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与外周静脉留置针输入奥沙利铂对患者造成神经毒性的差异。方法将58例拟行奥沙利铂化疗方案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分为PICC组(n=32)和外周组(n=29),PICC组经PICC输入奥沙利铂,外周组经外周静脉留置针输入奥沙利铂,对比观察2种给药途径引起周围神经毒性反应以及药物引起肢体疼痛情况。结果PICC组出现3例神经毒性反应,均为一级,无一例出现肢体疼痛;外周组18例出现神经毒性反应,其中一级10例,二级8例,有11例出现输注侧肢体局部疼痛。PICC组神经毒性发生率明显低于外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PICC输入奥沙利铂,神经毒性反应轻,可避免引起肢体疼痛,有利于提高患者化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颈外静脉留置与前臂静脉穿刺在奥沙利铂运用中副作用的对比研究,探讨如何减少强刺激化疗药物对机体的损伤,减少患者的痛苦,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方法对108例滴注奥沙利铂的胃肠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68例为颈外静脉留置组(A组)40例为前臂静脉穿刺组(B组),观察静脉炎及外周神经毒性反应发生。结果A组静脉炎发生率为3%,B组为57.5%(P<0.01);A组外周神经毒性反应为11%,B组为77.5%(P<0.01),两组患者化疗副作用有明显差异。结论颈外静脉留置滴注奥沙利铂减少并减轻了外周神经系统毒性反应和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两种途径行诺维苯联合草酸铂化疗局部毒性反应观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李晓华  李虹  余秀君 《华西医学》2003,18(2):254-254
目的 :经外周静脉和IPCC (是经皮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两种途径输注诺维苯联合草酸铂化疗的局部毒性反应观察。方法 :将 6 2例接受诺维苯联合草酸铂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成两组 ,接受PICC途径输注的30例为观察组 ,接受外周静脉输注的 3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静脉炎、周围神经毒性反应。结果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接受诺维苯联合草酸铂化疗的患者应用PICC途径输注 ,安全、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奥沙利铂经3种不同静脉途径输注致毒副反应发生率及程度,探讨其最适宜的输注方式。方法选择奥沙利铂为主化疗的胃肠道肿瘤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分为3组,每组30例,分别通过外周静脉、深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CVC)及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PICC)输注奥沙利铂,比较不同静脉途径输注患者周围神经、血液系统、消化系统毒副反应的发生率及程度。结果外周静脉组、CVC组、PICC组患者周围神经炎发生率分别为37.50%,21.43%,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28,P<0.05);血液系统毒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3.13%,53.57%,50.00%,消化系统毒副反应分别为78.13%,92,86%,73.3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090,3.892;P>0.05)。结论奥沙利铂静脉输入首选PICC,其次CVC,避免使用外周静脉输注。  相似文献   

5.
奥沙利铂在不同部位静脉给药的副作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颈外静脉留置与前臂静脉穿刺在奥沙利铂运用中副作用的对比研究,探讨如何减少强刺激化疗药物对机体的损伤,减少患者的痛苦,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方法对108例滴注奥沙利铂的胃肠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68例为颈外静脉留置组(A组)40例为前臂静脉穿刺组(B组),观察静脉炎及外周神经毒性反应发生。结果A组静脉炎发生率为3%,B组为57.5%(P〈0.01);A组外周神经毒性反应为11%,B组为77.5%(P〈0.01),两组患者化疗副作用有明显差异。结论颈外静脉留置滴注奥沙利铂减少并减轻了外周神经系统毒性反应和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拟通络活血汤熏洗配合低频脉冲对防治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符合标准接受奥沙利铂联合化疗的患者8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2组均接受6个疗程的基于奥沙利铂的方案化疗并同时全程口服B族维生素预防OPIN(奥沙利铂导致的末梢神经毒性),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每个化疗周期的第1天至第5天予以自拟通络活血汤熏洗及足三里穴位低频脉冲电治疗。2组患者均在辅助化疗开始前及6个疗程的辅助化疗结束后分别对外周神经的传导速度进行检测,具体包括正中神经、腓肠神经及胫神经的感觉神经(SCV)传导速度和运动神经(MCV)传导速度。结果:对照组、观察组外周神经毒性发生率分别是65.85%、36.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外周毒性出现的时间、毒性分级比较,差异均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组患者经化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的传导速度均可见不同程度的减慢,但观察组减慢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通络活血汤配合低频脉冲可有效防治奥沙利铂所引起的外周神经毒性。  相似文献   

7.
李芳 《医学临床研究》2012,(7):1416-141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奥沙利铂化疗患者外周神经毒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将48例应用奥沙利铂化疗的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神经毒性反应发生率及输注过程中肢体疼痛的程度。【结果】干预组奥沙利铂神经毒性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肢体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奥沙利铂神经毒性反应发生率,减轻肢体疼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奥沙利铂化疗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拟应用奥沙利铂化疗的肿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化疗神经损害常规治疗、护理方法,观察组应用基于德尔菲法拟定的奥沙利铂神经毒性反应防治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前后比较两组病人神经毒性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化疗第2个月、第3个月、第4个月Ⅱ~Ⅳ级神经毒性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15%及22%,对照组分别为5%、28%及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化疗后生活质量评分(QLQ-C30)及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有助于减轻奥沙利铂引起的外周神经损害,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对奥沙利铂神经毒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化疗同时采用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40例,化疗同时采用热水袋暖手,观察2组神经毒性的发生情况。结果奥沙利铂神经毒性总发生率治疗组为62.5%,对照组为87.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能降低奥沙利铂神经毒性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防治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临床疗效,以及针刺对奥沙利铂化疗患者中医临床证候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针刺治疗组20例、西药对照组20例和单纯化疗组2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含奥沙利铂方案化疗,采用Levi感觉神经毒性评分评价治疗疗效,并观察中医临床证候变化。结果:针刺治疗组神经毒性发生率为30.00%,西药对照组发生率为36.84%,单纯化疗组发生率为78.95%,针刺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均优于单纯化疗组,针刺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167);三组神经毒性Levi分级比较,针刺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神经毒性分级均低于单纯化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中医临床证候变化情况比较,针刺治疗组对奥沙利铂化疗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改善,优于西药对照组和单纯化疗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西药对照组与单纯化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可降低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发生及减轻神经毒性的反应程度,并能对化疗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PICC置管与外周静脉输注奥沙利铂局部神经毒性反应。[方法]检索中文数据库,包括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网;英文数据库,包括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收集PICC置管与外周静脉输注奥沙利铂局部神经毒性反应对比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限定为建库至2018年6月30日。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偏倚风险评估。采用RevMan5. 3. 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12项研究,涉及1 069例病人,其中试验组529例,对照组54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外周浅静脉穿刺给药相比,经PICC导管给药能降低神经毒性总体反应发生率[OR=0. 12,95%CI(0. 09,0. 17),P0. 000 01]及Ⅰ级、Ⅱ级、Ⅲ级神经毒性反应发生率[OR=0. 39,95%CI(0. 23,0. 66),P=0. 000 6;OR=0. 19,95%CI(0. 12,0. 30),P0. 000 01;OR=0. 18,95%CI(0. 09,0. 36),P0. 000 01],但不能降低Ⅳ级神经毒性反应发生率[OR=0. 16,95%CI(0. 02,1. 33),P=0. 09]。[结论]现有证据表明:经PICC导管输注奥沙利铂能降低Ⅰ~Ⅲ级局部神经毒性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用于预防胃肠肿瘤患者应用外周静脉输注奥沙利铂所致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经患者知情同意后将116例应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注奥沙利铂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于穿刺静脉留置针后,用水胶体敷料直接固定留置针,对照组用普通的敷贴固定留置针。比较2组患者输入奥沙利铂后所致静脉炎的情况。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及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周静脉留置针静滴奥沙利铂时用水胶体敷料可有效降低化疗药物引起的静脉炎,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防治奥沙利铂急性周围神经毒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40例,化疗同时联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照组40例单用化疗。化疗方案均采用FOLFOX方案,急性周围神经毒性评定参考Levi及赵国光等关于奥沙利铂外周神经毒性评分标准。结果:可评定疗效病例试验组40例,发生奥沙利铂化疗后急性周围神经毒性患者1级10例,2级4例,3级2例,4级0例,发生率约为40.0%。对照组40例,发生急性周围神经毒性1级12例,2级13例,3级8例,4级2例,发生率约为87.5%。2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2)。而发生3、4级急性周围神经毒性患者,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运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可以有效预防奥沙利铂引起的急性外周神经毒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减轻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化疗所致不良反应的方法。方法:将采用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方案化疗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奥沙利铂2 h内输注完毕;观察组奥沙利铂输注时间>6 h,化疗第1 d开始用生姜捣碎成泥状敷于脐部,每日1次,连续5 d。结果:观察组的外周神经毒性、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及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控制输注速度+生姜敷脐可有效降低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化疗所致的外周神经毒性和胃肠道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不同时机对导管相关静脉炎发生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急性白血病静脉化疗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在化疗前行PICC置管,研究组在化疗第2周期开始前置管,比较两组患者置管2周后静脉炎发生率.结果 两组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第2周期前行PICC置管能够降低静脉炎发生率,提高导管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输注方式对奥沙利铂导致肢体疼痛的影响。方法将60例选择奥沙利铂治疗的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深静脉置管输入奥沙利铂,对照组采用留置针从外周浅静脉输入。记录患者肢体疼痛的时间、程度、处理方法及转归。结果两组患者化疗结束时及结束后7d肢体疼痛比较,使用外周浅静脉输入法的患者肢体疼痛28例,采用深静脉输入法的患者未发生肢体疼痛,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深静脉输注方式可避免由浅静脉输注奥沙利铂时所引起的肢体疼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化疗间歇期院外家庭维护的效果.方法:将180例PICC携管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90例,对照组化疗间歇期由护理小组人员进行常规换药处理,研究组化疗间歇期按导管维护指导流程进行家庭维护.比较两组化疗间歇期结束返院时的导管固定情况、穿刺部位皮肤情况、细菌感染及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化疗间歇期结束返院时的导管固定情况、穿刺部位皮肤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拔管后均未出现细菌感染及机械性静脉炎.结论:PICC携管化疗间歇期院外家庭维护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三种静脉注射方法对化疗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比较三种静脉注射方法,为化学治疗(柔红霉素+阿糖胞苷)的肿瘤患者选择良好静脉通道,探讨避免或减少化疗药物产生局部毒性反应的方法。方法将14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常规组(经外周静脉直接输注化疗药物)46例,改良组(经外周静脉直接输注化疗药物前后采取系统的预防护理措施)48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49例为PICC组。比较三组患者行化学治疗静脉给药过程中,组织渗漏性损伤及静脉炎等局部毒性反应的情况。结果三组组织渗漏性损伤及静脉炎发生率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改良组组织渗漏性损伤、化疗性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而PICC组又明显低于改良组。结论接受化学治疗的患者应用PICC途径输注最为安全可靠,能有效控制组织渗漏性损伤及静脉炎等局部毒性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梁飞红  黄沂 《护理学报》2016,23(3):68-70
目的:临床观察通痹汤熏洗对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防治作用。方法将含奥沙利铂方案化疗的180例癌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在化疗期间予通痹汤熏洗四肢,1次/d,7 d为1个疗程,对比2组患者3个疗程结束时的神经毒性发生程度、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奥沙利铂外周神经毒性的严重程度及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通痹汤熏洗四肢可减少奥沙利铂化疗后周围神经毒性的发生率,减轻其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20.
消炎镇痛膏对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消炎镇痛膏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后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将96例行PICC患者按置管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实验组于置管当天立即给予消炎镇痛膏沿静脉穿刺点上方静脉的走行适量外敷,连续7 d;对照组暂不处理.两组如有发生机械性静脉炎者,再覆消炎镇痛膏7 d.比较两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4.17%,对照组为1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消炎镇痛膏治疗后,实验组2例治愈,对照组7例治愈,2例显效.结论:行PICC后早期应用消炎镇痛膏外敷可降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静脉炎的严重程度,降低拔管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