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为临床常见急症之一,多因肠道血液缺失或回流障碍引起肠壁缺血缺氧致黏膜坏死及溃疡形成的一种缺血性肠病[1]。以腹痛、腹泻、便血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多见于50岁及以上中老年人群,且大多数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凡是能引发全身血流动力学异常的疾病或肠系膜血管病变均可导致结肠缺血而发生该病[2]。若不及时积极治疗,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会累及相邻部位,影响生活质量[3]。为了寻求临床治疗本病的有效疗法,本研究以益气活血愈肠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缺血性结肠炎40例,并与单纯西医治疗进行了对照分析,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治铌 《家庭中医药》2005,12(10):23-23
所谓肠中风是急性缺血性肠病的俗称。老年人的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性的,不仅在心脏及脑血管发生.就是在腹腔内,动脉血管也在潜移默化地硬化着。尤其是腹腔内的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这两根血管是供给肠道血液的重要命脉。如果这两根血管因硬化严重被血栓阻塞,导致肠道血液流灌不足.就会使某段肠道因缺血而发生溃烂、坏死、出血,在临床上表现为缺血性结肠炎。  相似文献   

3.
有关“中风”的医学知识,一般人都能讲出几条来,如脑中风、眼中风等,但很少有人知道肠子也能中风。肠中风是急性缺血性肠病的俗称,虽然在临床上并不多见,但需要引起老年人的注意。老年人的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性的疾病,它不仅在心脏及脑血管发生,在腹腔内动脉血管也会硬化,尤其是腹腔内的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这两根血管是供给肠道血液的重要命脉。如果这两根血管因硬化严重,被血栓阻塞,导致肠道血液流灌不足,就会使某段肠道因缺血而发生溃烂、坏死、出血。在临床上表现为缺血性结肠炎。缺血性结肠炎的病人大都患有心脑血管疾病。一般…  相似文献   

4.
缺血性肠病的内镜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缺血性肠病是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组具有一定临床病理特点的独立性疾病,该病为肠壁血液灌注不良引起的肠壁缺血性病变,此病可累及整个消化道,但主要累及结肠,故又称为缺血性结肠炎。本院消化科2002-2005年共收治9例缺血性肠病患者,现将其资料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丹红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肠病29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血性肠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急性或慢性血流灌注不良所致的肠壁缺血性疾病。笔者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58例缺血性肠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药灌肠治疗炎性肠病3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炎性肠病的发病原因很多,可概括二大类。一类是原因不明的非特异性炎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和局限性结肠炎。另一类是病因已明确的肠道病如阿米巴性结肠炎、结肠贺氏病、缺血性肠病等。临床治疗颇为棘  相似文献   

7.
正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是常见的病理生理过程之一,是指缺血的肠道在恢复血流后,缺血性损伤进一步加重的现象。小肠是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最敏感的器宫之一,在腹部外伤、失血性休克、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感染和肠移植等情况下,均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近年来诸多研究表明,IRI不仅可以引起肠道局部的组织损害,而且可以导致肠内细菌  相似文献   

8.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炎症性肠病,病变主要侵犯结肠、直肠粘膜及粘膜下层,表现为炎症和溃疡,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的结肠,主要以反复发作性腹痛、腹泻、脓血便、粘液便、里急后重、便秘和腹泻交替、肛门直肠紧迫感为临床症状的疾病。做肠镜检查,粘膜改变。排除细菌性痢疾、肠阿米巴病、血吸虫病、克隆病、放射性肠炎、缺血性结肠炎等因素明确的肠道疾病后方可确诊。治疗慢性结肠炎40例,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韩谋 《河南中医》1996,16(2):49-49
功能性结肠病的综合疗法韩谋江苏省滨海县医院(224500)主题词结肠疾病/治疗,心理治疗,中药疗法,按摩疗法(中医)功能性结肠病又称痉挛性结肠症、结肠神经症、过敏性结肠炎、粘液性结肠炎、结肠过敏综合征等,它是一种以肠道生理功能紊乱为基础的功能性肠病。...  相似文献   

10.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发病率低、误诊率和病死率高的危重急腹症,占缺血性肠疾病的5%~15%。临床上常因对此病缺乏认识而延误诊断与治疗,现就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与治疗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电针刺和藿香正气软胶囊(HXZQ)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肠组织自由基变化的影响,探讨电针刺和藿香正气软胶囊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结扎大鼠肠系膜上动脉,建立肠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分光光度法观察大鼠肠组织自由基的变化。结果:电针刺和HXZQ可拮抗肠缺血再灌注引起的SOD活性下降及MDA含量的升高,明显降低肠缺血再灌注引起的NO水平及NOS活性的升高,与电针刺组和藿香正气软胶囊组相比,电针+藿香正气软胶囊组的变化则更为显著(P〈0.05)。结论:电针刺和HXZQ可通过减轻肠缺血损伤后自由基产生,降低升高的NOS活性来发挥抗肠缺血作用;并且电针刺和藿香正气软胶囊之间有相互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针刺足三里抗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内在机制。方法:结扎大鼠肠系膜上动脉30分钟,再灌注2小时,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肠组织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结果:缺血再灌注模型组NO含量及NOS活性明显升高;针刺足三里组与之比较显著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电针足三里穴对缺血再灌注肠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NO及NOS的合成与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3.
浅议慢性结肠炎病因在脾、病位在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结肠炎是病因在脾、病位在肠的一种多因性或原因不明的炎症性肠病,主要累及直肠、乙状结肠、左半结肠,次为右半结肠、全结肠及末段回肠的病变。  相似文献   

14.
炎症性肠病的结肠生理特征和结肠定位给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综述炎症性肠病结肠局部生理特征的改变,以及其对以治疗该类疾病的结肠定位药物传递的影响。方法根据炎症性肠病和结肠定位药物传递近二十年的研究进展。结果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结肠局部pH、运动和微生物系统与健康人不同,目前用于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结肠定位传递系统还没有将这些变化考虑在内,但生理特征的改变会对药物传递系统的疗效产生影响。结论患病结肠的局部生理特征会对结肠定位传递系统的疗效起作用,在设计这些传递系统的时候需要将其考虑在内。  相似文献   

15.
郑旭锐  杨宇  郑秀丽  惠毅  刘旺华 《中成药》2014,(11):2388-2390
目的通过观察模型大鼠肺组织和结肠组织ERKmRNA水平的变化,从ERK信号通路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方法实验设空白对照组、肺病组、肠病组和肺肠同病4组。取各组大鼠的肺和结肠组织,用RT-PCR法检测其ERKmRNA的表达,分析肺病、肠病、肺肠同病之肺组织和结肠组织ERKmRNA水平变化的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肺病组大鼠的肺组织及其结肠组织ERK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肠病组大鼠的肺组织及其结肠组织ERK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1);肺肠同病状态下,大鼠肺组织及其结肠组织ERKmRNA水平与肺病组、肠病组比较呈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肺病状态下可引起结肠组织ERKmRNA水平的升高,肠病也可影响肺组织ERKmRNA水平的升高,从ERK信号通路的机制研究上为"肺与大肠相表里"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结肠黑变病是一种以结肠黏膜色素沉着为特征的非炎症性疾病。国内外大量文献报道黑变病与结肠肿瘤、腺瘤的关系密切,而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我院采取补气运肠法合水针之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黑变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5,(4):106-110
目的:研究熊果酸(Ursolic acid,UA)对大鼠肠系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0只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假手术组、肠系膜缺血再灌注模型对照组、熊果酸(40、80和120mg/kg)预防组,银杏叶提取物(3.15mg/kg)阳性对照组,每组20只;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45 min后去夹的方法制备肠系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于再灌注前10min迅速通过尾静脉给药。再灌注6h后,观察各组大鼠肠组织外观并测定含水量(IWC);通过苏木精-尹红(HE)染色观察肠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进行肠组织损伤评分(Chiu's氏评分);通过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染色(TUNEL染色)的方法观察肠组织细胞凋亡状况并进行凋亡指数评分;检测肠系膜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和内毒素水平;检测肠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肠系膜缺血再灌注模型对照组相比,熊果酸治疗组大鼠肠组织颜色明显变红润,熊果酸80、120 mg/kg预防组含水量显著降低;肠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减轻,其中熊果酸80、120 mg/kg预防组Chiu's氏评分显著降低;肠组织凋亡状况明显减轻,其中熊果酸80、120 mg/kg预防组凋亡指数评分显著降低;熊果酸80和120 mg/kg预防组大鼠肠组织中TNF-α、IL-1β、IL-6和内毒素表达水平显著下降且IL-10水平和SOD,CAT活性显著升高,熊果酸80和120 mg/kg预防组大鼠肠组织中MDA含量显著降低;上述作用以熊果酸120 mg/kg预防组最为显著。结论:熊果酸对大鼠肠系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剂量依赖性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熊果酸能够有效改善抗氧化酶活性、抑制氧化应激损伤,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肠组织病变并抑制肠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8.
1 材料 川芎嗪由北京制药厂出品。SOD测定试剂盒由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血管生化室提供;硫代巴比妥酸由上海试剂二厂出品;其他试剂均为AR级。实验动物:选择健康,雄雌随机6~7月龄,体重为3.5±0.25kg家兔30只,由本院动物室提供。2 方法 将30只家兔随机分为3组。A组为假手术组:麻醉切开腹腔。分离肠系膜上动脉,不造成肠缺血/再灌注;B组为肠缺血/再灌注组:麻醉后切开腹腔,分离肠系膜上动脉,用动脉夹阻断肠系膜上动脉供血2h,再灌注3h。C组为肠缺血/再  相似文献   

19.
桃核承气汤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桃核承气汤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肠系膜上动脉夹闭方法制作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桃核承气汤大剂量组、桃核承气汤中剂量组、桃核承气汤小剂量组、乳果糖组。观察肠缺血1 h再灌注3 h后肠黏膜损伤程度,肠组织含水量,测定血浆D-乳酸和内毒素水平,并测定血清IL-6、TNFα-含量。结果:桃核承气汤大、中、小剂量组及乳果糖组肠黏膜损伤程度轻,肠组织含水量低,D-乳酸、内毒素、IL-6、TNF-α均低于缺血再灌注组。结论:桃核承气汤通过减轻炎症反应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效应。  相似文献   

20.
缺血性坏死性肠炎是由于支配肠道的血管本身结构改变(闭塞)或功能异常(挛缩),或者全身血流动力学变化(低灌注)导致肠道血流减少,引起肠壁器质性损害及肠功能障碍,是缺血性肠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也是导致中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之一,它是常见的消化科急症。随着人口老龄化及随之出现的动脉硬化相关疾病的增多,缺血性肠病的发病率呈增高趋势,好发于中老年人。缺血性肠病的常见病因:(1)先天血管畸形;(2)动脉狭窄或梗死;(3)血管低灌注;(4)肠管因素;(5)药物相关因素;(6)医源性因素;(7)某些免疫性疾病;(8)高凝状态和血小板活化。缺血性坏死性肠炎目前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其诊断依据临床病史、影像学表现、血管造影、内镜检查及活检组织病理检查综合考虑,并排除其他结肠炎病因,综合诊断。因其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并发症繁多,早期诊断困难,故临床误诊率、病死率极高,因此,在临床中做到早期诊断及规范治疗对患者的病情及预后至关重要。文章报道1例2021年3月甘肃省中医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便秘并肠系膜下动脉狭窄致(乙状结肠)急性缺血性坏死性肠炎患者,并对急性缺血性坏死性肠炎的常见病因、临床诊断及合理治疗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