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8月3日下午,郑州市西郊汝河路与华山路交叉口附近的安婕妤美容养生会所老板周女土,将求救电话打到世纪良谋营销策划传播机构办公室,要求为她的美容院做策划。鉴于情况比较紧急,世纪良谋专家第二天一早便匆匆赶到安婕妤美容养生会所了解情况。  相似文献   

2.
损伤控制性复苏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历史上与当代的每一场战争在带给人类灾难和痛苦、自由与希望的同时,也不断促进着医学的进步。几乎每一场战争对医学的影响都呈现着这样的规律:大面积的战伤救治,将一些平时散在表现的临床医学难题集中表现出来。人们在理论上对这些问题的认识迅速深入,在实验室里,通过动物试验  相似文献   

3.
对肾移植抗原的研究发现:与肾小管有关的抗原有肾小管基底膜(TBM)抗原、肾小管上皮细胞抗原。已知可见于移植受体的相应抗体有抗TBM抗体,以及,对近曲小管刷状缘(BB)、结合管细胞膜抗原、Henle’s袢细胞内抗原的抗肾小管上皮细胞抗原的抗体。其中有些抗体对移植肾有害。如抗TBM抗体可致部份受体的肾小管间质病变、抗BB抗体可致类似Heymann肾炎(HN)的肾病变。  相似文献   

4.
严重创伤濒临截肢肢体的显微外科修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989~1982年,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严重创伤濒临截肢肢体18例。结果:优7例,良8例,一般3例。文章具体描述骨、血管、皮肤缺损的修复方法,讨论了手术适应证和濒临截肢肢体的概念:只有通过显微技术,采用多种组织游离移植,才能重建其活力和功能的严重复合性损伤肢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濒临膝上截肢的膝关节保肢的方法。方法 8例创伤致组织缺损而濒临膝上截肢的患者,根据创面范围,采用游离背阔肌,交腿皮瓣及局部转移皮瓣修复小腿及膝关节周围创面。结果全部病例移植的皮瓣均Ⅰ期完全成活,随访4个月~2年,成功保留膝关节,通过假肢安装,下肢恢复良好功能。结论针对因创伤致小腿大部毁损,因组织缺损而濒临大腿截肢的患者,通过游离背阔肌及交腿皮瓣的修复,成功保留膝关节,安装假肢后恢复下肢良好功能,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人工血管复合皮瓣移植修复濒临截肢肢体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目的:报道急诊人工血管复合皮瓣移植修复濒临截肢肢体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Gore-Tex膨体泡沫聚四氯乙烯(ePTFE)人工血管复合游离脐旁皮瓣、游离或带血管蒂的背阔肌皮瓣移植,修复上肢皮肤、软组织及肌肉缺损,同时重建前臂血管。结果:修复严重创伤上肢5例,游离脐旁皮瓣移植2例,游离背阔肌皮瓣移植2例,带血管蒂背阔肌皮瓣移植1例及采用直径5mmePTEE5条重建桡或尺动脉,皮瓣全部成活,肢体血运良好。经5~20个月随访,所有经复合人工血管及皮瓣修肢体均得到保留及恢复基本功能。结论:采用人工血管复合皮瓣移植修复濒临截肢肢体,通过显微外科技术,可重建其活力及功能。  相似文献   

7.
严重创伤濒临截肢体的显微外科修复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1989-1982年,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严重创伤濒临截肢肢体18例,结果,优7例,良8例,一般3例,文章具体描述骨、血管、皮肤缺损的修复方法,讨论了手术适应证和濒临截肢肢体的概念:只有通过显微技术,采用多种组织游离移植,才能重建其活力和功能的严重复合性损伤肢体。  相似文献   

8.
异丙酚与脑缺血性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缺血性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是一种损伤性级联反应,可以引起一系列神经化学,蛋白质与核酸代谢的改变。本文主要通过异丙酚对氧自由基,谷氨酸受体,谷氨酸转运子和γ-氨基丁酸受体这;四个环节的作用,阐述了异丙酚对脑缺血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9.
笔者近年来对10例膝关节滑囊炎患者进行了氟脲嘧啶治疗,效果十分满意。  相似文献   

10.
异丙酚与脑缺血性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缺血性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是一种损伤性级联反应,可以引起一系列神经化学,蛋白质与核酸代谢的改变。 本文主要通过异丙酚对氧自由基,谷氨酸受体,谷氨酸转运子和γ-氨基丁酸受体这四个环节的作用,阐述了异丙酚对脑缺血 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1.
损伤性股神经麻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损伤性股神经麻痹肖永志孙迎春王艳清损伤性股神经麻痹临床上不多见。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陆续报告,但尚无系统论述。本文报告作者所遇3例,并结合文献就损伤性股神经麻痹的原因、发病机理、临床特征、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讨论。1临床资料1.1病例1男,16岁。1993...  相似文献   

12.
吸人性损伤国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入性损伤病死率较高,为当前烧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研究工作深入,近年来国外学者不仅进一步探讨丁吸入伤的发病机理,而且在诊断和治疗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有益尝试.为临床防治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参考依据。临床资料分析Smith 等对收治的1447例烧伤病人分析发现,吸入性损伤的发病率为19.6%.且与总体表烧伤面积(TBSA)和年龄的增加有关;烧伤伴吸入伤者病死率为31%,而无吸入伤者为4.3%;吸入伤是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但重要性不如 TBSA 和年龄。美军外科研究所对1985~1990年收治的1256例烧伤病例的分析也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87例对冲性额叶损伤的临床特点和救治经验。方法对1999年10月~2004年10月收治的额叶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疗71例,保守治疗16例,恢复良好64例,中残16例,死亡7例,病死率8.1%。结论对冲性额叶损伤,一般意识障碍较轻,但易直接发生枕骨大孔疝,应高度重视,严密观察病情及动态CT检查,不拘泥传统手术指征,及时抓住手术时机,可有效降低致残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祖国医学对腰痛的记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因不外损伤、外感、内伤三类。在骨伤科腰部软组织和脊柱疾患诊疗中,损伤性腰痛为数众多,治法虽多而效果不一。  相似文献   

15.
作者报告了三例新生儿外伤性咽下部穿孔、形成假性憇室。在新生儿呼吸困难处理中这种病变常见,此併发症的早期诊断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实钡闹瘟瓢?局部引流,抗菌素、胃管鼻饲或胃瘘提供营养。病因:咽下部损伤性穿孔常常发生在复苏抢救后,包括作气管插管或插胃管。以前曾有人报告三例,穿  相似文献   

16.
脊髓牵张性损伤常见于脊柱外伤或畸形时使用Harrington、Luque、Dick和Cotrel-Dubousset等脊柱矫形复位手术中及颅骨牵引、腰椎牵引等骨科治疗及接生过程。尽管过度牵拉致脊髓损伤的发生几率小,可一旦发生对于医生和患者来说却是极其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在矫形手术或牵引治疗过程中因过度牵拉脊柱而引起脊髓的牵张性损伤已引起学者们的  相似文献   

17.
医源性颈部过度旋转性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报道13例颈部推拿治疗患者,因采用“拧头”手法操作,旋转暴力过大而致寰齿关节脱位及神经功能障碍属医源性损害。方法:通过对13例患者系统神经检查、CT和MRI的比较和相关研究进行分类,结果:根据寰齿关节变位情况不同区分为:1寰齿关节旋转性半脱位,(1)齿突尖移位型;(2)齿突基底部移位型;(3)全齿突移位型。2寰椎前脱位。根据临床特征又区分为:1神经根型;2神经根—脊髓型;3神经根—脊髓—延髓型的临床分型。结论:对于环齿关节因旋转暴力过大而引起医源性损害尚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分型,提供了对该类医源性损害的依据,提出在颈椎病推拿中应避免“拧头”这一手法操作。  相似文献   

18.
损伤性胆管狭窄外科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19.
创伤性上升性脊髓缺血损伤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Xu S  Liu S 《中华外科杂志》1997,35(10):623-626,I088
脊椎损伤后,脊髓损伤平面上升较为少见。作者报告了5例,其中T10-11骨折脱位2例:1例于伤后2周内,截竣平面上升至C2,呼吸麻痹死亡,1例上升至颈部脊髓,双上肢无力;另3例为T12骨折2例,L3骨折1例:其中截竣平面上升至T9至1例,T8者2例。5例患者双下肢皆呈软竣,1例死亡患者尸检见脊髓完整,T9-10段脊髓前后动静脉血栓,其向上至C3,向下至S1,脊髓前血管、中央血管、髓内小血管多处 栓,  相似文献   

20.
损伤性胆管狭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自 1 8 82年CarlLangenbuch首次施行胆囊切除术之后便一直存在胆管损伤的可能 ,但可能由于当时施行胆囊切除术的病例数少 ,直至 1 90 5年Mayo才首次报道 2例胆囊切除术后胆管狭窄并用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治疗[1 ] 。胆管损伤是一严重并发症 ,因而引起多方重视 ,并在临床上十分强调胆囊切除手术的正规化 ,使开放式胆囊切除术的胆管损伤率有明显降低。例如Roslyn( 1 993) [2 ] 复习 1 988- 1 989年 42 4 74例开放法胆囊切除术 (相当于该时美国的胆囊切除术总数的8% ) ,胆管损伤率已下降至 0 .2 %。在我国 ,胆囊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