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献血者人口特征,及献血服务体验情况对无偿献血动机的影响。方法 利用自制问卷,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浙江省3个市区具有献血经验者进行调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及卡方检验比较不同特征献血者献血动机和献血服务体验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及线性回归方法分析献血动机与献血服务之间的相关性及献血动机的影响因素。结果 有效样本705人。献血动机水平已婚者高于未婚者,年龄在27岁以上者高于26岁以下献血3次及以上高于献血1~2次者(P<0.05)。献血者对血站工作人员服务、献血流程、献血环境等方面的体验高于献血地点的分布(P<0.05)。献血自主动机及受控动机均与献血服务体验呈正相关关系(P<0.05)。献血者对献血地点的分布、血站工作人员服务、献血流程体验良好有利于献血动机的提高。结论 献血服务体验可影响献血者的献血的自主动机和受控动机。建议采供血机构进行献血宣传及献血服务时,考虑献血者人群特征制定个性化措施,简化献血流程,优化献血地点分布,重视改善献血者献血服务体验,提升献血动机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影响初次全血献血者再次献血的影响因素。方法以2016年1月~2016年12月首次在广州血液中心参加无偿献全血且接受了电话回访的初次献血者66976名,完全随机抽样法抽取2214名献血者,自中心采供血信息管理系统调取相关社会学信息,献血者服务中心对首次献血者的电话回访记录调取回访信息。卡方检验筛选出的对初次全血献血者再次献血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一步分析。结果 2214名初次献血者中,卡方检验显示对初次全血献血者是否再次献血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是性别、献血类型、献血量和有无献血反应。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显示,无献血反应(OR=1.753,OR95%CI:1.100~2.794,P=0.018)的初次献血者再次献血可能性较大,男性(OR=0.681,OR95%CI:0.539~0.859,P=0.01),街头献血者(OR=0.641OR95%CI:0.509~0.808,P 0.001)和200 mL献血量(OR=0.641 OR95%CI:0.509~0.808,P 0.001)的初次献血者再次献血意愿的可能性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是否有献血反应、献血量、性别及献血类型是首次献血献血者再次献血的影响因素。有献血反应,献血量200mL,男性,街头的初次献血者更容易流失。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首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相关因素,为制定单采血小板献血反应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该站743例首次单采血小板捐献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可能影响首次单采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Logistic分析,然后对有统计学意义的观察指标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体质量、全血捐献史是首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OR=0.301,P0.05)、体质量(OR=0.411,P0.05)及全血捐献史(OR=0.441,P0.05)是影响首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主要因素。结论年龄、体质量及全血捐献史可能是首次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献血者献血过程的感受及其影响因素,为采供血机构提供优质的献(采)血服务提供依据。方法以自行编制的无偿献血调查问卷为研究工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8年12月1日~23日周末,由课题组成员和招募到的调查员对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下辖的6个街头采血点的献血者做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献血者的基本情况,采用卡方检验分析献血者对于献血过程感受的差异,采用二元回归分析探索献血感受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405份问卷,回收问卷有效率100%(405/405),有效问卷中1次献血者(卷)占46.67%(189/405),2~3次献血者占27.65%(112/405),≥4次献血者25.68%(104/405)。3类献血者对于采血针头恐惧感的比例分别为53.59%(97/181)、23.7%(43/181)、22.65%(41/181),对于血液流出的害怕感分别为55.48%(81/146)、22.60%(33/146)、21.92%(32/146),对于采血过程的疼痛感52.69%(88/167)、28.14%(47/167)、19.16%(32/167),(P0.05);对于血液检测不合格的焦虑感、不能享受良好服务感相似(P0.05);3类人群在献血经历方面有差异(P0.05)。献血经历的二元回归分析:性别(P=0.043)是其影响因素。结论南京市街头的多数献血者在献(采)血过程存在害怕恐惧心理;提醒采供血机构提供优质的采(献)血服务和人性化护理干预,以及加强公民献血认知宣教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影响成都地区献血大学生的献血因素,探索适合大学生的无偿献血宣传教育模式和固定献血者招募策略,提高大学生重复献血率,保证临床用血需求。方法自行设计电子调查问卷,让学生在电脑或手机上填写问卷表,内容包括受调查者的一般情况、满意度、社会支持度,血液知识等,单因素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多因素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对有关献血的影响因素进行筛选。结果 2016年5月8日-2016年6月8日,共收到759份参与过献血的大学生问卷,有效问卷742份,有效率97.8%。重复献血者的比例为24.8%,其中,男性(30.6%)高于女性(19.8%),农村(26.5%)高于城市(19.7%),重复献血者的年龄(21.08±1.23)高于初次献血者的(20.10±1.24)年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s分析结果显示,献血者心理状态、献血环境的舒适度、母亲的支持度和对献血反应是否由精神因素所致的认知是献血者再次献血的影响因素。结论电子问卷方式能有效节省人力和财力,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大量的信息。成都市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认知、态度及行为情况较好,建立相应科学、有效的无偿献血知识宣传和心理护理模式,并采取相应措施在高校开展推进无偿献血工作,发展无偿献血者队伍,确保无偿献血事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分析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意愿现状,探究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随机整层抽样法,纳入2017年10月—2019年1月在某市参与无偿献血者815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815例人群的随访资料,通过自制的问卷调查研究对象再次献血意愿,根据再次献血意愿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究影响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意愿的因素。结果经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献血者共情能力≥3分(OR=2.092)、熟悉献血知识及政策(OR=2.643)、献血动机(奉献爱心:OR=8.767;单位规定:OR=0.099;方便自己用血:OR=0.145)、采血机构服务质量优(OR=3.971)、献血感受(OR=5.078)以及献血途径了解方式(亲戚朋友宣传:OR=6.172;公益广告:OR=0.068;单位宣传:OR=0.137)是影响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意愿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意愿受多因素影响,应当加强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普及献血知识政策,扩大宣传途径,提高献血服务质量及献血者献血动机。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驻香港部队无偿献血情况和广大官兵对无偿献血相关知识的掌握及将来献血意愿,为军队无偿献血工作的改进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 610名驻港部队无偿献血者发放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献血者的基本情况、献血动机、了解献血知识的渠道等信息资料,通过调查发现,奉献爱心方面多次献血者(67.3%)高于初次献血者(54.1%),对于是否影响健康的顾虑未献血者(71.8%)明显高于献血者(29.8%)。结果驻香港部队无偿献血者年龄主要分布在18~35岁年龄层,占献血者总人数的87.6%。"奉献爱心"是军人献血的主要原因,初次献血和多次献血者分别为54.1%、67.3%,"部队宣传"是无偿献血者了解献血知识的主要渠道(70.4%),通过感受献血现场氛围或参与献血,愿意下次继续献血的分别占60.0%、98.1%。结论应有长期坚持无偿献血宣传,不断完善采血服务保障措施,强化采血现场的氛围布置,加大人文关怀与沟通交流,建立一支固定的自愿无偿献血队伍,促进无偿献血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固定献血者比招募的新献血者更安全,且更具成本效益。我们调查高频献血人群,探讨献血服务质量评估、献血动机、献血满意度与献血忠诚度间的影响关系,以便提高献血者忠诚度。方法研究2016年1—10月捐献单采血小板10次的献血者,邀请其参加问卷调查。问卷涉及献血动机、献血服务质量评估,献血满意度,献血忠诚度等。结果共有210献血者符合要求(男性90%,女性10%)。26—35岁(39.5%)和自由职业(38.6%)献血者最多,文化程度分布较均匀。发出210份问卷,收回144份。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模型整体拟合优度分析,得出模型与数据的拟合程度很好。卡方统计值与自由度之比为1.941,近似均方根误差为0.081,增值拟合指数(IFI)、非规范拟合指数(TLI),拟合度指数(CFI)的值都0.90,均处于可以接受的范围。各路径中除献血动机到献血忠诚度外,其他都达到显著性水平。质量评估对献血满意度、献血动机、献血忠诚度影响总效果依次为0.692,0.463,0.713。结论总效果影响最大的是献血服务质量评估对献血忠诚度的影响。献血服务质量评估对献血满意度、献血动机、献血忠诚度均有显著的影响。采供血机构应不断提升献血服务质量,这有助于提升献血者忠诚度,将初次献血者转化成固定献血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南京市青年人参与无偿献血情况、未来献血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更好地开展献血者招募与保留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相关文献设计和编制问卷,于2014年5~12月采用修正的概率抽样方法,在南京市内选择受访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本次调研共回收有效问卷638份,受访者是18~35岁的青年,64.4%受访者未参与过献血。受访者无偿献血意向评分均值是2.27±0.91(1=非常愿意,5=非常不愿意)。与献血意向相关的心理因素包括对献血的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和自我认知。结论多数受访青年对无偿献血持观望态度,计划行为理论能被用于解释受访青年人群的无偿献血意向,被鉴别出的心理因素也可以为招募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研分析献血相关自我效能对献血意向的影响作用,为科学制订针对献血者心理的差异化招募与服务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心理学的自我效能理论设计问卷,以南充市红十字中心血站采血覆盖区域的人群为调研对象,以方便抽样方法随机选取受访者,并采集受访者的人口学特征资料以及献血相关自我效能测度数据、献血意向测度数据,应用秩和检验方...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石家庄市农村地区无偿献血者人群结构特征和献血服务满意度,总结献血服务方面的经验和不足,提出农村地区无偿献血服务的相关建议。方法应用服务营销理论中的SERVQUAL模型设计调研问卷,以石家庄市农村地区无偿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献血者人群结构特征分析和献血服务满意度评价。结果 2019年7~9月,在石家庄市12个县乡发放调研问卷1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83份。人群结构特征:以男性、年龄30~39岁段、大专以下学历、农民、重复献血者、奉献爱心为主。献血服务满意度水平:总体满意度为97.36%,采血地点不方便、采血时间不方便、献血过程等待时间长这3项占到全部不满意选择(165)的74%。以献血次数为行变量分别对献血者人群结构特征指标、献血服务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显示:不同献血次数的献血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献血目的、了解献血的渠道的构成比上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献血次数的献血者在排名前4的对献血服务不满意的问题及"对本次献血服务总体评价"的构成比上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农村地区无偿献血服务中,应根据不同人群结构特征、不同献血经历的献血者人群特点,提供精准有效的、适合农村实际情况的无偿献血宣传、招募与服务措施,以进一步提升献血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泉州市居民无偿献血服务导向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泉州市居民献血的影响因素,制订出适合泉州市的献血招募策略和服务导向,并为其他血站改善献血服务提供思路。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7 500人次泉州市居民进行调查分析,针对性地提出社会营销策略。结果泉州市居民有良好的献血动机,献血者(4 427人次)和未献血者(2 996人次)对献血知识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位组织的宣传发动是目前我市献血者了解知识和接受招募的最主要方式,献血者对献血服务最不满意的分别为献血宣传资料、献血地点和献血纪念品种类。未献血者未参加献血的主要原因为献血不方便和担心健康状况,未献血者在应急、互助、血液库存紧张等情况下愿意参加献血。结论无偿献血服务应根据血站的实际情况,利用社会营稍方法,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献血服务导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后再次献血的情况,分析献血不良反应对献血者流失的影响,为采供血机构持续改进献血服务提供参考。方法利用采血信息系统调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献血者档案,做回顾性调查并对其进行电话回访,收集信息后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1月—2016年12月在大连地区参加无偿献血的248 202人中,发生献血不良反应并进行登记的有322人,发生反应后继续献血者96人,占比29.8%,相比未发生不良反应的献血者的再次献血率降低16.7%(后者再次献血率46.5%)。发生献血不良反应时是初次献血者的再次献血率为13.6%低于发生反应时为重复献血者再次献血率的55.6%(P0.05)。反应症状较重的献血者再次献血率为17.8%低于反应症状较轻献血者再次献血率的33.3%(P0.05)。发生以全身表现为主的献血反应者再次献血率为27.7%低于发生以局部表现为主的反应者再次献血率的45%(P0.05)。结论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给献血者带来负面体验,是造成献血者流失的1个重要因素,采供血机构应当对工作人员加强培训,提高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处置、护理及回访工作的质量,确保献血者安全,以此提高重复献血率,做好献血者保留工作来巩固固定献血者队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献血者的焦虑心理与献血知识的知晓状况,探讨献血者发生流失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本中心参与献血者300例,根据献血者的献血次数分为一次组(170例)与多次组(130例)。发放调查问卷调查两组献血者的一般资料、焦虑心理与献血知识的知晓状况。结果:无论一次或多次献血,男性均明显多于女性(P<0.05);两组献血者年龄、对献血知识的知晓程度及焦虑心理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献血者中学生所占比例较大,其次为教师和医生,农民及其他职业人群较少,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可知,献血者的年龄、对献血知识的知晓状况和心理焦虑程度是影响献血者流失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影响献血者发生流失的主要因素包括献血者的年龄、对献血知识的知晓率和心理焦虑程度,因此献血中心应积极开展献血知识及相关优惠政策的宣传,消除献血者顾虑,以发展更多的无偿献血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本地区成分献血者现况、献血动机及影响其捐献成分血的因素等,以寻求有效提高成分献血者招募、保留力度的方法。方法设计了《江苏省血液中心成分献血者调查问卷》,对在本中心的成分献血者进行随机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在调查群体中较低学历层次占74%。2)在献血动机中70.8%人选择"个人性格(助人、奉献爱心)、信仰等"。3)40.9%献血者是通过"同学(事)、朋友或家人介绍"参加成分献血。4)只有22.5%献血者知道"献血前如有危险行为或信息填写有误的处理方法"。5)工作人员态度(55.9%)、预约献血(62.6%)、安全(74.9%)、服务态度(60.5%)及献血环境(78.4%)等成为影响自愿捐献成分血的重要因素。6)70.1%的献血者献血后首要关注"捐献血小板的检测结果"。结论献血者现状、献血动机、对献血的认知、献血全过程的感受、关注重点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成分献血者的献血热情和持久程度。在整个成分献血过程中,应做好细致的献血服务、必要的心理疏导和沟通工作;加强成分献血宣传力度,争取得到更多高素质固定献血者的理解、参与和支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识别影响献血者实施保密性弃血的因素,归纳保密性弃血原因,为进一步改进献血招募策略和保密性弃血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年1月~2011年6月61例保密性弃血献血者的基本资料和保密性弃血原因等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因保密性弃血血液报废的报废率约为4.7/10万;4项传染性标志物检测呈反应性的为2人,1例梅毒反应性,1例乙肝表面抗原反应性;首次献血、大专以上学历的献血者相比多次献血、高中及初中学历组的献血者更有可能实施保密性弃血;保密性弃血的原因中患有各种疾病的最多为16例(26.23%),其次是服用药物为16例(26.23%),高危行为15例(24.59%)。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2017~2020年北京市无偿献血过程中献血反应发生率和分布情况的统计分析,了解献血反应的高发人群及情景,探讨预防措施,力争用良好的献血体验保留更多的多次献血者.方法 回顾2017~2020年北京市无偿献血1047036人次的献血资料,统计献血反应发生率,收集性别、采血地点、血型、献血次数等因素,分析献血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分析本中心接待的献血者的诉求,改进服务,稳定、扩大定期献血者队伍,保障临床用血需求。方法结合本中心工作实际,自行设计《无偿献血服务满意率调查表》,分别于2015年6月、12月和2016年6月、12月在本中心献血大厅、8辆流动采血车、2个固定采血点,向献血完毕后的无偿献血者随机发放调查表700份和900份,分别有效回收675份和868份。对影响无偿献血服务满意率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并比较2015年(改进服务前)、2016年(改进服务后后)各项影响因素满意率的差异。同时比较2015年、2016年本中心定期无偿献血者人数和年总献血人次变化情况,观察是否有明显增长。结果经调查和统计分析,在改进前,献血服务设施及舒适程度(满意率75.48%)、献血环境及安全卫生(满意率86.63%)、献血跟踪及信息反馈(满意率86.96%)、献血场所作息时间安排(86.94%)和工作人员讲解宣传(满意率89.85)是影响无偿献血服务满意率的主要因素。改进后,本中心无偿献血服务总体满意率从90.78%提升到96.50%(P0.01)。同时,定期献血者增长率11.01%;年总献血人次增长率11.05%,本中心全血、单采血小板采集量均创历史新高,在临床用血量持续攀升的情况下,保障了本地区各家医院的临床用血。结论依据调查分析,针对性改进无偿献血服务工作后,献血者满意率显著提升,定期献血者人数和年总献血人次明显增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在校本科生无偿献血行为及其再次献血的影响因素,为建立稳定的无偿献血队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5年11月,在河南省开封市河南大学随机抽取参加过无偿献血的在校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收集相关数据。共发放问卷236份,有效回收问卷221份,有效回收率93.6%。结果参加过无偿献血的221名本科生中,首次献血者158名(71.5%),再次献血者63名(25.8%)。再次献血的影响因素有:性别、专业、年级、无偿献血知识、无偿献血动机、朋友影响、无偿献血宣传是否到位及宣传方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级、无偿献血相关知识得分和朋友影响是本科生再次献血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形成良好的无偿献血氛围,进一步提高本科生无偿献血的认知水平能对在校本科生参加无偿献血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成都市街头无偿献血者的人群结构特征与服务满意度,为改进献血者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依据服务营销理论,采用SERVQUAL模型设计调查问卷,从有形性、可靠性、响应性、保证性、移情性5个服务质量维度,分别对成都市街头无偿献血者献血期望与感受2方面做5分制评价(5为最高分,1为最低分)。在成都市街头献血点发放调查问卷410份,当场填写并回收。结果在规定时间内收回有效问卷377份。成都市无偿献血者的年龄:主体为≥29岁者,占调查总数的65.52%(247/377);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下者占调查总数的84.08%(317/377);职业:以学生、农民、公司职员为主,分别占调查总数的18.57%(70/377)、13.26%(50/377)和31.30%(118/377);献血次数:初次献血者占58.62%(221/377);献血目的:"奉献爱心"者占86.47%(326/377)。献血者满意度水平:被调查者对献血点的有形性和移情性2方面较为满意,得分分别为0.13和0.17;对献血点的保证性满意度较低,得分为-0.11;对献血点的可靠性和响应性基本满意,得分为-0.05。人群结构对服务满意度的影响为:年龄和献血目的对服务有形性有明显影响,职业对服务有形性、可靠性、响应性和移情性有明显影响。结论成都市街头无偿献血者对献血服务整体质量较为满意,但对采血工作人员的操作技术、服务态度,以及血站在宣传献血常识,尤其是输血相关传染病的知识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而这些要求关系到献血者服务满意度和无偿献血者队伍的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