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中山市综合医院门诊哨点就诊者性病发生情况和感染流行趋势,为制定中山市性病预防控制规划提供依据。方法依照《中山市性病监测工作实施方案》,对皮肤科、妇科、泌尿科(含男性科)门诊就诊者进行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等五种性病监测,实验室检测分别采集血、尿道/生殖道拭子样本进行梅毒及生殖器疱疹血清学、淋球菌细菌及沙眼衣原体核酸检测。结果监测哨点门诊性病一年共发现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919例,检出率为2.9‰,未发现同患两种以上性病者。结论综合医院监测哨点门诊就诊者性病检出率较高,存在向一般人群扩散的潜在因素,全市应加强性病监测,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高龄备孕妇女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现状进行调查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以1627名在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孕前保健门诊于2017年9月—2019年9月接受自费或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高龄备孕妇女为调查对象,取其宫颈分泌物进行沙眼衣原体检测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有2.15%的高龄备孕妇女受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其感染率与非高龄备孕妇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1.43%的感染者无自觉不适症状;妊娠次数大于3次、丈夫包皮过长以及伴随生殖道其他感染与高龄备孕妇女感染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几率显著相关.结论:应关注备孕妇女特别是高龄备孕妇女的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情况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昆明地区不孕不育症患者生殖道感染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现状及其与不孕不育症的关系.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2年5月在昆明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生殖内分泌门诊就诊的378对不孕不育症夫妇作为研究对象,把同期的270对孕前检查并受孕的夫妇作为对照,比较生殖道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率.结果不孕不育症组男女双方的解脲支原体、人型衣原体及支原体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男女双方生殖道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与不孕不育症存在明显相关性,宜夫妻同步诊治.  相似文献   

4.
赵欣 《当代医学》2013,(10):76-77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与孕妇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湖南省妇幼保健院2010年1月~2012年5月住院分娩的生殖道感染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的110例孕产妇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妊娠周数未感染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孕产妇110例做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产妇胎膜早破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胎膜早破率与对照组胎膜早破率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感染解脲支原体孕产妇发生胎膜早破共58例,感染沙眼衣原体孕产妇发生胎膜早破共11例,同时感染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孕产妇共4例,发生胎膜早破3例,相比对照组胎膜早破5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与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感染的关系密切,在妊娠期中晚期应进行筛查,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胎膜早破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通州区2010-2014年5种监测性病的流行特征,为制订有效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2010-2014年南通市通州区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及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报告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4年南通市通州区累计报告性病病例1 905例,年均发病率为33.51/10万。5种监测性病按年均发病率排列依次为:梅毒24.45/10万、淋病3.45/10万、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3.45/10万、尖锐湿疣1.88/10万、生殖器疱疹0.28/10万。梅毒发病率每年均占性病发病首位;淋病、梅毒及性病总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女性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8.91、10.98、7.25、120.39,P<0.01)。20~49岁组性活跃人群发病率最高,占63.02%;职业以农民和家务待业为主,占74.49%。地区分布特征为城镇和流动人员较多的通海、金沙和兴仁片发病率最高。结论做好性病防治工作应切实加强疫情监测,规范性病诊疗,广泛宣传教育,针对重点人群做好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了解昆明地区不孕不育症患者生殖道感染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现状及其与不孕不育症的关系.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2年5月在昆明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生殖内分泌门诊就诊的378对不孕不育症夫妇作为研究对象,把同期的270对孕前检查并受孕的夫妇作为对照,比较生殖道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率.结果 不孕不育症组男女双方的解脲支原体、人型衣原体及支原体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男女双方生殖道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与不孕不育症存在明显相关性,宜夫妻同步诊治.  相似文献   

7.
王元 《安徽医学》2013,34(2):191-192
目的了解本地区非淋球菌性生殖道感染患者的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状况。方法利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方法(FQ-PCR)对2010和2011年来院就诊的420例非淋球菌性生殖道感染患者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同时作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检测。结果检出阳性病例211例,阳性率50.0%,(211/420):其中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和混合感染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1.9%(134/420),11.7%(49/420)和6.7%(28/420),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的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解脲支原体高于沙眼衣原体;不同性别在不同病原体感染中有所不同,总体上女性感染高于男性(P<0.05),在解脲支原体单一感染差异两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女性高于男性,但在沙眼衣原体单一感染和两种病原体混合感染中两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地区解脲支原体是非淋球菌性生殖道感染患者的主要病原体,女性呈明显高感染状况,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可作为临床检测的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8.
黎秋波 《包头医学》2013,37(1):35+32
目的:了解妇女生殖道衣原体感染状况,为妇女生殖道衣原体防治措施提供资料。方法:采集宫颈分泌物,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衣原体感染检测。结果:对8677名妇女生殖道衣原体测定,阳性597例,阳性率6.88%。结论:加强女性宫颈分泌物沙眼衣原体实验室检测,控制沙眼衣原体的传播和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利华  肖国宏 《中外医疗》2008,27(16):125-126
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已成为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并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多数学者认为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是一种免疫病理反应.沙眼衣原体侵入人体后,产生的细胞免麦、体液免疫及介导反应细胞因子,一方面产生保护性作用,另一方面也产生损伤性作用,从而导致疾病的产生.其在女性生殖道的感染,除了导致输卵管炎、宫颈炎、盆腔炎以外,尚可能引起输卵管性不孕、宫外孕等严重并发症.深入认识沙眼衣原体致病机理和机体的免疫防御机翻,对预防和治疗沙眼衣原体感染性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女性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103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女性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病因诊断。方法 2001年6月-2004年3月对我院妇产科女性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患进行临床分析,病因探讨,治疗观察。结果和结论 女性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病因主要为不洁性行为,要根治的重要方法是配偶双方治疗。  相似文献   

11.
黄晓虹 《中国热带医学》2007,7(10):1810-1810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感染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可引起不孕症、异位妊娠、盆腔炎、流产以及新生儿沙眼衣原体感染等严重危害,我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对就诊者行宫颈沙眼衣原体检测和相应治疗,获得满意结果,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衣原体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及不同因素干预,探讨并比较表皮生长因子(EGF)及红霉素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感染的影响,探索新的抑制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方法和思路.方法:用经过筛查的8~12周清洁级小鼠72只,制成沙眼衣原体生殖道感染模型,分别用EGF及红霉素干预,统计并比较不同时间每组小鼠阴道感染率及阳性感染者阴道排菌量情况.结果:由对照组第8 d CT阳性感染率为79.2%可知沙眼衣原体动物感染模型制作成功;在感染第8 d、第18 d EGF干预组感染率分别为45.8%、33.3%,红霉素干预组为33.3%、4.2%,与对照组的79.2%、75.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阳性感染者中阴道脱落菌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EGF及抗生素通过不同的抗菌机制降低小鼠生殖道CT感染的发生率并能降低衣原体的毒力,从而为预防衣原体感染找到浇新的策略打下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患者阴道上皮组织中E-选择素、血管黏附分子1(VCAM1)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70例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女性患者为感染组,选取100例健康女性志愿者或无生殖道感染的良性妇科疾病女性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阴道壁结缔组织的E-选择素、VCAM1表达水平.分析E-选择素及VCAM1的相关性.结果 感染组患者阴道上皮组织中E-选择素及VCAM1阳性信号的平均灰度值高于对照组(P<0.05);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患者阴道黏膜组织中E-选择素及VCAM1表达呈正相关(r=0.672,P=0.002).结论 E-选择素、VCAM1可能参与了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过程.  相似文献   

14.
澄江县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摘要)研究生李武导师王同寅(昆明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昆明650031)关键词沙眼衣原体,生殖道感染,育龄妇女,危险因素中国分类号R18R711.3为了探讨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  相似文献   

15.
湘南地区泌尿生殖道感染沙眼衣原体的基因型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湘南地区泌尿生殖道感染沙眼衣原体分离株的基因型(血清型)分布情况.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对湘南部分地区泌尿生殖道感染沙眼衣原体病人的62份阳性标本进行了基因分型. 结果沙眼衣原体基因型中, E型25份,D型14份, F型9份,G型7份,J型4份;有3份不典型基因型,未进一步分型.结论湘南地区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基因型别以E型为主,其次为D型、F型、G型、J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男男性行为人群淋球菌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有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同伴推动法对男男性行为人群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取禁尿2 h以上的首段尿液进行生殖道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核酸检测.结果 男男性行为人群中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感染阳性率分别为1.4%、4.5%,混合感染0.2%.年龄、文化程...  相似文献   

17.
淋球菌和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属于性传播疾病中较为常见的类型,且该感染类型主要是由于泌尿生殖道受沙眼衣原体的侵袭而产生,且受沙眼衣原体感染而产生的泌尿生殖道炎症,对患者的身体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并且沙眼衣原体的波及范围会不断扩大,累积到生殖道、眼以及其他脏器和组织等部分,并且能够通过母婴传播。故在公共卫生防疫中对于沙眼衣原体的感染防治至关重要,临床治疗中只有及时明确淋球菌和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状况,才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早恢复身体健康。而在临床检测中选择应用LCR技术进行检测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并能够及时准确地对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判定,为后期的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沙眼衣原体是性传播疾病最主要的病原体之一,可使人体生殖道感染,引起女性尿道炎、宫颈炎、慢性盆腔炎、输卵管性不孕、异位妊娠等.沙眼衣原体感染人体后,宿主发生免疫反应,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产生一系列抗体,也有许多细胞因子参与其中,可以通过检测抗体与细胞因子及基因的多态性诊断沙眼衣原体感染性疾病.以下是对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输卵管性不孕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沙眼衣原体是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广泛寄生于人体内 ,少数具有致病性。衣原体有沙眼衣原体、鹦鹉衣原体和肺炎衣原体三型 ,其中沙眼衣原体是引起女性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类型 ,也是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近几年来 ,对于衣原体、支原体感染与输卵管妊娠的关系有不同的报道 ,我们对急慢性输卵管妊娠患者 1 67例进行阴道分泌物衣原体、支原体检测 ,进一步证实沙眼衣原体 ,解脲支原体感染与输卵管妊娠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我院自 1 998年 4月至 2 0 0 0年 4月住院治疗的急慢性输卵管妊娠共 1 67例为研究组 ,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 ,年龄 1 8- 3…  相似文献   

20.
任建华  任虹 《中原医刊》1998,25(2):10-11
环丙沙星治疗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72例疗效观察任建华1任虹2冯惠安2沙眼衣原体(chlamydiatrachomatisCT)是引起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近20年国外报道,CT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STD),远远超过淋菌及其他STD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