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糖皮质激素在隐球菌性脑膜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在隐球菌性脑膜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45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前期治疗用两性霉素B加氟康唑或氟胞嘧啶,后期治疗用氟康唑或伊曲康唑维持,配合使用糖皮质激素。结果:40例患者治愈。糖皮质激素在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治疗中不仅可以减轻两性霉素B的不良反应及改善症状,对颅内高压及后期治疗中各种不明原因的症状都有较好的控制作用。结论:糖皮质激素在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治疗中有其特有的作用,如能准确用药将对治疗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2.
隐球菌性脑膜炎3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分析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一般资料及诊治情况。结果:有基础疾病者8例,发病前有鸽子接触史13例,严重高颅内压[≥3.43kPa(35cm H2O)]17例(17/35),腰穿蛛网膜下隙置管引流4例.侧脑室引流2例。7例单用氟康唑或与氟胞嘧啶合用:9例应用两性霉素B静脉滴注或联合鞘内注射、氟胞嘧啶口服;23例采用分期治疗,即初期采用两性霉素B静脉滴注与鞘内注射同时应用,联合氟胞嘧啶或氟康唑口服.直到脑脊液培养转阴,后期应用氟康唑或伊曲康唑等维持治疗。39例患者治愈28例,好转2例,死亡或自动出院6例,复发3例。采用分期治疗的23例患者全部治愈,无1例复发。结论:脑脊液隐球菌菌体计数作为主要疗效监测指标是合适的:采用分期治疗方案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疗效显著,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应当提倡;颅内降压治疗是降低早期死亡率、减少病残率的关键,腰穿蛛网膜下隙置管引流和侧脑室引流是有效降低颅内压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体外真菌药敏结果和不同抗真菌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将酵母相马尔尼菲篮状菌调成菌悬液并转移至药敏培养基中混匀,然后将混匀的酵母菌悬浮液接种到ATBTMFUNGUS 3酵母样真菌敏感性检测试纸条上孵育,可以通过肉眼判读杯状凹中酵母菌的生长情况,获得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氟康唑、氟胞嘧啶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同时临床观察不同抗真菌药物治疗的疗效。结果84株马尔尼菲篮状菌均显示两性霉素B MIC<0.5 mg/L,伊曲康唑MIC<0.125 mg/L,伏立康唑MIC<0.06 mg/L。73株(86.90%)马尔尼菲篮状菌显示氟康唑MIC≥1 mg/L。69株(82.14%)马尔尼菲篮状菌显示氟胞嘧啶MIC≥4 mg/L。药敏结果显示马尔尼菲篮状菌对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的MIC均处于低水平,而对氟康唑和氟胞嘧啶MIC均处于高水平。84例患者中有7例未接受抗真菌治疗者均死亡,77例患者接受了抗真菌治疗,其中74例治疗好转,治疗好转率96.10%。两性霉素B治疗组好转率96.88%,伏立康唑治疗组好转率92.3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结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可以选择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和伊曲康唑治疗,不推荐选择氟康唑和氟胞嘧啶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前,对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抗真菌治疗,两性霉素B联合氟胞嘧啶或氟康唑被公认为是急性期最佳治疗方案.临床上经常遇到两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或氟康唑治疗一段时间后,不良反应明显,脑脊液隐球菌计数持续2~3个/mm3,这些隐球菌是死细胞还是活细胞?决定两性霉素B是否需要继续用下去.过去人们常通过显微镜脑脊液墨汁染色进行隐球菌计数,通过脑脊液真菌培养检验隐球菌是否存在及其活力,通过乳胶凝集实验观察治疗效果.虽然操作简便,但不能精确判定新生隐球菌的活力.因此,建立方便、有效的检测新生隐球菌活力的方法,便于指导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治疗.我们采用一种新型的穿透性核酸染色剂(SYTO9)和常规的核酸染色剂碘化丙啶(PI)进行双重染色后,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观察,能准确判定新生隐球菌的活力.同时使用维生素K3增强的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进行活力测定比较.  相似文献   

5.
报告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女,21岁。妊娠晚期确诊为SLE,经大剂量甲泼尼龙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后出现发热、头痛,血培养及脑脊液培养检出隐球菌,诊断为罗伦隐球菌性脑膜炎。给予两性霉素B、氟康唑、氟胞嘧啶联合抗真菌治疗后症状好转,脑脊液培养转阴。病程中以小剂量泼尼松维持SLE治疗。  相似文献   

6.
隐球菌性脑膜炎是由隐球菌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所致,该病病情危重,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最近,笔者应用两性霉素B成功地治疗了1例隐球菌性脑膜炎并发颅内压增高的患者,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7.
新型隐球菌仅有培养基上菌株超微结构的检查,而直接电镜检查脑背液(CSF)中的新型隐球菌尚未见有报告。本文报告一例SLE患者因每日服80mg强的松龙4个月,结果并发了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乃对其(CSF)中的隐球菌作了透射电镜检查,并与直接涂片及培养的菌相比较。取患者治疗(以两性霉素B20mg/d及5-氟胞嘧啶800mg/d)前及治疗后的10及20天CSF沉淀物分别作镜检、培养及电镜观察。并以培养基上生长的菌作电镜观察对照。结果:直接镜检:治疗前可见到大量菌,呈球形,外围以  相似文献   

8.
隐球菌性脑膜炎是一种死亡率高、预后较差的疾病,美国国家过敏与感染病研究所(NIAID)推荐的治疗药物主要是两性霉素B(AmB),同时联合应用其他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氟康唑及氟胞嘧啶。但是,AmB的不良反应较大,常见的有低血钾、肝肾功能损害、骨髓抑制等。部分病人由于这些不良反应而不能继续静脉使用这一药物。笔者在临床上对2例隐球菌性脑膜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ecurrent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RVVC)致病白假丝酵母菌对7种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差异。方法以FUNGUS-7真菌药敏试剂盒对已确定的213株白假丝酵母菌致病菌株进行2种多烯类药物、4种唑类药物和5-氟胞嘧啶共七种抗真菌药的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RVVC组致病白假丝酵母菌对7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依次为: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益康唑咪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VVC组致病白假丝酵母菌对7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依次为: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5-氟胞嘧啶咪康唑益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RVVC组对制霉菌素和咪康唑的敏感性显著高于VVC组(P0.05);结论 RVVC和VVC致病白假丝酵母菌对抗真菌药的敏感性大体一致,RVVC治疗首选制霉菌素,VVC治疗首选制霉菌素或两性霉素B。  相似文献   

10.
鉴于近10年来酵母样菌感染的发病率有所增加,而且,某些罕见菌如拟球酵母菌、红色隐球菌、地丝菌、毛孢子菌等也可使人类致病。作者对126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其方法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1.
皮肤隐球菌病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1例皮肤隐球菌病。患者男,36岁。皮损局限于颈部,开始表现为肉芽肿,无破溃,否认外伤史。外院诊断为黄色肉芽肿,手术切除后,切口出现溃疡、轻度糜烂、基底红、上覆白色分泌物。取分泌物作真菌学检查证实为新生隐球菌感染,手术前肉芽肿及术后溃疡病理切片均见有散在带厚荚膜的厚壁孢子。X线检查见左肺下部片状阴影。脂质体两性霉素B治疗3周后,皮损愈合。  相似文献   

12.
腰穿置管引流脑脊液加鞘内注药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回顾性分析近年我科应用腰穿置管引流脑脊液加鞘内注药治疗的6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临床资料,探讨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治疗方法。结果6例患者全部治愈,其中初期治疗阶段即采用腰穿置管引流脑脊液加鞘内注药治疗的4例患者脑脊液隐球菌培养转阴时间为6~14d,平均10.2d。2例因不能系统应用两性霉素B而在治疗后期采用上述方法治疗的患者顺利完成全部疗程。腰穿置管引流脑脊液加鞘内注药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表现为皮肤溃疡和骨髓炎的播散性隐球菌病一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 报告一例播散性隐球菌病的临床、实验研究和治疗结果。方法和结果 患者女,33岁。1年前上臂、肩、臀及大腿长结节,此间怀孕并早产。产后半个月新发结节泛发全身。3个月前诊断为“血源播散性肺结核”,但抗结核治疗无效。体检发现面部、牙龈、躯干、臀部及四肢共39个结节和溃疡,左胫、腓骨骨质破坏及窦道。脓涂片及病理活检见脓液和坏死组织内有大量真菌孢子,培养酵母样菌落生长,尿素酶及咖啡酸试验阳性。经API酵母菌反应条和血清学鉴定为新生隐球菌血清型A.将菌种接种于大小鼠后发现脑、肺、肝等易受累。临床分离株核糖体内转录间隔2区序列分析法鉴定为新生隐球菌新生变种。停抗结核药,用抗真菌药治疗。强化段用两性霉素B和氟康唑,维持段口服伊曲康唑。局部用两性霉素B.30d后结节消失,200d后溃疡和窦道全部愈合,277d时停抗真菌药,患者痊愈。  相似文献   

14.
临床常见念珠菌药敏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NCCLS M27-A2)测定从临床血液、痰液、阴道分泌物和尿液等标本中分离出的常见念珠菌158株,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的最低抑菌浓度(MIC)。158株受试菌对氟康唑的敏感率在82.8%~100%之间,耐药率在0%~17.2%;对伊曲康唑敏感率为74.8%~100%,耐药率在0%~26.2%。临床最常分离出的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10.5%和9.7%。热带念珠菌耐药率分别为4.2%和7.5%,未检到耐氟康唑、伊曲康唑的副秃发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对唑类药物敏感率最低(82.8%),耐药率达27.2%,除9.3%白色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耐药外,其余受试菌对两性霉素B均敏感,所有受试菌对氟胞嘧啶均敏感。临床常见致病念珠菌对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的敏感率最高,对唑类药物存在不同程度耐药件.  相似文献   

15.
作者报告用(1)两性霉素乙,(2)转移因子,(3)两性霉素乙加转移因子治疗10例慢性粘膜皮肤串珠菌病患者,4例在婴儿期已有感染,另1例在2岁时发生持久性串珠菌病(表一),而另5例直到6~10岁才开始发病,3例(例6、8、10)是在多次或长期使用治疗呼吸道感染或疖病的抗菌素后发生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真菌及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情况,为有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性病门诊120例RVVC患者和120例同期在本院做健康查体妇女(对照组)行病原学检查及酵母菌培养鉴定。结果 120例RVVC患者阴道分泌物分离出124株假丝酵母菌,其中白假丝酵母菌85株(68.55%),非白假丝酵母菌39株(31.45%),对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制霉菌素及咪康唑具有较高的体外抗菌活性,敏感率分别为98.39%,95.97%,91.94%和90.32%;支原体感染63例(52.50%),衣原体感染20例(16.67%),其他病原体感染37例(30.83%)。对照组120例仅查出白假丝酵母菌7例,支原体感染14例,未查见衣原体,其他病原体感染4例。结论 RVVC的主要病原菌仍是白假丝酵母菌,制霉菌素、咪康唑仍可作为经验用药的首选药物;RVVC常合并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对久治不愈的RVVC患者,需注意是否合并有其他病原体感染,应予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两例结节病伴发隐球菌病患者,一例继发5年,另一例9年之后。作者等进行了免疫学的研究,发现多核白细胞功能、补体结合及血清抗体都属正常范围;而串珠菌素、腮腺炎病毒、链激酶链道酶(SK-SD streptokioase-streptidornase)、结核菌素、组织胞浆菌素、芽生菌素,球孢子菌素以及二硝基氯苯(DNCB)等皮肤迟发过敏反应都为阴性。两例患者用间接荧光检查发现隐球菌抗体及串珠菌、腮腺炎病毒及隐球菌抗原对淋巴细胞反应都有降低。由上述资料,说明两例患者都有细胞中介免疫缺陷。  相似文献   

18.
免疫抑制患者的主要死因是真菌感染,如在白血病患者中占致死性感染的21%。真菌感染一般发生在免疫抑制后1~6个月。作者复习了有关文献,归纳出引起感染的真菌。(1)酵母菌:最常见的是假丝酵母及曲霉种,前者依次为白假丝酵母、热带假丝酵母、近平滑假丝酵母、光滑球拟酵母和克鲁斯假丝酵母。少见菌种有皱落假丝酵母、季也蒙假丝酵母、葡萄牙假丝酵母和伪热带假丝酵母。隐球菌病中常见新型隐球菌感染。其他还有白吉利丝孢酵母、脆壁克鲁维酵母、酿酒酵母和皮肤  相似文献   

19.
真菌病     
20 0 3 3 1 0 2 氟康唑与 5-氟胞嘧啶体外联合抗新生隐球菌临床分离株的实验研究 /郭秀军 (二军大长征医院皮肤科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 0 0 3 ,2 (2 ) .-91~ 93实验结果显示 ,联合用药时显著减少了每一药物 MIC值的几何均数 ,3 5%受试菌表现为协同作用方式 ,55%表现为相加作用 ,1 0 %表现为无关作用方式 ,未观察到拮抗作用方式 ;测定不同浓度下药物单独和组合作用的一株菌的菌落形成单位 ,每一联合用药组合都较 5-氟胞嘧啶单独用药有明显减少。说明氟康唑与 5-氟胞嘧啶联合比单一用药抗新生隐球菌的活性高。表 2参 8…  相似文献   

20.
Haloprogin是一种广谱抗菌剂,该药在试管内对白色串珠菌(Candida albicans)、酵母菌和某些固紫阳性细菌的作用,以及在临床上对皮肤白色串珠菌感染的疗效早有人报告。本文首次报告Haloprogin和制霉菌素在临床上治疗皮肤串珠菌感染疗效的对比。作者采用1%Haloprogin霜剂和制霉菌素软膏。Haloprogin霜以水分散性半固体霜剂为基质,每克霜剂含有溶于聚乙二醇400,聚乙二醇4000,聚乙烯吡咯烷酮的Haloprogin10毫克。制霉菌素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