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系统评价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成人急性无移位性或者轻度移位性舟骨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1年第10期)、MEDLINE(1966年~2011年)、EMBase(1966年~2011年10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9年1月~2011年10月)、PubMed(1966年6月~2011年10月)、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手工检索中文骨科期刊的相关文献。收集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成人急性无移位性或者轻度移位性舟骨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半随机对照(Quasi-RCT),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后,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RCT,包括49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非手术组比较,手术组的重返工作时间更短[SMD=2.06,95%CI(-3.46,-0.67),P=0.004],骨折愈合时间更快[SMD=5.88,95%CI(-9.23,-2.54),P=0.0006];但手术治疗后舟大多角骨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病率增高[RR=3.72,95%CI(1.61,8.63),P=0.002],而其他指标如治疗后的手握力、腕关节掌屈和背伸角度、DASH评分和PRWE评分、骨不连发生率、桡腕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病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非手术组治疗相比,对于成人急性无移位性或者轻度移位性舟骨骨折,手术的患者可以更早的返回工作岗位和骨折愈合更快,但是舟大多角骨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病率增高。  相似文献   

2.
背景:目前计算机辅助设计个体化经皮穿针空心螺钉置入内固定和石膏管型外固定均被应用于治疗无移位腕舟骨骨折,但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尚未明确。
  目的:对比分析计算机辅助设计个体化经皮空心螺钉置入内固定和石膏外固定修复HerbertⅠb型腕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36例新鲜HerbertⅠb型腕舟骨骨折患者分成两组,计算机辅助设计个体化经皮空心螺钉置入内固定组(简称螺钉组)20例,石膏外固定组(简称石膏组)16例。螺钉组根据治疗前制定的个体化置钉参数,经皮自舟骨结节钻入0.8 mm导针,C臂透视导针方向,满意后经皮拧入合适Herbert螺钉。石膏组腕关节桡偏掌屈位石膏管型固定3个月。随访记录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骨不愈合率、恢复工作时间和腕关节活动度,并进行对比。
  结果与结论:患者随访10-24个月。螺钉组20例全部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6周;石膏组13例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4周,3例骨不愈合,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01)。恢复工作时间螺钉组平均7.6周,石膏组16.8周,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01)。末次随访时腕关节掌屈+背伸活动范围螺钉组为96.4°-114.4°,平均104.4°;石膏组66.4°-104.2°,平均94.2°,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提示计算机辅助设计个体化经皮空心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HerbertⅠb型腕舟骨骨折具有创伤小,置钉准确性高,可重复性强的优势,修复效果明显优于石膏外固定。  相似文献   

3.
背景: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与动力髋螺钉作为临床修复股骨转子间骨折两种主要的髓外固定方法,其疗效孰优孰劣,目前仍有争议。目的:系统评价解剖型锁定加压钢板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1999年1月至2014年4月的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维普期刊数据库、万方资源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搜集解剖型锁定加压钢板与动力髋螺钉修复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比较的对照研究。制定入选和剔除标准,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利用 RevMan5.2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最终有8篇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共682例患者,其中锁定加压钢板组336例,动力髋螺钉组34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锁定加压钢板组的手术时间[MD=-12.07,95%CI(-29.85,5.71),P=0.18]、术中出血量[MD=-15.01,95%CI(-87.85,57.83),P=0.69]、术后引流量[MD=-13.62,95%CI(-28.49,1.26),P=0.07]、下地活动时间[MD=-0.14,95%CI(-0.68,0.41),P=0.63]、住院时间[MD=-0.74,95%CI(-2.29,0.82), P=0.35]、骨折愈合时间[MD=-1.18,95%CI(-2.78,0.42),P=0.15]均与动力髋螺钉组无明显差别。而对于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OR=2.03,95%CI(1.23,3.36),P=0.006],锁定加压钢板组则明显高于动力髋螺钉组。并发症方面,锁定加压钢板组的髋内翻发生率[OR=0.34,95%CI(0.12,0.96),P=0.04]低于动力髋螺钉组,但对于内固定松动、断裂、退出[OR=1.20,95%CI(0.59,2.45),P=0.61]和总的并发症发生率[OR=0.55,95%CI(0.24,1.28),P=0.16],两者则无明显差别。鉴于纳入研究存在选择性偏倚和测量性偏倚的高度可能性,势必影响结果的论证强度,因此尚需更多设计严谨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4.
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在治疗上选择髓内固定还是髓外固定仍存在争议。目的:系统评价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各种髓内固定与髓外固定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EMBASE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等常用中英文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全面查找国内外比较髓内固定和髓外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纳入国内外比较髓内固定与髓外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修改后Jadad质量评分量表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并应用统计学软件Stata12.0和RevMan5.1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方法采用Mantel-Haenszel法。结果与结论:共纳入31项随机对照试验,共计5217例患者。根据修改后Jadad质量评分量表进行评价,纳入的所有研究中19篇方法学质量为高质量,12篇为低质量。Gamma钉组术中股骨骨折(RR=4.00,95%CI:1.80-8.86,P〈0.01)、术后股骨骨折(RR=3.57,95%CI:1.68-7.60,P〈0.01)、内固定切出(RR=1.61,95%CI:1.02-2.52,P=0.04)、再骨折风险(RR=1.58,95%CI:1.09-2.30,P=0.02)和随访期内髋部或大腿部残留疼痛(RR=1.31,95%CI:1.09-1.57,P〈0.01)明显高于滑动髋螺钉组;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组术中失血明显较滑动髋螺钉组少,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亦更高,但术中暴露于射线中的时间更长(MD=2.11,95%CI:1.78-2.43,P〈0.01);髓内髋螺钉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滑动髋螺钉组,但术中暴露于射线中的时间更长(MD=1.20,95%CI:0.88-1.52,P〈0.01)。结果证实,对于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钉板系统和髓内固定均可取得良好疗效,首选以动力髋螺钉为代表的髓外固定。对于不稳定转子间骨折,髓内系统优于髓外固定系统。  相似文献   

5.
背景:人工股骨头置换相比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在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上优势明显。目的:探讨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使用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的疗效,比较两种不同治疗选择的差异。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CNKI、维普等数据库,收集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的临床对照试验,提取基线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负重下床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最后随访时的Harris评分和功能恢复优良率等数据,采用RevMan5.0.25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纳入11个临床对照研究,共1227例患者,其中人工股骨头置换组587例,动力髋螺钉组640例。人工股骨头置换组与动力髋螺钉组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住院时间较短[RR=-2.56,95%CI(-3.27,-1.85),P<0.00001]、置入后负重下床时间较早[RR=-50.09,95%CI(-62.73,-37.45),P<0.00001]、并发症发生率较低[RR=0.39,95%CI(0.28,0.55),P<0.00001],最后随访时的Harris评分[RR=4.19,95%CI(3.04,5.34),P<0.00001]和功能恢复优良率[RR=2.25,95%CI(1.49,3.40),P=0.0001]均较高。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相比,人工股骨头置换不明显增加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但显著缩短住院时间、置入后下床负重时间,降低置入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Harris评分及功能恢复优良率,在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背景:目前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均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选择哪种方法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存在争议。 目的:系统评价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后再手术、手术相关并发症和术后1,2年死亡率。方法:计算机检索2013年5月前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 CENTRAL数据库。应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 Man 5.2软件系统评价,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和髋关节置换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观察指标包括治疗后再手术、手术相关主要并发症及死亡率。 结果与结论:6个随机对照试验(9篇文献)纳入研究,共1496个病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内固定组术后2年内和2年以上再手术率均高于髋关节置换组(P〈0.00001)。与髋关节置换相比,内固定显著增加了手术相关主要并发症[OR=8.79,95%CI(6.50-11.88),P〈0.00001]。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组和置换组术后1年内、2年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OR=0.85,95%CI(0.66-1.11),P=0.23;OR=0.88,95%CI(0.70-1.10), P=0.27]。提示老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治疗远期再手术率、手术相关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髋关节置换,两种治疗方法术后1年、2年内死亡率无明显差异,临床推荐采用髋关节置换修复老年股骨颈骨折。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评价手术与非手术比较治疗成人急性无移位性舟骨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电子检索Cochrane Library(CCTR)及Cochrane协作网肌骨组专业试验数据库、MEDLINE(1966~2007)、EMbase(1980—2007),PubMed NRR、CCT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手工检索中文骨科杂志,收集手术与非手术比较治疗成人急性无移位性舟骨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后,采用RevMan4.2.8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5个RCT,包括26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重返工作时间,手术组较非手术组更短[WMD=-7.03,95%CI(-7.58,-6.48),P〈0.00001];骨折愈合时间和腕部握持力,因无法合并,结果不一,但均显示出有利于手术组的趋势;在腕关节活动范围[OR=1.01,95%CI(0.52,1.95),P=0.99]和骨折不愈合上(P=0.0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非手术治疗相比,手术治疗成人急性无移位性舟骨骨折,患者重返工作时间更短,骨折愈合时间和腕部握持力显示出更优的趋势,而腕部活动范围和并发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本系统评价纳入的病例数较少,该结论尚需开展更多设计严格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8.
背景:目前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是否需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以恢复影像学上的解剖复位还存在争议。目的:对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 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Springer 以及万方等数据库,手工检索相关的中英文骨科杂志。收集所有对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疗效进行比较的文献。利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与结论: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6篇,其中随机对照研究2篇,回顾性队列研究4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腕关节背伸活动度[MD=-0.87,95% CI(-3.31,1.58), P=0.49],屈曲活动度[MD=-2.79,95%CI(-6.47,0.88),P=0.14],旋前活动度[MD=-0.08,95%CI(-1.49,1.64),P=0.92],旋后活动度[MD=-0.7,95%CI(-3.52,2.12),P=0.63]以及并发症的发生[MD=1.35,95%CI(0.71,2.56),P=0.36]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手术组桡骨长度更接近于正常的解剖长度[MD=2.46,95% CI(1.78,3.15),P 〈0.01];手术组尺倾角[MD=3.73,95%CI(2.97,4.48),P〈0.00001]以及掌倾角[MD=6.81,95%CI(3.72,9.90),P〈0.0001]更接近于正常的解剖角度。两组患肢腕关节屈伸,旋前旋后活动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而手术组解剖复位程度明显优于非手术组。  相似文献   

9.
Colle's 骨折临床较为常见[1],以老年患者居多,这与老年人骨质疏松及反应性降低有很大关系.目前手法复位、夹板或石膏外固定仍是治疗Colle's 骨折的手段.手法复位后石膏外固定传统方法采用腕关节掌屈尺偏位,骨折再移位率较高[2].本科采用手法复位后腕中立位石膏外固定,并与腕屈位石膏固定作比较,旨在探讨Colle's 骨折外固定的合适角度位置.  相似文献   

10.
背景:人工股付头置换相比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在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上优势明显。目的:探讨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使用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动力髋螺钉内心定的疗效,比较两种不同治疗选择的差异。方法:榆索PubMed、Medline、CNKI、维普等数扒库,收集老年股骨转予间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的临床对照试验,提取基线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负匝下床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最后随访时的Harris评分和功能恢复优良率等数捌,采用RevMan5.0.25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纳入11个临床对照研究,共1 227例患哲,其中人工股骨头置换组587例,动力髋螺钉组640例。人工股骨头置换组与动力髋螺钉组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娃著性意义,住院时间较短[RR=2.56,95%C/(-3.27,-1.85),P〈0.00001】、置入后负重下床时间较早【RR=-50.09,95%C1(-62.73,37.45),P〈0.00001】、并发症发生率较低[RR0.39,95%C/(O.28,055),P〈0.00001】,最后随访时的Harris评分[RR=4.19,95%Cf(3.04,5.34),P〈0.00001]和功能恢复优良率[RR=2.25,95%C/(1.49,3.40),P=0.0001】均较高。与动力髋螺钉内吲定相比,人工股骨头置换不明湿增加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但显著缩短住院时间、置入后下床负罩时间,降低置入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Harris评分及功能恢复优良率,在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吴荷玉 《现代护理》2006,12(1):51-52
目前,舟骨非移位性骨折仍采用石膏托外固定,需常规固定8~12周,长时间外固定可导致前臂肌肉萎缩及各种不适。2000年后.治疗舟骨骨折新的Matin螺钉问世,此螺钉与传统Herbert螺钉的不同之处是Matin螺钉螺杆内有孔,可插入导向克氏针,使得微创内固定治疗舟骨非移位性骨折成为可能。2002年12月~2004年12月我院手外科应用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舟骨骨折11例,获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背景:对稳定型舟骨骨折行内固定治疗与保守治疗相比可提高骨折愈合率、缩短骨折愈合及石膏外固定时间.目的:对使用空心螺钉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方法和进展进行归纳总结,比较不同金属植入物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远期疗效.方法: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及CNKI数据库,在标题和摘要中以“不同植入材料,腕舟骨骨折,内固定材料"或“Carpal bone,fracture ununited"为检索词纳入与有关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血管相关的文章;以25篇文献为主重点进行了讨论.结果与结论:采用带有血液供应的骨瓣、骨膜移植技术治疗腕舟骨陈旧性不愈合,并加用克氏针、herbert钉、空心螺钉等内固定材料,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采用空心螺钉内同定治疗可减少骨折不愈合率,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改善预后,并具有多轴向、多平面稳固固定的特点,与克氏针内固定等材料相比较仍具有较优良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背景:对稳定型舟骨骨折行内固定治疗与保守治疗相比可提高骨折愈合率、缩短骨折愈合及石膏外固定时间。目的:对使用空心螺钉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方法和进展进行归纳总结,比较不同金属植入物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远期疗效。方法: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及CNKI数据库,在标题和摘要中以"不同植入材料,腕舟骨骨折,内固定材料"或"Carpal bone,fracture ununited"为检索词纳入与有关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血管相关的文章;以25篇文献为主重点进行了讨论。结果与结论:采用带有血液供应的骨瓣、骨膜移植技术治疗腕舟骨陈旧性不愈合,并加用克氏针、herbert钉、空心螺钉等内固定材料,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采用空心螺钉内同定治疗可减少骨折不愈合率,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改善预后,并具有多轴向、多平面稳固固定的特点,与克氏针内固定等材料相比较仍具有较优良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背景:关于锁骨骨折选择植入物内固定亦或保守治疗,目前尚存争议。目的:以Meta分析方法探讨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和保守治疗对锁骨骨折疗效的影响。方法:在PUBMED、EMBASE、OVID、Cochrane图书馆、Science Direct、Springer Link、中文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医学网中检索2000年1月到2013年12月有关锁骨骨折治疗方面的文献,按照特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对所选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所需的原始数据,用Review Manager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共纳入6篇随机对照研究,共57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锁骨骨折,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可以降低骨不连率[RR=0.16,95%CI(0.07,0.38),P〈0.000 1]、畸形愈合率[RR=0.15,95%CI(0.07,0.34),P〈0.000 01]、延迟愈合率[RR=0.20,95%CI(0.06,0.70),P=0.01]及治疗后1年残余疼痛发生率[RR=0.24,95%CI(0.12,0.51),P=0.000 2],可以提高Constant Score(CS)评分[MD=3.68,95%CI(1.61,5.76),P=0.000 5],然而尚不能认为内固定治疗可以降低神经并发症发生率[RR=0.63,95%CI(0.06,0.70),P=0.22]。提示在锁骨骨折的治疗方面,植入物内固定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是由于所选文献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尚需高质量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结论。故在临床上选择锁骨骨折治疗方法时,仍需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来决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中药复方与西药止痛药比较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BM(1990~2008)、CNKI(1990~2008)、VIP(1990~2008)、Cochrane Library(2008年第3期)及MEDLINE(1990~2008),并手工检索相关杂志和会议论文集,纳入有关中药复方治疗癌性疼痛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对同质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590例患者,文献质量均为C级。由于纳入研究试验组用药均不相同,不能进行合并分析,故仅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在止痛总有效率方面,中药复方镇痛散、消癥止痛膏优于消炎痛,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R=1.11,95%CI(1.00,1.24),P=0.05;RR=1.35,95%CI(1.02,1.78),P=0.04];独一味胶囊与消炎痛比较及化坚拔毒膜、麝冰止痛膏与曲马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止痛起效时间上,镇痛散、消癥止痛膏与消炎痛比较,麝冰止痛膏与曲马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9.87,95%CI(-10.84,-8.89),P〈0.00001;SMD=-8.74,95%CI(-0.164,-7.32),P〈0.00001;SMD=-2.24,95%CI(-3.00,-1.49),P〈0.00001];化坚拔毒膜与曲马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止痛持续缓解时间上,消癥止痛膏与消炎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4.78,95%CI(2.99,6.57),P〈0.00001];化坚拔毒膜与曲马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由于研究质量差,样本量少,现有证据尚不能证实中药复方治疗癌性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需要进一步开展设计合理、方法科学的大样本、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提供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16.
钟欣  梁翠平  龚姝 《华西医学》2014,(3):483-487
目的 评价肠外应用谷氨酰胺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有效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Pubmed、Embase及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等,查找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检索时间均从建库截至2013年1月。通过使用由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对谷氨酰胺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4篇随机对照试验,190例患者,这些试验均存在统计同质性。谷氨酰胺组比对照组病死率低[OR=0.26,95%CI(0.09,0.73),P=0.01],并发症发生率低[OR=0.41,95%CI(0.22,0.78),P=0.006],住院时间短[WMD=4.85d,95%CI(6.67,3.03)d,P〈0.00001]。结论 据目前的证据,谷氨酰胺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系统评价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EF)与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治疗不稳定型成人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ENTRAL(2008年第3期)、PubMed(1966~2008.9)、EMbase(1974~2008.9)、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08.9)、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2008.9),并辅以检索临床信息网站等寻找正在进行尚未完成或已完成未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策略参考Cochrane Handbook 5.0,检索语种不限。由两位研究者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后,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随机对照试验,634例患者,其中EF组269例,ORIF组29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疗效:根据GW评分标准,ORIF组优良率优于EF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50,95%CI(1.11,2.03),P=0.008],但评分为一般及差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30,95%CI(0.05,1.69),P=0.17];②并发症:EF组钉道感染率高于OR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24,95%CI(0.08,0.76),P=0.02];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症(RSD)发生率[RR=0.88,95%CI(0.30,2.56),P=0.82]、伸肌腱断裂率[RR=3.93,95%CI(0.45,34.62),P=0.22]、间室综合征发生率[RR=3.13,95%CI(0.51,19.09),P=0.22]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EF治疗成人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在GW评分上优于ORIF组,钉道感染率EF高于ORIF组。但因本次系统评价纳入病例数较少,文献质量参差不齐,故尚需开展更多设计严谨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来增加证据的论证强度。  相似文献   

18.
背景:治疗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方法较多,但缺乏相关比较,临床医生选择其治疗方法尚无统一标准。目的:比较应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结合锁定钢板和动力髁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粉碎骨折效果的差异。方法:将37例股骨远端粉碎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采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结合锁定钢板组19例,动力髁螺钉组18例。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创伤、内固定后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及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结论:与动力髁螺钉组相比,锁定钢板组置入内固定后出现骨痂时间和骨折完全愈合时间早(P〈0.05),下地活动早,功能恢复好。根据Karlstorm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锁定钢板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动力髁螺钉组(P〈0.05)。提示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粉碎骨折的效果优于动力髁螺钉。  相似文献   

19.
背景:目前常用的肱骨干骨折治疗方法有小夹板、石膏、功能性支架等外固定方法与钢板螺钉、髓内针等内固定治疗,每种方法达到骨愈合的生物学机制均不相同,因而各有其独特的临床适应证.目的:利用Meta分析方法在较大样本量的前提下,比较国内应用小夹板外固定与钢板螺钉、髓内针或双克氏针等置入内固定治疗闭合性肱骨干骨折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相关文章.对结果进行Meta分析.其中实验组行小夹板外固定,对照组行钢板螺钉、髓内针、双克氏针等置入内固定.疗效及差异评价指标以优势比,加权均数差和95%C/表示.结果与结论:有7个临床对照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共纳入患者1 390例,其中行小夹板外固定的实验组患者1 007例,钢板螺钉、髓内针、双克氏针等置入内固定的对照组患者383例.Meta分析显示:①实验组骨折复位优良率、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未愈合率、低于对照组[OR=0.20,95%C/(0.03,1.20),P=0.08;OR=-33.69,95%C/(-44.67,-22.72),P<0.000 01;OR=0.31,95%C/(0.16,0.60),P=0.0005].②实验组骨折正常愈合率、肩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OR=3.04,95%C/(195,4.75),P<0.000 01;OR=8.02,95%C/(2.68,24.04),P=0.000 2].提示小夹板外固定治疗闭合性肱骨干骨折是安全有效的,较植入物内固定在治疗闭合性肱骨干骨折中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王刚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4):8506-8507
目的:探讨腕舟骨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手法复位、夹板、石膏外固定。后期配以中药薰洗治疗腕舟骨骨折26例。结果:本组均治愈。未遗留任何功能障碍。结论:腕舟骨骨折的早期正确诊断,并施以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中后期可结合患腕及前臂管型石膏固定)是治疗腕舟骨骨折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