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结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结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对原发性肝癌(PHC)的疗效。方法:对10例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先TACE后3D-CRT相结合,观察疗效及生存率,10例中单发病灶6例,多结节病灶4例。TACE 1次者5例,2~3次以上者5例。放射治疗剂量54~64GY。单次分割剂量3~5GY。结果:治疗后1年、两年的肿瘤局部有效率分别为90%、65%。1~2年生存率分别为90%、30%,中位生存期15个月。结论:TACE结合3D-CRT是治疗PHC的有效无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宁四海  李高峰  黄跃胜  李桂生 《四川医学》2009,30(12):1896-1898
目的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立体适形放射治疗(3DCRT)对原发性肝癌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自2002-2005年,6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治疗组34例进行TACE联合3DCRT治疗,先行2次TACE治疗,然后行3DCRT,总剂量为45-55Gy,2-5Gy/Fx/周,对照组32例单纯行TACE治疗,共4次。结果治疗组34例患者总有效率为(RR)76.5%(26/34),对照组为(RR)46.9%(15/32);治疗组和对照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1.8%、41.2%和29.4%比46.9%、18.8%、6.3%。两组总有效率(RR)、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似。结论TACE结合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能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而不良反应未见增加。  相似文献   

3.
蒋明  马华兵  杨瑞梅  凡治国  任超 《中外医疗》2012,31(27):41+43-41,4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HC)采用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临床疗效,为更好地进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该院收治的PHC患者5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观察组行TACE联合3D-CRT治疗;对照组行单纯TACE治疗。结果观察组近期有效率(71.43%)明显高于对照组(29.63%),1年内观察组患者生存率(60.71%)明显优于对照组(29.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缓解。结论 PHC采用TACE联合3D-CRT进行非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可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对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TACE联合3D-CRT治疗,TACE灌注药物:羟基喜树碱50mg,5-氟尿嘧啶1.0~1.25,丝裂霉素(MMC)6~10mg,栓塞剂用40%超液态碘化油5~10ml和丝裂霉素(MMC)6~10mg的混悬液;三维适形放疗采用6MV-X,使用WD-CFMTPS2000(1.00A版)治疗计划系统进行计划设计:90%等剂量线包绕PTV,15~20f,3~5次/周,总剂量DT 40~60Gy,在两次TACE后行3D-CRT。结果:TACE联合3D-CRT治疗,3年生存率为33%,3年局部控制率为36.6%,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较好,且安全、无明显副作用,3年生存率高。  相似文献   

5.
立体定向放疗结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志祥  王阁  王东  刘景茂  彭波  刘晓晖 《重庆医学》2006,35(24):2221-2223
目的观察评价立体定向放疗体部伽玛刀联合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PHC)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单纯TACE组(A组)20例,TACE+伽玛刀组(B组)16例,观察比较肝癌患者治疗后的近期疗效、局控率、生存期及并发症。36例患者中单发病灶21例,多结节病灶15例。TACE1次者22例,1次以上者14例。伽玛刀放射治疗剂量在36~42Gy间。结果A、B组治疗后3个月、1年肿瘤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5.0%(15/20)、93.8%(15/16)和65.0%(13/20)、81.3%(13/16);其中A组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6例,稳定2例.进展5例,B组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5例,稳定0例。进展3例。A、B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70.1%和92.2%,中位生存期9,2个月和11.8个月。结论新型立体定向放疗印-伽刀治疗联合TACE是治疗PHC的有效的无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结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4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介入治疗联合3D-CRT组(A组)24例,行TACE术2次后加3D-CRT治疗,总剂量45~54 Gy.单纯行介入治疗组(B组)24例,行TACE术3~4次.结果 近期疗效,A组有效率(CR+PR)为70.8%,1、2年生存率分别为83.3%、54.2%.B组有效率(CR+PR)为33.3%,1、2年生存率分别为54.2%、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CE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是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肝癌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自2003年3月至2009年3月,63例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治疗组30例进行TACE联合3DCRT治疗,先行2次TACE治疗,然后行3DCRT,总剂量45~56Gy,2~5Gy/f,3~5F/W,对照组33例单纯行TACE治疗,共4次。结果治疗组30例患者总有效率为(RR)66.7%,对照组为(RR)36.4%;治疗组和对照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0%、53.3%、33%和48.5%、21.2%、9.1%。2组总有效率、1、2、3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不良反应相似。结论 TACE结合3DCRT治疗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能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而不良反应未见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原发性肝癌(PHC)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对32例PHC进行TACE合并3-DCRT序贯治疗。先采用TACE 1~3次,再进行3-DCRT。每次分割剂量4~7Gy,肿瘤剂量40~55 Gy,隔日1次。结果:32例患者中,部分缓解17例,稳定12例,进展3例,总有效率53.1%。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6.3%、27.1%和15.5%,中位生存时间11个月。T分期、GTV和分割剂量对生存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Child-Pugh肝硬化分级是患者独立的预后因子。结论:3DCRT联合TACE综合治疗PHC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任丽  李迎春  谭新劲  叶奕兰  刘云  郑伟 《四川医学》2013,(10):1587-1589
目的 探讨肝动脉灌注栓塞化疗(TACE)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及热疗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54例肝癌患者先行TACE治疗1~2次,一次TACE后行4次热疗;4周后行3-DCRT治疗,同时行热疗.放疗分割剂量2.6~3.0Gy/次,总剂量46~60Gy,热疗1周2次,间隔72h.观察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54例肝癌患者治疗后,完全缓解(CR)13例(24.1%);部分缓解(PR)35例(64.8%);稳定(NC)4例(7.4%);进展(PD)2例(3.7%);总有效率(CR+PR)为88.9%(48/54).治疗后AFP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7.8%、59.3%、40.7%.结论 TACE联合3-DCRT及热疗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具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伽玛刀和射频热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5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均先行TACE治疗1次,1周后应用体部伽玛刀治疗(中位剂量35 Gy),同时配合射频热疗4~6次;其中有35例患者治疗结束2~3周后进行了第2次TACE治疗.随访终点为治疗结束后2年或患者死亡.结果: 患者 1、2年生存率分别为75 0%(42/56)和48 2%(27/56).结论: TACE联合伽玛刀和射频热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1.
介入治疗加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加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 对51例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先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肝动脉化疗用4C%碘化油5~20mL 顺铂60~100mg,阿霉素40~100mg,丝裂霉素10~20mg;栓塞用1、2mm的明胶海绵。适形放射治疗每次4.0、5.0Gy,每周5次,8~14次,总剂量52.0~60.0Gy。结果 1、2和3a生存率分别为86.3%、58.8%和35.3%。结论 介入治疗加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是一种较好的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适形放疗 (SCRT)加肝动脉栓塞化疗 (TACE)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 1 0 4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随机分为两组 ,TACE SCRT(综合组 ) ,和单纯 TACE(对照组 )各 5 2例 ,综合组先予羟基喜树碱、5 -Fu、DDP和超液化碘油行 TACE,2周后行 SCRT,使用 8mvx线 ,4~ 8Gy/f,共照 8~ 1 5次 ,隔日照射 ,使90 %等剂量线包完 90 %的肝癌体积 ;对照组 1、3、6月各行 TACE1次 ,共治疗 3次。结果 综合组近期疗效 (CR PR)为88.6% ,对照组为 5 7.6% ,综合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综合组、对照组的 1 2、1 8和 2 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71 .1 %、5 5 .8%和 3 8.5 % ,5 0 .0 %、2 5 .0 %和 1 9.2 % ,综合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两组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病人能耐受。结论 TACE SCRT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介入联合伽玛刀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15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介入联合伽玛刀治疗,随访2年。结果 156例患者全部完成治疗,完全缓解28例,部分缓解101例;总有效率82.7%,6、12、18、24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96.2%,82.1%,70.1%,53.2%;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介入联合伽玛刀治疗原发性肝癌有较好的近期临床效果,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IMRT)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手术及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复发的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60例手术及TACE术后复发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行IM‐RT联合HIFU同步治疗,对照组仅行IMRT治疗。两组均采用6MV‐X射线IMRT,总剂量54~70Gy/6~7周。观察组于放疗第1天开始行HIFU,5次/周,共6~7周。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急性放射性毒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1年、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2.8%、36.2%和89.9%、78.9%,1、2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4.3%、28.1%和85.9%、50.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4个月和36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7个月和27个月。结论对于不能手术或拒接手术的术后TACE复发原发性肝癌患者,IMRT联合HIFU治疗疗效确切,毒副反应可以耐受,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近期疗效。方法对41例晚期肝癌给予3DCRT治疗,单次剂量3 Gy/次,3~4次/周,总剂量39~60 Gy,中位总剂量达52 Gy,4~5周完成。同步给予HIFU,平均接受治疗6次(4~10次)。结果 41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肿瘤体积变化CR 2例、PR 27例、NC 9例、PD 3例。总有效率MR 70.73%(CR+PR)。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75.60%(31/41)、53.66%(22/41),中位TTP14.6个月。临床受益指数92.68%(38/41)。结论 HIFU+3DCRT方案同步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可适当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TACE联合亚砷酸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维  魏涛  邹三鹏  刘倩平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4):1069-1070
目的评价TACE联合持续灌注As2O3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21例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顺铂40mg、丝裂霉素10mg、5-氟尿嘧啶0.75g和碘油10-30ml行TACE治疗;之后埋置皮下化疗泵,予以持续肝动脉灌注As2O3,剂量为20mg/d,每天1次,共7d,间隔4周重复。共2~5个疗程。结果21例中CR0例(0%),PR10例(47.6%),SD9例(42.9%),PD2例(9.5%)。客观有效率(CR+PR)为47.6%,获益率(CR+PR+SD)为90.5%,AFP下降率为80.0%;毒性反应主要为发热、胃肠道反应、血液学及肝脏毒性。结论TACE联合肝动脉持续灌注As2O3用于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小肝癌三维适形放疗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原发性小肝癌患者在CT定位下以5mm层厚靶区连续扫描,静脉双期碘造影剂增强扫描,精确定位治疗靶区并调整剂量分布,使100%等剂量曲线包绕100%PTV剂量体积。照射剂量-时间-分次为48-63Gy-12-18d-6-9次,以Varian600C/D直线加速器实现放疗计划。结果:1个月后13例部分缓解(40.6%);3个月后16例部分缓解(50%);装卸后17例部分缓解(53.1%);1年后4例部分缓解(12.5%),28例完全缓解(87.5%)。随访3年,1年后生存率为100%,3年后1例死亡,死亡原因为脑出血,经统计分析,治疗前后肝功能无显著变化(P=0.15),治疗后甲胎蛋白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25)。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是原发性小肝癌有效的无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原锦  程惠华  傅志超  林贵山  朱锦锋 《医学争鸣》2005,26(21):1975-1977
目的:两种鼻咽癌放疗方法对比,应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对正常组织的受量进行分析,确定最佳治疗方案. 方法:鼻咽癌40例,按92福州分期法确定为T1期18例和T2期22例,分别采用常规放疗法和三维适形放疗(3D-CRT)法,通过治疗计划系统(TPS)进行布野、给量、优化并计算,最后用DVH图对正常组织(两侧晶体、视神经、脑干、脊髓、腮腺及颞颌关节)进行受量分析,两种方法均分三阶段进行. 常规放疗法以两侧水平面颈联合野和耳前野为主(2野照射),3D-CRT法第一阶段加设鼻前野(3野照射),第二阶段加设一头顶野(3野照射),第三阶段设3~5个共面或非共面野. 两种放疗方法总剂量DT 70 Gy. 结果: 三维适形法脑干、两侧视神经受量略高于常规方法,脊髓剂量相仿,而双侧晶体及腮腺受量明显低于常规方法(P<0.05). 结论: 用3D-CRT治疗鼻咽癌靶区适合度更好,能更好地保护正常组织或器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对肺癌脑转移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病理诊断明确的肺癌脑转移患者39例分成2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19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前加全脑放疗(WBRT4-3D-CRT)20例,3D-CRT治疗单次靶区平均周边剂量3~8Gv,总剂量40~60Gy;WBRT4-3D-CRT组:3D-CRT治疗单次靶区平均周边剂量同前,但总剂量为16~32Gy,在3D-CRT之前WBRT2~3Gv/次,总剂量30~40Gv/3~4w。[结果]3D-CRT和WBRT4-3D-CRT肿瘤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4.3%和85%(P〉0.0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和12.5个月(P〉0.05)。[结论]全脑放疗加三维适形放射治疗(WBRT4-3D-CRT)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在肿瘤局部控制率和生存期上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