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检测了乙型脑炎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变化。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结果 发现乙型脑炎患儿血清及脑脊液白细胞介素2受体在急性期明显升高。恢复期脑脊液sIL-2R明显下降。结论 脑脊液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检测及动态变化有助于了解预后。同时也是临床区别颅内外感染的简便有效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本文测定了结肠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一12(IL-12)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结肠癌患者术前和术后血清见IL-12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sIL-2R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术前和术后血清IL-12及sIL-2R表达无显著性差异。初步研究提示,对结肠癌患者采用免疫治疗,以IL-12较IL-2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6受体 (sIL 6R)在多发性硬化(MS)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体夹心ELISA法对 2 9例MS急性期患者及 2 0例炎性神经病患者、39例非炎性神经病患者、2 0例健康对照者脑脊液和血清中sIL 2R和sIL 6R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MS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sIL 2R、sIL 6R含量明显高于非炎性神经病组 (P <0 .0 5 )及健康对照组 (P <0 .0 1) ;MS组sIL 2R和血清sIL 6R含量与炎性神经病组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但脑脊液中sIL 6R水平明显低于炎性神经病组 (P <0 .0 1)。结论 sIL 2R和sIL 6R在MS急性期患者体内明显升高 ,进一步证实了MS有关免疫学的发病机制 ,并为临床诊断MS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4.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Ⅱ受体是一种兔疫抑制因子,来源于激活淋巴细胞膜白细胞介素Ⅱ受体2链[1],在细胞培养液上清液、血清、尿液和滑膜液等体液中均有存在[2]。其水平与临床某些白细胞介素Ⅱ受体介导的免疫疾病密切相关。作者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了153例肿瘤及感染性疾病患者血清中sIL-2R水平,与40例健康者进行对照分析,并作出评价。1材料和方法1.1检查对象:4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来自健康正常人体检血清。92例肿瘤病人皆由汕大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及本院血液室确诊。61例感染性疾病患者是本院住院病人。1.2sIL-2R测定:采用双…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双单克隆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登革热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和可溶液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水平,结果发现登革热患者血清IL-8和sIL-2R水平明显升高血清IL-8和SIL-2R的水平与患者发热时间的长短(超过5天和5天以内)、皮疹的性质(充血性皮疹和出血性皮疹)及肝脏损害密切相关,且随患者尿蛋白含量的增加而升高.表明血清IL-8和sIL-2R对判断登革热患者的病情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SLE患者血清可溶性IL—2R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治疗前、后及正常人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SLE患者血清sIL—2R水平较正常人升高;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后血清sIL—2R水平明显下降,无效者则无降低;SLE患者血清sIL—2R水平与疾病活动指数呈正相关。提示:血清sIL—2R水平可作为判定疾病活动性的指标及疗效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病毒性脑膜脑炎(VEM)和细菌性脑膜炎(BM)患者血清和脑脊液(CSF)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8例VEM、21例BM和14例对照脑脊液、血清sIL2R的浓度并分析与Glasgow评分、脑电图(EEG)、全身炎性反应(SIRS)程度的关系。结果BM组、VEM组血清和脑脊液中sIL2R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BM组血清和脑脊液中sIL2R水平显著高于VEM组(P<0.05),治疗好转后脑脊液sIL2R水平显著降低;急性期脑脊液中sIL2R水平与Glasgow评分负相关,与脑电图异常程度正相关,与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正相关;血清sIL2R水平与Glasgow评分和脑电图异常程度不相关,与全身炎症反应程度正相关。结论脑膜炎、脑炎时有IL2等细胞因子参与了炎性免疫反应,且细菌性脑膜炎病人细胞因子网络激活程度比病毒性脑膜脑炎病人更高。VEM和BM患者血清和脑脊液sIL2R来源不同,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它们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中作用的部位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8.
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interleukin-2receptor,sIL-2R)是从激活的免疫细胞表面脱落的35-45KD抗原片段,可竞争性地与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结合,抑制免疫活性细胞激活。文献报道胃癌等患者血清SIL-2R水平显著升高,其水平愈高,预后愈差[1,  相似文献   

9.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Ⅱ受体(Solubleinter-leukin-Ⅱrecepter,(sIL-2R)水平的测定对于监测疾病、了解机体免疫状态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意义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对此,本文对50例婴幼儿肺炎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sIL-2R水平进行了研究,旨在了解婴幼儿肺炎疾病过程中血清sIL-2R水平的变化情况。材料和方法1研究对象50例肺炎患儿均为我院的住院患者,依据临床症状、体征及X线胸片作出诊断,均无严重并发症存在,其中男39人,女11人,年龄2月~4岁。30例正常对照组取自入幼儿园体检正常的健康儿童。2试剂和仪器可溶性白细胞介素Ⅱ…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在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MCNS)病人血浆和尿液中浓度变化,探讨其在免疫学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用ELISA分析法检测23例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患者发病及缓解期血、尿白介素2受体,同时用^3H—TdR掺入法检测患者淋巴细胞增殖情况。结果:MC—NS患者在发病期血、尿sIL—2Rα明显增高,于缓解期恢复正常。与对照组相比,发病期间患者尿液中增高的白介素2受体与血清浓度不成比例地异常增高。同时尚发现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与T细胞体外对PHA的增殖反应呈负相关,缓解期恢复正常。结论: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可能为血清中抑制T细胞克隆扩增的一种因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检测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IL - 3(白细胞介素 - 3)和sIL - 2R(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 2受体 )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结果 直肠癌患者术前和术后血清中IL - 3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sIL - 2R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术前和术后血清IL3及sIL - 2R表达无差异性。结论 本文提示 ,对直肠癌患者采用免疫治疗 ,以IL3联合其他细胞因子较单一IL2更为适合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已经表明,免疫损伤在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已有淋巴细胞分类、体液免疫、IL-2受体及干扰素检测方面的研究。作者对乙脑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进行了研究,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及...  相似文献   

13.
采用ELISA夹心法对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发现,有手术指征的食管瘤患者组血清sIL-2R水平(407±99u/ml)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对照组(265±88u/ml)(P<0.001),其中Ⅰ、Ⅲ组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sIL-2R水平明显下降(Ⅰ组:术前;375±52u/ml术后:259±39u/ml;Ⅲ组:术前:383±73u/ml术后:260±64u/ml),而Ⅲ组病人手术前后血清sIL-2R水平无明显差异;部分术后追踪观察发现,复发者血清sIL-2R水平(959±143u/ml)与未复发者(345±78u/ml)有显著性差异(P<0.001).该研究结果说明血清sIL-2R水平在指导外科医生明确手术指征,选择手术方式、估计预后上有较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白细胞介素 2受体 (IL 2R)在白细胞介素 2介导的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自 1985年Rubin等发现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以来 ,sIL 2R已应用于临床许多领域的研究[1 ] 。本研究采用ELISA技术 ,检测了 2 5例 1 DM患者在降糖治疗前、后血清sIL— 2R水平的变化 ,并检测了 40例2 DM患者在降糖治疗前、后血清sIL 2R水平的变化 ,以 2 0例正常健康人的血清sIL 2R水平作为对照组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1 材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按WHO标准诊断的 1 DM患者 2 5例 ,其中男 12例 ,女 13例 ,年龄 2 0~ 5 0岁 ,平均年龄 35岁 ,病…  相似文献   

15.
应用夹心法ELISA 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_2R)。结果MM 患者sIL—_2R 高于正常对照,提示MM 患者存在着免疫功能失调,开展sIL—_2R 的检测对MM 的诊断、治疗等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性扁桃体炎患者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RIA)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了25例急性扁桃体炎患者、20例健康人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和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结果 急性扁桃体炎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和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均高于健康人(P<0.05)。结论 三种细胞因子参与了急性扁桃体炎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7.
COPD患者外周血几项免疫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讨COPD患者外周血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白细胞介素-8(IL-8)、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用ELISA法检测COPD患者30例,对照组30例,血清sIL-2R,IL-8;免疫散射速率法测IgG,IgA;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萤光染色法测CD^ 3,CD^ 4,CD^ 8,并进行分析。结果COPD患者sIL-2R,IL-8,CD^ 8增高;IgG,IgA,CD^ 3,CD^ 4,CD^ 4/CD^ 8比值均降低,具有较显著性差异,提示COPD患者免疫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18.
白细胞介素-2(简称白介素-2、IL-2)在机体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其可溶性受体(sIL-2R)通过与细胞受体竞争性结合对IL-2起调节作用。血清中sIL-2R的浓度能灵敏地反映出机体的免疫状态,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因此,临床检测血清sIL-2R可作为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淋巴瘤、实体瘤、自身免疫病、感染及器官移植等的辅助诊断、判断疗效和预后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直肠癌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进行检测。方法对IL-2和SIL-2R的检测均采用ELISA双抗夹心法。结果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10~20d血清中IL-2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SIL-2R含量则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其手术前与术后10-20d血清中IL-2和SIL-2R表达相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结论本研究提示,直肠癌患者采用IL-2等细胞因子进行辅助治疗,既可增强抗肿瘤免疫效应,又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喉癌患者的白细胞介素2(IL—2)与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变化.方法:IL—2测定采用IL—2诱生及活性测定法,sIL—2R采用双抗体夹心法。结果:喉癌患者IL—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1),而sIL—2R水平则显著增高(P<0.01),并且与喉癌的分型及分期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sI-2R水平测定配合IL—2测定可作为喉癌临床监测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