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乙肝疫苗苦参素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6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31例,苦参素0.2tid po.疗程7~9个月,乙肝疫苗60ug,每15天1次,皮下注射,疗程12个月,拉米夫定0.1qd po.疗程12个月.对照组31例单用拉米夫定0.1qd po.疗程12个月.疗程中定期检测血常规、谷丙转氨酶(ALT)、HBeAg、抗-HBe、HBV、 DNA. 结果 全部患者完成1年治疗.治疗组ALT复常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HBV DNA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0.6%和51.6%,P <0.05; 45.2%和19.4%,P<0.05; 77.4%和51.6%,P<0.05).结论 乙肝疫苗、苦参素、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优于单用拉米夫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和α-2b干扰素联合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早期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71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分为联合治疗组(23例)、干扰素组(27例)和拉米夫定组(21例).联合治疗组口服拉米夫定(100mg/d)24周,第9周加用干扰素α-2b(5MU/d肌内注射,2周后改隔日肌内注射)至24周;干扰素组单用α-2b干扰素(5MU/d肌内注射,2周后改隔日肌内注射)24周;拉米夫定组单用拉米夫定(100mg/d)24周.结果 治疗24周时,联合治疗组和干扰素组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为43.37%和33.33%明显高于拉米夫定组(9.52%),P<0.05;联合治疗组、干扰素组和拉米夫定组HBVDNA阴转率分别为56.52%、28.57%和48.14%,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ALT复常率,联合治疗组(60.89%)和拉米夫定组(51.85%)显著高于干扰素组(19.04%).P<0.05.结论 拉米夫定和α-2b干扰素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早期应答优于单用拉米夫定或干扰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美能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50例用美能注射液100 ml加入10%GS 500 ml,静滴,每日1次,连用45天;同时加用IFN-α1b 500万IU,肌注,每日1次,连用10天后改为隔日1次,3个月为一疗程.对照组46例除不用美能外,干扰素的治疗方法与疗程相同.结果治疗组TLT复常率与复常天数较对照组有显著性改变(P<0.01),HBeAg阴转率为58%较对照组37%有显著性改变(P<0.05).结论美能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比单用干扰素疗效好.  相似文献   

4.
王世其 《当代医学》2010,16(3):140-140
目的观察干扰素α-2α联合中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接受干扰素α-2α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单纯接受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HBVDNA阴转率分别为82.6%和46.7%,具有显著性差异,同时治疗组HbeAg阴转率和ALT复常率均高于对照组(46.9%对16.7%,P〈0.01和78.1%对50.0%,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结论干扰素α-2α联合中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可有效地提高HbeAg阴转率和ALT复常率,并且可以缩短干扰素α-2α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程。两药联合治疗,效果良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余健华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2):695-696
目的观察苦参碱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40例为治疗组,35例为对照组,2组均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治疗组加用苦参碱治疗。用药8周后观察2组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HBeAg阴转率等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在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但在肝功能恢复及HBV标志物变化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ALT复常率分别为90.00%和68.57%(P〈0.05),TBiL复常率分别为87.50%和62.86%(P〈0.05);HBeAg阴转率分别为30.00%和5.71%(P〈0.01),HBV-DNA阴转率分别为37.50%和8.57%(P〈0.01),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分别为17.50%和2.86%(P〈0.05)。结论苦参碱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能有效地恢复肝功能、抑制HBV-DNA复制,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阿德福韦酯联合微卡、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12年7月治疗的6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微卡、乙肝疫苗方式和单独使用阿德福韦酯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3、6、12个月后ALT复常率以及HBV-DNA和HBeAg阴性率情况,并对整体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ALT复常率以及HBV-DNA和HBeAg阴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8.9%)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微卡、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效果明显,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应用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2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表现、肝功能、乙肝血清标记物、细胞免疫功能等变化.并与干扰素治疗的39例和一般护肝、退黄治疗的26例(对照组)作比较.结果苦参素组胆红素复常率96.2%,ALT 复常率88.5%,AST复常率80.8%,HBeAg阴转率46.2%,抗HBeAg阳转率53.8%,HBV-DNA阴转率 55.8%.其疗效和干扰素组基本接近(P>0.05),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未见明显变化.提示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欧奇伟 《中外医疗》2011,30(8):106-107
目的探讨苦参碱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8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47例为治疗组,41例为对照组,2组均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治疗组加用苦参碱治疗。用药12周后观察2组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HBeAg阴转率等的变化。结果治疗组ALT复常率、TBiL复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苦参碱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结论苦参碱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安全有效。二者联用降酶,退黄,保肝及对临床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百赛诺联合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百赛诺联合疏肝健脾祛湿中药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67例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百赛诺联合中药组(联合组)23例、中药组21例和百赛诺组23例,疗程均为24周,观察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谷氨酰转肽酶(GGT)复常率,分别将联合组与中药组、联合组与百赛诺组进行组间对照分析.结果:治疗结束时,符合统计要求的病例共64例,其中联合组22例,中药组21例,百赛诺组21例.ALT复常率,联合组20例(90.91%),中药组13例(61.91%),百赛诺组18例(85.71%).联合组与中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百赛诺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T复常率,联合组14例(63.64%),中药组7例(33.33%),百赛诺组7例(33.33%).GGT复常率,联合组15例(68.18%),中药组8例(38.10%),百赛诺组5例(23.81%).AST、GGT复常率联合组最高,与百赛诺组和中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赛诺联合疏肝健脾祛湿中药对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较单独使用百赛诺或疏肝健脾祛湿中药具有更好的护肝降酶作用,是目前临床上较好的护肝降酶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0.
曾伟强 《右江医学》2006,34(1):24-26
目的研究α-干扰素、泛昔洛韦联合氧化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α-干扰素、泛昔洛韦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氧化苦参碱,疗程6个月。治疗过程及治疗结束后检测患者ALT、AST、HBeAg、HBVDNA(PCR)变化。同时测肾功能、血糖和血常规以检测疗效和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两组ALT复常率差异无显著意义。HBeAg阴转率和HBVDNA阴转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加用氧化苦参碱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α-干扰素、泛昔洛韦联合氧化苦参碱对乙型肝炎疗效确切,无明显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文亮  高丽 《中国医学创新》2013,(21):135-136
目的:探讨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预防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母亲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新生儿于出生后24 h内注射乙肝疫苗,治疗组新生儿母亲于孕28、32、36周分别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新生儿于出生后24 h内和出生后1个月分别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新生儿脐血HBsAg阳性率分别为7.14%和2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新生儿出生后1、6、12个月的HBsAg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可有效地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对乙肝母婴传播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LHBs)诊断乙型肝炎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LHBs)、乙肝病毒前S1(PreS1),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BV DNA。结果 HBeAg阳性样本中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与HBV DNA的检出无显著性差异(χ2=2.46,P〉0.05);乙肝病毒前S1与HBV DNA的检出有显著性差异(χ2=17.34,P〈0.01);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吸光度值(OD值)与HBV DNA拷贝数相关系数r=0.912,P〈0.05。在HBeAg阴性样本中LHBs的吸光度均值和阳性率均呈线性增加,Pre S1的吸光度均值以及阳性率与HBV DNA拷贝数均不相关。结论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LHBs)与HBV DNA有良好正相关,与乙肝前S1(Pre S1)相比,LHBs可更好反映临床乙肝病毒复制水平。  相似文献   

13.
14.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及对肝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眭维国  邬俊勇  张岳  林华  陈洁晶  戴勇 《医学综述》2009,15(15):2244-2246
乙型肝炎病毒(HBV)属于肝DNA病毒属,它的遗传变异性很高,可分为8种基因型,大多数基因型能进一步分成亚型。而HBV基因型之间的重组增加了HBV的变异性。本文概述了当前乙型肝炎DNA病毒属基因变异的流行病学知识,另外因为这一领域的快速进展,更新了一些有关HBV基因型和基因亚型的最近综述,并阐述了HBV基因型与肝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 HBIG)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综合治疗疗效。方法对186例孕检的孕妇HBsAg阳性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3例)和对照组(93例),治疗组分别于孕24周、28周、32周、36周肌肉注射HBIG共4次,每次200IU,同时在不同部位注射乙肝疫苗20μg,共4次;对照组在同时间、同剂量单用HBIG。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用药前、后孕妇血清及新生儿脐血清的乙肝两对半,采用核酸荧光定量法检测HBV-DNA含量。结果治疗组用药后HBV-DNA含量比对照组明显下降。治疗组新生儿脐血清HBsAb检测率69.89%(65/93)明显高于对照组45.16%(42/93)。治疗组和对照组宫内感染率分别为5.38%,12.9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孕期用乙肝疫苗联合HBIG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治疗效果优于单一注射HBIG的治疗,对减少乙肝母婴垂直传播宫内感染的发生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韩聚强 《医学综述》2011,17(21):3240-3242
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迄今为止尚未完全明确,乙型肝炎病毒(HBV)及丙型肝炎病毒(HCV)所致肝炎可能是肝脏细胞免疫防御反应病毒入侵的结果。B1细胞是新近认识的一种B细胞亚群,CD5分子是其特征性分子标志。CD5+B1细胞是机体防御肝炎病毒入侵的重要天然免疫细胞。CD5+B1细胞与机体内HBV感染的慢性化密切相关。CD81与CD5间通过分子串话机制直接参与HCV对宿主细胞的感染。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