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thyroid microcarcinoma,TMC)的超声图像特点。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01例TMC患者共105个结节的超声声像图,观察结节的数目、位置、形态、大小、边界、内部回声、钙化和血流分布,测量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和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结果:超声显示,66个结节(62.9%)为低回声,45个结节(42.9%)伴微钙化,75个结节(71.4%)纵横比(anteroposterior and transverse diameter ratio,A/T)≥1,54个结节(51.4%)形态不规则,57个结节(54.3%)边界不清,21个结节(20.0%)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检出血流信号;PSV8.6~43.4 cm/s;RI 0.56~0.95,均值0.71。21例TMC患者(20.8%)有淋巴结转移,60例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论:低回声的实性小结节、A/T≥1、瘤内微钙化、无囊性变是TMC的超声特征,其常有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背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MRI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通过分析MRI征象,建立肝细胞癌的MRI信号变化模式。材料与方法:28例肝细胞癌患者均接受MRI检查。男24例,女4例,年龄32~80岁,平均52岁。检查使用0.5T超导型MR成像系统。常规SE序列T1W成像.TSE序列T2W双回波成像。采用双盲法作前瞻性回顾分析。结果:MRI能清楚显示肝细胞癌的部位,大小、形态、数目,与周围组织关系及继发改变。其MR信号变化具有一定特征性,即T1WI多呈低信号强度,T2WI第一回波(PDWI)呈稍高信号强度或等信号强度,T2WI第二回波多呈不均质性稍高信号强度。结论:根据MRI表现,尤其是信号变化特征,对肝细胞癌能作出定性诊断。并建议把SE序列T1WI,TSE序列T2WI双回波成像技术作为肝细胞癌的常规和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实验性肝细胞癌MR成像与铜含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初步阐明在MRI的常规SE序列,铜含量对肝细胞癌T1W1信号的影响。方法 用0.2?N(Sigma产品)灌喂Wistar大鼠(n=80),诱癌成功行常规SE序列T1WI、T2WI,对照组(n=20)不灌喂DEN,余同实验组。扫描后处死动物取肝组织与肝癌组织作HE染色,并测定组织内水、铜含量。结果 肝癌组织与癌周肝组织含水量无显著差异。肝癌组织内铜含量高于癌周肝组织,在呈高信号的肝组织内铜含量明显高于呈其它信号强度类型的肝组织。结论 水的含量不是影响肝癌MR表现的主要因素。肝癌内铜的蓄积对在SET1WI呈高信号起作用。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48岁,无不适,体检B超发现肝内多发不均匀稍高回声,拟诊肝囊腺瘤。实验室检查无特殊发现。MR表现:肝脏内多枚类圆形异常信号影,边界尚清,以肝右叶后下段病灶最大,囊实相间,灶内可见多房囊灶及液平;病灶前部实性成分T1W呈低信号,T2W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MRI表现、诊断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108例临床综合诊断为肝硬化病例的MRI资料,其中合并有原发肝细胞癌32例(小肝癌6例),20例行Gd-DTPA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肝硬化及其并发症MRI表现:(1)肝内弥漫性结节,按结节大小分为小结节、大小结节混合和大结节型。结节呈T1WI等或略高、T2WI低信号影。(2)肝脏增大或缩小,肝表面凹凸不平,各叶比例失调。(3)脾脏肿大、脾静脉扩张、胃冠状静脉或/和脾门静脉曲张,T1WI及T2WI均呈迂曲扩张的流空无信号影。(4)肝细胞癌,呈T1WI低、等或略高,T2WI高信号影。小肝癌在Gd-DTPA动态增强扫描中具有“快进快出”特征性强化形式。(5)腹水、呈T1WI明显低、T2WI明显高信号影。结论 MRI是诊断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可靠检查方法,Gd-DTPA动态增强扫描对小肝癌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头状肾细胞癌的MRI表现及特点。材料及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头状肾细胞癌MRI表现。回顾性阅读手术记录及病理报告单,并将结果与MRI表现对照。结果:肿瘤信号不均匀(9/10,90%);T1WI 6例呈混杂信号,4例呈中低信号;T2WI及T2WI/SPIR肿瘤信号相仿,9例呈混杂信号,1例T2WI及T2WI/SPIR呈低信号;轻度强化6例(60%),中度强化4例(40%)。4例实性肿瘤为不均匀强化,1例均匀轻度强化。病理上,5例肿瘤完全呈囊性(3例)或部分区域有囊性变(2例),其中4例囊液内可见不同程度不同时期出血;5例肿瘤呈实性,4例内部伴出血及坏死灶。结论:乳头状肾细胞癌的MRI表现较有特点,对肾细胞癌亚型诊断与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63岁。头痛、头晕、走路不稳2个多月,与体位无关。查体: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mm,对光反射(+),共济运动协调,曾在外院做头颅CT示左小脑半球占位,中心低密度,第4脑室轻度受压。入我院后MRI检测示左小脑半球呈异常信号,形态不规则,T1W1呈低混杂信号,T2W1呈高信号改变,信号强度不均匀,边界清晰,(图1)。[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及微小乳头状癌的超声特征。方法乳头状癌组12例,共16个结节,微小乳头状癌组23例,共29个结节,分析结节内部低回声、微钙化、边缘不规则、Ⅲ型血流信号及甲状腺最大横径与纵径比值(A/T)≥1对甲状腺乳头状癌及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结果结节Ⅲ型血流信号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最高,A/T≥1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最高。结论 A/T≥1有助于预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结节内紊乱血流信号有助于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周围软组织血管瘤和血管畸形MRI,MRA与VEGF表达的关系。方法:对71例血管瘤和血管畸形MRI,MRA表现与VEGF表达进行对照。结果:38例血管瘤,31例T2WI呈较高信号,7例呈高信号;7例VEGF表达(-),31例(+~+++)。33例血管畸形,3例T2WI呈较高信号,30例呈高信号;31例VEGF表达(-),2例(+)。血管瘤T2WI信号表现与VEGF表达密切相关。结论:血管瘤和血管畸形VEGF表达、MRI、MRA表现均不相同,MRI、MRA表现一定程度反应血管内皮增生程度与VEGF表达。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11岁,因左侧肢体活动不灵伴无力4个月余行头颅MRI见(图1、2):右侧豆状核区片状长T1、T2及FLAIR高信号。病灶中心信号欠均匀,病变累及内囊膝部和后肢。MRI诊断:右侧豆状核缺血性改变,建议增强扫描或行脑血管造影检查。脑DSA检查未见异常,临床按脑缺血性疾病给予对症治疗效果不明胞肿瘤6个亚型之一,是原始的全能分化细胞衍化的肿瘤,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的松果体区和鞍上,其次为基底节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DEN诱发大鼠肝细胞癌(HCC)过程中不同性质结节的MRI表现.方法Wistar大鼠60只,设实验组(n=50)和正常对照组(n=10),前者饮水中加入二乙基亚硝胺直到第14周,第1~20周随机抽取大鼠进行MRI扫描,次日处死大鼠,观察肝脏并取样送病理,对83个结节的MR表现进行了分析.结果该模型的病变发展过程可分为四期:中毒性肝炎期、轻度肝纤维化期、肝再生结节出现及肝硬化期、HCC期.癌瘤直径可达20 mm以上.在T2WI上可以识别的结节数量多于T1WI,但表现缺乏特异性;癌结节在T1WI上一般呈较低信号.结论DEN诱发大鼠HCC模型可依次出现各种结节,较为适合影像学研究.其细胞毒性反应重,纤维化程度较轻,MR常规平扫对结节的定性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硬化结节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肝硬化结节的MRI资料。结果31例肝硬化再生结节表现为T1WI等或稍高信号,T2WI等低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无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在强化的肝实质对比下显示为低信号结节。18例合并肝细胞癌表现为T1WI等、高或低信号,T2WI均呈稍高及高信号;5例在T1WI或T2WI上见假包膜,呈低信号;增强扫描17例病灶动脉期明显强化,2例动脉期无明显强化,但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均呈不均匀低信号,13例见假包膜强化。结论肝硬化结节在MRI上能很好地与肝细胞癌鉴别。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46岁。因"上腹部胀痛3月,加重3天"入院。发病以来无恶心呕吐、发热、呕血、黑便等。患者既往体健,无糖尿病、高血压及乙肝病史,入院实验室检查:CEA为1.14ng/mL,AFP〈0.500IU/mL,CA-50为6.68U/mL,CA19-9为42.31U/mL,糖类抗原为121.5U/mL,铁蛋白为185.98ng/mL,糖原蛋白为25.60U/mL。影像学检查:MRI平扫于肝Ⅷ段见一类圆形肿块影,大小约86mm×75mm×58mm,其边缘光整,T2WI和DWI上肿块呈不均匀性高信号,In-phase像上肿块呈低信号,Out-phase上未见信号减低区。T2WI肿块内周边见多发大小不等的高信号囊泡影,直径约3~14mm(图1~4)。  相似文献   

14.
王彩霞  常红 《华西医学》2009,(3):590-592
目的:探讨肝脾了γδ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特点。方法:对我院2例确诊的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追踪随访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该组患者均为青年男性,肝脾不同程度长大,发热,全血细胞减少(1/2),肝功能受损,淋巴结未受累;病理示瘤细胞弥漫性肝、骨髓的窦内侵犯;免疫表型:患者瘤细胞表达CD2(+)、CD3(+)、CD56(+)、CD16(+)、CD20(-)、TIAl(+)、TCR-γ/δ(+)。结论: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是较为罕见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以肝脾长大、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通常淋巴结不受累,病情进展快,疗效差,生存期短。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46岁,无明显诱因腹胀1年6个月,加重1周.体检:腹平软,肝肋下未及,脾大;MRI示(图1~3):脾脏血管肉瘤,肝脏多发性富血供转移灶伴部分病灶内出血可能大,腰椎信号普遍异常;淋巴结发射断层成像(ECT)、骨髓活检无明显异常.术中示:肝脏红色,表面多个大小不等黑色结节,脾脏淤血性肿大,表面颜色深浅不一,花斑状,大小约25 cm×15 cm×8 cm,大网膜见几个黑色结节,术中诊断:脾血管瘤,行脾切除+肝结节活检术.术后病理诊断(图4):脾窦岸细胞血管瘤,送检肠系膜结节为脂肪组织,其中见扩张的毛细血管,呈结节状排列,送检肝脏组织镜下见广泛扩张的血管,内衬扁平细胞,腔内见大量红细胞.脾脏肿瘤免疫组化标记结果:VI(+)、F8(+)、SMA(+)、CD34(+).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36岁,4个月前体检触及颈部结节,无不适,未行诊治,近1个月来自觉乏力,10d前外院颈部超声检查提示甲状腺肿伴钙化,建议复查,遂来我院就诊。触诊:颈部无抵抗,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Ⅰ度肿大,可触及多个质韧结节,最大结节直径约2.0cm,表面光滑,无触痛,可随吞咽上下移动。实验室检查:FT3、FT4、T3、T4、TSH正常;癌胚抗原5.41ng/ml(正常0~5.0ng/ml),降钙素原检测浓度:0.19ng/ml。甲状腺核素显像检查提示:甲状腺增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房囊性肾细胞癌(multilocular cystic renal cell carcinoma,MCRCC)的CT及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MCRCC病例及其CT和MRI资料。结果:CT表现,病灶均由多个囊腔和分隔构成,2例伴附壁结节。MRI表现,多呈囊壁厚而不规则,8例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结论:MCRCC属于低度恶性潜能的肾肿瘤。CT及MRI影像学检查手段在诊断MCRCC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颗粒酶B(granzyme B,GrB)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癌旁、肝硬化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及GrB^+淋巴细胞与HCC、肝硬化的关系。方法:HCC60例,单纯性肝硬化62例,正常肝组织23例,以免疫组化二步法进行GrB染色,对阳性细胞数进行定量分析。结果:①各组GrB^+细胞平均数从高到低为:癌旁,HCC,正常肝,肝硬化组织;②HCC中GrB^+细胞与组织学分级无明显关系:(P〉0.05);③HCC中15月内有转移组的GrB^+细胞数明显少于无转移组:(P〈0.01);④HCC中GrB^+细胞随着临床分期的发展有下降的趋势:(P〈0.05);⑤以术前甲胎蛋白(AFP)阴、阳性分组(20μg/L为标准),AFP阴性组和AFP阳性组两组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⑥肝硬化和癌旁组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组GrB^+细胞均多于阴性组:(P〈0.05);HCC组GrB^+细胞与HBsAg无密切相关:(P〉0.05);⑦癌旁GrB^+细胞与是否伴肝硬化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临床上,随着HCC患者的病情恶化,GrB^+细胞逐渐减少。GrB^+细胞数量与HBsAg密切相关,与组织学分级、AFP和是否伴有肝硬化无关。GrB^+细胞也可成为反映机体抗肿瘤特异性细胞免疫状态及判断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患儿男,11个月。因外伤7d就诊。查体:肘关节处软组织肿胀,触诊时有疼痛。X-线提示肘关节正常。超声描述:左侧肱骨骨骺可见骨化中心,骨骺向后移位约10mm,向尺侧移位约12mm(图1左)。远端骨骺未见异常;超声提示:左侧肱骨骨骺分离。MRI描述:左侧肱骨远段可见骨皮质连续性中断,两断端分离、错位,周围软组织肿胀明显,伴信号异常,T1W1呈等或稍低信号,T2W1及STIR呈高信号。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原发性小肝细胞癌在低场MR多序列平扫及增强扫描表现特征,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17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原发性小肝细胞癌患者全部行低场MR多序列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以双盲法分析各种序列及增强MR表现。结果17例原发性小肝细胞癌患者,平扫T1WI多呈稍低信号,总检出率为94.1%(16/17)。T2WI多呈稍高信号,总检出率88.2%(15/17)。STIR多呈稍高信号,总检出率为100%(17/17)。增强扫描肝动脉期多呈明显强化为70.6%(12/17)。门静脉期呈轻度强化为64.7%(11/17)。延迟扫描呈稍低信号及低信号为94.1%(16/17)。结论低场MR平扫多种序列均能很好发现肝内小结节性病灶,以STIR最为敏感。肝脏的三期增强扫描能反映原发性小肝细胞癌供血特点,并能与肝内其他结节性病灶做出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