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左室中层缩短率与高血压患者左室构型及左室重量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8年10月~2008年12月的51例患者入高血压病组,47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析临床特点,同时行超声心动图,采用常规M型测定左室舒张末内径、收缩未内径、左室舒张末和收缩末容量,软件计算射血分数、缩短分数、左室中层缩短率以及相对室壁厚度和左室重量.根据相对室壁厚度和左室重量将高血压患者分为4个亚组:正常结构组、向心性蕈构组、向心性肥厚组和离心性肥厚组.分析各组的收缩功能指标,观察左室中层缩短率与左室相对室壁厚度和左室重量的相关性.结果 ①高血压组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室间隔舒张末内径显著增加(1.18±0.28 vs 0.95±0.13,P<0.001)、后壁舒张末内径明显增加(1.01±0.17 vs 0.89±0.17,P<0.01)、左室中层缩短率明显降低(18.0±4.9 vs 22.3±5.9,P<0.01).②高血压不同构型亚组的收缩功能和左室构型的比较:左室舒张期室间隔厚度、相对窜壁厚度、左室重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舒张末左室内径、射血分数以及缩短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室中层缩短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高血压组左室收缩功能与相对室壁厚度和左室重量的相关性:左室中层缩短率与相对室壁厚度相关(r=-0.42,P<0.05)、左室中层缩短率与左室重量指数显著相关(r=0.67,P<0.01)、而射血分数、缩短分数与左室重量、相对室壁厚度之间无相关关系.结论 左室壁内缩短分数可以更有效的评价早期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功能,并与其相对室壁厚度和左室重量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缬沙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心脏功能和结构的影响.方法 100例MHD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后使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心脏结构指标:左房收缩末期内径(LA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d)、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d),左房内径指数(LAI)、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相对室壁厚度(RWT);心脏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和晚期最大血流速度比(E/A)各项指标测定.结果 治疗组MHD患者心脏结构指标:左房收缩末期内径(LA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d)、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d),左房内径指数(LAD、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相对室壁厚度(RWT)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心脏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和晚期最大血流速度比(E/A)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 缬沙坦可以改善MHD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早期左心结构及舒张功能的改变。方法 应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年龄≤45岁的Ⅰ级高血压患者左房内径、左室内径、室壁厚度、左室心肌重量、收缩及舒张功能。结果 Ⅰ级高血压组左房增大发生率为83%(39/47),左房内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舒张功能指标E/A与对照组比较亦有差异(P<0.05)。结论 左房增大及左室舒张功能减低为早期高血压病的最早心脏改变,发生在左室肥厚及扩大之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老年尿毒症患者肾移植前、后左室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方法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20例中老年尿毒症患者肾移植前、肾成功移植三个月以后的左室结构及功能。结果中老年尿毒症患者移植前后心脏各参数左室舒末径、左室壁厚度、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均有明显改善(P〈0.05);肾移植后三个月左室壁厚度较移植术前明显减小(P〈0.01),仍较正常对照组增厚(P〈0.05),其余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老年尿毒症患者在成功进行肾移植术后,左室的结构及功能均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左室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形态及舒张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45例左室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组,同期4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2组受试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2组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和6 min步行实验;比较2组左心形态,包括左房内径、左室内径、左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心脏指数;比较2组左室舒张功能,包括舒张早期流速峰值、舒张末期流速峰值、血流传播速度和反向血流速度。结果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6 min步行距离均显著差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左房内径、左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 0. 05),2组左室内径、心脏指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 0. 05)。观察组舒张早期流速峰值、反向血流速度低于对照组,舒张末期流速峰值和血流传播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超声心动图可准确评估左室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形态和舒张功能,提高疾病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左室心肌质量与心室容积关系.方法 运用M型、二维、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测DCM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室间隔、左室后壁厚度及相对室壁厚度(即室壁厚度与左室舒张末内径的比值)、左室心肌质量(LVM)及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与左室舒张末容积(LVVd)及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LVVdI)的比值,分析DCM患者室壁厚度与左室内径、左室心肌质量指数与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的关系.结果 DCM患者室间隔及左室壁厚度与正常人比较无明显差异,但其与左室内径的比值与正常人比较减小,左室心肌质量指数和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都较正常人显著增加,而左室心肌质量指数与左室容积指数之比较正常人降低.结论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室壁相对变薄,左室心肌质量指数与左室容积指数之比较正常人降低,反映了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细胞肥大是以长径增大为主.超声心动图技术尤其是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较准确测量左室心肌质量和左室容积,因而能反映扩张型心肌病左室心肌质量与心室容积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左室结构与功能相关关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冠心病不同阶段的检查结果与心脏结构、功能关系。方法 通过对 2 2 6例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 ,对比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对左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结果 主动脉内径、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期内径、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平均室壁厚度和左室心肌质量等参数冠心病各组较正常组有增加的趋势而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降低 ,收缩功能参数与心室结构变化有关 ;舒张早期血流的峰值流速随心肌损害加重而减低 ,舒张功能参数与冠状动脉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阴性损害也同样大。结论 冠心病人出现心室重构 ,收缩、舒张功能逐渐恶化。因此 ,控制心室重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声学定量(AQ)技术评价高血压患者的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方法:48例高血压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进行了AQ检测,根据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高血压组又分为高血压LVMI正常组与左室肥厚组。结果:与对照组左室舒张功能指标比较,高血压患者左室充盈异常,舒张早期充盈减低,舒张晚期充盈增强;与高血压LVMI正常组比较,高血压左室肥厚组左室充盈尤其是舒张早期充盈低于高血压LVMI正常组;与对照组左室收缩功能指标比较,高血压LVMI正常组左室收缩功能正常,且处于高血流动力学状态,而高血压左室肥厚组左室收缩功能减低,且低于LVMI正常组;与对照组左室容量指标比较,高血压LVMI正常组左室容量负荷增大,而高血压左室肥厚组无显著差异。结论:AQ技术为定量评价高血压患者的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高血压向心性重塑患者左心构型和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向心性重塑患者左房、左室几何形状和左室功能变化情况。方法对274例男性原发性高血压向心性重塑患者和146例对照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左室长径(LVL)、舒张末期内径(LVIDd)和内外径(LVID),左房前后径、内外径、上下径和面积,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每搏量及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早期二尖瓣峰值血流速度(E)和舒张晚期二尖瓣峰值血流速度(A),计算左室平均横径(LVMD)及E/A值。组间比较行t检验。结果向心性重塑组IVST、PWT、IVST/PWT及左房各径线和面积均大于对照组。向心性重塑组LVIDd和LVID分别短于和长于对照组,LVMD/LVL小于对照组。两组间EF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向心性重塑组E/A值小于对照组。结论高血压向心性重塑患者左室质量虽在正常范围,但室壁增厚,心腔变长,左室舒张功能受损,收缩功能保持良好。  相似文献   

10.
多普勒超声对无症状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心功能不全临床表现的高血压、冠心病患的心脏结构及心功能的变化。方法:对56例无心功能不全临床表现的高血压,冠心病患及46例对照组进行多普勒超声检查,着重观察心脏结构及二尖瓣、肺静脉血流频谱变化。结果:病例组在左室收缩功能尚处于正常范围时,可能已存在无症状左室舒张功能不全(SDDF)。与对照组比较,主要表现为松弛型左室舒张功能减退(P<0.01-0.001),并有左房增大,室壁增厚及左室肌重量指数(LVMI)增加趋势(P<0.01)。结论:松弛型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合并心脏结构变化是超声诊断无症状舒张功能不全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超声心动图对糖尿病性心肌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糖尿病性心肌病DCM的诊断意义。方法对32例DCM患者利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其左室结构,左室收缩功能及左室舒张功能。结果DCM患者表现为左房、左室轻度扩大,心肌回声异常且增厚,左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均降低,且舒张功能降低更明显。结论超声心动图是DCM的主要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性心脏病(HHD)病人左心功能与结构的改变和早期诊断。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检测31例单纯甲亢和65例HHD病人左、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RV),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及室间隔的厚度(IVS、LVPW),收缩末期左、右心房横径(LA、RA);测量左心室舒张早期(E峰)及舒张晚期(A峰)二尖瓣最大血流速度,左心室射血分数(EF)。计算左心室质量(LVM)、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及舒张早晚期的最大血流速度比值(E/A),并与3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HHD病人早期LVMI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单纯甲亢组,二尖瓣血流频谱E/A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单纯甲亢组(F=5.47、20.32,q=4.93~5.10,P〈0.01),而早期EF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HHD病人早期左心房、左心室大于单纯甲亢组和对照组,右心房、右心室无明显的变化,晚期右心房、右心室大于HHD早期和单纯甲亢病人。HHD晚期E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F=5.03,q=4.87,P〈0.01),单纯甲亢病人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q=5.02,P〈0.01)。结论甲亢病人左心室收缩功能增强。HHD病人早期出现左心舒张功能不全,收缩功能正常,晚期出现收缩功能不全。HHD病人先左心扩大,晚期全心扩大。LVMI结合E/A可早期诊断HHD。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心肌速度分布图(MVP)测定心肌运动速度,计算心肌速度阶差(MVG),评价无临床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左心室功能.方法 无并发症2型糖尿病患者30例,对照组30例.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结构及二尖瓣血流E/A、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并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采用多普勒组织成像(...  相似文献   

14.
缺血性心肌病左室舒张功能的二维应变显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二维应变左室旋转角度研究缺血性心肌病型冠心病患者左室心肌舒张功能的变化特点.方法 18例缺血性心肌病伴左室射血分数减低患者(EF<50%,32%±8%)及20例正常对照组纳入本研究,应用二维应变(STI)技术分别测量舒张期左室心肌短轴面旋转角度(LV-RA)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病例组心尖部及心底部心肌旋转角度绝对值均较正常对照组低(心尖部:2.3°±0.9° vs 4.4°±2.0°;心底部:1.8°±1.0° vs 3.0°±1.2°;P<0.05);正常对照组短轴心尖部旋转角度绝对值较心底部为高(4.4°±2.0° vs 3.0°±1.2°;P<0.05);病例组心尖部旋转角度绝对值与心底部无统计学差别(2.3°±0.9° vs 1.8°±1.0°;P>0.05).病例组左心室短轴旋转角度与左房容量指数相关(LA volume index,r=-0.73,P<0.05).结论 LV-RA在心肌缺血左室收缩功能不全时有所降低,LV-RA能够用以评价缺血性心肌病时的左室舒张功能变化并可能为心肌病左室舒张功能的评价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冠状动脉病变与左室功能关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病变与左室功能关系。方法 通过243例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和超声心动图测得的心功能数值的分析,对比不同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左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结果 左室舒张期内径、左室心肌质量、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而增加,射身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随着安然无恙太动脉病变程度加重而降低;舒张功能参数A/E比值增加与冠状程度相一致。结论 冠心病人早期即可出现心脏结构和左室功能的改变,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的加重和累及血管的增多而增加;收缩功能的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有关,但累及因管多少关系不明显。A/E比值反映左室舒张功能最为敏感。另外,血管狭窄<50%的病人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6.
超重和肥胖者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左室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超重和肥胖人群左室收缩、舒张功能的改变。方法: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收缩功能参数、舒张功能参数,分析超重和肥胖人对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影响。结果:左室收缩功能参数,肥胖组主动脉瓣最大血流速度、流速积分、平均血流加速度、每搏量及心排血量均较正常组显著增高(P<0.01)。超重组每搏理、心排血量、主动脉瓣最大血流速度较正常组增高(P<0.01)。左室舒张功能参数,肥胖组等容舒张时间,舒张早期快速充盈峰速度(E峰)、舒张晚期充盈峰速度(A峰)、A/E、舒张早期减速度均显著改变(P<0.01)。超重组等容舒张时间、A峰、A/E显著改变(P<0.01)。超重和肥胖组左室收缩功能增强和舒张功能受损与体重指数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起重和肥胖可导致左室收缩增强和舒张功能下降,左室增大和左室充盈障碍。  相似文献   

17.
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评价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室局部心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局部心功能。 方法 对健康志愿者(50例)与肥厚型心肌病患者(76例)在室间隔及左室后壁中段测量室壁收缩期峰值 速度、舒张早期峰值速度、舒张晚期峰值速度,比较两组舒张、收缩速度差异有无显著性意义。结果 肥厚 型心肌病组左室长轴室间隔及后壁收缩期峰值速度及舒张早期与晚期峰值速度比值均较正常组减低 (P<0.05),左室短轴仅舒张早期与晚期峰值速度比值较正常组减低(P<0.05),而收缩期峰值速度与正 常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肥厚室间隔及无肥厚左室后壁螺旋肌收缩 功能及舒张功能均减低,括约肌舒张功能减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起搏治疗对持久缓慢心律失常伴心脏明显扩大的疗效。方法 对9例持久缓慢心律失常伴心脏明显扩大行永久起搏治疗,并作临床及超声心动图随访。结果 起搏术后3月心衰症状完全消失。LVEDD术前61±3mm术后6月及12月分别缩小至55±3mm(P〈0.01)及51±4mm(P〈0.05),LVESD术前40±4mm,术后12月缩小至33±5mm(P〈0.05),LVEF无改变。结论 长期缓慢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二维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缺血性心肌病(ICM)及扩张型心肌病(DCM)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二维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68例ICM,56例DCM及50例正常人(NC)从心脏形态学、血流动力学及房室功能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ICM组与DCM组各项超声指标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其特点为:①DCM组心脏多个房室腔护大呈球形结构,室壁变薄及弥温性动度减弱。ICM组心脏以左房室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