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研究分析定期多次捐献单采血小板对血清铁的影响.随机抽取本站男性首次单采血小板捐献者24例和定期多次单采血小板捐献者69例,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铁蛋白(SF)含量.结果表明,首次单采血小板捐献者和定期多次单采血小板捐献者的SF含量分别为91.08±23.38μg/L和57.16±35.48μg/L,但均在正常值范围内,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F含量随血小板捐献频率的增加而下降,但各捐献频率组之间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血小板捐献次数的增加,SF含量呈现波动性的变化.结论:定期多次捐献单采血小板可导致SF减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适合本地区1次采集2个治疗量血小板采前MCV、Hct、Plt指标。方法以本站45名1次无偿捐献2个治疗量单采血小板者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其采前外周血MCV、Hct、Plt和采后血小板制品的Plt,对采集血小板合格率进行比较。结果捐献者采前Plt≥200×109/L,Hct为0.40~0.45,MCV为86~90fl时,其2个治疗量血小板采集合格率分别为90.3%和88.9%。结论血小板捐献者采前MCV为86~90 fl,Hct为0.40~0.45,Plt≥200×109/L范围时,可以1次采集2个治疗量血小板,经采集后观察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为了观察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多次单采后与未单采过血小板的无偿献血者的血液学指标是否有差异 ,笔者对其进行了检测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检测对象及方法 将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按单采次数划分为两组 ,第一组为 1~ 1 0次 ,第二组为1 1~ 1 6次 ,单采周期为 1个月。将首次来血站无偿献血合格者作为对照组 ,比较三组人群血小板数( PLT)与血小板平均体积 ( MPV)。将单采献血者按男女性别分组 ,分别比较白细胞数 ( WBC)、红细胞数 ( RBC)、血红蛋白 ( Hb)。检测结果经 t检验分析。2 仪器试剂 使用 Coulter Ac.T diff细胞…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铁蛋白缺乏的单采血小板捐献者红细胞参数变化和献血间隔对体内铁蛋白水平的影响,为制定更加细致的献血者关爱策略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2020年4月选取本站单采血小板男性固定献血者100人,检测铁蛋白及红细胞参数.献血员按年度献血频率分为3~10、11~15、16~24次3组,分析铁缺乏率的组间差异.按照铁蛋白检测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定期单采血小板捐献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水平的变化。方法按捐献间隔期将87名男性单采血小板捐献者分为对照组:首次单采血小板捐献者;实验1组:2次单采血小板间隔45~73 d的捐献者;实验2组:2次单采血小板间隔29~44 d的捐献者。分别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比浊法检测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IgG、IgM、IgA的水平,比较3组捐献者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外周血中CD3+CD4+T淋巴细胞、CD3+CD4+T淋巴细胞/CD3+CD8+T,在实验1组中为(51.33±10.47)%和1.36±0.43,在实验2组中为(50.48±9.50)%和1.34±0.51,在对照组中为(55.18±9.84)%和1.61±0.64。外周血中CD3+CD8+T淋巴细胞、IgG、IgM、IgA,在实验1组中为(39.42±7.14)%、(13.13±2.56)g/L、(1.37±0.60)g/L、(2.55±0.70)g/L,在实验2组中为(40.72±9.24)%、(13.13±2.58)g/L、(1.31±0.70)g/L、(2.44±0.70)g/L,在对照组中为(37.32±8.30)%、(11.55±1.95)g/L、(1.08±0.40)g/L和(2.20±0.91)g/L。3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期捐献单采血小板不会影响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IgG、IgM、IgA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次反复捐献单采血小板(PL T )对献血者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9月献血次数15次以上的无偿献血者57例,比较其首次献血前与末次献血前献血者外周血7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PLT、PLT平均体积(MPV)、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容(HCT)末次采集前与首次采集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WBC)计数、红细胞(RBC)计数、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末次采集前与首次采集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次捐献单采PLT 可以促进骨髓造血功能,对机体并无明显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长期单采血小板固定献血者在缩短献血间隔期前后外周血象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方法选择2011-2017年20名捐献单采血小板50次及献血单位100治疗量以上的献血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在2012下半年缩短献血间隔期至2周,2017年又将间隔期恢复至4周,对所有研究对象机采前血常规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采血小板献血者2011年血小板计数(PLT)明显低于2013、2014、2015、2016、2017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例(PLCR)明显高于2013、2014、2015、2016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年PLT、MPV、PDW、P-LCR与2011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3、2014、2015、2016年PLT、MPV、PDW、P-L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7年MPV、PDW、P-LCR与2013、2014、2015、2016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献血次数与PLT呈显著正相关;MPV与PLT呈显著负相关;PDW、P-LCR与MPV变化一致,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实际工作中应重视对长期反复单采血小板献血者PLT、MPV、PDW、P-LCR的观察和分析,延长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期,既有利于献血者的健康,又保障了单采血小板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本站自2005年起改变单采血小板工作模式,以献血者为中心,提高服务质量,缩短献血者献单采血小板前的等待时间,HBsAg、抗-TP、ALT采用快速检测法筛查.尽管所用快检试剂都经过质量管理科检测,但最终还是有部分单采血小板初复检后不合格而淘汰.2005-2008年我们对单采血小板的报废原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9.
随着2012新国标《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的实施,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已由原标准的4周,调整为现今的不少于2周,不大于24次/年;因特殊配型需要,由医生批准,最短间隔时间不少于1周.采集频次的增加,给采血机构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如何加强单采血小板捐献者的管理,尤其是捐献者血管保护问题,则应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谭畅  崔欣  周远 《中国输血杂志》2022,(11):1151-1154
目的 分析高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自首次献血以来血常规及血小板相关参数的变化,以保障高龄献血者健康和血小板质量。方法 本中心2019~2021年间,年龄达到55~60周岁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共计69人,其自首次献血以来共计3 400人次,回顾分析其在55周岁前后血常规及血小板相关参数变化趋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并进行血小板参数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同年龄段血常规以及血小板相关参数值男性均高于女性(P<0.05),女性组55岁后血常规中RBC、WBC、Hb、Hct相比55周岁前有下降(P<0.05);55岁后血小板参数中PDW、MPV、PLCR相比55周岁前有升高(P<0.05);而女性55周岁前后Plt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男性组55岁后血常规中WBC相较55周岁前有所下降(P<0.05),55岁后RBC、Hb、Hct相较55周岁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55岁后血小板相关参数Plt、PDW、MPV、PLCR相比55周岁前有升高(P<0.05)。PDW、MPV和P-LCR变化一致,呈线性正相关。结论 高龄单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长期高频血小板捐献者凝血功能及健康状况变化,探讨其应对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在南阳市中心血站以最高频率(2周/次)连续捐献血小板≥24次的捐献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捐献者首次捐献血小板后(第1次检测)及连续单采血小板达6次(第2次检测)、12次(第3次检测)、24次(第4次检测)后,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各组血小板采集后血常规参数、促血小板生成素(TPO)、叶酸、清蛋白及血栓弹力图相关参数。结果 4次血小板采集后血常规血细胞压积(Hct)、平均血小板容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第3次Hct、MPV及PDW和第4次MPV显著低于第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次血小板采集后TPO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第3次和第4次显著低于第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次检测K值、α角及最大振幅(MA)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第3次K值、α角及MA均显著低于第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年内未观察到每两周单采血小板2U的捐献者出血或血栓风险,健康状况良好,但捐献者TPO水平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献血者单采血小板前后血液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年来 ,单采血小板因含血小板数量高 ,红细胞、白细胞混入量少 ,输血不良反应和经输血传播的疾病发生率低、临床效果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为进一步了解单采血小板前后 ,献血者血液成分的变化 ,笔者对 5 0名机采血小板者单采前后血液中各种成分进行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对象  5 0名献血小板者 ,其中男 30名 ,女 2 0名 ,年龄 2 7~ 5 5岁 ,平均 40岁。单采血小板次数1~ 1 2次 ,平均 3次。 PLT >1 80× 1 0 9/ L,HCT >38% ,其它项目均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献血前 3d不得进食高脂食品 ,献血前一周不得服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多次频繁捐献单采血小板后献血者外周血常规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228名自愿捐献单采血小板次数≥5次的献血者,统计首次和末次采集血小板前外周血常规的检测结果,分别从献血量,献血频次(总次数/总月数),献血次数3方面分组分析数据.结果 1)WBC在累计血小板献血量>18治疗量,献血次数>10次开始WBC计数减少差...  相似文献   

14.
单采血小板无偿捐献者献血反应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和分析捐献者在采集过程中及采集后出现的各种反应情况及对应的处理方法。方法利用“单采血小板捐献者问卷调查表”,对单采血小板的捐献者进行采集过程中和采集后反应的调查.再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436份,其中多次捐献者占91%。捐献者在采集过程中出现的主要反应包括8种,其中出现口唇麻木和寒冷反应的比例分别为86.15%和50.77%,以及饥饿(占33.85%)、头昏(占29.23%)、肢体麻木(占11.93%)、心慌(占10.77%)、口渴(占7.69%)、晕厥(占0.23%)症状.在各种反应中轻度反应占绝大多数.对症处理后均可以缓解。采集后的反应中,分别有17.65%、5.88%、8.24%的捐献者出现疫劳、易感性增加、有出血倾向反应。结论应在血小板采集的各个阶段,密切注意因“单采血小板”特殊的采集方式以及饮食要求等不利因素对捐献者造成的影响,避免各种献血反应的发生及在发生时提供科学合理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5.
杜红梅 《中国输血杂志》2011,24(11):951-952
目的探讨影响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发生不良反应个体相关因素,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保证献血者的健康。方法对2008年4~12月本站采集的516名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单采献血者发生不良献血反应个体相关影响因素及影响效果。结果 516名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中,发生献血反应44例,总反应率8.5%,其中轻度10(1.9%),中度3例(0.6%),重度未见;枸盐酸盐中毒占31例(6.0%),不同个体因素的献血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不同。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献血反应的主要因素有:性别、体重、血液体外循环量。结论性别、体重、血液体外循环量可能是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各因素造成的低血容量是献血者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低体重、初次献血、年龄偏小的女性更容易发生献血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2种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前后对献血者血液常规指标的影响。方法血小板捐献者共66例,TRIMA血细胞分离机采集2个治疗量43例,南格尔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NGL XCF3000)采集1个治疗量23例。分别检测血小板采集前、后血常规[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指标,并观察献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献血者采后较采前PLT有明显减少,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采后PLT均在正常范围内。采前及采后WBC、RBC、Hb和HCT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献血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不同剂量的单采血小板均可减少献血者采后即刻PLT,但均在正常范围内,两种方式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侯晓岩 《护理研究》2010,(5):1375-1376
随着成分血的临床推广,机采血小板在临床上的使用逐年增多。本血液中心自开展机采血小板以来已采集20000余人次。南于机采血小板采集过程中使用了抗凝剂(ACD—A,主要成分为枸橼酸钠)且采程较长,易对捐献者造成不适,因此做好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献血者由于精神紧张,采血前休息不好,还有的首次献血,对献血具有恐惧心理,现将对其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捐献20次且间隔14~16天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为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招募和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多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共42例,均为男性,年龄25~54岁,捐献间隔时间为14~16天。分为三组:第1次捐献前留取的血液标本作为对照组,第10次和第20次作为观察组1和观察组2。生化检测项目包括:ALT、Alb、TP、Ca、P、Fe和SF。结果观察组1与观察组2样本ALT、Alb、TP、Ca、P和Fe检测结果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1和观察组2样本SF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20次且间隔14~16天单采血小板的男性献血者外周血ALT、ALB、TP、Ca、P和Fe无明显变化,但捐献10次以上存在铁存储下降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单采血小板献血者铁缺乏的相关影响因素,为血站工作人员预测缺铁高危人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8年12月在福建省血液中心进行单采血小板捐献的618名献血者,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评估血清铁蛋白的影响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铁缺乏的影响因素。结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男性血清铁蛋白与年度单采次数、身高负相关(P0.05),与体重、血红蛋白水平正相关(P0.05);女性血清铁蛋白与年度单采次数负相关(P0.05),与血红蛋白水平、体重、年龄正相关(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铁缺乏的最重要影响因素是年度单采次数(OR=9.719,P0.05);其次分别是BMI(OR=0.362,P0.05)、性别(OR=0.124,P0.05)和血红蛋白(OR=0.055,P0.05)。结论年度单采次数越多、BMI越低、女性、低血红蛋白,可能预测缺铁的高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捐献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流失情况,分析流失原因,巩固捐献单采血小板献血者队伍。方法对571名流失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从捐献血小板次数、年龄、不再捐献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盐城地区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流失率达45.72%,原因主要有:无法联系、检验不合格、身体不佳、在外地、超龄等。结论提高捐献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召回和保留率,减少献血者流失,建立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固定队伍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