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乳腺癌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的218例乳腺癌化疗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9例。研究组护理方式采取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对比两组化疗药物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及护士护理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化疗药物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护士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护理风险管理,可以减少乳腺癌化疗患者护理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士护理技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精神科急重症住院患者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1年3月急重症病区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研究组(2010年3月~2011年3月)与对照组(2009年3月~2010年2月)。研究组在原有基础上制订和健全与急重症病区相配套的各项规章制度、职责、护理常规与应急流程,实施弹性排班制、无缝交接班,重点患者定位管理、风险缺陷管理等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及护理人员排班。比较两组护理差错、意外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护理差错、意外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精神科急重症病区护理安全管理可降低护理风险,提升护理质量,降低精神病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李金慧 《吉林医学》2014,(3):635-635
目的:对急诊留观病区患者采用护理安全管理,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对156例急诊留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78例,对照组采用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护理安全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风险事件及纠纷投诉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风险事件与纠纷投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风险事件和纠纷投诉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骨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骨外科收治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方法,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管理实施前后风险事件、护患纠纷、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等变化情况。结果对骨外科病房实施风险管理后,研究组的风险事件及护患纠纷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的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外科病房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综合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从而进一步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风险意识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接受该院手术治疗的1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6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手术室管理,研究组给予手术室风险管理,对两组风险事件发生概率和护理质量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风险事件总发生概率为3.6%,常规组风险事件总发生概率为17.9%,可见研究组出现风险事件的总概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风险意识的应用不仅可以预防风险事件,还可以提升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谭会 《大家健康》2016,(1):272-273
目的:探究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护理管理中风险理念的应用.方法:将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3月接收的新生儿输液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 ,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各21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 ,实验组应用风险护理管理 ,对比观察两组患儿在输液中发生不良事件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新生患儿护理后家长满意度为95.23%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95% ,组间比较 ,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 P< 0.05 );实验组新生患儿静脉留置针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为14.29 ,% ,对照组新生患儿为52.39%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新生儿输液患儿应用风险理念管理 ,有助于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机率 ,提高新生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潘艳 《中国数字医学》2020,(4):68-69,74
目的:评价护理风险综合评估信息系统在普外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在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普外科住院手术患者3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普外科住院手术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建立护理风险综合评估信息系统,使护理人员利用此系统的入院评估、住院评估评价、护理风险动态评估记录与护理安全风险评估告知等功能开展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投诉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8.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88.67%(P<0.05)。结论:护理风险综合评估信息系统在普外科的应用有效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心内病区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对护理质量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患者42例为对照组,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患者42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基础操作、消毒隔离与病区环境评分均较对照组高,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心内病区采用护理风险管理能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科室整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产科的护理隐患,寻找有效对策。方法:总结护理安全隐患,制定干预对策。将干预前1年的676例产妇及678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并将干预后1年的821例产妇及822例新生儿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及新生儿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基层医院产科护理隐患较多,针对性的实施干预对策,能有效的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减少护理隐患给产妇及新生儿造成的伤害及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李玉慧 《吉林医学》2013,(33):7059-7059
目的:研究和探索血液透析护理中风险管理模式的作用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9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风险管理,对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及护理满意度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在护理满意度、风险事件发生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可有效识别护理风险,从而寻源治本,把握护理管理细节,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可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0):175-177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普外病区手术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普外科病区2018年2月~2019年3月收治的12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措施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投诉率、护理安全质量合格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投诉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安全质量合格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用于普外病区手术患者安全管理中,既可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投诉率,又能提高护理安全质量合格率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新生儿护理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接诊的住院新生儿16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80例.对照组新生儿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新生儿在对照组基础上针对护理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处理.对比2组新生儿护理不良事件以及新生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结果 2组新生儿均有皮肤感染、脐带感染、呼吸道感染等护理不良事件,其中研究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新生儿家属对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生儿护理期间存在一些危险因素,来自于新生儿自身、护理人员及护理管理等方面,积极分析这些因素,并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可以避免护理不良事件,同时提高家属满意度,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室护理安全管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60例,按照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护理安全管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显著,能改善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淮阳县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手术患者纳入常规组(104例,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2016年4月至2018年7月手术患者纳入研究组(106例,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手术室护理管理),两组患者由相同的8名手术室护理人员护理。对比两组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风险管理行为意向、风险意识、风险管理认知、风险管理态度)、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各维度评分均较常规组高(均P<0.05)。常规组和研究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2.50%(13/104)、1.89%(2/106),研究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和研究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1.73%(85/104)、97.17%(103/106),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可有效强化手术室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减少护理风险事件,且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4R危机管理理论的护理风险管理在乳腺癌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2月开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乳腺癌化疗患者78例,依据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接受4R危机管理理论的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风险、护理投诉发生情况以及护理质量。结果研究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7.68%(3/39)、护理投诉发生率为2.56%(1/39),均低于对照组的35.90%(14/39)、23.08%(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书写规范性、操作熟练性及服务态度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R危机管理理论的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乳腺癌化疗患者中,有助于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及护理投诉发生率,且护理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脐部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的1月~2016年的12月在我院出生的225例新生儿做为研究组;另外选取2015年的1月~2015年的12月在我院出生的223例新生儿做为对照组.分别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对比脐部感染发生率与家长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新生儿与对照组新生儿相比脐部感染发生率更低,且脐带脱落所用时间更短;研究组新生儿家长与对照组家长相比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脐部感染的预防效果颇为显著,能提升护理质量,促进新生儿家长的满意度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产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柔性管理方案的效果。方法:以2019年1月至12月在本院产科分娩的70例产妇以及同期18名护理人员为对照组,另以2020年1月至12月在产科分娩的70例产妇以及同期17名护理人员为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管理模式进行管理,研究组在传统护理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实施柔性管理方案;以护理管理效率水平、风险事件与护理差错发生率及护理人员心理状态为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更高、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护理差错发生率更低、护理人员SCL-90量表评分明显降低,各指标组间具显著差异(P <0.05)。结论:柔性管理方案能提高临床护理管理质量,降低风险事件及护理差错发生,改善护理人员心理状态,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欧少瑛 《吉林医学》2013,34(21):4389
目的:探讨安全管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经手术治疗的796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605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总结以往手术室出现的风险事件,实行安全管理措施;对照组实行手术室常规管理措施。对比两组护理护理缺陷、护理投诉的发生率及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缺陷及护理投诉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中使用安全管理能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缺陷及投诉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在骨科病区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骨科病区收治的78例病患,以2017年1月品管圈活动实施为界将患者分为两组,各39例。研究组实施品管圈活动,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应用于骨科病区护理安全管理中可改善病患生活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标识管理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24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安全管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护理标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生命质量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率为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生命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生命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1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安全管理基础上采用护理标识管理,能有效降低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和家属满意率,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