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胆道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4月入院行胆总管切开探查的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相关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一期缝合组32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00.23±26.24)min,术后住院时间为(6.23±2.43)d,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2.23±1.65)d;T管引流组32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31.54±39.35)min,术后住院时间为(10.23±3.64)d,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3.03±1.45)d.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胆总管探查后一期缝合的手术方法的临床实际效果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评价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取石后胆管一期缝合(primary closure,PC)与T管引流(T-tube drainage,T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中国期刊全文等数据库,查找2000-2012年发表的关于LCBDE取石后PC与T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文献资料,进行 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文献,合计57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LCBDE取石后PC与TD相比,在胆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上无统计学差异(RR=0.87,95%CI[0.46,1.63],P=0.66),但在手术时间(WMD=-28.66,95%CI[-34.00,-23.32],P<0.000 01)、术后住院时间(WMD=-3.03,95%CI[-3.85,-2.47],P<0.000 01)、总并发症发生率(RR=0.55,95%CI[0.34,0.89],P=0.01)等方面明显减少。结论:LCBDE取石后PC安全有效,可作为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胆总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探讨LCBDE一期缝合胆总管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108例接受LCBDE的患者临床资料,按胆总管缝合的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一期缝合组45例和T管引流组63例,比较两组的胆总管直径、胆总管结石数目、结石最大直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腹腔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术后随访1~6个月,彩超或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评估胆总管结石残余和狭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胆总管直径、胆总管结石数目、结石最大直径、腹腔引流管放置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89%比11.11%)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缝合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67.09 ±45.37)min比(191.14 ±52.53)min]、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62 ±0.65)d比(2.40 ±0.64)d]、术后住院时间[(6.58 ±2.93)d比(8.90 ±2.62)d]和住院总费用[(32327.30 ±7125.70)元比(35836.22 ±6991.00)元]均小于T管引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随访期间均未发现胆总管残余结石、胆总管狭窄.结论 LCBDE胆总管一期缝合可缩短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加快术后康复,节省住院费用,不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钟世洪 《当代医学》2016,(18):62-63
目的:比较胆总管结石应用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胆总管结石患者100例,根据入院治疗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治疗,观察组则采取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进行治疗,经治疗后,统计2组患者术后、术中的的有关情况及随访结果,并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87.3±5.8)min,术中出血量为(45.2±9.1)mL,术后引流量为(52.2±23.8)mL,术后补液量为(11.7±3.2)L,术前排气时间为(21.4±6.5)h,住院时间为(9.3±1.2)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手术5 d后2组患者的各项血生化指标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胆总管结石应用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治疗的疗效相当,但是一期缝合缝合术安全性能高且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于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共77例,分为一期缝合组(n=34)和T管引流组(n=43),比较两组比较,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带管时间、住院时间和手术费用.结果 一期缝合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带管时间和手术费用均少于T管引流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具有住院时间短、手术费用少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经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行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2种术式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3年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脏腹腔镜外科5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临床资料,分为两组:一期缝合组(primary suture ,PS)21例,“T”管引流组(T-tube drainage,TD)29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补液量、术后带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胆漏、胆管狭窄、消化不良、腹腔感染、胆管炎、残余结石)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成功,治愈后出院,无死亡病例。PS 组术后出现2例胆漏、1例胆总管残余结石及2例术后消化不良,TD 组术后出现3例胆漏、1例胆总管残余结石及3例术后消化不良,两组均无胆总管狭窄、胆管炎及腹腔感染者。PS 组术后带管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费用、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补液量少于 TD 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条件下,熟练的腹腔镜操作技术的支持下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术较“T”管引流术效果更好,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7.
彭智明  陈鹏  杨君 《安徽医学》2014,(12):1728-1730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后一期胆管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胆管一期缝合,对照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T管引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应严格把握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胆管一期缝合的适应证,在满足一期缝合的条件时,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胆管一期缝合的引流疗效优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T管引流。  相似文献   

8.
杨振德  周檎  梁廷华  魏翔 《西部医学》2008,20(3):568-569
目的探讨胆总管探查切口一期缝合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胆总管探查切口一期缝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9例患者术后均顺利康复。其中3例早期发生胆瘘后自行停止,36例术后行B超复查无残石、胆管狭窄。结论在术中行纤维胆道镜检的前提下,选择性地胆总管探查切口一期缝合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系统评价比较胆总管探查术后胆管一期缝合(PC)与留置T管引流(TD)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及手工检索相关文献,纳入比较PC与TD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评价.结果 共纳入6个研究进行分析,合计415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与留置T管引流组比较,胆管一期缝合组在围术期死亡率、术后胆漏及结石残留发生率上无显著差异性(P>0.05),但在术后伤口感染及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上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 Meta分析提示,胆总管探查术后胆管一期缝合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部分并发症发生几率,值得推广运用.但由于存在纳入研究较少、总体质量不高等易致偏倚的因素,影响论证真实性,期待更多高质量的多中心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与置T管引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70例于我院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缝合组和置管组各35例,缝合组患者在术后行一期缝合,置管组患者则采取置T管引流的术后处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补液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缝合组35例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为(3.6±1.2)d,术后补液量(4872.63±267.05)ml;置管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为(8.6±1.5)d,术后补液量水平为(7940.57±305.48)ml,缝合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远优于置管组患者,组间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缝合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患者为1例(2.86%);置管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病例数为2例(5.71%),组间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及置T管引流均能很好地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术后一期缝合处理可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11.
胆总管切开探查一期缝合术临床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娟英  许明辉  郑直  沈巍 《浙江医学》2004,26(5):331-332,335
目的探讨胆总管切开探查一期缝合不置T管引流的可行性、手术指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按适应证选择胆总管结石或可疑结石患者114例,随机分为一期缝合组及T管引流组,一期缝合组探查后不置T管引流,用5-0无损伤可吸收缝线作一期缝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用药情况、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费用情况,并进行随访.结果一期缝合组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平均输液量、输液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较T管引流组减少(均P<0.05);随访6个月~2.5年,未发现有胆管狭窄的临床征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T管引流组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只要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与缝合技巧,胆总管切开探查一期缝合术是安全可行的,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与T管留置效果。方法对东莞市厚街医院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90例行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数字法分为A组(n=45,予以T管引流)和B组(n=45,予以一期缝合),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但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安全有效,促进患者快速恢复,可将其作为临床首选方法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传统术式,但是否所有患者不加选择的均行T管引流值得商榷,近年来,随着腹腔镜、胆道镜、ERCP等技术及设备条件的改善,众多学者已在逐渐开展胆总管取石后一期缝合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5):47-50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一期缝合与T 管引流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GCBDS)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 年4 月~2019 年4 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 例GCBDS 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 组与B 组,每组各40 例,两组均接受LCBDE 治疗,A 组术中采用一期缝合,B 组术中使用T 管引流。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结石清除率、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GIQLI)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B 组,住院费用明显比B 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3 个月、6 个月时GIQL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术后1 个月时GIQLI 评分明显高于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BDE 一期缝合与T 管引流手术治疗GCBDS 的疗效相似,均可有效清除结石,但一期缝合操作更简单、术后恢复快,可早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李宇飞  丁恒一 《安徽医学》2018,39(5):572-575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一期缝合与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南阳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一期缝合,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置管时间、住院时间、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置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CD3+、CD4+及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0.00%vs 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可有效降低手术创伤,加快病情康复进程,提高细胞免疫功能,且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优于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一期缝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后一期缝合胆总管与置"T"管引流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63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的临床资料,其中一期缝合32例,T管引流31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缝合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恢复工作时间均短于"T"管引流组,住院费用低于引流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严格掌握一期缝合适应证的条件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后一期缝合较"T"管引流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7.
赵德明  于金宁 《求医问药》2014,(3X):127-128
目的:探讨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与T管引流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远期疗效,并对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的可行性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05年9月至2008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17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一期缝合组和T管引流组,为一期缝合组患者进一期缝合手术,为T管引流组患者进行T管引流手术,对所有术后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并采用MRCP检查统计患者胆总管结石的复发率及胆总管狭窄率。结果:在T管引流组的患者中,有16.1%的患者复发胆总管结石,有14.28%的患者复发胆总管狭窄;在一期缝合组的患者中,有4.9%的患者复发胆总管结石,有1.64%的患者复发胆总管狭窄。两组患者均无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的远期疗效明显优于T管引流术,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向子春 《中国医疗前沿》2012,(4):36+25-36,25
目的对比腹腔镜胆总管探查胆道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效果。方法我院肝胆外科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的患者108例,根据取石完毕后处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成一期组与T管组各54例,一期组取石完毕后采用一期缝合,T管组取石完毕后置入T管引流,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胆汁丢失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疗效判定指标。结果一期组的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T管组,住院费用、胆汁丢失量明显少于T管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其它观察指标两组相差无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期缝合较T管引流效果好,可以避免T管引流的一些弊端,但是要严格掌一期缝合的适应征。  相似文献   

19.
金卫 《当代医学》2013,(20):123-124
目的通过对8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分别行一期缝合术和T管引流术治疗法,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3月收治的88例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一期缝合组与T管引流组两组,对两组手术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结果一期缝合组治疗的患者在术后患者可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平均所有时间以及肛门排气所用时间方面较T管引流组少,且一期缝合组住院费便宜、手术后患者的胆汁量较于T管引流组少,两组差异明显,但其它观察项目两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采用腹腔镜一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手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患者身体恢复快,可以避免采用T管引流的一些弊端。  相似文献   

20.
黄悦  刘学民  祁亚斌  雷凯 《海南医学》2020,31(23):3071-3073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探查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探索出更加合理的诊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市第九医院联合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于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10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探查术治疗,其中50例接受胆总管一期缝合治疗者纳入观察组,58例行T管引流者则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腹腔引流时间、住院花费及胆汁漏发生率。对患者进行为期18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结石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腹腔引流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分别为(83.32±12.48) min、(7.56±1.07) d、(18 340.2±2 418.7)元,明显少于对照组的(91.56±13.02) min、(8.95±1.76) d、(22 135.5±2 332.5)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胆汁漏发生率为4.00%,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