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云  王坤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2):176-177
选择2001-10/2004—06入住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治疗,住院期间曾接受过职业治疗训练,病情稳定后出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36例。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中慢性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以自愿为原则、经家属同意参加利康中心活动18例患者为研究组,活动内容有电脑培训、手工艺制作、文娱活动、日常生活技能、社会交往(如乘搭公交车、去商店购物、外出看电影等),社交技能、解决具体困难的心理教育训练等;另参与一般社区活动的18例患者为对照组。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6个月使用阳性阴性症状量表、世界卫生组织社会功能筛选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定两组患者康复情况。结果①两组患者出院时,3种量表总分评定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阴性症状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9.05&;#177;2.21,11.42&;#177;4.17;18.50&;#177;5.50。29.50&;#177;6.50。t=2.56,8.66。P〈0.01)。③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阳性阴性症状量表总分、阴性症状分、世界卫生组织社会功能筛选量表总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1.58&;#177;4.24,34.52&;#177;4.2l;7.47&;#177;1.12。10.13&;#177;4.66:5.54&;#177;2.11.8.90&;#177;4.31:14.66&;#177;2.02,28.43&;#177;7.00,t=3.68~7.95,P〈0.01)。提示利康中心的社区康复训练能有效地稳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院外一体化康复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160例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出院后行常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研究组接受系统的院外一体化康复模式服务,每周1次社会心理教育、技能训练和家庭辅导教育。两组均于干预3个月及6个月时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评定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以及社会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出院时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干预3个月起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均较出院时呈持续性下降( P<0.05或0.01);研究组各时点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3个月及6个月后,研究组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总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总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院外一体化康复模式能显著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社会生活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将7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社会生活技能训练时间为期6个月。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进行评定。结果:6个月后,训练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总分、阴性因子分、一般病理症状分明显低于训练前(P<0.01),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心理健康维度及社会功能维度训练组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量表总分、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总积极因素训练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会生活技能训练能够改变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及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技能训练联合音乐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我管理技能训练联合音乐疗法干预,观察8周。干预前及干预8周末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定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定患者的社会功能,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评定两组的行为症状。结果 干预8周末两组简明精神病量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总分及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激惹、精神病、退缩、抑郁、总积极因素、总消极因素因子分均显著优于干预前(P<0.01),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自我管理技能训练联合音乐疗法能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及社会功能,提高其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社会功能训练对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社会功能训练对住院恢复期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恢复期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在药物治疗和传统护理的基础上,研究组联合生活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学习技能康复训练及健康教育等。观察8w。于训练前后分别采用阴性症状量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评定临床效果。结果阴性症状量表评分训练后研究组各因子分及总分均较训练前有显著下降(P〈0.01),且均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1);住院病人观察量表评分,训练后研究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因子评分显著高于训练前(P〈0.01),而激惹、精神病性、退缩、抑郁因子分显著低于训练前(P〈0.05),且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抑郁、退缩改善程度均较对照组显著(P〈0.01);社会功能缺陷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研究组均较训练前有显著下降(P〈0.01),且社会功能缺陷量表总分、社会性退缩、自身照顾、对环境的兴趣、责任心与计划性、兴奋冲动因子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总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1)。结论社会功能训练能显著提高男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估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79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38例,均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研究组同时进行生活自理和职业技能培训。治疗前后分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定康复效果。结果:治疗12个月后,研究组PANSS、ADL和SDSS评分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评定指标变化不明显。结论:技能训练有助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社交技能训练对残留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访1年的疗效。方法:随机将57例残留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分别采用利培酮片+社交技能训练治疗及单用利培酮片治疗。采用前瞻性观察研究方法结合全病程管理模式对研究对象进行随访1年。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分别评估患者的精神症状、日常生活能力及社会功能缺陷程度。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研究组PANSS总分、阴性症状分、精神病理分、ADL总分、SDSS总分随时间变化呈线性下降趋势,且阴性症状分、ADL总分、SDSS总分变化趋势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0.01)。与基线比较,研究组PANSS总分、阴性症状分、ADL及SDSS总分在治疗后3、6、9、12个月末均有明显下降(P0.01)。组间比较,12个月末研究组PANSS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9、12个月末PANSS阴性症状分低于对照组(P0.01),训练后不同时点ADL、SDSS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系统而规范的社交技能训练不但能够在短期内改善残留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总体病情、阴性症状及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而且在长达1年的时间内仍然对患者有持续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齐拉西酮与氟哌啶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长期影响.方法 将120例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研究组口服齐拉西酮治疗,对照组口服氟哌啶醇治疗.出院后随访12个月.于治疗前及出院后随访3个月、6个月、12个月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评定生活质量,社会功能缺陷量表评定社会功能缺陷状况.结果 随访3个月末、6个月末、12个月末,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同期研究组阴性症状因子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研究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独立性、社会关系、生活质量总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对照组仅独立性因子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同期研究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关系、生活质量总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社会功能缺陷量表的婚姻职能、社会性退缩、家庭外的社会活动、家庭内活动过少、家庭职能、个人生活自理、对外界的兴趣和关心7个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对照组为41.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χ2=11.381,P<0.01).结论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长期疗效显著,与氟哌啶醇相当,对阴性症状效果更好,改善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效果更显著,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工与车缝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维持原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及常规健康教育等,在此基础上研究组予以手工技能训练,对照组予以车缝技能训练,观察6个月。训练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及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评定临床效果。结果训练6个月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阴性症状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0.01),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0.05或0.01),研究组关心和兴趣因子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结论手工与车缝技能训练均能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康复效果,但手工技能训练在改善患者的精神面貌、阴性症状、对外界事物的关心和兴趣等方面优于车缝技能训练,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与照料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将临床"痊愈"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63例随机分为研究组(132例)和对照组(131例),出院后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精神药物维持治疗和一般的心理教育,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出院后每3个月深入家庭进行家访或给予针对性具体指导,观察时间为1年。采用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服药依从性量表,分别对家庭照料者和患者于入组时、3个月、6个月、1年后进行评定。结果1年后,家庭照料者的SCL-90各因子分和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BPRS总分、SDSS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研究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研究组的复发率(21.97%)低于对照组(33.59%),差异有显著意义(χ2=3.95,P<0.05)。SCL-90总分,与BPRS的总分呈正相关(r=1.73,P<0.05),也与SDSS总分呈正相关(r=1.97,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稳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改善家庭照料者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社会技能康复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社会技能康复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药物治疗和传统护理的基础上,联合生活、人际交往技能及健康教育等。于训练前和训练后8周分别采用阴性症状量表、大体评定量表(GA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评定临床效果。结果训练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研究组各因子分及总分较训练前下降(P〈0.01),大体评定量表较训练前评分明显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较训练前有显著下降(P〈0.01),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因子评分显著高于训练前,激惹、精神病性表现、退缩和抑郁因子分低于训练前。结论社会技能康复训练能显著提高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精神分裂症患者述情障碍与精神症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述情障碍及其与精神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将6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研究组,随机抽取63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阳性症状量表和阴性症状量表进行评定分析。结果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评分研究组因子II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总分及其它各因子分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总分和因子I评分与阳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幻觉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而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无显著相关性。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述情障碍,患者的情绪表达缺陷与某些阳性症状相关,具有较多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健康宣教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同时接受系统健康宣教。观察12周,出院后随访2a。于健康宣教前及宣教后4周、8周、12周末采用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两组阴性症状;于随访2a末采用社会功能缺陷量表评定社会功能状况。结果研究组健康宣教4周末起,阴性症状量表总分较健康宣教前有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后虽有所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健康宣教后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随访2a末,研究组患者社会功能受损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健康宣教能显著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并能减轻其社会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帕利哌酮缓释片与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和氯氮平治疗12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精神症状、不良反应,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WHO·QOL-100)、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修订韦氏记忆量表(WMS-RC)评定生存质量。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PANSS总分和各因子分均显著下降(均P<0.01),研究组阴性症状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SD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WMS-RC总分和记忆商数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研究组总体生存质量、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领域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1);研究组TE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能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存质量,且优于氯氮平,更有利于患者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运用以医院专业治疗、护理、社区康复健康指导于一体的社区精神分裂症干预模式的效果,为开展社区精神分裂症康复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将临床“痊愈”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研究组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的精神病防治点,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医院专业治疗、护理、社区康复健康指导,观察时间为1年。对照组实施自我护理措施,给予常规形式的社区医疗护理干预。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复发率进行效果评估。结果出院时,两组PANSS和SDSS总分评定无明显差异( P>0.05),出院6个月、9个月及1年后,研究组患者PANSS和SDSS总分以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医院专业治疗、护理、社区康复健康指导能够稳定患者病情,改善其社会功能,降低复发,对促进患者良好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生活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康复的影响。方法对40例阴性症状评定量表总分在50分以上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生活技能训练,时间为3个月。训练前后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总评和各分量表评定,并作对照分析。结果训练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总分及各分量表的平均分明显降低,其中第一、第二两个分量表的平均分有显著差异(P<0.05),第三、第四、第五3个分量表的平均分及量表总分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生活技训练可明显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交往训练对住院精神障碍患者康复训练的作用。方法将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和工娱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交往训练,干预时间为3个月。采用生活技能训练( social skills training ,SST)评价量表和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 SDSS)评定患者的交流沟通能力和社会功能。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SST各因子评分和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入院时SST总分为(5.92±3.46)分,出院后1个月为(13.87±3.64)分,出院后6个月为(18.38±4.68)分,出院后1个月和出院后6个月SST总分均较入院时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532,P<0.05),对照组较入院时增高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SDSS各条目评分及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进行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和6个月时的总分分别为(5.68±3.62),(5.38±2.77)分,较入院时的(12.59±3.41)分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8.976,P<0.05),对照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和6个月时的总分分别为(8.71±3.68),(9.98±3.70)分,较入院时的(12.68±3.75)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973,P<0.05),但研究组下降更为明显。出院后1个月和6个月,SDSS总分两组间比较,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34,7.289;P<0.05)。结论交往训练能够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交流沟通能力,有利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药物治疗联合网络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行为症状、认知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网络认知行为治疗,观察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患者的精神症状,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采用精神分裂症病人生命质量量表评定患者的生命质量,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各量表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研究组精神分裂症病人生命质量量表总分及心理社会、动机/精力、症状/不良反应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仅总分及动机/精力、症状/不良反应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后研究组精神分裂症病人...  相似文献   

19.
顾秀华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7):1635-1636
目的:探讨生活技能训练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影响。方法:对3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生活技能训练,并以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用护士观察量表(NO ISE)、阴性症状量表(SANS)、住院精神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进行效果评定。结果:训练组训练后NO ISE评分在总积极因素、总消极因素、病情总估计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SANS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SSPI各因子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生活技能训练能够明显改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提高其独立生活能力,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组均口服利培酮治疗,并予以精神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个性化护理干预,观察6个月。于干预前及干预第1个月、3个月、6个月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及自制服药依从性调查表对两组进行测评分析。结果治疗1个月末起,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阳性症状因子分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或0.01),治疗3个月末起,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因子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总分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或0.01);同期两组问比较,研究组治疗1个月末起,阳性症状因子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3个月末起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因子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总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或0.01)。干预前两组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1个月末起研究组主动服药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1个月、6个月末拒绝服药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3个月末起研究组被动配合服药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有助于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