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MRI表现 ,分别采用SE序列T1WI、T2 WI、FLAIR和DWI。结果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MRI表现为两侧大脑皮层、皮层下区及苍白球T1WI等信号、T2 WI高信号 ,所有异常信号均呈两侧对称性改变。结论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塞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塞的诊断价值及对急性和非急性脑梗塞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急性脑中风35例患者,进行常规T2WI和DWI检查,并采用盲法进行对照观察。对DWI图像上出现的异常高信号的病变部位进行准确定位,并判断病变部位与临床症状与体征是否相符,对DWI图像上出现的异常高信号与FSE序列T2WI像上的表现进行对照观察。结果:35例在DWI像上均出现异常信号,其中3例是在发病后6h内进行MRI检查,而在常规T2WI像上未显示异常信号;2例是在发病后12h内进行检查,而在常规T2WI像上仅表现稍高信号;10例患者在发病后12~24h内进行检查,20例患者在发病后24-72h进行检查,在T2WI和DWI像上均出现异常高信号;其中8例在FSE T2WI像上表现为多发脑梗塞病灶,而在DWI像上显示为单一异常高信号。在DWI像上诊断急性脑梗塞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为100%。结论:DWI图像比常规T2WI图像对诊断急性脑梗塞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能发现常规T2WI像不能发现的超早期脑梗塞,并能鉴别急性和非急性脑梗塞,故DWI图像在诊断急性脑梗塞具有十分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宫颈癌复发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宫颈癌术后在我院复查MRI检查患者121例,其中行放疗37例,以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复发32例,先分为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再按术后是否行放射治疗分为单纯术后组及手术加放疗组,复发组分为单纯术后复发组及手术后加放疗后复发组,分别测量术后、放疗后宫颈残端与复发肿瘤的ADC值,进行对比分析;采用DWI诊断宫颈癌复发与病理进行对照比较,以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三项指标分析DWI对其复发的诊断价值。结果术后、术后放疗后与复发癌灶ADC值两两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术后复发与术后放疗后复发无统计学意义;DWI成像对宫颈癌复发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100%、95.51%、96.69%。结论弥散加权成像可以作为评估宫颈癌复发的准确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对于中枢神经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细胞瘤的MRI影像学资料,8例患者行常规MRI平扫及增强扫描,11例行弥散加权成像,测量病变的标准ADC值。结果 8例DWI实性部分呈高或稍高信号,3例呈高低混杂信号,肿瘤实性部分的标准ADC值为(0.59±0.03)×10-3mm2/s。结论中枢神经细胞瘤的标准ADC值显著低于其他侧脑室肿瘤,结合其DWI特点,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脑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脑部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对110例不同脑部病变(包括脑梗塞、脑出血、脑肿瘤、脑白质病变)的DWI图像以及同一病变在不同扫描序列之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DWI对急性、超急性脑梗塞高度敏感(达100%),对急性出血性脑梗塞也很敏感,对脑肿瘤的敏感性(75%)低于T2/Flair(92%),对脑白质病的敏感性低于T2/Flair,但可显示部分多发性化的活动病灶,对急性脑出血敏感性较差。结论 DWI能诊断常规MR序列不能显示的超急性期和急性期梗塞,对急性出血性脑梗塞的诊断也很有价值。能区别急性期和慢性期脑梗塞。还有助于脑肿瘤、脑白质病变的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磁共振DWI对脊柱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0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脊柱转移瘤病人进行矢状位T1WI,T2WI,T2WI/FS及DWI检查,研究其在常规序列和DWI上的表现,并将常规MR序列和DWI序列检出率进行比较,计算正常椎体和病变椎体在DWI上的信号衰减率(signal attenuation ratio,SAR)及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 MR常规序列和DWI序列(b=500 s/mm2)病灶检出率的比较:T1WI、T2WI/FS及DWI序列病灶检出率均高于T2WI序列,其间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T1WI、T2WI/FS及DWI序列病灶检出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1).(2)ADC值比较:在DWI上,病变椎体与正常椎 体的ADC值分别为:b=300 s/mm2时,(13.68±0.75)×10-4 mm2/s、(5.56±0.54) ×10-4 mm2/s;b=500 s/mm2时,(13.80±0.63)×10-4 mm2/s、(5.06±0.42) ×10-4 mm2/s.成像条件相同时,病变椎体的ADC值明显高于正常椎体(P<0.01).(3)SAR值比较:在DWI上,病变椎体与正常椎体的SAR值分别为:b=300 s/mm2时,(32.43±1.46)%,(14.94±1.34)%; b=500 s/mm2时,(48.04±1.55)%,(21.69±1.60)%.成像条件相同时,病变椎体的SAR值明显高于正常椎体(P<0.01).(4) 溶骨型、混合型及成骨型3组之间ADC值的比较 (b=500 s/mm2):溶骨型、混合型及成骨型转移瘤ADC值分别为(18.83±2.16)×10-4mm2/s、(13.89±4.42)×10-4 mm2/s、(8.77±1.07)×10-4 mm2/s,3型之间有明显的差异(P<0.01).(5) 溶骨型、混合型及成骨型3组之间SAR值的比较 (b=500 s/mm2):溶骨型、混合型及成骨型转移瘤SAR值分别为(58.87±3.99)%、(48.87±1.56)%、(34.48±3.58)%,3型之间有明显的差异(P<0.01).(6)ADC值与SAR值关系:在DWI上,成像条件相同时,相同组织的SAR值和ADC值之间存在正相关,相关性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DWI可较好地反映椎体的弥散特征,SAR值和ADC值作为一个量化指标,可对脊柱转移瘤和正常椎体进行可靠的鉴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MR SE/EPI DWI序列对在膝关节腔内的滑液进行成像,探讨不同类型积液的弥散特征及弥散成像对关节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我院2001年1月-7月间因膝关节疾病出现症状MRI检查的24例患,在不同B值下应用SE-EPI DWI序列对膝关节腔轴位扫描,图像传至Sun工作站,对所有病人的弥散图和ADC图进行兴趣区分析。统计检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经统计学检验,临床有外伤史的关节腔积液和无外伤史有症状的关节腔积液的ADC值无显性差异;外伤时间的长短对关节腔积液的ADC值并无统计学上的显影响。随弥散强度的增加,无论何种关节腔积液,其信号值均逐渐下降,ADC值降低,不同B值的ADC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MR弥散加权成像对外伤性和非外伤性关节腔积液的鉴别作用有限,外伤性关节腔积液的弥散特征基本一致,外伤时间不影响关节腔内液体的弥散。 相似文献
9.
胎盘植入是较为严重的产科疾病,及早诊断该病是治疗的关键.随着医疗检查技术的进步,CT、超声、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检查成为胎盘植入诊断的主要方式[1].其中产前筛查首选超声检查,但当患者体型较胖或腹肠胀气较多时,超声的穿透力有限从而使得对于疾病的诊断较为困难.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胃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临床病理确诊的胃恶性肿瘤患者48例作为病例组,其中胃腺癌38例,胃淋巴瘤10例。另随机选取健康志愿者2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行常规MRI(T1WI、T2WI)及弥散加权成像扫描(弥散敏感因子b值取0,800)。利用计算机软件直接测量肿瘤组织的信号强度值及ADC值,取其平均值。同样的方法获得对照组胃壁的ADC值,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组间对照研究。结果常规MRI胃恶性肿瘤检出敏感性为91.7%(44/48);DWI成像检出的敏感性为100%(48/48);DWI病灶部位信号强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胃恶性肿瘤平均信号强度值为345.33±170.10,正常胃壁平均信号强度值为149.80±36.24;在b值为800s/mm2时,胃恶性肿瘤平均ADC值是(0.87±0.11)×10-3 mm2/s,正常胃壁平均ADC值是(1.79±0.11)×10-3 mm2/s,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腺癌患者平均ADC值是(0.83±0.07)×10-3 mm2/s,胃淋巴瘤患者平均ADC值是(1.03±0.07)×10-3 mm2/s,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胃恶性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弥散加权成像在脑干梗塞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弥散加权成像 (DWI)在脑干梗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 0例脑干梗塞患者 ,中脑 3例 ,桥脑 8例 ,延脑 4例 ,脑干多发梗塞 5例 ,同时合并其它脑内梗塞或陈旧梗塞者占 15例 ,其中超急性 (<6h) 1例 ,急性 (6h~ 3d) 10例 ,亚急性 (3~ 7d) 7例 ,慢性期 2例 ,全部行常规DWI扫描。结果 全部成功行DWI检查 ,其中超急性期 1例仅在DWI明确显示梗塞病灶 ,急性期DWI显示病灶对比更加清晰 ,部分病变范围较T2 WI扩大 ,亚急性期DWI显示病灶仍呈较高信号 ,范围与T2 WI相仿或略小 ,陈旧梗塞软化灶DWI显示为低信号。延髓梗塞灶相对局限 ,边缘清楚 ,信号对比强 ,其中小脑后下动脉梗塞灶定位特征明显。桥脑和中脑梗塞灶急性期边缘较模糊 ,以桥臂连接部更加明显。结论 DWI可以早期特异地发现脑干梗塞灶 ,明确病灶范围和新鲜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急性缺血性脑梗死13例,其中超急性期(〈6h)2例,急性期(6~24h)4例,亚急性期(24~72h)7例,均行常规T1WI,T2WI,FLAIR及DWI扫描;其中,同时行MR灌注成像(PWI)1例、CT扫描6例。分析比较急性脑梗死病灶在DWI的影像学特征。结果:DWI序列对急性脑梗死病灶的显示,均优于常规T1WI,T2WI和FLAIR及CT;DWI的b值越高,弥散效果越好,病灶显示越清晰。结论:DWI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较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身弥散加权成像(WB-DWI)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病理确诊的31例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行全身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将结果按病灶解剖部位不同分为4组,即肺内、纵膈内、远处淋巴结区、远处器官区,分别与病理及CT和(或)MRI的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四组不同解剖部位病灶检出率分别为90.3%、66.7%、81.8%、100%。与CT和(或)MRI结果对照,四组不同解剖病灶敏感性分别为65.12%,39.76%、98%、97.15%,特异性为100%、96.97%、63.04%、2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弥散加权成像对非小细胞肺癌远处淋巴结及器官转移的诊断优于CT和/或MRI,可以作为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RI在小脑前下动脉(AICA)与小脑后下动脉(PICA)供血区梗死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搜集临床确诊的AICA供血区梗死5例和PICA供血区梗死7例.临床表现为典型或部分的AICA综合征与PICA综合征.全部行MRI检查.包括SE、FLAIR和DWI序列。结果:MRI可以良好显示AICA和PICA供血区梗死的部位与形态.其中DWI序列具有更佳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通过与SE/FLAIR序列的对照,有助于确定病变范围和鉴别病灶的新鲜程度。结论:MR弥散加权成像可以帮助;住确地诊断和鉴别AICA与PICA供血区梗死,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洪振宇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21,(3):274-275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脑血管病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等特点,成为近年来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1].缺血性脑卒中在脑血管疾病中占据重要位置,也是最为重要的脑血管病类型,脑梗死发病率在脑血管病中大约占到75%甚至更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常规平扫结合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宫颈癌患者和正常健康者进行了磁共振成像常规平扫结合扩散加权成像,比较正常宫颈与宫颈癌病灶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差异。结果研究组宫颈癌患者的平均ADC值为(1.20±0.34)×10-3mm2/s,正常宫颈的对照组平均ADC值为(1.88±0.21)×10-3mm2/s,经统计学分析研究组的平均ADC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病理分期的宫颈癌患者经扩散加权成像检查后的ADC值比较各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其他各期与Ⅰb期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显示存在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6例宫颈癌患者经MRI常规平扫检查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42例,符合率为91.30%(42/46);DWI联合MRI检查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45例,符合率为97.83%(45/46)。结论MRI对于宫颈癌的诊断及分期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DWI所测定的ADC值可有效地定量区分宫颈癌与正常宫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ropeller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在诊断急性脑梗塞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临床怀疑急性脑梗塞的123例患者,分别用Propeller DWI和常规EPI DWI做头颅MRI检查。由两名医师和一名技师共同读片并评价图像伪影和急性脑梗塞。对临床表现和病灶部位符合,DWI图像为高信号,相应部位ADC值降低,诊断为急性脑梗塞。结果:123例中,常规EPI DWI在颞叶、额叶、脑干和小脑出现伪影,分别为91例、43例、5例和7例;12例金属伪影。Propeller DWI在颞叶、额叶出现伪影,分别为2例和1例;无金属伪影。Propeller DWI检出全部77个急性脑梗塞灶,常规EPIDWI检出68个,漏诊9个。结论:Propeller DWI能够消除磁敏感性伪影,改善图像质量,提高病灶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在儿童病毒性脑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的34例儿童病毒性脑炎行常规T1WI、T2WI、液体反转恢复序列(FLAIR)和弥散加权成像(DWI)横断面扫描.根据常规MRI与DWI显示病变数目、范围、信号强度的对照分三组,与发病时间相结合计算并比较每组病灶各种检查序列的对比噪声比(CNR).结果:依据显示脑炎效果分:Ⅰ组(n=10)DWI优于常规MRI,发病时间平均(3.1±1.4)天;Ⅱ组(n=9)DWI与常规MRI基本一致,发病时间平均(5.6±1.9)天;Ⅲ组(n=15)常规MRI优于DWI,发病时间平均(15.3±7.7)天.Ⅰ组中DWI的CNR均明显高于T1WI、T2WI、FLAIR(P<0.01);Ⅱ组DWI的CNR与其它三个序列均无明显差异(P0.05);Ⅲ组DWI的CNR明显低于T2WI(P=0.022<0.05),与T1WI、FLAIR的CNR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儿童病毒性脑炎早期,DWI的CNR高于T1WI、T2WI、FLAIR;随发病时间延长,DWI的CNR低于T2WI.弥散加权成像在儿童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急性脑梗塞诊断中的价值,及对急性与非急性脑梗塞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均先行CT平扫,后行常规MRI及DWI检查。结果超急性期脑梗塞4例,CT呈阴性,常规MRI序列未见明显异常,而DWI均显示不同程度高信号;急性期脑梗塞21例只有2例CT显示新病灶,9例常规MRI(T2WI)显示新病灶,而DWI明显优于常规序列。结论 DWI对超急性期、急性期脑梗塞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能准确可靠地显示病灶的部位和范围,而且可以鉴别新旧梗死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在前列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4例前列腺病病变患者采用磁共振常规扫描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选取感兴趣区记录DWI的信号强度和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值,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64例经经手术或穿刺活检诊断结果显示前列腺癌35例,前列腺增生29例。当b取800s/mm2时,以前列腺癌组外周带癌灶的平均ADC值单值上界95%可信区间的上限为0.87×10‐3 mm2/s ,而前列腺增生结节的ADC值单值上界95%可信区间的上限为1.30×10‐3 mm2/s ,两组ADC之间无交叉,所以以ADC值≤0.87×10‐3 mm2/s作为诊断前列腺癌的阈值,其诊断敏感度为88.57%,特异性为89.66%,准确性为89.06%,Kappa=0.67,P <0.01,说明其与病理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DWI对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可提供定量诊断信息,ADC值是鉴别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的一个很有价值的参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