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鳞状细胞癌抗原(SCC)与CA-125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经临床病理确诊的73例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3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患者以及37例健康妇女,采用微粒子免疫分析仪IMX和罗氏E170分别检测血清SCC和CA-125数值,比较分析二者改变的临床意义.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及CIN组相比,宫颈鳞癌组治疗前血清SCC含量及阳性率均较高(P<0.05);而CA-125在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FIGO不同分期中,SCC含量及阳性率均显著改变(P<0.05);而CA-125仅含量改变有统计学差异(P<0.05).SCC和CA-125在不同病理分级中均无显著改变(P>0.05).宫颈鳞癌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SCC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CA-125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SCC测定可作为宫颈鳞癌诊断的辅助指标,用于病情进展、治疗效果的监测.而CA-125在宫颈鳞癌诊疗中的意义不大,二者联合检测不能提高对宫颈鳞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SCC在宫颈鳞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宫颈鳞癌患者血清中鳞状细胞癌抗原 (SCC)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2 0 4例宫颈鳞癌患者采用微粒子酶免疫法检测血清SCC值 ,结合临床资料分析该抗原改变的临床意义。结果 宫颈鳞癌、宫颈腺癌和慢性宫颈炎患者SCC阳性率分别为 64 2 1 %、 1 8 1 8%和 1 0 0 0 % ;三个阳性率间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 ;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与SCC间均有相关关系 (P <0 0 1 ) ;有淋巴转移与无淋巴转移者的SCC阳性率间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结论 SCC量有随宫颈鳞癌患者病情加重、病理分级的增高而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刘玉含  刘红春 《中外医疗》2014,33(1):180-181
目的探讨血清TAM、SCC和CYFRA21—1联合检测在食管鳞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别采用生化比色法和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48例食管鳞癌患者、53例慢性食管炎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TAM、SCC和CYFRA21—1水平。结果食管鳞癌组血清TAM、SCC和CYFRA21—1水平均高于慢性食管炎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食管炎组血清TAM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CYFRA21—1和SCC水平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M、SCC和CYFRA21—1联合检测的敏感性明显高于TAM、SCC和CYFRA21—1单独检测(P〈0.05),但特异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TAM、SCC和CYFRA21—1水平在食管鳞癌患者中明显升高,三者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食管鳞癌诊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类3号染色体端粒酶(hTERC)基因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08年10月东莞地区100例宫颈脱落细胞标本,其中CIN患者63例、宫颈鳞癌(SCC)患者7例、正常细胞学或炎症妇女30例,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检测宫颈脱落细胞hTERC基因.结果:在CIN Ⅰ、CINⅡ/Ⅲ和SCC患者宫颈脱落细胞中hTERC基因的表达率分别是15.15%、89.67%和100%,CIN Ⅰ、CIN Ⅱ/Ⅲ和SCC组与正常组比较,hTERC基因阳性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CIN Ⅰ与CINⅡ/Ⅲ比较,CINⅡ/Ⅲ与SC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变程度增加,hTERC基因表达率增加.hTERC基因检测CINⅡ/Ⅲ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67%、92.06%、83.87%和93.53%.CIN和SCC组病例与正常或炎症组比较,hTERC基因扩增比例增加,可观察到明确的超二倍体现象.hTERC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宫颈病变的程度关系密切.结论:hTERC基因在CIN和SCC中表达异常,随着病变程度增加其阳性率增加,可作为宫颈病变恶性进展的监测标志.  相似文献   

5.
子宫颈鳞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SP法测定MMP-9的表达及分布;明胶酶谱法测定活性型MMP-9蛋白的含量;RT-PCR技术检测MMP-9 mRNA表达水平.结果:在宫颈鳞状上皮癌(SCC)组织和高度鳞状上皮内损害(HSIL)中MMP-9蛋白的表达量均高于低度鳞状上皮内损害(LSIL) (P<0.05);宫颈SCC组织中淋巴结转移组MMP-9的阳性率为78.3%,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63.3% (P<0.01);MMP-9的表达在不同的病理分级与临床分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而SCC和HSIL中的MMP-9酶活性均高于LSIL (P<0.01). 而SCC和HSIL中的MMP-9 mRNA的表达情况亦与上述结果相似.结论:MMP-9与宫颈SCC的早期浸润及转移有关,MMP-9表达量的增高,尤其是其酶活性的增高有助于正确评估患者预后和制定适当的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PIK3CA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10例LSIL,30例HSIL,50例SCC石蜡标本中PIK3CA蛋白的表达水平,比较各组间的差别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①PIK3CA在LSIL和HSIL的阳性率分别是20%和63.3%,差异有显著性(P=0.044);②PIK3CA在宫颈鳞癌组织高表达,阳性率为76%,但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无显著关联.结论 ①PIK3CA在LSIL向HSIL的转变过程中,表达增强,PIK3CA高表达可能是宫颈鳞癌形成过程中的早期事件,参与宫颈癌变过程;②PIK3CA在宫颈鳞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许文兵 《吉林医学》2013,(32):6674-6675
目的:研究肌动蛋白相关蛋白复合体2/3(Actin-related protein complex2/3,ARPC2/3)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子宫颈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法检测ARPC2/3蛋白在CIN和SCC中的表达,同时与正常宫颈组织中的ARPC2/3蛋白做对照。结果:正常宫颈组ARPC2/3蛋白阳性率13.8%,SCC组ARPC2/3蛋白阳性率59%,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ARPC2/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39.5%、40.6%、44.7%,正常宫颈组与CIN组及SCC组间ARPC2/3蛋白阳性率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而CIN各组间ARPC2/3蛋白阳性率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PC2/3蛋白随着CIN由轻至重表达逐渐增强直至在SCC中的高表达,其增强与宫颈病变的恶性程度呈正比,对诊断子宫颈鳞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王素英  董芸蓉 《现代实用医学》2007,19(7):574-574,576
目的 探讨p16蛋白在宫颈鳞癌(SCC)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2例SCC、53例CIN和30例慢性宫颈炎中p1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p16蛋白在SCC和CIN中的阳性率(91.7%和83.0%)均高于慢性宫颈炎(13.3%),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CIN与SCC中的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p16蛋白在CIN、SCC中的表达明显增加.提示它可作为发现宫颈癌早期病变的辅助标记物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血浆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阳性率与宫颈癌期别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2006-2009年宫颈癌患者164例,回顾性分析其血浆SCC-Ag阳性率与宫颈癌的期别、病理类型及治疗前后关系.结果 宫颈鳞癌患者血浆SCC-Ag阳性率明显升高,期别越晚SCC-Ag阳性率越高,术后及治疗后较术前、治疗前阳性率明显下降.宫颈腺癌SCC-Ag阳性率无明显升高.结论 血浆SCC-Ag阳性率与宫颈鳞癌的期别呈正相关;血浆SCC-Ag水平可作为宫颈鳞癌病变程度及治疗监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宫颈癌患者hTERC基因扩增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08年2月~2009年2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20宫颈脱落细胞标本,按细胞学分组分为正常细胞组20例,无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组15例,低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病变(LSIL)组25例,高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病变(HSIL)20例,鳞状细胞癌(SCC)组40例;按组织学分组正常细胞学妇女20例,CIN患者6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SCC)患者40例,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检测宫颈脱落细胞hTERC基因扩增情况.结果 (1)在正常细胞组、ASCUS组,LSIL组,HSIL组和SCC组患者宫颈脱落细胞中hTERC基因扩增的阳性率分别是0%、33.3%、52.0%、80.0%和100%;正常细胞、ASCUS、LSIL、HSIL和SC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调整检验水准(α=0.005)后,进行组间两两比较,随细胞学病变程度增加,hTERC基因扩增的阳性率增加.(2)在CIN Ⅰ,CIN Ⅱ/Ⅲ和SCC患者宫颈脱落细胞中hTERC基因的扩增的阳性率分别是30%、67.5%和92.5%;CIN Ⅰ、CINⅡ/Ⅲ、SCC组比较,hTERC基因扩增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CIN Ⅰ与CIN Ⅱ/Ⅲ、CIN Ⅰ与SCC、CIN Ⅱ/Ⅲ与SC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SCC组hTERC基因拷贝数也明显增加.(3).维、汉族CIN患者hTERC基因的扩增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TERC基因在CIN和SCC中异常扩增,且随病变程度增加扩增阳性率增加,可作为宫颈病变进展的生物学监测指标;hTERC扩增在维、汉族CIN患者中无明显差异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生长抑制基因表达的蛋白p33ING1和端粒酶逆转录酶催化亚单位(hTERT)在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鳞癌石蜡组织中的表达及二者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宫颈浸润性鳞癌5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35例患者中p33ING1和hTERT的表达,并与正常宫颈13例进行对照.结果:①对照组,CINⅠ、Ⅱ级组,CINⅢ级组和SCC组中p33ING1阳性率分别为84.6%,90%,64%,19.2%,SCC组中表达明显下降,与前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四组中hTERT阳性率分别为15.4%,70%,96%,100%,宫颈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p33ING1和hTERT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但它们的表达均和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无显著差异.结论: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组织中p33ING1表达明显下降,而hTERT表达明显增加,二者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同时检测二者的表达,有助于宫颈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2.
宫颈鳞癌组织中Survivin和p53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组织中Survivin和p53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宫颈鳞癌组织中Survivin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Survivin和p53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0%、53.33%.Survivin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分化程度、新辅助化疗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但与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53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分化程度无关,但与临床分期、是否进行新辅助化疗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Survivin和p53在宫颈鳞癌中共同表达阳性率为51.67%,尤其是术前进行了新辅助化疗或伴转移的病例中,二者的共同表达阳性率更高,分别为85%和91.67%.结论:Survivin和p53可能参与了宫颈癌的演进和恶化,两者可能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死亡相关蛋白样激酶(DLK/ZIPK)、整合素β1(Intβ1)在人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及宫颈鳞癌(S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15例正常宫颈上皮(NE)、30例CIN及85例SCC中DLK/ZIPK和Intβ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①在NE、CIN及SCC中,DLK/ZIPK的阳性率分别为93.3%、63.3%、32.9%,且DLK/ZIPK的低表达与宫颈癌的肿瘤大小、肌层浸润深度、细胞分化及淋巴结转移有关,与脉管浸润及患者年龄无关。②Intβ1在NE、CIN及SCC的阳性率分别为13.3%、63.3%、85.9%,Intβ1与宫颈癌的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分化有关,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肌层浸润深度及脉管浸润无关。③DLK/ZIPK与Intβ1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呈负相关(r=-0.244,P=0.024)。结论 DLK/ZIPK的表达下调及Intβ1的高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在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死亡相关蛋白样激酶(DLK/ZIPK)、整合素β1(Intβ1)在人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及宫颈鳞癌(S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15例正常宫颈上皮(NE)、30例CIN及85例SCC中DLK/ZIPK和Intβ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①在NE、CIN及SCC中,DLK/ZIPK的阳性率分别为93.3%、63.3%、32.9%,且DLK/ZIPK的低表达与宫颈癌的肿瘤大小、肌层浸润深度、细胞分化及淋巴结转移有关,与脉管浸润及患者年龄无关。②Intβ1在NE、CIN及SCC的阳性率分别为13.3%、63.3%、85.9%,Intβ1与宫颈癌的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分化有关,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肌层浸润深度及脉管浸润无关。③DLK/ZIPK与Intβ1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呈负相关(r=-0.244,P=0.024)。结论 DLK/ZIPK的表达下调及Intβ1的高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在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 9(CA19 9)、糖类抗原72-4(CA72 4)、糖类抗原125(CA125)和鳞状细胞癌抗原(SCC)及叶酸检测在宫颈鳞癌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 对66例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4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及57例健康对照者进行HPV及上述血清肿瘤指标的检测,分析不同组别各种指标的差异。结果: 宫颈鳞癌组HPV、 CEA、CA19 9、CA72-4、CA125、SCC和叶酸水平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水平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在筛选宫颈鳞癌的应用上,HPV敏感度最高,其次是SCC,AFP与叶酸无显著意义。使用多元判别分析显示,除AFP外的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诊断准确率可达67.4%;而进一步将上述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HPV和叶酸,准确率可达80.5%。结论: HPV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可辅助宫颈鳞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金闺秀  杨海涛  林毅  钟惠珍 《浙江医学》2016,38(8):548-550,554
目的 探讨核糖核苷酸还原酶小亚基 M2(RRM2)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20 例宫颈上皮 内瘤变 2~3 级组织、68 例宫颈鳞癌组织和 18 例正常宫颈组织中 RRM2 蛋白表达,并分析与临床病理参数及肿瘤标志物之间的关系。 结果 RRM2 在宫颈鳞癌组织中蛋白阳性表达率为 82.35%,明显高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55.00%)和正常宫颈组织(11.11%),3 组 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织分化程度、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阳性与否的宫颈鳞癌患者 RRM2 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即高分化组低于中、低分化组,SCC 阳性组高于 SCC 阴性组。 结论 RRM2 在宫颈鳞癌组织中高表达, 且组织分化低、血清 SCC 阳性者的 RRM2 蛋白阳性表达率偏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SP法测定MMP-9的表达及分布.结果 在宫颈鳞癌组织(SCC)和重度鳞状上皮细胞内损害(HSIL)中MMP-9蛋白的表达量均高于轻度鳞状上皮细胞内损害(LSIL) (P<0.01,P<0.05);宫颈鳞癌组织中淋巴结转移组MMP-9的阳性率(78.3%)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63.3%),P<0.01;MMP-9的表达在不同的病理分级与临床分期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MMP-9与宫颈鳞癌的早期浸润及转移有关,MMP-9表达量的增高有助于临床医师正确评估病人的预后并制定适当的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冯春翠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21(1):105-107,110
目的:研究宫颈癌患者血清TSGF、SCC含量及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方法:选取在本院就诊的宫颈癌患者纳入研究的观察组,将同期就诊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纳入研究的对照组,采集外周血检测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含量,收集宫颈组织检测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的X蛋白(Bax)、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mRNA和蛋白含量.结果:(1)血清学指标:观察组的血清TSGF、SCC含量以及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凋亡分子:观察组宫颈组织中Bcl-2的mRNA和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而Bax和Caspase-3的mRNA和蛋白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侵袭分子:观察组宫颈组织中MMP-2和MMP-9的mRNA和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血清TSGF、SCC含量异常升高;且Bcl-2、MMP-2和MMP-9处于高表达状态,而Bax和Caspase-3处于低表达状态.  相似文献   

19.
宫颈鳞状细胞癌PCNA及p53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p53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1例宫颈鳞癌及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PCNA及p53表达.结果宫颈鳞癌p53阳性率及PCNA强阳性率分别为22.6%和61.3%,正常宫颈p53及PCNA均为弱阳性,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PCNA强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p53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无关(P>0.05).结论 p53基因突变在宫颈鳞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检测宫颈鳞癌组织中PCNA表达有助于判断细胞的增殖活性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20.
张燕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1,32(10):1187-1187
目的 联合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观察其在宫颈癌诊断及疗效和预后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06年8月-2010年12月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宫颈癌患者76例,同期体检的健康妇女60例作为正常对照,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清行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na,SCC)、癌胚抗原(carcino embryonic antigen,CEA)、CA19-9和CA125的水平,观察其与宫颈癌及其临床分期和肿瘤分化程度以及肿瘤组织类型之间的关系并观察其与疗效的关系.结果 各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在宫颈癌患者中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其水平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和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宫颈癌临床分期越晚、肿瘤分化程度越低,各肿瘤标志物的水平越高.SCC在宫颈鳞癌中的水平显著高于宫颈腺癌(P<0.05).CEA、CA19-9和CA125在宫颈腺癌中的水平显著高于宫颈鳞癌(P<0.05).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可提高诊断敏感性,治疗有效的患者在治疗前各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低于无效组且治疗后显著降低(P<0.05).治疗无效的患者治疗前后各肿瘤标志物水平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SCC、CEA、CA19-9和CA125可作为宫颈癌患者诊断和疗效及预后分析的辅助指标之一,并有助于区分组织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