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艳  徐丽  薛莉  魏宗德 《四川医学》2010,31(9):1253-1255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患者肾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根据血α1-微球蛋白及血、尿β2-微球蛋白水平将9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者分为早期肾损害组45例和无早期肾损害组45例,另选择健康志愿者43例为对照组。采用彩色超声多谱勒技术测量双侧主肾动脉(MRA)、叶段动脉(SRA)、叶间动脉(IRA)血流收缩期峰速度(Vs)、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血流峰速加速时间(AT)、脉冲指数(PI)、阻力指数(RI),以上各血流参数均取左右肾动脉平均值。结果高血压组与对照组比较,MRA、SRA、IRA的Vs、Vd、Vm显著降低(P〈0.05),PI、RI明显增高(P〈0.05)、AT无明显延长(P〉0.05);且Vs、Vd、Vm随血压分级的增加而降低,AT随血压分级的增加而延长,PI、RI随血压分级的增加而升高。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组与无早期肾损害组比较,SRA、IRA的Vs、Vd、Vm显著降低(P〈0.05),AT明显延长(P〈0.05),PI和RI明显增高(P〈0.05)。结论在高血压早期肾损害阶段,存在肾内血流动力学异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旨在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并肾功能损害早期患者双侧肾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与血浆神经肽Y(N P Y)、神经降压素(NT)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将9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血α1-微球蛋白,血、尿β2-微球蛋白水平将他们分为肾损害早期高血压组45例和无肾损害高血压组45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各组对象血浆NPY、NT水平进行测定,并同时用彩色超声多谱勒技术监测双肾叶段动脉(SRA)、叶间动脉(IRA)的收缩期峰速度(Vs)、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血流峰速加速时间(AT)、脉冲指数(PI)、阻力指数(RI).结果(1)肾损害早期高血压组与无肾损害组比较, SRA、IRA的Vs、Vd、Vm显著降低(p<0.05),AT明显延长(p<0.05),PI和RI明显增高(p<0.05).(2)肾损害早期高血压组与无肾损害高血压组比较,血浆NPY水平明显增高(p<0.01),NT显著降低(p<0.05).直线相关分析,NPY与Vs、Vd、Vm负相关(p<0.001),与PI、RI、AT正相关(P<0.001);NT与PI、RI、AT负相关(P<0.01),与Vs、Vd、Vm正相关(p<0.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早期患者肾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及血浆血管活性肽存在变化,血管活性肽与肾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存在相关性,血管活性肽可能在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早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腔隙性脑梗死与小量脑出血患者脑动静脉血流动力学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10月一2015年4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和汕头中心医院腔隙性脑梗死患者47例(脑梗死组)、脑出血患者12例(脑出血组),以急性起病第3天作为观测时点,采用TCD的2MHz探头分别检测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及基底静脉(BVR)的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脉动指数(PI)、阻力指数(砌)以及TCD频谱形态。选择同时期健康体检者85例为健康对照组。结果(1)健康对照组BVR检出率(85.0%)高于脑梗死及脑出血组(67.1%和60.0%)。(2)健康对照组BVR的血流速度女性比男性快,健康对照组及脑梗死组双侧BVR的Vs、Vd、Vm、PI、RI基本对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双侧MCR的Vs、.Vd、Vm基本对称,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但脑梗死组的PI、右RI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男性患者BVR的双侧Vs、PI、RI及右侧Vd、V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组低于健康对照组和脑梗死组。3组男性MCA的左侧Vd及双侧PI、R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量脑出血患者的BVR血流速度较健康者、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减慢,腔隙性脑梗死、小量脑出血患者MCA的PI、RI指数增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D)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的状况。方法:用TCD检测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病例组)颅内动脉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病例组的MCA、ACA、PCA的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期峰值速度(Vd)和峰值平均血流速度(Vm)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表现为血流速度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测量正常儿童肾动脉血流参数的临床价值,为临床儿童肾脏疾病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300名体检正常的健康儿童,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主肾动脉(MRA)、段动脉(SA)和叶间动脉(ILA)的频谱,计算舒张末期峰值(Vd)、收缩期血流峰值流速(Vs)、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期血流峰值流速与舒张末期血流峰值流速比值(S/D)、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收缩期血流加速时间(AT)等。结果正常儿童肾动脉血流参数与体表面积(BSA)之间具有良好相关性,Vd、Vs、Vm与BSA间呈正相关(均P〈0.05),S/D、RI、PI与BSA间呈负相关(均P〈0.05);不同肾动脉分级血流参数中Vd、Vs、Vm、S/D、RI、PI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A、SA、ILA呈现依次递减趋势,A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普勒超声测量正常儿童肾动脉血流参数结果与儿童BSA之间具有良好相关性,可为临床儿童肾脏疾病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I)检测中青年椎基底动脉型眩晕60例颅底血流动力学改变.发现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最大峰值流速(Vs).舒张末流速(Vd),平均流速(Vm),血管搏动指数(PI).血管阻力指数(RI)值均明显低于同龄正常值和阴性对照组.提示椎一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不足以及脑血管的弹性及硬化程度的改变是产生中青年椎一基底动脉型眩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正常妊娠及不良妊娠妇女早、中、晚三期子宫动脉及脐动脉血流动力学系统相关指标的纵向序贯观察,了解不同妊娠状态下子宫、脐血流动力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月于我院产科确诊并资料齐全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88例(A组)、胎儿宫内生长受限患者73例(B组)、羊水过少患者104例(C组),统计分析其妊娠早期(10~14周)、妊娠中期(20~24周)及妊娠晚期(30~34周)彩色多普勒测定子宫动脉及脐动脉血流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的比值(S/D)、脉搏指数(PI)、阻力指数(RI)。另外,选取100例资料齐全的正常妊娠者作为对照组(D组)。结果:A组妊娠中期及妊娠晚期的S/D、PI及RI与D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B组妊娠中期PI、妊娠晚期S/D及RI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妊娠中期S/D,及妊娠晚期PI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A组妊娠中期、晚期脐动脉S/D、PI及RI均升高,B组妊娠中期PI、RI及妊娠晚期S/D及PI较高;C组妊娠中期S/D,除B组妊娠中期S/D、PI升高,妊娠晚期S/D及RI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间常规监测子宫动脉及脐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对监测不良妊娠事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超声测量偏头痛大鼠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观察针刺对大鼠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从血流动力学方面初步探讨针刺对硝酸甘油诱发偏头痛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必理通组、针刺组4组,每组各6只.对模型组、必理通组、针刺组进行造模,空白组和模型组不予治疗,必理通组予必理通灌胃治疗,针刺组予针刺治疗,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大鼠颈总动脉的直径、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末期流速(Vd)、平均流速(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及心率(HR),计算颈总动脉血流量、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Vs/Vd),对各组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必理通组、针刺组双侧颈总动脉血流量均明显升高(P<0.01),模型组双侧颈总动脉血流量轻度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双侧颈总动脉血流量明显升高(P<0.01).与必理通组比较,针刺组右侧颈总动脉血流量升高(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必理通组、针刺组双侧颈总动脉PI数值升高(P<0.01).与必理通组比较,针刺组右侧PI升高(P<0.01).各组颈总动脉直径、Vs、Vd、Vm、RI、Vs/Vd及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对硝酸甘油诱发偏头痛大鼠的颈总动脉血流量有明显改善作用,颈总动脉血流量、PI与偏头痛密切相关,可作为治疗偏头痛较好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技术检测68例新生儿HIE和45例正常对照组大脑中动脉(MCA)及大脑前动脉(ACA)起始端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末期速度(Vd)、平均流速(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等参数。结果:出生后48h内HIE组的新生儿脑血流参数有变化,以中重度HIE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轻度HIE组ACA的Vs、Vd及Vm测值均降低,其PI、RI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HIE组ACA、MCA的Vs、Vd及Vm测值明显降低(P〈0.01),其PI、RI增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HIE组ACA、MCA的Vs、Vd及Vm测值均明显低于轻度HIE组(P〈0.05),但RI增高(P〈0.05)。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新生儿HIE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对预测新生儿脑损伤程度及评估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偏头痛患者经颅多普勒血流动力学观察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偏头痛患者经颅多普勒(TCD)血流动力学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TCD对378例偏头痛患者脑动脉(MCA、ACA、PCA、BA、VA)、血流速度(Vs、Vm、Vd)、PI及RI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与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378例偏头痛患者中有135例TCD检测结果正常,其余243例均有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异常表现。其中血流速度加快共296支,血流速度减慢共83支,两侧血流速度不对称共34支。血流速度加快组脑动脉(ACA、PCA、BA、VA)血流速度(Vs、Vm、Vd)与对照组对比明显加快,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CA血流速度(Vs、Vm、Vd)与对照组对比加快更为明显,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流速度减慢组脑动脉(MCA、ACA、PCA、VA)血流速度(Vs、Vm、Vd)与对照组对比明显减慢,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I及RI在血流速度加快组及减慢组与对照组对比无明显变化,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偏头痛是一种发作性神经-血管功能障碍,利用TCD检测技术能对偏头痛的诊断、治疗及病情判断方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与D-二聚体预测孕早期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的价值。方法选取流产患者548例,其中门诊行人工流产术、既往无稽留流产史的宫内早孕、单活胎患者420例为早孕组(NEP组);既往有≥2次不明原因稽留流产史的宫内早孕、单活胎患者128例为URSA早孕组(AEP组)。所有患者均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S/D);同时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静脉血D-二聚体水平。比较两组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和D-二聚体水平的差异;比较AEP组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AEP组患者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与D-二聚体水平的相关性。结果AEP组患者PI、RI、S/D和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NE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AEP组患者低分子肝素治疗后PI、S/D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治疗前后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EP组患者RI、PI与D-二聚体水平均无相关性(r=0.020和0.101,均P>0.05);而S/D与D-二聚体水平呈正相关(r=0.203,P<0.05)。结论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与D-二聚体预测孕URSA有一定的价值,可筛查及预防URSA病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并分析硫酸镁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患者治疗中对患者的子宫动脉、螺旋动脉以及胎儿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选取100例妊高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硝苯地平治疗)和观察组(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子宫动脉、螺旋动脉以及胎儿大脑中动脉的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脐动脉血流速度比值S/D。结果:治疗3 d、7 d时,观察组患者子宫动脉和螺旋动脉的PI、RI、S/D值均比对照组低,且观察组胎儿大脑中动脉的PI、RI、S/D值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在妊高征患者中的应用会对孕妇的子宫动脉、螺旋动脉血流动力学以及胎儿的血流动力学产生明显的影响,促进孕妇血压水平的降低,改善母婴的血供状况,但在临床用药时必须严格控制剂量,保证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兔阶梯型颅内压升高的实验模型,无创性测量脑血流速度(CBFV),为临床应用CBFV无创监测颅内压(ICP)提供实验依据。方法:40只动物随机分为4组,分别测量基底动脉(BA)血流参数舒张末期流速(Vd ),收缩期峰速(Vs),平均峰流速(Vm),脉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结果:随ICP阶梯型升高,BA的CBFV减慢,PI及RI增加,Vd、Vm、PI及RI与ICP高度相关。结论:兔TCD测量的CBFV可作为无创性监测ICP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滕受带  黄飞  伍业光  韦丽敏 《广西医学》2010,32(11):1350-1352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为防治脑血管病提供依据。方法应用TCD检测43例脑梗死合并心电图异常患者(A组)及33例脑梗死无心电图异常患者(B组)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并对两组患者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A组各观察动脉的PI、RI均高于B组(P〈0.05);A组各动脉血流速度加快、血流速度减慢、血管狭窄发生率均高于B组(P〈0.05)。结论伴心电图异常的脑梗死病人其脑血管受损程度较严重,需要临床医生注意防范再梗死的危险。  相似文献   

15.
妊高征患者子宫胎盘床螺旋动脉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妊高征患者子宫胎盘床螺旋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 14对按 1∶1配对的妊高征组和正常妊娠组共 2 8例孕妇 ,在未行任何治疗前 ,检测子宫动脉及子宫胎盘床中央及边缘的螺旋动脉的PI、RI ,并动态监测至分娩。结果 :妊高征组子宫动脉、螺旋动脉的PI、RI值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 ,并以螺旋动脉更明显 ,P <0 .0 1。子宫胎盘床边缘的螺旋动脉RI、PI无论在妊高征组还是在正常妊娠组都高于子宫胎盘床中央的螺旋动脉RI、PI。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胎盘床螺旋动脉血流状况对妊高征的发生发展有预测作用 ,并优越于子宫动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监测胎儿大脑中动脉(MCA)及脐动脉(UmA)血流,对诊断胎儿宫内缺氧的临床价值。方法:运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产前监测胎儿MCA及UmA血流指标,计测血流的收缩期速度(Vs)、舒张末期速度(Vd)、Vs和Vd比值(S/D值)、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1)并与妊娠结果对照。结果:正常妊娠时随孕周增加UmA、MCA的S/D值及RI值逐渐下降,异常妊娠时UmA的S/D值及RI值均明显高于正常组,而MCA的S/D值及RI值明显低于正常组,当胎儿MCA血流S/D〈4,PI〈1.6,RI〈0.6时,提示胎儿宫内缺氧。说明当异常妊娠情况下,脑血流阻力下降首先保证脑的血液供应。结论:胎儿宫内缺氧是导致胎儿窘迫,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联合检测胎儿MCA及UmA的S/D值、PI及RI值对预测胎儿宫内缺氧及不良妊娠结局有重要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子宫体积的关系及对肌瘤变性的诊断效能。方法:选择行手术治疗的185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的185例健康体检女性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舒张期最小血流速度(Vmin)],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子宫肌瘤患者子宫体积的关系;观察肌瘤变性的发生情况,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对肌瘤变性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子宫动脉PI、PSV、EDV、Vmin大于对照组,RI小于对照组(均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子宫肌瘤患者子宫体积与子宫动脉PI、PSV、EDV、Vmin呈正相关(均P<0.05),与RI呈负相关(P<0.05);在观察组185例子宫肌瘤患者中,经术后病理活检确诊肌瘤变性20例;肌瘤变性组子宫动脉RI大于非肌瘤变性组,PSV小于非肌瘤变性组(均P<0.05);子宫动脉RI联合PSV诊断子宫肌瘤患者发生肌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脑梗死老年患者康复治疗期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 方法 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仪检测30例脑梗死康复期老年患者治疗前后以及 2 0例老年健康对照组的双侧大脑中动脉 (MCA)血流参数 :收缩期血流速度 (Vs)、舒张期血流速度 (Vd)、平均流速 (Vm)、阻力指数 (RI)、搏动指数 (PI)。 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 ,脑梗死组 MCA流速 Vs、Vd、Vm显著降低 ,RI、PI显著增高 (P<0 .0 1) ;(2 )体疗组经海水浴体疗运动 4疗程后 MCA流速 Vs、Vd、Vm明显增高 (P<0 .0 1) ,RI、PI显著降低 (P<0 .0 1) ,而休养组患者则改变不明显 (P>0 .0 5 )。 结论 脑梗死老年患者恢复期脑循环及血管贮备功能尚差 ,海水浴体疗运动一定疗程后可改善患者心脑血氧供应和脑血流动力学状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用高频超声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眼底动脉和指动脉血流动力学进行研究,找出二者血流动力学的相互关系。方法:对临床确诊的36例POAG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检查。检测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睫状后动脉(PSA)和指动脉(FA)血流动力学变化。用相同的条件检测对照组72例的CRA、PSA、FA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POAG组的CRA、PSA和FA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高于对照组;POAG组与对照组的FA—RI/CRA-RI、FA-RI/SPA-RI、FA-PI/CRA-PI、FA.PL/SPA-PI比较,无显著差异。POAG组FA-RI与CRA-RI、SPA-RI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91,0.510。结论:POAG组眼底动脉与指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趋势一致,POAG眼底动脉血流动力参数RI与指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RI呈正相关.表明眼底血流动力学异常只是全身小动脉血流动力学异常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 (TCD)在诊断和预测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变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TCD诊断仪对 6 4例 5 0岁以上 2型糖尿病患者及 5 9例同年龄段正常对照组进行脑血流检测。 结果 糖尿病组的 PI值增高 (P<0 .0 1~ 0 .0 5 ) ;血流速度亦增高 ,其中 MCA、ACA、PCA的 Vs、Vm、Vd及 VA的 Vs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0 .0 5 ) ,BA的 Vs、Vm、Vd及 VA的 Vm、V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糖尿病组颈内动脉系统血管 PI值较椎基动脉系统血管 PI值明显增高 (P<0 .0 1)。 结论  TCD对糖尿病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灵敏度较高 ,在诊断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变、预测和减少脑血管意外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