手术期护理包括心理支持、饮食控制、各种并发症观察及预见性护理措施、正确功能锻炼指导和健康宣教.比较手术前后Harris评分和SF.36评分.结果 术后2例切口延迟愈合,1例假体脱位,1例大腿痛10个月,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经治疗后均好转.6例经彩超发现无症状下肢深静脉血栓,无肺栓塞、假体深部感染发生,无肾上腺皮质危象,术后Harris评分和SF-36评分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本组病例术后平均随访28个月,髋关节疼痛及活动度明显改善,无假体松动.结论 Ⅰ期THA对SLE合并中晚期ANFH的早中期疗效良好,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23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采用髋关节镜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 指导患者进行术前的适应性锻炼,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和康复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 本组23例患者,22例患者髋关节疼痛症状基本消失,日常功能活动得到改善.疗效:优14例,良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6.9%.本组无1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 做好手术前后护理对提高髋关节镜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介入治疗作为一种微侵袭性治疗手段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治疗中具有明显优势,通过血管内介入途径、局部微创介入等手段可以实施靶向治疗,将治疗药物、骨髓间质干细胞、生长因子等导入病灶部位,提高疗效,减轻全身反应。该文对近年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并展望其最新发展趋势,以提高对该治疗方法的认识,把握其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实验设计制作了一种股骨头表面置换假体,于2002-01/2005-12在安阳市人民医院骨科进行了28例股骨头表面置换。置换前CT测得健侧股骨头直径,按测得值和±1mm来选取假体。置换采用完全的肌肉间隙入路,以股骨头圆韧带窝顶点为标记,根据自行测量的股骨头中心点与圆韧带窝顶点的关系来确定股骨头中心点。置换中再次测量股骨头直径,使假体和髋臼达到精密匹配。置换后24-48个月复查X射线片显示假体无松动,位置良好,与髋臼完全匹配,关节间隙无明显改变。功能评价根据Harris评分法,置换前平均得分63分,置换后评分91.5分。优23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92.86%。证实股骨头表面置换为比较年轻的ARCOⅢ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比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骨小梁钽金属棒植入治疗非塌陷股骨头缺血坏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骨小梁钽金属棒植入是早期非塌陷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的一种新的治疗选择.目的:评估骨小梁钽金属棒治疗早期非塌陷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临床疗效及坏死股骨头的影像转归.方法:纳入2008-03/2009-08采用骨小梁钽金属棒植入治疗国际骨循环研究会分期Ⅰ、Ⅱ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7例,所有病例常规进行植入前后harris评分,X射线平片,核磁共振检查,术中取坏死组织活检.术后预防感染3 d,患髋避免负重3个月.结果与结论:全部患者手术切口Ⅰ期愈合,无感染并发症,随访6~13个月.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术前harris评分(65.4±3.1)分,术后2周平均(72.6±2.9)分、10个月平均(81.3±3.5)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影像学结果显示7例患者钽棒位置良好,6例患者坏死股骨头无塌陷,1例在术后4个月出现塌陷,但8~12个月塌陷并未加重,疼痛持续缓解.提示,骨小梁钽金属棒植入能有效延缓股骨头缺血坏死病程,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及提高髋关节功能.钽棒植入后仍然可能存在股骨头塌陷,但塌陷程度较轻并趋于停止,可能与假体植入位置和股骨头坏死范围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