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目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而CD4+CD25+T调节细胞对机体的免疫反应可能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目的:观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T调节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0及转化生长因子β的情况。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22例B细胞系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13例T细胞系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患者和18名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出CD4+CD25+T调节细胞进行培养,同时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0及转化生长因子β的水平。结果与结论:B-ALL患者和T-ALL患者外周血CD4+CD25+T调节细胞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水平,而白细胞介素2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水平(P<0.05);B-ALL和T-ALL患者的CD4+CD25+T调节细胞培养上清中3种因子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CD4+CD25+T调节细胞可能通过增加分泌白细胞介素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减少分泌白细胞介素2等干扰抗肿瘤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2.
背景: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病过程中,CD4+CD25+T调节细胞对机体免疫反应可能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目的:观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免疫分型及外周血CD4+CD25+T调节细胞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3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免疫分型,并检测外周血CD4+CD25+T调节细胞的数目,与18名健康对照作比较。结果与结论:急性B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22例,急性T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13例;22例急性B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CD19的阳性表达率最高(100%),而13例急性T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CD7阳性表达率最高(100%)。急性B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T调节细胞和急性T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均高于健康对照(P〈0.05)。表明急性B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CD19阳性表达率最高,急性T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CD7阳性表达率最高,同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T调节细胞水平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3.
背景:越来越多的实验在分析免疫耐受标志,以期能够更好地辅助患者进行移植后免疫抑制治疗。目的:分析肾移植后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在肾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方法:采集62例肾移植后患者(急性排斥反应组22例,移植稳定组40例)及20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抗凝血,经免疫染色,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所占CD4+T细胞百分含量,同时采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和白细胞介素10的质量浓度。结果与结论:移植稳定组中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所占CD4+T细胞百分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急性反应排斥组(P〈0.01);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百分含量与白细胞介素2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白细胞介素10呈显著正相关(P〈0.01)。提示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在肾移植后免疫耐受的机制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背景: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是重要的免疫调节细胞,在自身免疫病的治疗中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在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机制。 方法:用小鼠制备间充质干细胞,并通过静脉将间充质干细胞输入同基因、异基因小鼠体内,观察间充质干细胞对小鼠中枢免疫器官(胸腺)、外周免疫器官(脾脏)中调节T细胞(Treg)的百分比、Foxp3及白细胞介素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mRNA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同基因及异基因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均能促进小鼠脾脏、胸腺及淋巴结中CD4+CD25+Foxp3+T细胞表达水平显著增高,促进小鼠脾脏、胸腺及淋巴结中Foxp3、白细胞介素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提示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具有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作用,该作用可能是由CD4+CD25+Foxp3+T细胞、白细胞介素10、转化生长因子β1及Foxp3的高表达所介导。  相似文献   

5.
背景: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病过程中,CD4+CD25+T调节细胞对机体免疫反应可能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目的:观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免疫分型及外周血CD4+CD25+T调节细胞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3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免疫分型,并检测外周血CD4+CD25+T调节细胞的数目,与18名健康对照作比较.结果与结论:急性B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22例,急性T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13例;22例急性B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CD19的阳性表达率最高(100%),而13例急性T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CD7阳性表达率最高(100%).急性B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T调节细胞和急性T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但均高于健康对照(P < 0.05).表明急性B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CD19阳性表达率最高,急性T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CD7阳性表达率最高,同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T调节细胞水平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观察急性白血病患儿外周血CD4^+C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及自然杀伤细胞(nature killer cell,NK)在不同病程阶段的变化,了解白血病患儿的免疫状态,以探讨CD4^+CD25^+Treg细胞及NK细胞在急性白血病肿瘤免疫中的意义。建立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和NK细胞的方法:检测急性白血病初诊患儿25例、完全缓解患儿28例及20例正常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及NK细胞的数量及比例。结果表明:初诊组、完全缓解组及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CD127^+占CD4^+T细胞的比例分别为(9.55±2.41)%,(8.54±2.51)%和(6.25±0.85)%,在初诊患儿组和缓解患儿组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在初诊患儿组高于完全缓解组(P〈0.05);同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急性白血病患儿的NK细胞数量减少,完全缓解后患儿组NK细胞数量仍低于正常对照(4.11±3.87%和10.41±7.20%w14.06±5.95%,P〈0.05)。结论:联合应用CD4、CD25及cDl27检测Treg细胞简便可行、重复性好、检测结果可靠、准确,CD4^+CD25^+CD127^+T细胞可较好地反映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外周血中Treg细胞数量升高,NK细胞数量降低,表明急性白血病患儿NK细胞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Treg细胞可能在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参与NK细胞的调节可能是Treg细胞在白血病免疫中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细胞因子在哮喘儿童外周血中的比例改变,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分离哮喘患儿和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流式细胞仪分析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比例;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A)检测外周血TGF—p和IL-10水平。结果急性发作期组患儿外周血CD+CD25+Tr及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低于缓解期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而缓解期患儿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细胞因子可能参与了哮喘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 UC)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 CD4+CD25+Treg)水平及其与疾病活动性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0例不同病期UC患者( UC组)和50名正常人(对照组)的外周血CD4+CD25+Treg水平,全自动ESR分析仪测定ESR。结果活动期UC组外周血CD4+CD25+Treg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着其病情程度的加重,其水平逐渐降低(P<0.05)。 UC组CD4+CD25+Treg水平与ESR水平呈负相关(r=-0.432, P<0.05)。结论 UC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降低水平与其炎症活动程度相关,其水平检测有助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
黄庆梅  覃锦耀 《检验医学》2010,25(9):705-707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HCC)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细胞和CD8+ CD28-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93例HCC患者和24名健康人外周血中的CD4+ CD25+细胞和CD8+ CD28-调节性T细胞水平。结果 HCC患者外周血中的CD4+ CD25+细胞[(14.39±4.58)%]和CD8+ CD28-调节性T细胞[(24.05±5.64)%]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37±1.73)%、(15.93±4.84)%,P〈0.05];CD8+CD28-调节性T细胞与HCC的分期呈正相关(r=0.463,P〈0.001)。结论 CD4+ CD25+细胞和CD8+ CD28-调节性T细胞在HCC患者外周血中呈高表达,且CD8+ CD28-调节性T细胞与HCC的病情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验证并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Th17细胞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的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入选自2009年12月至2010年11月在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的41例ITP患者(其中初治19例,复发22例,符合难治标准17例)及同期41例健康查体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标本均抽取清晨空腹外周血,以肝素钠抗凝。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ITP患者和健康对照外周血的CD4+CD25+调节性细胞及Th17细胞百分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技术)测定ITP患者和健康对照血浆的IL-17水平。结果 ITP病例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T细胞的百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Th17细胞的比例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浆IL-17水平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中初治患者与复发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T细胞的百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难治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T细胞的百分率低于非难治组(P〈0.05);初治患者治疗后外周血CD4+CD25+调节T细胞百分率显著升高,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ITP病例组的CD4+CD25+Treg/Th17较健康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显著减少,Th17细胞明显增加,出现Treg/Th17细胞失衡,这可能是影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ITP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减少程度在初治与复发ITP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难治性ITP可能与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减少和Treg/Th17失衡尚未纠正有关。初治ITP患者经临床常规治疗后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回升。  相似文献   

11.
背景:研究认为Th17细胞参与了许多炎症性疾病的发生,但其体外诱导分化效率尚不明确。目的:比较采用3种不同方法在体外诱导CD4+T细胞向Th17细胞分化与增殖的效率。方法:分别采取以下3种方法体外诱导Th17细胞:①给予CD3及CD28抗体刺激,并在培养体系中加入白细胞介素6及转化生长因子β,培养3d。②在方法①的基础上加入白细胞介素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培养3d。③在方法②的基础上第3天洗去细胞因子,培养2d;再次给予CD3及CD28抗体刺激,并在培养体系中加入白细胞介素23,培养3d。结果与结论:3种方法培养后CD4+T细胞中Th17细胞的比例分别为(8.5±2.8)%,(26.9±4.3)%,(44.3±5.5)%,三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在培养体系中加入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23,更有利于增加CD4+T细胞向Th17细胞分化的比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登革热患者外周血CD4^+、CD8^+T细胞及白介素-10(IL-10)的变化,探讨其在登革热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12例健康人和18例登革热患者于治疗前后采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T细胞并计算CD4^+/CD8^+比值,ELISA法检测血清IL-10水平,同时作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计数。结果:与正常健康人和治疗后相比,登革热患者治疗前外周血CD4^+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明显降低(P〈0.01)。CD8^+细胞百分比和血清IL-10显著增高(P〈0.01),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患者以上指标均与健康人无明显差异。结论:CD4^+、CD8^+ T细胞在登革热病毒感染后异常激活,CD4^+/CD8^+比值明显降低,IL-10分泌增高,可能在登革热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动态观察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2月-2012年12月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发病7天内的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即梗死组)48例,同期住院健康体检者(即对照组)30例。其中,梗死组按照时间(第1、2、3、5、7天)进行分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法测定全部人群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分别比较各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并分析其在梗死不同时间水平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常规检测血常规。结果梗死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百分比在第1天、第2天低于对照组,第5天、第7天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天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组第1-2天血常规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较正常值显著异常升高,且中性粒细胞与Treg细胞百分比呈负性相关(相关系数r为-0.664,P〈0.01)。结论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变化可以成为评估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脑缺血的非侵入性指标;Treg细胞可作为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免疫稳态失衡和炎症反应的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TGF-β在慢性HBV感染患者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特点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无症状HBsAg携带者(ASCs)、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和乙型肝炎肝硬化(LC)患者及正常对照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血浆TGF-β、ALT、HBVDNA的水平.结果 CHB组、LC组和ASCs组的CD4+CD25+Treg、TGF-β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CHB组和LC组均高于ASCs组,LC组也高于CH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与血清ALT水平和血浆TGF-β水平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与HBVDNA水平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参与了HBV感染后肝脏疾病慢性化进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背景:越来越多的实验在分析免疫耐受标志,以期能够更好地辅助患者进行移植后免疫抑制治疗。目的:分析肾移植后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在肾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方法:采集62例肾移植后患者(急性排斥反应组22例,移植稳定组40例)及20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抗凝血,经免疫染色,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所占CD4+T细胞百分含量,同时采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和白细胞介素10的质量浓度。结果与结论:移植稳定组中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所占CD4+T细胞百分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急性反应排斥组(P<0.01);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百分含量与白细胞介素2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白细胞介素10呈显著正相关(P<0.01)。提示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在肾移植后免疫耐受的机制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删除CD4+CD25+T细胞对OVA免疫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小鼠腹腔注射抗CD25单克隆抗体,分别于3天、10天、27天采血流式检测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的比例;注射抗CD25单克隆抗体3天后,OVA加铝佐剂免疫未删除和删除CD4+CD25+T细胞小鼠,7天后加强免疫一次,分别于初次免疫后7天,加强免疫后14天采血制备血清,ELISA法检测血清中OVA特异性IgE和IgG1的浓度。结果注射抗CD25单克隆抗体3天和10天,外周血中无CD4+CD25+T细胞;27天后CD4+CD25+T细胞的比例部分恢复。初次免疫7天后,删除CD4+CD25+T细胞小鼠总IgE、OVA特异性IgE和IgG1浓度较未删除组升高;加强免疫14天后,删除CD4+CD25+T细胞小鼠OVA特异性IgE较未删除组升高。结论删除CD4+CD25+T细胞能够影响小鼠OVA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单剂量巴利昔单抗对肾移植受者外周血Foxp3mRNA、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白细胞介素2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影响,分析其预防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的作用途径。方法:选择2005-10/2006-12在上海解放军第四五五医院行同种异体肾移植的患者66例,移植前均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常规组接受常规免疫抑制剂治疗,巴利昔单抗组在常规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巴利昔单抗(商品名:舒莱,诺华制药公司,批号:S20040059,20mg/瓶),每组33例。另外选择年龄性别相配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以上所有观察对象均知情同意,且得到医院伦理道德委员会批准。两组肾移植患者分别于移植前(手术当天)和移植后1,2,4,8周清晨采静脉血肝素抗凝,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含量,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Foxp3mRNA的表达,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中白细胞介素2及其受体,采用生化仪检测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必要时行移植肾多普勒超声检查和病理活检,观察其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情况。结果:66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常规组患者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21.2%(7/33)显著高于巴利昔单抗组6.1%(2/33)(P<0.05)。②移植后第1,2,4和8周巴利昔单抗组Foxp3、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和白细胞介素2水平均高于常规组(P<0.05~0.01),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均低于常规组[(306.31±98.43,327.60±109.74,316.71±104.54,388.33±132.42;410.14±112.04,442.82±118.94,450.80±123.63,445.61±115.24)U/mL(P<0.05~0.01)]。③两组肾移植患者无论移植前还是移植后,其血浆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百分率与Foxp3mRNA表达水平均呈明显正相关(r=0.892~0.932,P<0.01)。结论:单剂量巴利昔单抗可以有效地减少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作用途径可能与其增加外周血中Foxp3mRNA、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和白细胞介素2表达,减少血浆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手术前后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比例变化,探讨其与肿瘤免疫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8例手术前后肺癌患者和35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4+CD25+Treg占CD4+T细胞的比例。结果:肺癌患者手术后外周血CD4+CD25+Treg占CD4+T细胞的比例为(13.27±3.15)%,显著低于手术前的(19.76±3.42)%(P〈0.05);手术前显著高于对照组(10.46±2.87)%(P〈0.05),而手术后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肺癌患者手术切除肿瘤后,外周血CD4+CD25+Treg水平明显下调,有助于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增强肿瘤的免疫应答和抗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细胞治疗后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变。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8例肿瘤患者经CIK细胞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25+T细胞比例。结果肿瘤患者CD4+CD25+T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CIK细胞治疗后,CD4+CD25+T细胞比例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CD4+CD25+T细胞比例仍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CIK细胞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利用流式细胞术监测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的变化,对于评价疗效与判断预后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张智贤  曾桦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22):2984-2985,2987
目的研究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Tregs)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RA)外周血中的比例改变,并探讨其在疾病进程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活动期及稳定期RA患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W/-Treg细胞占CD4+细胞的比例,并与健康者进行比较。结果RA患者CD4+CD25+细胞所占比例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活动期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W/-Treg细胞明显低于稳定期组和健康对照组(P〈O.05)。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时CD4+CD25+CD127LOW/-Treg细胞明显减少,这群调节性T细胞可能参与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疾病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