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2002-2010年广州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浆抗-HIV阳性率,为制定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防治策略及招募安全血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广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2 119 684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调查本组献血者血浆抗-HIV检测结果,分析各年间献血者抗-HIV阳性率变化趋势,不同性别、年龄及职业之间抗-HIV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2002-2010年广州地区无偿献血者总体血浆抗-HIV阳性率为0.018%,2008-2010年则呈递增趋势.其中,男性献血者个体的血浆抗-HIV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35岁以下年龄组阳性率低于35岁以上组,学生较其他职业人群血浆抗-HIV阳性率低.结论 广州地区血浆抗-HIV阳性率在2002-2010年间稍有上升,应加强对预防HIV感染的宣传教育及防控措施.鼓励符合献血条件的年轻人积极献血将有利于保障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嘉兴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清学输血传播性感染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筛选出低危献血者的人口学特征,确保血液安全。方法 收集2018年10月至2021年9月嘉兴地区179 270例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信息,分析不同年龄、学历、职业、体重、献血次数的无偿献血者谷丙转氨酶(ALT)、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抗-TP)检测结果。结果 不同年龄段无偿献血者ALT、HBsAg、抗-HCV、抗-HIV、抗-TP血清学检测结果的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56.75、14.85、10.85、8.27、41.36,P均<0.05)。不同学历无偿献血者ALT、HBsAg、抗-TP血清学检测结果的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16.96、69.65、79.55,P均<0.05),抗-HCV、抗-HIV检测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3.09、0.85,P均>0.05)。不同职业无偿献...  相似文献   

3.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主要通过吸毒、性、血液及血液制品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为防止HW经血液传播,提高血液质量,对无偿献血者进行抗-HIV检测是有效的防范措施之一。笔者对滨州市6年来献血人群进行抗-HIV检测,ELISA检测阳性标本送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认实验室确认,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安阳市7年来无偿献血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状况,探讨献血者抗-HIV感染率发展趋势,以降低输血传播HIV的风险。方法收集安阳地区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采用ELISA法初筛为反应性的标本送检CDC进行确证实验,对数据进行χ2检验分析。结果 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安阳市献血者抗-HIV初筛阳性率和确证阳性率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初筛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确证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次献血和重复献血者比较,抗-HIV初筛阳性率和确证阳性率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初筛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确证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确证的26例阳性献血者中,男性20例,女性6例,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职业、学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本地区街头无偿献血者HIV感染者特点,提高血液检测水平,加强固定献血者队伍建设,对无偿献血者献血前开展咨询,有效识别高危人群以及开展献血者健康教育,从而确保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5.
刘丽  张霞  于琦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19):2459-2460
目的了解青岛市无偿献血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螺旋体(TP)感染情况,为动员低危人群献血,确保血液安全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2011年青岛市的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抗-HCV、抗-HIV、抗-TP检测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7~2011年501 336人份血液不合格率为3.94%,ALT的阳性率是2.97%;HBsAg阳性率分别为0.30%;抗-HCV阳性率分别为0.22%;抗-HIV阳性率是0.097%;梅毒的阳性率是0.34%。各年份的不合格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严格按献血者健康标准对献血者进行征询和体检,加强无偿献血的快速筛查,严格血液筛查,巩固无偿献血者队伍,确保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统计分析萍乡地区抗-HIV阳性献血人群,旨在制订控制经献血传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措施.方法 采用ELISA法对2007至2011年64499名无偿献血者进行抗-HIV初筛,初筛阳性者由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后由萍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证)WB法确证结果,对抗-HIV确证阳性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结果 64499名无偿献血者中抗-HIV初筛阳性69例,WB法确证阳性13例,其中未知自身感染献血者12名,已知自身感染献血者1名;流行病学调查男男同性恋传播1名,异性性传播12名.结论 规范无偿献血征询,建立一支长期固定的无偿献血者队伍,提高检测水平,有效防止抗-HIV阳性人群经献血造成的血液安全风险,保证血液质量与安全.  相似文献   

7.
术前抗-HIV检测与献血抗-HIV检测的对比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2008年江津区人民医院住院患者术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检测和献血人群抗-HIV检测的统计,各自得出阳性率的比例,并进行对比登记,得出如下结论:普通患者术前抗-HIV检测中的阳性率大于献血人群抗-HIV检测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安阳市2008-2013年献血人群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状况,探讨献血者HIV感染发展趋势和采供血机构HIV检验及疫情上报策略。方法统计安阳市2008-2013年无偿献血者血液HIV检测情况,针对用ELISA法初筛为阳性的标本送检CDC进行确证实验,并进行χ2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08-2013年安阳市献血者整体抗-HIV初筛阳性率为0.1%,确证阳性率为8.5/10万,抗-HIV初筛阳性率和确证阳性率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初筛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个初筛双试剂阳性的献血者中确证阳性者有26人,初筛单试剂阳性与双试剂阳性的确证阳性人数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初筛单试剂阳性与初筛双试剂阳性不同S/CO值样本的确证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供血机构对初筛复检双试剂阳性标本向CDC进行HIV送检会对发挥预防、控制艾滋病疫情更具现实意义,应制定以血液筛查为目的的HIV检测和疫情上报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武汉地区无偿献血者HIV的感染特点和流行现状,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为无偿献血者的招募和输血安全提供科学依据,降低输血传播HIV风险。方法收集2003—2016年本中心无偿献血者抗-HIV的筛查结果及重复反应性标本的确证结果,并对确证阳性标本相关信息进行回顾性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3—2016年,检测献血者共计2151 559人次,抗-HIV初筛阳性率为1.435‰(3 087/2 151 559),抗-HIV确证阳性率为0.157‰(338/2 151 559)。确认阳性率从2007年起逐年增加,2012年达到最高。检出者单独感染HIV人数占总感染人数的78.99%(267/338),其次合并感染TP者较多,占14.2%(48/338);年龄以18—30岁的青年居多,占66.3%;男性感染者多于女性(占91.7%)。文化程度:以大学及大专为主,占总人数的40.83%;婚姻状况:未婚222人,占65.68%。职业状况:以不详不便分类的人员为主,占感染总数的40.24%,其次是学生占15.09%,再其次是商业及服务人员,占感染总数的13.9%。确认阳性中全血献血、重复献血、个人无偿献血比例分别高于成分献血、初次献血和团体献血。结论武汉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HIV疫情总体保持低流行态势,但自2007年来,有明显上升的趋势,绝对感染数较以前有明显的增长,以男性、青壮年、未婚、大学生分类为主。因此,必须加强献血前对献血者的有效征询招募和献血后HIV实验室筛查,确保临床用血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重庆市主城区无偿献血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确证阳性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及趋势,降低输血传播HIV风险.方法 对重庆市主城区2014-2019年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者献血史、献血类型、招募方式、性别、学历、职业等流行病学特征,以及不同特征献血人群HIV确证阳性率进行统计分析,了解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特性和确证阳性率变化趋势.结果 2014-2019年重庆市主城区无偿献血者HIV抗体总确证阳性率为0.046%(367/795698),确证阳性率呈逐年下降趋势(χ2=43.21,P<0.01);HIV确证阳性献血者中,初次、男性、个人自愿、26~<46岁、高中及以下学历,以及商业服务从业者、工人和自由职业者等献血人群确证阳性率高于其他对应人群(P<0.01);献血者HIV感染率的下降主要来自男性、个人自愿、18~<26岁、26~<36岁和≥46岁、本科及以上、高中及以下学历、自由职业者和其他职业的献血人群确证阳性率下降.结论 根据不同献血人群特征评估感染风险,加强献血者征询和甄别,进一步做好献血服务,降低经血液传播HIV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潍坊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 于潍坊市中心血站参加无偿献血的486 954例献血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对无偿献血者的血浆标本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梅毒螺旋体(TP)检测;采用速率法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对ELISA检测结果合格的血浆标本, 采用病毒核酸扩增检测(NAT)技术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HCV RNA及HIV RNA检测。采用χ2检验和线性趋势χ2检验比较不同检测项目、年份及检测模式的不合格率之间的差异。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 并且于献血前与所有献血者签署《献血者知情同意书》。结果① 2016-2020年潍坊市486 954例无偿献血者血浆标本的血液检测总不合格率为2.61%(12 727/486 954)。不同年份间ALT、抗-TP、HBsAg、抗-HCV、抗-HIV及NAT的不合格率分别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4.033、76....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者血液HIV病原学筛查及归队检测结果,为献血者HIV病原学筛查、确证和归队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对2012年4月16日-2016年6月30日,福建省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344 515名进行抗-HIV ELISA和NAT检测。抗-HIV ELISA反应性和(或)HIV RNA反应性送HIV确证实验室确证。WB确证为抗-HIV阴性且HIV RNA无反应性献血者,在献血半年后,可归队检测。结果血液筛查共检出献血者HIV项目反应性361例。其中抗-HIV ELISA反应性合并HIV RNA反应性98例,WB抗-HIV确证结果为阳性90例,抗-HIV不确定后失访8例;抗-HIV ELISA无反应性但HIV RNA反应性1例,WB抗-HIV确证阳性;抗-HIV ELISA反应性但NAT无反应性262例,WB抗-HIV确证结果阴性259例,抗-HIV不确定后失访3例。抗-HIV确证阳性的91例献血者,WB反应带型均为HIV-1型。29名归队体检献血者,10名允许归队,其中7名再次献血合格。结论福州地区献血者人群中HIV感染以1型为主;HIV RNA反应性对判定献血者HIV感染状态具有较高的特异性;采用NAT和ELISA联合筛查检测,以及归队策略能够保障献血者的献血权利和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核酸检测技术(NAT)在山东省济南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015—2017年济南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对单试剂反应性和双试剂无反应性样本进行核酸检测,分析乙肝表面抗原(HBsAg)、抗丙型肝炎病毒(抗-HCV)、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HIV/HIV) ELISA检测无反应性样本的核酸检测结果。结果 2015—2017年山东省血液中心共筛查济南地区无偿献血者样本282 456份,检测出ELISA(HBsAg、抗-HCV、抗-HIV/HIV)反应性样本1 638份,3种ELISA项目的总反应性率为0.58%; 280 818例ELISA 3项(HBsAg、抗-HCV、抗-HIV/HIV)无反应性样本中检出NAT反应性105例,NAT检测结果总反应性率为0.37‰。结论 ELISA检测无反应性血液样本仍存在经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开展NAT检测可以缩短ELISA检测的"窗口期",提高血液样品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及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在无偿献血人群中的感染情况。方法 北京地区2 010例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采用ELISA方法筛查HCMV-IgG,HCMV-IgM,HTLV-Ⅰ/Ⅱ抗体。初检阳性标本进行双孔复检,两次检测结果均为阳性标本判定为ELISA结果阳性,HTLV阳性样品经巢式PCR检测核酸进行确认。结果 北京地区2 010例无偿献血者中HCMV-IgM和HCMV-IgG阳性率分别为2.19%和92.59%,ELISA法初筛抗-HTLV阳性1例,巢式PCR确认结果阴性。结果 通过χ2检验统计学分析显示,无偿献血者HCMV-IgG阳性率男性低于女性(χ2=5.88,P<0.05),18~25岁年龄段的献血者HCMV-IgG和HCMV-IgM阳性率低于其他年龄段(χ2=16.51,21.52; 均P<0.05),大学生HCMV-IgG阳性率低于其他职业献血者(χ2=14.20,P<0.05),而献血者教育程度与HCMV-IgG和HCMV-IgM阳性率无关(P>0.05)。结论在该次调查中,北京地区2 010例无偿献血者中未发现感染HTLV的病例,而HCMV感染率与性别、年龄、职业相关,与教育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15.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Virus,HIV)即艾滋病病毒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HIV主要通过性、血液或母婴传播。近年来HIV感染在人群中呈快速增长趋势,经血传播为其主要的感染途径之一。为了解上饶市600万人口中无偿献血者HIV感染情况,预防和控制HIV经血传播,保障用血者的安全,提高血液质量,对献血者血液进行抗-HIV的检测是有效的防范措施之一。本站严格按卫生部要求对献血者血液样本进行抗-HIV检测,2005年共检测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19380份,其中检出抗-…  相似文献   

16.
5851例孕产妇感染性血清标志物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远平  黎金凤  徐云芳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5):1561-1562,1564
目的了解孕产妇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感染情况,探讨孕产妇感染性血清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5~2009年该院门诊和住院的5851例孕产妇进行产前乙型肝炎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Ⅱ型)抗体(抗-HIV1/2)、丙型肝炎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梅毒螺旋体乳胶凝集试验(TPPA)]检测。结果 5851例孕产妇中,HBsAg和抗-HCV阳性率分别为10.56%和0.60%,5年间HBsAg和抗-HCV阳性率变化不明显,各年度阳性率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PPA和抗-HIV阳性率分别为2.26%和0.03%。2009年分别与2008年、2007年、2006年和2005年TPP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65,χ2=5.215,χ2=9.322,χ2=16.162,P0.05);2009年抗-HIV阳性率与前4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检测出2例阳性。结论泸州地区孕产妇以HBV感染为主,但有逐年下降的趋势;TPPA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HIV感染形势严峻。通过对孕产妇进行感染性血清标志物检测,是及早发现传染病和防止母婴垂直传播的有效防治措施之一,对减少新生儿传染病的发生,提高优生优育和人口素质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王福成 《疾病监测》2013,28(3):197-199
目的 了解浙江省金华市无偿献血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的状况及流行特征,以确定低危献血人群,降低输血传播HIV的风险。 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2年7月266 844例无偿献血者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抗-HIV检测,结果采用免疫蛋白印迹(WB)确证,并对抗-HIV确证阳性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统计分析。 结果 抗-HIV抗体初筛阳性共406例,WB法确证阳性29例,阳性率为0.01%,不确定5例,其余确证为阴性。经流行病学调查,异性传播19例,占65.5%。同性传播9例,占31%。 结论 结合本地区献血人群的HIV感染状况、流行特征,应从无偿献血招募、体检咨询工作方面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需加强与社会互动,开展对献血者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宣教,从而达到保证血液质量与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德阳市无偿献血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方法对2007~2011年125 709名无偿献血者的抗-HIV初筛阳性及确证结果进行比较,并对确证阳性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 125 709名无偿献血者中抗-HIV初筛阳性75例,确证阳性33例,流行病学调查同性恋传播者12例,异性传播者21例;阳性者中男28例、女5例,年龄21~46岁,以21~30岁年龄段最多(20例)。结论应加大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提高献血前的征询技巧,尽量从低危人群中采集血液。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联合核酸扩增技术(NAT)检测连云港地区无偿献血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方法 2016年1~12月连云港市采集33 776例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2次HIV血清学ELISA检查,2次ELISA检查无反应性标本行1次NAT检测,ELISA或NAT筛查反应性标本送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使用Westtren Blot(WB)确认。结果 33 776例无偿献血标本中,ELISA法或NTA法筛查HIV反应性无偿献血标本50例,其中6例经WB确诊抗-HIV阳性,抗-HIV阳性率为0.178‰,其中2016年1~6月、7~12月抗-HIV阳性率分别为0.125‰、0.224‰。血站筛查的抗-HIV阳性的献血者中,抗-HIV阳性献血者男性占76.0%,30岁献血者占56.0%,初中及以下学历献血者占64.0%,工人和农民占32.0%,首次献血者占84.0%。结论该市中心血站筛查的抗-HIV阳性无偿献血者以青年、男性、低学历、工人和农民为主;2次ELISA法和1次NAT筛查血液标本,可尽量缩小窗口期感染的风险,最大程度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静脉吸毒者人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混合感染的模式.方法 对195例静脉吸毒者进行HIV、HBV和HCV感染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 抗-HIV阳性率为42.56%(83/195).抗-HIV阳性和阴性组抗-HCV阳性率分别为56.63%(47/83)和42.86%(48/112)(χ2=3.62,P>0.05);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合并抗-HCV阳性率分别为43.37%(36/83)和43.75%(49/112)(χ2=0.00,P>0.05).HIV+/HBV+/HCV+和HIV-/HBV+/HCV+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阳性率分别为80.56%(29/36)和79.59%(39/49)(χ2=0.01,P>0.05).结论 静脉吸毒者存在HIV、HBV和HCV混合感染,其血清学感染模式间的相互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