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PBL教学在肿瘤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4年7月~2016年7月在肿瘤科随机选取76名护生作为实验组,选取79名护生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生在肿瘤科实习结束后的专科理论水平、护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专科实习任务完成情况及临床带教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护生的专科理论水平、护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专科实习任务综合评价及临床带教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PBL教学法应用于肿瘤科临床带教有利于提高护理带教满意度和护生的综合能力,对确保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教学路径在产科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实习护生30人作为实验组,应用临床护理教学路径模式;将2009年实习护士30人作为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护生的出科综合成绩,并征求实习护生和带教老师对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意见.结果:实验组护生出科综合成绩高于对照组(P<0.01),师生对临床护理教学路径评价很高.结论:临床护理教学路径可以提高临床教学效果,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避免机械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联合PBL教学模式在急诊科护生教学培训中的效果.方法 将2013年至2015年在本科实习的158名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跟班制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联合PBL教学模式,对两组护生实习后的理论、操作、应急能力、对带教的满意度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实验组护生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应急能力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实验组对带教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诊科护生应用临床路径联合PBL教学模式有利于护生尽快掌握护理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提高护生应急能力、综合能力及对带教的满意率,保证了临床护理实习带教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信在神经内科实习护生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3月在我科实习的58名护理专业实习生为对照组,2014年7月~2015年3月的64名护生作为微信组。对照组以传统方法带教,微信组在传统带教的基础上,进行基于网络环境的微信辅助实习带教。对两组护生出科考核成绩和对科室带教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微信组护生出科考核成绩和对科室带教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微信为平台,结合传统带教方法进行实习带教管理,能激发护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更好地掌握专科知识和护理操作技能,并可提高护生对科室带教满意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带教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心内科护生护理小讲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6月~2011年4月入科实习的43名护生作为对照组,将2011年6月~2012年4月入科实习的35名护生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按照传统实习计划开展护理小讲课,观察组将临床路径应用于护理小讲课。比较两组护生理论考核成绩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考核成绩及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临床路径应用到心内科护理小讲课,能明显提高护生理论水平和考核成绩,同时也可以促进师生交流,提高护生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组责任制带教模式在骨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观察组为2014年—2015年在骨科实习的56名护生,采用小组责任制的临床带教模式,对照组为2013年—2014年骨科实习的54名护生,采用传统护理教学模式,对两组护生的出科护理考核成绩及病人对护生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生出科护理考核成绩及病人对护生的满意度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科临床护理教学中采用小组负责制临床带教模式,可提高护生基础及专科知识水平和技能及病人对实习护生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岗前教育与临床带教一体化形式对护生综合能力的影响,以提高护生执业能力,更好地培养适应现代化社会需求的综合性护理人才.方法:选择2009年7月~2010年3月在本院实习的护生共167名,以抽签的方法分为对照组84名和实验组83名,对照组使用传统的带教方式,实验组采用岗前教育与临床带教均有带教老师来执教的带教方式,并在实习的各个阶段对护生进行严格的考核.结果:实验组实习结束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实习后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岗前教育与临床带教一体化形式能显著提高护生综合能力,值得推广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路径,探讨其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路径,将2007年实习护生作为实验组,应用临床护理教学路径模式;2006年实习护生作为对照组,应用传统带教模式。比较两组实习护生的出科综合考核成绩,并征求带教老师和实习护生对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意见。结果实验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Z=4.29,P0.01);师生对临床护理教学路径评价较高。结论临床护理教学路径可以提高临床教学效果;引导临床教学,避免传统教学的随意和重复现象;有利于发挥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教学法在中医耳鼻喉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方法:将我科2009年-2011年中医学本科专业实习生按照单双月份,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施行临床路径教学法,对照组按传统带教法。4周后对2组学生进行考核和满意度调查。结果:实验组学生的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学生对临床带教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施临床路径教学法对中医耳鼻喉科实习生进行教学管理,能明显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骆梅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112-113
目的:探讨临床教学路径在ICU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60名ICU实习护生在入科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按实习大纲要求学习、传授知识;实验组按ICU临床教学路径表进行带教并及时评估.出科时考核比较两组带教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生在明确实习目标、护理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发现及解决问题能力、带教满意度、团结协作能力等方面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者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临床教学路径带教能提高ICU实习护生的带教质量及带教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任红梅  曾伟 《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4):116-117
目的:探讨系统化整体护理带教模式在儿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1~6月在我科实习的30名护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将2010年7~12月在我科实习的30名护生作为实验组,采用系统化整体护理带教模式,以"护理程序"为具体带教步骤进行带教。出科前由带教老师、患方对护生的实习效果进行10分制评价。结果:实验组护生的责任感、临床观察、沟通交流、护理动态文书书写、创新性思维、患方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系统化整体护理带教模式提高了临床护理教学的质量,适应了新的护理模式,受到了护生和患方的认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媒体互动式教学在心脏外科护理实习教学中的作用,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方法]将心脏外科实习的186名护生分组,单月组为实验组,双月组为对照组,对照组护生接受传统讲述式的带教,实验组护生接受多媒体互动式的带教,从专科理论和专科操作考核成绩、带教老师对护生的综合评价、护生对教学工作满意度方面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除了病情观察能力外,实验组护生的专科理论与临床操作合格率及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多媒体互动式教学方式在心脏外科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以“护生为主体”实习模式对提高护理实习质量的作用.方法 将2009年实习的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60人和对照组63人,实验组采用以护生为主体的实习模式,即由护生交班,分管患者,主持护理查房和小讲课.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实习结束后对两组护生临床综合能力、患者满意度进行测评.结果 实验组临床综合能力(t =4.68,P<0.01)和患者满意度(t =2.42,P<0.05)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生对各项教学效果评价较好.结论 运用以“护生为主体”实习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生的临床综合能力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的理论和方法在消化内科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及评价.方法 将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我科实习的护生7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式带教方法.比较两组护生理论、技术操作成绩及护生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护生在出科考核成绩(理论、操作)及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应用临床路径于临床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实施过程,探讨其在护理本科生后期实践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将30名入科实习护生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综合教学,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教学路径进行教学.结果 实验组护生的出科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带教老师对护生的满意度及学生学习兴趣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应用,提高了整体带教能力,使护理教学质量管理得以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DCA包括PLAN(计划)、DO(执行)、CHEEK(检查)和ACTION(处理)4个阶段循环应用于老年病科护理带教管理的效果。方法将2009年7月至2010年5月入科的110名护生作为对照组,2010年7月至2011年5月入科的105名护生作为实验组(采用PDCA循环法带教);对两组护生的实习综合能力考核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护生实习综合能力考核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临床带教模式满意率(98.1%)明显高于对照组(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对实验组护生的工作满意度达到9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病科在护理带教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不仅能提高护生及带教教师的综合素质,同时促进科室护理质量的全面提高,进而推进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将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引入心脏外科护理实习带教中的效果.方法 将心脏外科护生按入科时间分为实验组66人,对照组58人.实验组实施临床路径带教管理模式,分阶段制订临床教学计划单并限期完成实习目标;对照组实施传统带教模式.出科前比较两组护生出科考试成绩以及对护理带教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护生出科成绩和对带教满意度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个性化临床路径教学法在消化内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2016年3月60名消化内科实习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个性化的临床路径式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实习带教模式,教学结束后比较2组护生的理论、操作成绩及带教满意度。结果采用个性化临床路径式教学的实习护生出科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及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均高于传统式带教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临床路径式教学法明确了专科教学内容及目标,规范了专科护理教学的流程,提高了教学质量及护生的满意度,有利于培养实习护生的学习能动性,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临床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规范临床带教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从2006年开始改革并规范临床带教管理模式,随机抽取2003年7月~2006年5月我院实习护生300名为对照组2,006年7月~2009年5月我院实习护生300名为实验组,回顾性调查两组护生的实习考核成绩及对临床带教老师的评价。结果:实验组护生的理论、操作考核成绩、护理病历书写评分、护理查房、讲课评分及对临床带教老师专业素质的评价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临床带教管理模式提高了实习护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及临床带教老师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20.
罗晓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1):115-117
目的:观察临床路径在护生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提高带教水平的方法.方法:选择某医院实习护生12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名,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带教方式,实验组采取临床路径下的带教方式,比较两组实习护生理论考核、实践技能考核、综合素质能力及对带教的满意度.结果:两组实习护生出科时理论考核、实践技能考核、综合素质能力及对带教的满意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习护生带教过程中,应积极采取临床路径下带教的方式,可提高临床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