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节内置管局部浸润镇痛在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使用关节内置管局部浸润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收集从2008年12月~2009年4月在本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采用置管镇痛者11例(12膝).其中男3例,女8例,单侧手术者10例,同期双侧手术者1例.术前诊断:退变性骨关节炎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例,创伤后关节炎1例.所有患者围手术期镇痛方案均统一,术中关节周围注射"鸡尾酒"镇痛药液,并关节内置管术后1 d单次追加推注镇痛药液.记录患者术后1~3 d疼痛VAS评分、总体满意度、膝关节活动度、主动直腿抬高时间及伤口并发症等.[结果]所有患者均未使用胃肠外阿片类药物,术后1~3 d休息痛和运动痛VAS评分均获得显著改善,主动直腿抬高时间平均为2.6 d,手术后第2 d和第3 d的膝关节平均主动活动度各为41°和55°,患者总体满意度高,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经关节内置管多模式局部浸润镇痛,能显著延长术后镇痛时间,降低手术24 h以后的休息痛、运动痛以及VAS评分,促进关节早日锻炼,提高患者满意度,且简单、实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骨科病人术后镇痛的护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 ,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生活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术后镇痛正体现了对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术后镇痛及病人自控镇痛泵 (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在国外早已广泛应用 [1 ,2 ] 。我科自 1998年起开始应用。通过术后镇痛及 PCA,使不同病种、不同年龄及对镇痛有不同要求的患者 ,都能够得到良好的镇痛效果。减少了术后并发症 ,缩短了住院日 ,有利于病人早日康复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 10 5例 ,男 78例 ,女 2 7例 ,年龄 16~ 78岁 ,6 0岁以上的 30例 ,其中四肢骨折内固定 6 …  相似文献   

3.
开胸手术后肋间神经阻滞镇痛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胸腔手术创伤大 ,术后切口疼痛既增加了病人痛苦 ,又影响了呼吸运动和有效咳嗽排痰 ,对术后恢复极为不利。我科于 1 999年 1 0月至 2 0 0 0年 7月对30例开胸手术病人应用胸膜外间隙置管间歇给药的方法进行术后镇痛 ,效果满意。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60例中 ,男 42例、女 1 8例 ,年龄 1 6~ 69岁 ,平均 5 1 .2岁。病种 :肺癌 40例 ,肺炎性假瘤 2例 ,支气管扩张症 4例 ,食道癌 6例 ,肺大疱 6例 ,动脉导管未闭 2例。手术切口 :后外侧切口 (切除 1根肋骨 ) 5 6例 ,前外侧切口 2例 ,腋下小切口 2例。 1 999年 1~9月手术病人 30例为对照组 …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多模式镇痛与静脉自控镇痛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镇痛效果。方法 :自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对4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分为2组。静脉自控镇痛组20例,男3例,女17例,平均年龄(59.6±2.3)岁;多模式镇痛组20例,男2例,女18例,平均年龄(56.3±1.3)岁。静脉自控镇痛组采用静脉镇痛泵控制性滴入舒芬太尼镇痛,多模式镇痛组采用连续股神经阻滞、膝关节局部注射及丁丙诺啡贴剂联合镇痛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48 h内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1周HSS评分,评价两种镇痛模式的优劣。结果:术后6、24 h,多模式镇痛组患者VAS评分低于静脉自控镇痛组;术后48 h在运动和静止状态下,多模式镇痛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静脉自控镇痛组。术后1周多模式镇痛组HSS评分高于静脉自控镇痛组,HSS评分中的功能、疼痛及活动度评分,多模式镇痛组优于静脉自控镇痛组,但肌力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模式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理想的镇痛方案。  相似文献   

5.
塞来昔布对骨科围手术期镇痛的疗效评估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观察塞来昔布(西乐葆)对骨科围手术期患者术后镇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4~2005年住院手术患者,共64例,随机分组,分别给予西乐葆或镇痛泵进行术后镇痛。西乐葆给药时间:一般于手术前8~12 h,即患者手术禁食前首次给药,手术后6 h患者可进食后再次给药,手术后3~5 d按手术大小及患者疼痛程度决定停药时间。给药剂量:西乐葆首次服用400 mg,大手术可加大剂量。观察患者疼痛VAS评分、药物不良反应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西乐葆的术后镇痛效果与镇痛泵相似,但发生不良反应比及患者总体满意度优于镇痛泵。[结论]西乐葆对手术后镇痛具有满意的疗效及安全性,适合于骨科围手术期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6.
硬膜外腔应用吗啡镇痛时机与超前镇痛作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前镇痛 (preemptiveanalgesia)是通过对手术创伤后周围和中枢疼痛敏化的抑制达到术后镇痛或减轻疼痛的目的。动物实验的结果证实了超前镇痛的存在 ,但其临床意义尚存在争议[1,2 ] 。本文选择硬膜外阻滞完善的腹部手术患者 ,在不同时间点硬膜外腔注射吗啡 ,探讨硬膜外腔应用吗啡的镇痛时机。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选择ASAⅠ~Ⅱ级硬膜外阻滞效果满意的择期腹部手术患者 6 5例 ,男 36例 ,女 2 9例 ,其中胆囊和胆管手术 5 0例 ,胃、肠部分切除术 9例 ,肾脏切除术 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 (n =38)和对照组 (n =2 7) ,两组…  相似文献   

7.
胆道术后镇痛对病人胃肠动力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胆道术后镇痛对病人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7月胆道手术病人 2 18例 ,分为镇痛组 (A组 )和非镇痛组 (B组 ) ,统计两组病人术后胃瘫发生率、肛门排气时间、恢复进食时间、胃肠减压管留置时间长短。结果 ①A组病人术后胃瘫发生率为 5 .0 % ,B组 0 .8% ,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A组病人术后肛门排气、恢复进食时间较B组显著延长 ,超过 3d病例数为 3 8例 ,B组 18例 ,P <0 .0 1。③A组病人术后胃肠减压管留置时间较B组延长 ,超过 3d病例数为 16例 ,B组 11例 ,P <0 .0 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术后镇痛能有效地改善疼痛 ,但会导致胃肠功能恢复的延迟 ;对老年病人 (≥ 60岁 ) ,更会导致胃瘫的发生 ,所以在病人的选择方面应慎重。  相似文献   

8.
外科疼痛多发生于术后 2 4h内 ,是引起病人不适的主要原因之一 ,常采用哌替啶肌内注射镇痛。因害怕其成瘾、抑制呼吸等原因限制了用药量 ,影响了镇痛效果。国外采用自控镇痛方法 (PCA)有一定的效果 ,但其价格昂贵 ,有一定的不良反应 ,常不能普及。 2 0 0 12 0 0 2年 ,我科采用消炎痛栓直肠给药治疗外科疼痛 4 2 3例 ,效果良好 ,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4 2 3例中男 139例、女 10 3例 ,年龄 10 83岁 ,平均 5 6 6岁。阑尾炎、疝手术 2 4 2例 ,胃肠道手术 181例 (实施淋巴清扫术 85例 ,占 4 5 % )。采用视觉模拟法 (VAS)测量病人的…  相似文献   

9.
阿片类药物用于颅脑术后病人自控镇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观念认为 ,颅脑术后的病人只有轻微的疼痛。但近年来有学者认为 ,颅脑术后的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1,2 ] 。本研究旨在探讨应用病人自控镇痛 (PCA)给予阿片类药物在神经外科术后镇痛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药物的合理选择与用法。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择期颅脑术后病人 15 0例 ,年龄 14~ 6 0岁 ,ASAⅠ~Ⅱ级 ,无心肺肝肾疾患 ,术前 2周内未用过镇痛药 ,术后 1小时内病人完全清醒。出现以下情况则排除本观察 :术后有癫痫发作及意识障碍者 ;失语及听力障碍者 ;因颅内出血或严重脑水肿需再次手术者 ;不能正确使用PCA者。方法  1…  相似文献   

10.
硬膜外术后镇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院自 1997年 1月以来开展常规术后镇痛治疗 ,至1999年 8月已有 6 2 5 8例病人行硬膜外阻滞术后镇痛 ,本文通过综合观察及评定 ,回顾总结了此组病例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6 2 5 8例病人中 ,男 2 76 7例 ,女 34 91例 ,其中择期手术 6 0 5 7例 ,急诊手术 2 0 1例 ,年龄 5~ 85岁 ,其中 15岁以下小儿 98例 ,6 5岁以上的老年人 837例。按手术部位计 :胸部手术 482例 ,腹部手术 3399例 ,剖宫产手术 96 9例 ,妇科手术 110 9例 ,下肢手术 190例。镇痛分为三组 :A组315例 ,病人完全自控用药 ,设定自控剂量、镇痛最大限量及…  相似文献   

11.
腹部手术由于创伤大,往往伴随中重度的术后疼痛,良好的术后镇痛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减少并发症[1]。常规使用的硬膜外或静脉自控镇痛虽然镇痛效果确切,但存在术后恶心呕吐、过度镇静、肠麻痹甚至呼吸抑制等风险[2]。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quadratus lumborum block,QLB)是具有应用前景的方法之一。现将QLB的解剖基础、操作方法及其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臼骨折术后继发创伤性关节炎及股骨头坏死疗效。[方法]2005年3月~2014年5月19例髋臼骨折术后继发创伤性关节炎和股骨头坏死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男7例,女12例;年龄43~67岁,平均(55.82±8.63)岁。观察记录患者术前和术后临床症状、Harris评分及X线片表现。[结果]1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例发生坐骨神经损伤,经过针灸及口服甲钴胺半年后恢复。此外,术后发生3例肌间静脉血栓形成,1例感染和1例脱位,经相应处理,均治愈,无不良后果。所有患者随访3~8年,平均(4.13±1.06)年。所有患者髋关节功能获得明显改善,疼痛缓解,Harris评分由术前(41.65±17.58)分,显著增加至末次随访时(89.56±3.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过程中X线检查未发现假体周围骨溶解及松动。[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是治疗髋臼骨折术后继发创伤性关节炎及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芬太尼病人自控静脉镇痛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目的 探讨影响芬太尼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因素,提高术后镇痛效果和质量。方法 选择90例ASAⅠ~Ⅱ级实施上腹部手术的全麻病人,术后拔除气管导管后接镇痛泵。镇痛药物使用芬太尼(20μg/m1),辅助氟哌利多(0.2mg/m1),设定负荷量0.5~4ml,背景输注量0.3~0.6ml/h,指令剂量0.5ml,锁定时间5min。分析手术类型、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性别和术中芬太尼用药量对镇痛效果的影响。以术后疼痛评分、镇静评分、药物消耗量、PCA按压次数和病人呼吸次数、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术后并发症等评价镇痛的效果。结果 术后24h内,胆囊切除术病人术后VAS评分和镇静评分低,芬太尼消耗量少。40岁以下病人组芬太尼用量大,术后VAS评分高而镇静评分低,老年病人术后镇痛早期(4h以内)容易发生镇静过度。手术时间长则术后镇痛早期疼痛评分和镇静评分都高,术时2h以内病人镇痛药需求量比术时2h以上组病人少,并且疼痛评分低。不同性别、体重和术中芬太尼用量对病人术后镇静评分、疼痛评分无明显影响。结论 手术大小、病人年龄以及手术时间是术后PCIA的影响因素,而性别和体重对术后PCIA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1):2004-2006
[目的]观察超前消炎镇痛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康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6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欲行单侧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超前镇痛组采用塞来昔布联合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镇痛泵组采用术后静脉镇痛泵。分别记录患者术后6、12、24、48、72 h的静息时VAS评分,术后1、2、3、7、14d膝关节活动度以及不良反应的例数,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超前镇痛组术后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镇痛泵组(P0.05),膝关节活动范围明显大于镇痛泵组(P0.05),发生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镇痛泵组(P0.05)。[结论]超前消炎镇痛能够明显消除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可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5.
20 0 0年 10月至 2 0 0 2年 4月 ,我们对 36例小切口开胸手术病人分组采用胸膜外镇痛术和硬膜外镇痛术 ,对镇痛效果进行研究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全部病人分两组 ,每组 18例。手术切口长度<15cm ;均为保留前锯肌及背阔肌的前、后外侧切口及腋下直切口者。A组采用胸膜外镇痛术 ,男 12例 ,女 6例 ;年龄 2 6~ 6 9岁 ,平均 4 8 7岁。B组采用硬膜外镇痛术 ,男 14例 ,女 4例 ;年龄 2 2~ 74岁 ,平均 5 1 3岁。方法 胸膜外镇痛术是在切口周围、两肋近肋角内侧胸膜壁层与肋间筋膜之间分离约 6cm× 4cm胸膜外间隙 ,然后用硬外针在第 8肋间近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复合镇痛方剂用于脊柱后路胸腰椎内固定手术病人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行后路脊柱胸腰椎内固定手术患者60例,双盲法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观察组,在病人术毕缝合皮肤前给予复合镇痛方剂(吗啡+肾上腺素+罗哌卡因+生理盐水)椎旁肌肌注,B组为对照组,不予肌注.记录术后4、8、12、24、36、48 h病人刀口疼痛VAS评分、镇静评分、不良反应(皮肤瘙痒、头晕、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发生情况及术后补救镇痛情况,调查患者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术后4、8、12、24、36、48 h刀口疼痛评分显著降低,镇静评分升高,且手术12h后差异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两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患者整体镇痛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而有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能明显降低术后疼痛评分,减少术后补救镇痛次数.[结论]该复合镇痛方剂用于脊柱后路胸腰椎手术术后镇痛可取得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小儿术后镇痛开展较为广泛 ,但较之成人术后镇痛尚有距离。现将我院近 1年来静脉镇痛作一小结 ,以便今后更好的开展小儿术后镇痛。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自 2 0 0 1年 12月至 2 0 0 2年 5月共开展 75 0例术后镇痛 ,病人年龄分布见表 1。其中 ,胸科手术 (漏斗胸、肺囊肿、胸内肿瘤等 ) 70例 ,骨科手术 (先天性脊柱侧弯、髋脱位等 ) 10 0例 ,普外科手术 72例 ,泌尿科手术 15 6例 ,颅脑手术 11例 ,急症手术 2 6 6例 ,其他手术 75例。方法 患儿入室后 ,开放静脉 ,全麻气管内插管麻醉 (16 2例 ) ,在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铵诱导下行气管内…  相似文献   

18.
1999年 10月~ 2 0 0 3年 6月我院对 4 30例前列腺手术病人术后使用硬膜外镇痛泵止痛 ,取得良好效果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4 30例前列腺手术病人中 ,2 36例行经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 ,194例行TURP或TVP术 ,病人年龄 5 0~ 87岁 ,平均 71岁 ;术前均确诊为良性前列腺增生 ,有手术指征。其中伴尿潴留 6 1例、糖尿病 2 5例、高血压 78例及尿路感染 32例。1.2 治疗方式  4 30例病人术后皆采用上海怡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怡新止痛注液泵 (PCA泵 )。药物配制 :吗啡 4~ 5mg、0 .75 %布比卡因 10~ 2 0ml、氟哌啶 3~ 5…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肋间神经冷冻镇痛和硬膜外术后镇痛对开胸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 法46例I~Ⅲ级择期行开胸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镇痛组(E组,24例)和肋间神经冷冻镇 痛组(C组,22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术毕(T1)、术后1d(T3)、3 d(T3)、5 d(T4)抽取静脉血进行 血栓弹性描记图检测[包括R—time(反应时间)、K—time(凝血时间)、α角、MA(血栓最大幅度)、CI(凝血 指数)]和凝血功能筛选检测[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 并于术后4、24、48、72 h采用数字评分法(NRS)进行疼痛评分。术后7~10 d行双下肢B超检查,检测 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两组间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T3,4 时K—time缩短,MA、α角增大,FIB升高,T2~4时R—time缩短,CI增大;与E组比较,C组T2-4时CI升高, T3,4时FIB升高(P<0.05),术后各时点PT、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率[C组 (3/20)、E组(1/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肋间神经冷冻镇痛和硬膜外镇痛对开胸手术患 者均能产生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但与肋间神经冷冻镇痛相比,硬膜外镇痛能降低术后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20.
<正>超前镇痛是指外科手术切皮之前给予一定的药物治疗措施以阻断伤害性信息的产生及传递,由此显著降低术中痛和预防术后痛[1]。超前镇痛作为一种新的理念已经广泛应用于一些门诊局麻手术及住院的各种手术中。世界卫生组织将不育症定义为:夫妻不采取避孕措施而又有正常的性生活1年以上,由于男方因素造成女方不孕者, 称为男性不育症[2]。其病因复杂,治疗难度大,目前睾丸活检是其组织学诊断、分类、病因分析和预后判断的重要手段[3]。而睾丸是男性隐蔽而且对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