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汉防己甲素(Tet)滴眼液治疗实验性角膜移植排斥反应效果及植片变化。方法:建立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模型,随机分4组:A、B、C、D组为SD-Wistar大鼠行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术,SD鼠为受体,Wistar鼠为供体,其中A组为空白对照组,B~D组分别为3,5,10g/L汉防己甲素滴眼液治疗组。术后不同时间裂隙灯显微镜记录及比较各组角膜植片新生血管情况,并观察植片病理学改变。结果:植片内主要为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B、C、D组术后7,14,21,28d时角膜植片水肿、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及新生血管明显少于A组(P<0.05)。不同Tet浓度组间比较C组排斥指数最低(P<0.05)。结论:高浓度(10g/L)Tet治疗角膜移植排斥反应时可出现角膜基质水肿及角膜大泡,但5g/L浓度Tet滴眼液可有效抑制角膜移植排斥反应,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汉防己甲素滴眼液防治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悦  张适  陈小平  胡世兴 《眼科学报》2006,22(3):202-206
目的:探讨汉防己甲素滴眼液防治角膜移植排斥反应效果及最佳用药浓度。方法:建立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模型,随机分5组:A、B、C、D、E组为SD-Wistar大鼠行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术,SD鼠为受体,Wistar鼠为供体,其中A组为空白对照组,B~D组分别为0.3%、0.5%、1.0%汉防己甲素滴眼液治疗组,E组为0.1%地塞米松治疗组。术后不同时间裂隙灯显微镜记录及比较各组角膜植片新生血管情况,并观察植片病理学改变。结果:植片内主要为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B、C、D组术后7d、14d、21d、28d时角膜植片水肿、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及新生血管明显少于A组(P<0.05)。术后2周不同Tet浓度组间比较C组排斥指数最低,与E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0.5%浓度汉防己甲素滴眼液可有效抑制角膜移植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3.
汉防己甲素抑制兔眼超声乳化术后炎症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汉防己甲素对晶状体超声乳化术后房水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 对 2 0只实验兔行单眼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 ,随机分为 2组 ,对照组每天滴生理盐水 ,实验组滴 0 1%汉防己甲素。术后不同时间检测房水蛋白含量。结果 术后 3d两组房水蛋白含量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术后 7d和 14d两组房水蛋白含量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汉防己甲素可以有效地抑制超声乳化术后的炎症反应 ,减低房水蛋白含量 ,促进手术损伤后血 房水屏障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穿透角膜移植术后植片的免疫排斥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以及发生机制和治疗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汉防己甲素抑制自由基眼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搪塞汉防己甲素对自由基眼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24只实验兔随机分为汉防己甲素组及对照组。术后动态测定房水中丙醛含量。结果 汉防己甲素丙二醛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汉防己甲素能够显著抑制自由基引起的眼损伤。  相似文献   

6.
李兰  李云川  曹倩 《国际眼科杂志》2011,11(12):2206-2207
目的:为控制角膜移植术后发生排斥反应,探讨防治排斥反应的有效途径。方法:对73例73眼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患者术后排斥反应发生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73眼中28眼发生免疫排斥反应(38%),其中高危角膜病变21眼,非高危角膜病变7眼,有角膜新生血管者占88%,排斥反应发生时间为术后2wk~3a,以内皮型排斥反应为主(43%)。经药物联合治疗,角膜排斥反应得到明显抑制,有效率达61%。结论:高危角膜病变免疫排斥反应几率明显增加,发生时间及持续时间较长,因此应根据不同角膜病变在术前、术中、术后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排斥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汉防己甲素抑制兔晶状体后囊膜混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Guo L  Zhang X  Zhang S 《中华眼科杂志》2002,38(4):235-238
目的 探讨汉防己甲素对白内障摘除术后晶状体后囊膜混浊形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对48只实验兔行单眼囊外晶状体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前随机分为A组对照、B组术后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C组术后结下注射汉防己甲素和D组术中植入汉防己甲素镀膜人工晶状体。术后不同时间检测各组术眼的房水细胞数、蛋白质和丙二醛含量,记录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程度和湿重。结果 除术后14d房水丙二醛含量外,囊外晶状体摘除术后不同时间4个组的房水细胞数、蛋白质和丙二醛含量,以及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的程度和湿重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其中B和C组术后不同时间房水细胞数、蛋白质和丙二醛含量均低于A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B、C和D组术后不同时间晶状体后囊膜混混的程度和湿重均低于A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防汉己甲素可有效抑制兔眼晶状体摘除术后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的形成;其最佳用药剂量和途径尚需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穿透角膜移植发生排斥反应后再行角膜移植广州南方医院魏湛云,张淑红,林瑞杰本文介绍我院93年收治的4例穿透性角移术后发生排斥反应后再移植病例,并对治疗的若干问题进行讨论。例1男24岁左眼氨水烧伤两年,遗留角膜白斑。左眼视力0.08,角膜呈灰白色,全层角...  相似文献   

9.
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确立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有效防治策略。方法对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的86例进行回顾性总结。结论从分子水平减少供受体间的抗原差异,研制新一代高效安全的免疫抑制剂,创造免疫耐度的理论环境可能是控制高角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汉防己甲素抑制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增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汉防己甲素对体外培养的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机制,寻找治疗翼状胬肉和预防其复发的有效药物.方法:(1)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浓度的Tet作用下,体外培养的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形态的变化,并与丝裂霉素(Mitomycin,MMC)进行比较.(2)MTT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的Tet作用48h对体外培养的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与MMC进行比较.(3)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的Tet作用48h,体外培养的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1) Tet作用下,细胞胞体收缩,变圆,间隙增宽,药物浓度高时,细胞碎裂,浮起.0.1,0.2g/L MMC作用下大量细胞碎裂,溶解.(2)不同浓度的Tet作用48h对体外培养的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0.1g/L与0.2g/L MMC、4×10-5 mol/L Tet与0.2g/L MMC对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活性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P>0.05).Tet的IC50接近10-5mol/L(为0.848×10-5mol/L).(3)Tet作用下,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周期中S期细胞增多,浓度越高,作用越明显.结论:汉防己甲素对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细胞分裂被阻止在S期(DNA合成期).可望用于对翼状胬肉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tetrandrine (Tet) eye drop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n corneal graft and on allograft rejection in rats. · METHODS: Models of allograft rejection were set up in 64 SD rats and they were then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5, 10g/L tetrandrine eye drops-treated and control groups. At different times postoperatively, neovascularization and inflammation of corneal graft were observed using slit-lamp microscopy, HE staining, light microscopy and microphoto-analysis. · RESULTS: The graft was infiltrated mainly with lymphocytes and mononuclear-macrophages. 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 and inflamm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in the 5g/L Tet-treated group (P <0.05),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on day 7, 14, 21, 28 postoperatively. · CONCLUSION: Corneal edema and corneal epithelial bubble appear when the graft is treated with tetrandrine of higher concentration (10g/L), but 5g/L Tet eye drops significantly inhibit corneal allograft rejection in rats without serious side-effects.  相似文献   

12.
雷公藤多甙滴眼液防治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TⅡ)滴眼液局部应用对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角膜移植模型,随机分组A,B,C组为SD大鼠-Wistar大鼠组间同种异体角膜移植,SD大鼠为受体,Wistar大鼠为供体,其中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0.02%TⅡ滴眼液组、C组为0.03%TⅡ滴眼液组,另设D组为SD大鼠同种间对照组、E组为SD大鼠自体对照组.用裂隙灯显微镜记录及比较各组移植排斥指数(RI),包括角膜植片透明度、水肿度、新生血管程度,并比较角膜排斥发生时间.结果术后各组移植排斥指数及发生角膜移植排斥时间,A组与B组、A组与C组、B组与C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D组和E组两对照组之间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TⅡ滴眼液可有效地防治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0.03%比0.02%TⅡ滴眼液更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发生与未发生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大鼠泪液标志蛋白表达,筛选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相关蛋白并分析其与角膜免疫排斥反应相关的可能机制。方法:行大鼠右眼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 I组从角膜旁中心取植片,缝线保留长度约1mm,术后给予抗生素滴眼液;Ⅱ组取角膜中心植片,缝线尽量剪短,术后给予环孢霉素A滴眼液;术后计算排斥反应系数。术后第7d采集泪液。弱阳离子交换芯片结合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筛选穿透性角膜移植大鼠血清中表达的免疫排斥反应相关的低相对分子质量差异蛋白,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初步分析可能的标志蛋白。结果:术后第7d时Ⅰ组发生角膜移植排斥反应,Ⅱ组没有发生;两组中共有108个蛋白质被标记,其中有分类价值的标志蛋白质有11种,相对分类价值较高的有6种,蛋白质搜库结果提示相关蛋白可能是下调蛋白:Pro-histogranin、胰高血糖素样肽1;上调蛋白:β-防御素2、细胞凋亡蛋白酶-3亚基、神经激肽A。结论:应用SELDI-TOF-MS技术获得大鼠角膜移植后泪液标志蛋白表达图谱的实验方法稳定可行,提示我们在角膜的免疫排斥反应的后续研究中考虑能量代谢、神经递质在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活体共聚焦显微镜对角膜移植后排斥反应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活体共聚焦显微镜(CMTF)观察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 方法 对穿透角膜移植患者术后定期行CMTF检查。 结果 通过连续共聚焦扫描及焦点分析,得到角膜X、Y轴和Z轴多层精确的、可重复的图像及时间记录四维显示。角膜移植术后角膜可出现多种反应,如角膜上皮反应、基质反应。角膜移植排斥反应主要表现为移植片周围大量圆形细胞浸润、大的异常上皮细胞、基质水肿、基质细胞变为成纤维细胞及细胞排列紊乱。 结论 应用CMTF可直接观测活体角膜各层细胞形态、结构、病理转归及角膜移植免疫排斥的早期反应,以及反应过程的发展,为较早地诊断角膜移植排斥反应提供依据。这是裂隙灯检查所不及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RAPA)纳米粒滴眼液抑制高危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疗效和机制。方法应用不同处理因素干预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观察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RAPA纳米粒滴眼液能明显延长角膜植片存活时间,并能使植片CD4 和CD8 T淋巴细胞表达时间延后。RAPA纳米粒滴眼液组植片中IL-2始终表达,而VEGF表达在14d开始被抑制。结论RAPA纳米粒滴眼液能延长高危角膜移植植片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HLA-A/B、DR抗原的基因配型对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的影响。设计实验研究。研究对象北京同仁医院穿透性角膜移植角膜供受体材料150对。方法 回顾角膜供受体的基本信息、免疫排斥反应发生情况、可能引起排斥反应的高危因素。对供体角膜环和受体病变组织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法进行HLA-A/B、DR抗原的基因检测及配型。根据供体与受体HLA配型是否一致分为配型符合组及配型不符合组。采用χ2检验对组间排斥反应率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基因配型及其他相关危险因素对发生排斥反应的发生风险。主要指标不同HLA抗原基因配型的排斥反应发生率;发生排斥反应的OR值。结果 150对角膜组织中HLA-A/B配型符合组64例,3例(4.69%)发生免疫排斥反应;配型不符合组86例中23例(33.72%)发生排斥反应(χ2=18.430,P<0.001)。HLA-DR配型符合组34例,9例(25.71%)发生免疫排斥反应,配型不符合组115例,23例(20%)发生免疫排斥反应(χ2=0....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白介素 1受体拮抗剂 (IL 1ra)滴眼液对高危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治疗作用。方法 SD大鼠为供体 ,Wistar大鼠为受体。缝线法诱导角膜新生血管后行角膜移植。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点眼 ,实验组分别用IL 1ra 1、3、5mg/mL点眼。同时设IL 1ra 1mg/mL结膜下注射组。观察植片的存活情况并检测植片中CD1阳性细胞。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IL 1ra 3、5mg/mL组和结膜下注射组均可明显延长植片的存活时间 (P <0 0 5 )并减少植片中CD1阳性细胞的浸润。结论 IL 1ra滴眼液可以用于治疗高危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18.
同侧颈淋巴结切除抑制鼠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同侧颈淋巴结切除对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模型 ,36只SD鼠为受体 ,18只Wistar鼠为供体 ,受体鼠再分为A、B、C三组 ,其中A组为对照组 ,B组为双侧颈淋巴结切除组 ,C组为同侧颈淋巴结切除组 ,每组 12只鼠 ,其中 10只用于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裂隙灯下观测 ,2只用于角膜植片病理学检查。对各组角膜存活情况进行评分比较 ,评价疗效。结果 :B、C两组角膜植片平均存活天数 (meansurvivetime,MST)分别是 (4 6 .30± 9.4 6 4 )d和 (4 4 .4 3± 7.6 0 4 )d ,明显高于A组(10 .71± 1.5 6 7)d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而B、C两组之间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移植术后 2w ,A组大鼠的角膜排斥反应各参数均明显高于B、C两组 (P <0 .0 1) ,而B、C两组之间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病理检查提示A组角膜组织水肿 ,基质层明显增厚 ,胶原纤维排列紊乱 ,有较多的新生血管形成 ,而B、C两组仅发现内皮细胞密度较正常角膜降低。结论 :双侧颈淋巴结切除与同侧颈淋巴结切除两种方法均能有效抑制角膜移植排斥反应 ,后者在减少手术创伤的同时 ,并不降低对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10)滴眼液局部应用对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建立封闭群大鼠角膜移植模型,随机分组A、B、C组为SD-Wistar组间同种异体角膜移植,SD为受体,Wistar为供体,其中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o.5mg@L1T10滴眼液组,C组为1mg@L-1T10滴眼液组,D组为SD-SD对照组,即SD大鼠间同种异体移植组和E组SD自体角膜移植对照组.用裂隙灯显微镜记录及比较各组角膜透明度、水肿度、新生血管度、移植排斥指数(RI)以及角膜排斥发生时间.结果术后各组角膜植片透明度、水肿度、新生血管程度以及发生角膜移植排斥时间,A组与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D组和E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10滴眼液可有效防治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