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5月~2016年4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62例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R、R、Pa O2、Pa CO2指标、呼吸困难改善程度及平均住院日。结果干预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1例,因昏迷改气管插管1例;对照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5例,因昏迷改气管插管3例。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气分析中氧分压(Pa 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均比治疗前有好转,但干预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平均住院日为(13.84±2.23)d,对照组为(18.87±2.8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96,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无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并能缩短平均住院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0):3761-3763
目的探讨分析无创机械通气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住院治疗72例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观察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和肺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44%,治疗后的p H值为7.36±0.25,Pa O2为71.09±6.85mm Hg,Pa CO2为59.88±6.85mm Hg,FEV1为1.13±0.14L,FVC为1.82±0.26L,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COPD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通过在呼吸科监护室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提高COPD患者无创机械通气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通过组建畅通呼吸圈,发挥圈员的能力和智慧,对无创机械通气患者依从性差的原因进行根因分析,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无创机械通气患者依从性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应用于临床中,可显著提高COPD患者无创机械通气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呼吸科监护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无创机械通气依从性。[方法]通过组建畅通呼吸圈,发挥圈员的能力和智慧,对无创机械通气病人依从性差的原因进行根因分析,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无创机械通气病人依从性由查检阶段的43.16%提高至对策实施后的8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应用于COPD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中,可显著提高COPD病人无创机械通气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提升COPDⅡ型呼衰稳定期患者家庭无创通气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呼吸科出院后并使用家庭无创通气患者,共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其中对照组25例,干预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干预组采用延续护理方式,观察两组的治疗依从性、肺功能及血气变化、生活质量、急性发作次数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整体依从性明显提高(干预组92%,对照组72%);出院6月后,干预组FEV1、FEV1/FVC、PaO_2(mmHg)较对照组高,PaCO_2(mmHg)较对照组低;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13.35±1.35)分优于对照组(23.14±2.15)分,急性发作次数降低(干预组0.63±0.42,对照组2.53±0.75),并发症显著减少。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干预能够提高COPDⅡ型呼衰稳定期患者家庭无创通气的治疗依从性和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增强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以年龄、性别及病程为配对条件,将92例入组高血压患者分配至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人),干预组给予自我效能增强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性社区护理干预,共干预6个月。结果:在干预结束时、干预结束后1个月、干预结束后3个月,两组患者血压控制及治疗依从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效能增强干预可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促进血压控制,同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及实用性,值得在社区护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无创机械通气在COPD并发呼吸衰竭中应用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无创通气的优点及适应证无创机械通气(NIPPV,本文指无创正压通气)在COPD呼吸衰竭的治疗中已经取得很多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黄惠琨  麦华玉 《全科护理》2009,7(36):3315-3316
[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病人行无创机械通气失败再行无创机械通气的护理效果。[方法]35例初次行无创机械通气失败的COPD病人,根据经进一步护理后是否配合再次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病例无创机械通气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治疗组与对照组需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治疗组16例病人经再次无创机械通气前后血气分析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病例中需行有创机械通气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失败的COPD病人加强护理仍可再次行无创机械通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呼吸机辅助呼吸模式-无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其中治疗组使用呼吸机无创机械通气,未使用呼吸机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和平均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血气改善时间明显缩短(P<0.01),且治疗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1),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呼吸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呼吸状况,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总结91例COPD患者无创机械通气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通过对COPD患者无创机械通气的观察,发现患者因认知、心理因素、不耐受、不舒适、医务人员因素和家庭因素等造成依从性差而影响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应提高专业及道德素养,及时针对患者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认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患者疗效显著,但患者依从性与无创机械通气的顺利进行以及治疗效果密切相关,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是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2006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342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将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342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送检标本细菌检出阳性率、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结果:护理组送检标本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7%,对照组阳性率为45%;护理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AECOPD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鼻肠管组(A组)15例,鼻胃管组(B组)14例,对照组(C组)11例。A组、B组分别给予鼻肠管、鼻胃管鼻饲营养,对照组给予静脉营养,治疗2周后观察、比较三组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营养改善情况。结果:A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B组、C组(P<0.05),腹胀等并发症、高血糖发生次数均少于B组、C组(P<0.05);白蛋白增加量大于B组、C组(P<0.01)。结论:AECOPD机械通气患者早期应用鼻肠管营养支持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且并发症少,营养改善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工气道的集束化干预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0年6月行机械通气的患者4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气道护理;选择2010年7月~2011年1月行机械通气的患者42例为干预组,实施人工气道的集束化干预。结果:干预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P<0.05),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人工气道的集束化干预,能有效降低机械通气患者VAP的发生率,提高机械通气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实施集束化干预策略对预防高原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为高原地区VAP预防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青海省人民医院ICU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7年4至12月入院未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的418例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2至10月入院实施集束化干预策略的437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VAP发生率、误吸发生率、气囊压力监测情况及2组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情况。 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机械通气时间:(5.94±4.17)d vs (9.72±5.66)d,t=11.14,P<0.001;ICU住院时间:(9.63±6.41)d vs (14.48±8.30)d,t=9.55,P<0.001];VAP及误吸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AP发生率:3.4%和8.1%,χ2=9.39,P=0.001;误吸发生率:0.7% vs 2.2%,χ2=4.82,P=0.030);气囊压力监测达标率高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6.4% vs 61.7%,χ2=2.50,P<0.001)。观察组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高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9.0% vs 48.5%,χ2=4.76,P<0.001)。 结论集束化干预策略可有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减少高原地区VAP及误吸的发生率,提高气囊压力监测达标率及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增强干预对膀胱癌术后患者膀胱灌注依从性的影响。方法2006年8月至2007年7月膀胱癌术后患者34例为对照组,2007年8月至2008年7月膀胱癌术后患者36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治疗护理外,实施自我效能增强干预。分别对两组患者于入院时、膀胱灌注治疗1年后进行自我效能、遵医行为调查。结果膀胱灌注治疗1年后自我效能评分观察组为(34.23±2.35)分、对照组为(30.69±2.39)分,经比较,t=6.24,P0.05;患者的膀胱灌注治疗依从性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x2CHM=11.02,P0.01,膀胱灌注完成数观察组为94%、对照组为53%,x2CHM=15.76,P0.01;膀胱癌复发率观察组为6%、对照组为24%,x2CHM=4.614,P0.05。结论自我效能增强干预可以提高膀胱癌术后患者膀胱灌注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反复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严重呼吸衰竭治疗中的作用、临床效果及其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收治的1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严重性呼吸衰竭病人采用反复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5例患者中,脱机拔管成功率达86%,首次通气后的平均存活时间>1 093 d,中位生存期为1 673 d,1年生存率为73%,2年生存率为64%,3年生存率为33%.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正确掌握机械通气的指征,及时建立人工气道,经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机械通气是抢救COPD急性加重期严重呼吸衰竭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高危因素及病原菌感染特征,为预防其引起的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159例使用呼吸机患儿的呼吸机管路、下呼吸道感染病菌的菌株种类、呼吸机使用时间进行统计,分析与VAP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 呼吸机管路和下呼吸道病原菌构成比基本相同,依次为铜绿假单孢、嗜麦芽寡养单孢菌、鲍氏不动杆菌等.VAP的发病率为37.7%.使用呼吸机时间长短与VAP发病率呈正相关(P<0.01).结论 VAP的发生与多种临床因素有关,使用时间越长,发病率越高.为控制感染,须加强各环节护理质量监控,同时对呼吸机管路采取有效的消毒灭菌方法 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钟松  张连东 《中国急救医学》2007,27(11):1024-1026
目的探讨不同机械通气方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结果与机械通气延迟治疗时间的关系。方法对我院急诊科ICU收治的44例接受机械通气COPD呼吸衰竭患者,根据机械通气方式分为无创通气组和有创通气组,进一步根据治疗结果分为无创成功18例、无创失败4例、有创成功10例、有创失败12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不同情况下接受机械通气的延迟时间。结果无创通气组的APACHEⅡ评分值、延迟时间、严重并发症发生比例、治疗失败比例低于有创通气组(P<0.05);同一种机械通气的治疗成功与失败者之间机械通气延迟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机械通气方式之间的机械通气延迟时间不同,机械通气延迟时间影响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19.
咪唑安定在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咪唑安定在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治疗中的作用,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1例实施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给予咪唑安定首负荷剂量0.2~0.3mg/kg静脉注射,维持量(0.03~0.2)mg/(kg.h)输液泵持续泵注,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镇静评分。结果11例患者在维持剂量下均能达到镇静要求,RS保持在Ⅲ~Ⅴ级,有效率为100%,RS评分用药后30 min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维持剂量咪唑安定静脉持续泵注,配合恰当的护理,能使机械通气患者达到理想镇静水平,提高机械通气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谵妄流程管理在ICU机械通气(MV)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156例MV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和干预组8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谵妄管理,干预组采用谵妄流程管理。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两组镇痛镇静药物用量、MV时间、ICU住院日、总住院日及谵妄发生率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谵妄流程管理能优化MV患者的临床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