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纤维化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近10年肝纤维化病因病机的研究文献的总结,以期对肝纤维化的防治提供指导.肝纤维化的病变部位在肝、脾,可涉及肺、肾等脏腑,基本病机可概括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正气虚弱是内因,湿热疫毒是外因,正虚邪恋使疾病迁延难愈.痰瘀阻络是病理基础.肝气郁滞、肝病传脾及肝肾阴亏、脾肾阳虚是必然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2.
重视对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进程中湿热瘀毒证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进程中各种病机要素的演变规律。针对湿、热、郁、毒、瘀、虚等重要证素在发病过程中的重要性及其转化关系,探讨了湿热致瘀、血瘀化热之"瘀热证"和因瘀而湿之"瘀湿证"的形成机制,认为本病以"邪毒致病、多因相关、相互孳生"为主要致病特征,初步阐明了"湿热瘀毒证"临床客观存在的形成基础。提出肝病"正虚"是由邪气反复克伐消灼而逐渐加重的过程,进而认为"湿热瘀毒证"是慢肝肝纤维化形成和加重的始动因素,是整个肝纤维化进程中主要的治疗靶点。提倡重新审视本病的证治规律,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3.
探讨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进程中各种病机要素的演变规律。针对湿、热、郁、毒、瘀、虚等重要证素在发病过程中的重要性及其转化关系,探讨了湿热致瘀、血瘀化热之“瘀热证”和因瘀而湿之“瘀湿证”的形成机制,认为本病以“邪毒致病、多因相关、相互孳生”为主要致病特征,初步阐明了“湿热瘀毒证”临床客观存在的形成基础。提出肝病“正虚”是由邪气反复克伐消灼而逐渐加重的过程,进而认为“湿热瘀毒证”是慢肝肝纤维化形成和加重的始动因素,是整个肝纤维化进程中主要的治疗靶点。提倡重新审视本病的证治规律,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4.
中医学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机为正气不足,肝脾肾亏虚。其病因为受风、寒、湿、热等邪侵袭,内外合邪,气血不畅,痰浊瘀血闭阻经络、筋脉、骨节所致。痰瘀是病理因素,虚邪是痰瘀形成的病理基础。从虚、邪、痰、瘀4个方面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获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结合慢性肾病合并乙型肝炎3例医案诊治经过,介绍滋肾柔肝,清化瘀毒法临床证运用的体会。认为临床应用时应从肝肾同源、正虚邪实及其湿热瘀毒互结,内伏的角度,掌握正虚与邪实、肝肾阴虚与脾肾阳虚以及湿,热、毒、瘀的主次与兼夹,才有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正>慢性肝炎肝硬化,中医认为毒、痰、瘀、虚为其病因病机,是其病理基础。所谓毒,乃指湿热毒邪,邪传由经入络,蕴结于肝络脉,毒邪伤络,因瘀生痰,因毒生痰,并因毒、痰、瘀处于肝络脉,相互衍生转化,使致气血皆伤,络脉空虚成虚,演成因虚致瘀,络中气血阴阳不足,则肝体失养,延久肝体枯萎变硬。从中看出,内伤杂  相似文献   

7.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具备"毒邪"致病的共同特征,"毒"是本病的主要病因,"毒、瘀与正虚交织"是其病机特点;基于"毒、瘀、虚"病因病机理论,治疗主张分期治疗:疾病进展期治以凉血解毒化瘀,疾病恢复期治以清泄余邪、活血柔肝、调理肝脾、滋补肝肾.  相似文献   

8.
豆晓云  陈潇颖  补娟娟  孙萌  叶放 《中医杂志》2024,(11):1104-1108
总结周仲瑛教授从虚实相因辨治肝炎肝硬化的临证经验。认为肝炎肝硬化病机总属本虚标实,以肝、脾、肾虚损为本,湿热瘀毒郁结为标,且虚实相因为患,主张治疗以清化邪实、补虚扶正为总则。肝炎肝硬化早期以邪实亢盛为主,治宜清化湿热瘀毒、兼顾调理脾胃,方选茵陈蒿汤合鳖甲煎丸加减。肝炎肝硬化中晚期多见虚实夹杂证,治宜清化湿热瘀毒、调补肝脾肾,常用清热祛湿、化瘀解毒之品治标,并根据本虚之肝脾不调、肝肾阴虚、肝脾肾俱虚三证,分别配伍六君子汤、一贯煎合二至丸、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江永苏主任医师临证经验丰富,擅长诊治消化系统疾病,在肝、胆疾病方面颇有建树,他认为湿热毒邪是肝炎肝硬化的病因,脾气肝阴亏虚是其根本,病理核心环节是瘀,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重症,根据辨证施治理论原则,主要从首重实脾、审因养肝、辨证化瘀三方面诊治该病。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血压肾病患者正虚邪实的病机,宋立群教授认为,正虚以肝脾肾为主,邪实以瘀、湿、毒为主,提出“脏腑同调,肝脾肾为主”“补泻兼施,祛瘀通肾络”“宣肺利水,除湿兼排毒”之法,紧抓病机,标本兼治,扶正祛邪。  相似文献   

11.
陈国良教授认为慢性肝病肝纤维化是一个沿着"湿一热一毒一瘀一虚"进展的动态变化过程,呈现出由实至虚,由表入里,由气及血,由轻到重的进行性演变特点。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基本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其中"本虚"是指肝、脾、肾、气血亏虚,以脾虚最为常见且占主要地位;"标实"是指湿热疫毒之邪稽留血分、气郁血阻。鉴于肝纤维化以本虚标实为基本病机,陈国良教授确立了扶正祛邪为肝纤维化的治则大法,采取解毒、补虚、活血三法并用,创立了基础方七味化纤汤,并在临床研究中已证明七味化纤汤有良好抗纤维化作用,临床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12.
朱良春认为,正虚是恶性淋巴瘤产生的前提条件。肝、脾、肾三脏失调,出现气滞、血瘀、毒邪、湿聚、痰凝等一系列病理变化,最终痰瘀互结,发为本病。治疗上从肝、脾、肾三脏扶正固本,从痰、毒、瘀消瘤散结。草木药和虫类药结合,标本兼治,并总结了治疗恶性淋巴瘤的经验方。  相似文献   

13.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期.胡国俊认为正虚邪实是肺癌的病机,虚以气阴两虚为本,实以痰、湿、热、毒、瘀为标;其对肺癌的治疗,强调"求邪正之盛衰,辨局部与整体之虚实",扶正与祛邪兼顾.本文分享胡国俊治疗肺癌验案2则.  相似文献   

14.
动脉粥样硬化为老年人心脑血管病的主要致病死因之一。王明福主任医师认为,本病属于中医"痰浊"范畴,临床以痰浊阻遏型为多见。病情存在邪实和正虚两方面,邪实主要是痰、瘀、毒,正虚主要是脾、肝、肾虚损,基本病理痰浊瘀血为标,脾肝肾虚为本。痰浊阻遏、脏腑功能失调为基本病机。故运用化痰降浊活血、疏肝健脾益肾法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乾坤胶囊治疗肺癌的中医药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有关文献的分析结合自身研究体会,从肺脏的生理、病理及肺脏与其他脏器之间的关系等诸多方面,系统阐述了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提出了"肺癌其正虚(阴虚、气虚)为病是本,邪实(包括气滞、血瘀、痰凝、湿聚、毒壅)为病是标","肺癌的病理因素以湿、痰、瘀、毒为主","病机关键为痰湿瘀毒交阻,壅塞肺络,积久正虚","肺癌之为病是湿痰瘀同病","晚期肺癌,正气亏虚、癌毒蕴聚"的观点,有力地揭示了癌毒在肺癌发生、发展及其演变中的作用,探讨了肺癌之毒、痰、湿、瘀的病理因素及四者之间关系,充分论证了肺癌癌毒深伏、湿痰瘀蕴聚、气阴亏虚的基本病理机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肺癌的基本治疗方法,并就化瘀解毒、益气养阴、燥湿豁痰散结这一治法的作用机理和应用要点做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6.
陈泽涛认为肝癌病理因素为虚、毒、瘀等,病因病机为内有脏腑气虚血亏,外有邪毒入侵,为正虚邪实之证。临床从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湿热聚结、肝阴亏虚等方面辨证论治,治以疏肝健脾、行气活血、清热利胆、养血柔肝。  相似文献   

17.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病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引起的肝脏慢性炎症性疾病,包括从肝炎向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发展的一系列疾病,属于中医“胁痛”“黄疸”“积聚”“鼓胀”等疾病范畴,病因病机与“虚”“湿”“疫”“毒”“瘀”有关。正气本虚是本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外感疫毒是疾病发展的始动因素,湿毒邪恋贯穿疾病始终;随着疾病的进展,还会表现出气滞血瘀、脾虚痰浊、癥瘕积聚、气阴两虚等病机特点。在治疗上应将扶正祛邪的思想贯穿始终,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灵活采用益气活血、清热解毒、补脾化痰、利湿通络等方法,达到既病防变、截断病势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肺间质纤维化临床表现、病理基础,认为瘀血痹阻肺络是其病理基础,毒邪闭阻,肺络不通,肺失宣降,络息成积,形成肺间质纤维化病变。本病病机属本虚标实,本虚责之肺脾肾;标实责之痰、瘀、热(毒),晚期可累及于心,五脏阴阳并损,并提出分期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9.
在对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汲取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立足于临床实践,对其辨证规律加以浅析.主要论述正虚首重肝和肾,病初毋忘脾和胃;邪实首重湿与瘀,全程不忘痰和毒;正虚邪实常错杂,表里寒热亦相伴;治当通其用,补其体,通补兼施;衷中参西,病证结合.  相似文献   

20.
夏小军 《中医研究》2005,18(1):53-54
小儿急性白血病是一种邪实正虚、虚实夹杂之证,早期以邪实为主,后期以正虚为主.根据其临床特点,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分为邪毒炽盛、痰瘀互结,邪毒渐退、气阴两虚及气血不足、阴阳两虚三型辨证施治,收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