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医中认为,痰瘀阻络是导致老年高血压病的主要病机之一。因此,治疗老年高血压病要从痰瘀入手,从根本上进行治疗,使老年高血压患者病情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
老年高血压病证候分布规律的临床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证候分布和演变规律,为该病证候规范化研究提供客观依据。方法以近10年来老年高血压病临床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运用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共纳入2029例病历,分别统计主要证候和兼夹证候的类型及出现频率。结果老年高血压病主要证候分布为肝肾阴虚(40.0%)、肾气亏虚(28.4%)、肝阳上亢(9.7%)、痰湿壅盛(7.4%)、瘀血阻络(6.6%)、痰瘀互结(5.7%)、肝火亢盛(1.1%),兼夹证候为肝阳上亢(26.5%)、痰湿壅盛(9.6%)、瘀血阻络(7.2%)、痰瘀互结(5.5%)、肾阴亏虚(3.7%)。结论老年高血压病临床主要证候以虚证为多,肾气亏虚是老年高血压病临床常见的证候类型,且大多以复合证候的形式出现,痰和瘀是最主要的兼夹证候。  相似文献   

3.
人到老年或多虚多瘀,或因虚致瘀,或久病入络,结合临床研究认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无不存在着血瘀现象,瘀血阻络是老年高血压病的基本病机,治疗当分型施治,活血化瘀贯穿于治疗的始终,分别采用清肝泻火、清热化痰、通腑泄热、补气健脾、育阴潜阳、温补肾阳诸法,配合活血化瘀,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
叶小汉  苏志远 《新中医》2015,47(2):12-13
何世东教授主张从"瘀"论治老年高血压病,认为"瘀"贯穿老年高血压病程的始终,络脉瘀阻是老年高血压病的基本病机,主张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仔细辨别血瘀证的主次兼夹,选用活血化瘀药。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慢性病,也是导致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因素。程晓昱教授结合30余年临床经验,认为老年高血压病的主要病机为肝肾阴虚为本,痰瘀为标,治疗应以滋阴潜阳为主,辅以理气化痰、活血通络,并重视三因制宜辨证论治。该文介绍程晓昱教授调治老年高血压病经验。  相似文献   

6.
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化瘀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老年人多虚多瘀、因虚致瘀以及久病入络的生理病理特点 ,结合临床研究 ,认为瘀血阻络是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基本病机 ,治疗当分型施治 ,分别采用清火化瘀法、化痰通络法、通腑化瘀法、育阴化瘀法、温阳化瘀法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是常见的、多基因遗传的疾病。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血压病与痰瘀互结的现代研究,其次探讨了高血压病痰瘀互结的中医分析。本文的研究希望为高血压痛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补虚化瘀法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病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洪庆 《光明中医》2011,26(1):139-140
根据老年人多虚多瘀的生理病理特点,老年高血压病在治疗上多采用攻补兼施的方法,补虚与化瘀同用,祛邪而不伤正,调整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  相似文献   

9.
从痰瘀论治高血压病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痰湿是人体津液代谢异常的病理产物,瘀血乃血液运行失常的病理产物,两者作为病理因素又可作用于机体而成为致病因素。痰浊和瘀血均可导致气血升降出人异常。而气滞又可致痰湿内阻或血行不畅,故在病理上痰瘀每多相关。笔者认为,痰瘀互结是高血压病的主要病机,活血化痰是治疗高血压病的基本治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上海市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证型分布规律并探讨中医证型与IL-6基因rs1800796位点多态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2013年3—12月收集上海市4个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651例,并进行辨证分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采集患者血样,分析IL-6基因rs1800796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结果 651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证型分布依次为阴虚阳亢证(211/651,32.41%)、痰瘀互结证(156/651,23.97%)、肝火亢盛证(154/651,23.66%)、肾气亏虚证(130/651,19.97%)。不同证型间男女比例不同(P0.01),男性患者肝火亢盛证(87/285,30.53%)为主要证型,女性患者阴虚阳亢证(135/366,36.89%)为主要证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IL-6基因rs1800796位点基因型分布依次为CC(329/651,50.54%), GC(280/651,43.01%),GG(42/651,6.45%)。不同证型之间IL-6基因rs1800796位点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457,P=0.005),痰瘀互结证GC型为主要基因型,其余证型CC型为主要基因型。结论老年高血压病IL-6基因rs1800796位点基因型与中医证型存在一定的关联性,IL-6基因rs1800796位点GC型有可能是老年高血压病痰瘀互结型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病血瘀证的现代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血压病又称原发性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属祖国医学的“头痛”、“眩晕”范畴。既往多责之肝阳、肝风、痰浊为本病的病机。近年来随着临床对高血压病的治疗进展,有些学者研究发现高血压病多兼血瘀证,应用活血化瘀药治疗效果显著,但鲜有致瘀的理论研究。本文就高血压病血瘀证现代研究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病从“风痰瘀络”论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病属中医"眩晕、头痛"范畴,随着现代人生活习惯的改变及生活节奏的加快,高血压病发病率逐年增高,西药治疗高血压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使得中医面临严峻的挑战。既往中医对各种原因所致的眩晕多从肝阳上亢、痰浊中阻、肾精亏虚、气血不足论治,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然而,通过对近年来900余篇文献研究表明,高血压病患者中以痰瘀阻络证候最为多见,因此痰瘀阻络是高血压病的重要病机,而风痰瘀络是高血压病发生发展的主要机制。针对这一发病机制,创立熄风化痰通络法治疗高血压病,必将取得较好的疗效,对其诊治思路的探讨研究必将为该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高血压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老年人患病率更高,中医将其归属于"眩晕"、"头痛"等范畴。随着中医中药的发展,高血压的中医辨证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老年高血压患者病机多为虚实夹杂,病变脏腑主要在心、肝、脾胃、肾;常兼有痰、瘀、火等病理产物。其治疗宜从心、肝、脾、胃、肾进行调治,兼顾化痰清火活血等疗法。中医病因病机高血压病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是现今世界临床常见疾病,也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全世界患病人数达6亿之多日,在我国发病率达到50%左茬产。高血压病主要表现为头痛、心悸、耳鸣、眼花、失眠、严重的手脚麻木,老年多伴有各种并发症,高血压病的诊断与治疗显得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心脑血管等诸多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有其独特优势,以往多从平肝潜阳、滋水涵木着手。我们通过综合分析高血压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深入探讨高血压病的病机,结合古代诊治高血压病的文献,采取从痰瘀论治高血压病,收到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6.
肝热痰瘀致高血压病眩晕病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诊治高血压病眩晕的经验,探讨肝热痰瘀证高血压病的病机,为临床辨治高血压病眩晕提供思路。方法:从肝热、痰浊、瘀血三个方面,针对张学文教授提出的高血压病的肝热痰瘀病机进行深入分析,并搜集现代医学依据予以论证。结论:肝热痰瘀是高血压病的主要病机,临床治疗高血压病应该注意以清肝涤痰化瘀为主。  相似文献   

17.
痰瘀与原发性高血压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就中医的痰瘀与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关系作了探讨 ,认为痰瘀是导致高血压病的主要病因病机之一。主张治疗高血压应注重从痰瘀入手 ,以期达到不仅治证而且治病的目的。同时强调高血压病的预防也应从痰瘀作起 ,强调从青少年做起 ,以防生痰生瘀 ,防患与未然  相似文献   

18.
毒损心络与高血压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学杰  沈宁 《中医杂志》2005,46(2):155-156
1 络病学说与毒损心络的渊源 临床上高血压病患者以苔腻多见,而舌质紫暗、舌下静脉显露的瘀证亦非少见,痰瘀致病在高血压病中日趋增多.痰和瘀既是病因,又是病理产物,为毒邪.高血压病是心络受邪所致.  相似文献   

19.
老年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各证型动态血压曲线、颈动脉粥样硬化、年龄分布。方法选择全国七省市1 311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观察老年高血压病症候特点、分级分布、证型分布规律,比较各证型动态血压曲线分布、颈动脉硬化分布、年龄分布。结果中医辨证共4个主要证型,共736例(56.15%),分别为痰湿壅盛(210例,16.02%)、阴虚阳亢(177例,13.50%)、肝肾阴虚(79例,6.03%)和气阴两虚型(252例,19.22%),另有瘀血阻络和痰瘀互阻两个亚型。211例患者完成24 h动态血压检测, 152例(72.38%)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以阴虚阳亢、痰湿壅盛和气阴两虚兼夹瘀血阻络型多见;660例主要证型患者行颈动脉彩超检测,痰湿壅盛和气阴两虚兼夹瘀血阻络和痰瘀互阻型,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较高,分别为182例(27.58%)和322例(48.79%);60~79岁的患者以阴虚阳亢型为主,而80岁以上患者以气阴两虚和肝肾阴虚型为主。结论痰湿壅盛、阴虚阳亢、肝肾阴虚和气阴两虚是老年高血压病的主要证型,不同中医证型血压昼夜节律变化、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年龄分布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0.
潘善余 《浙江中医杂志》2010,45(10):745-745
原发性高血压病早期无临床症状,病人就诊时常在中晚期,一般以腻苔多见,而舌质紫黯,舌下静脉显露的瘀证亦非少见。痰瘀致病在高血压病中征象明显。痰和瘀既是病因又是病理产物。临床上应用祛痰逐瘀的方法治疗高血压病,在改善症状和防止并发症上有一定的优势。本文试从中医药祛痰逐瘀角度出发,对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