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IL-8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IL-8在脑缺血损伤中的变化。方法 采用改良Zea Longa线栓法大鼠MCAO模型,将大脑中动脉(MCA)闭塞不同的时间,应用双抗体夹心间接ELISA法检测缺血组和对照组大鼠受伤脑组织及血清IL-8浓度。结果 闭塞3h缺血侧半球湿重大于非缺血侧(P〈0.05),并维持至48h;缺血组病组织IL-8含量在MCA闭塞3h处于较低水平,随后逐渐升高,至6h达高峰,随后又降低;血清中IL-8含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超负荷血糖条件下,脑缺血后,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的情况。方法 采用SD大鼠尾静脉注射链脲霉素,建立超负荷血糖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动态观察大鼠超负荷血糖1月条件下以尼龙线栓堵大鼠中动脉造成持续性局灶性脑缺血后不同时间,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ICAM-1的表达。结果 超负荷血糖1月脑缺血0.5小时ICAM-1的表达明显升高;1小时达高峰,表达范围弥漫整个缺血半球;缺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超负荷血糖条件下,脑缺血后,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的情况。方法 采用SD大鼠尾静脉注射链脲霉素,建立超负荷血糖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动态观察大鼠超负荷血糖1 月条件下以尼龙线栓堵大鼠大脑中动脉造成持续性局灶性脑缺血后不同时间,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ICAM-1 的表达。结果 超负荷血糖1月脑缺血0.5 小时ICAM-1 的表达明显升高;1小时达高峰,表达范围弥漫整个缺血半球;缺血3~12 小时, ICAM-1表达仍很明显,但主要集中在颞、顶叶缺血区;缺血24 小时表达不明显;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毛细血管内皮细胞ICAM-1只有较少的表达;正常血糖对照组及阴性对照者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均未见ICAM-1 表达。结论 与正常血糖SD大鼠脑缺血相比,超负荷血糖大鼠脑缺血后, ICAM-1 在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上表达出现的早而明显,提示对加重脑缺血后的病理损伤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线栓法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局灶性脑缺血模型Longa法和小泉法哪种更适合于局灶性脑缺血研究 ,对 2种方法制做的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 (MCAO)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进行了比较。资料和方法 : 雄性SD大鼠 18只 ,体重 2 80~ 32 0g ,随机分为 2组。 5 %氟烷和 70 %笑气 30 %氧气吸入麻醉 ,A组应用Longa法 ,B组应用小泉法分别制做MCAO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阻塞左侧MCA后 2d拔出丝线 ,再灌注 48d后断头取脑。从额极向后冠状切面 ,每 2mm切一层 ,共 6层。2 %氯化三苯基四氮唑 (TTC)染液 ,37℃染色 30min ;10 %…  相似文献   

5.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织病理及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材料和方法W’istal雄性大鼠36只,体重270-3209.随机分为缺血1小时再灌注72/J’时(A.组).缺血2小时再灌注72小时(入组).缺血3小时再灌注72小时(A。组),缺血4小时再灌注72小时(\组),单纯持续缺血4小时(B组X所有大鼠均按Koizunu方法栓塞右侧大脑中动脉:将单股尼龙线的头端0scm热膨胀并打磨后,经颈外动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进人大脑中动脉起始部位.造成栓塞,于栓塞不同时间拔出尼龙线,形成缺血后再灌注。术后大鼠置单箱饲养观察。72小时后断头取脑,以视交叉为中…  相似文献   

6.
线栓法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研究现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线栓法大鼠大脑中动脉(MCA)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是研究脑缺血的标准动物模型,在动物的选择、尼龙线制备、放入方法和深度、并发症等方面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综述其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7.
小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表达升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白细胞可以导致缺血细胞损伤,内皮细胞上表达的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有利于白细胞迁移至组织。本研究目的是对小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后脑内ICAM-1 蛋白在组织中表达和含量进行检测。方法 通过对成年雄性CD-1 小鼠使用血管腔内尼龙线栓塞术,造成0、3、6、12、24、48 和72 h 的持续性大脑中动脉栓塞。缺血程度由激光多普勒流量仪确定,缺血脑组织ICAM-1 的阳性表达由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并用免疫沉淀和Western 印迹来定量。结果 在大脑中动脉栓塞后,小鼠缺血脑半球的表面脑血流量减少到基准值的9% ~15% 。各组间大脑中动脉栓塞过程中的脑血流量无显著差异。免疫组化技术显示,缺血中心区和末影区都见ICAM-1 阳性的微血管内皮细胞,从缺血中心到缺血边缘区微血管内皮细胞表达ICAM-1 出现增高的趋势。免疫沉淀和Western 印迹分析结果表明,缺血区ICAM-1的表达在大脑中动脉栓塞后3 h 增高,6~12 h 达到高峰,并持续到72 h。结论 研究表明,在持续性大脑中动脉栓塞的小鼠中检测到ICAM-1 表达明显升高,因为在持续局灶性大脑中动脉缺血后ICAM-1 可介导白细胞和内皮细胞粘附,加速  相似文献   

8.
重症肌无力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重症肌无力(MG)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我们测定了201例MG患者外周血RBC-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和RBC-IC花环率(RBC-ICR)和50名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为MG患者的RBC-C3bRR(7.58±3.4%)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2.87±5.07%)(P<0.01),RBC-ICR(5.83±4.62%)稍高于正常对照组(5.03±3.84%)(P>0.05),MG全身型组RBC-C3bRR(5.25±1.85%)明显低于眼肌型组(8.59±3.19%)(P<0.01),强的松治疗前组(7.98±4.01%)与治疗后组(11.64±4.35%)有明显差异(P<0.01),强的松治疗前后RBC-ICR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上述结果表明MG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低下与MG发病有一定的相关性。MG的发病不仅有体液免疫功能障碍,还可能有红细胞免疫功能障碍,我们的资料为MG免疫病原学发病机理提供了一项新的实验依据,也可为免疫治疗MG评定疗效提供客观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相皮层 ICAM-1变化规律。方法:改良 Koizumi法建立 LMCAO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RT-PCR和 Dot blotting法分别检测 ICAM-1的转录和翻译水平变化。结果:缺血皮层 ICAM-1mRNA和 I-CAM-1分别于缺血 2h和再灌注 2h显著升高,再灌注 10和 46h达高峰,持续 1周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ICAM-1在脑缺血再灌注时表达明显上调,介导白细胞和脑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ICAM-1 将成为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新突破点。  相似文献   

10.
不同直径胶体金结合霍乱毒素B亚单位复合物(CB-Au)注射于大鼠不同部位,观察对神经元的标记效果。实验结果:(1)CB-Au较CB-HRP注射靶区扩散范围小,经银加强后CB-Au呈黑色致密的圆颗粒。(2)肌肉注射以5nm和10nmCB-Au对神经元的标记效果较好,17nmCB-Au几乎难以标记神经元。在中枢神经系统,此三种直径CB-Au标记效果相似。(3)银加强标认神经元后可复合免疫细胞化学(ICC)方法,双标记神经元的银颗粒与ICC反应产物极易分辨;由此发现大鼠cal-bindin-D28K阴性和阳性的红核脊髓投射神经元。(4)CB-Au滞留神经元内至少35d,故可行慢性实验。因此在比目鱼肌注射CB-Au的第5天切除该肌,30d后经银加强复合用CGRPICC仍能清晰分辨标认的神经元。结果表明,CB-Au为一很好的轴浆转运示踪剂尤适合复合ICC的双标研究。  相似文献   

11.
全身亚低温对缺血脑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复制的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的梗死灶大小及对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环型银夹以双肾双夹法复制RHRSP,改良Longa’s线栓法制成MCAO缺血模型,冰袋法诱导亚低温,TTC染色测定梗死灶体积,免疫组化法、图象识别系统计算BCL-2蛋白表达强度。结果1亚低温能明显缩小梗死灶体积;2亚低温组BCL-2蛋白表达明显强于正常体温组。结论亚低温增强缺血后基因BCL-2的表达可能是它具有缺血脑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巨大脑动脉瘤的手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对应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16 例巨大脑动脉瘤(≥25mm) 作回顾性分析。方法 近10 年来收治16 例巨大脑动脉瘤, 颈动脉系12 例: 外伤性右侧颈内动脉(ICA) 瘤2 例, 左侧颈总动脉(CCA) 夹层动脉瘤1 例, 右侧大脑中动脉(MCA) 瘤2 例, 前交通动脉(AcoA) 瘤1 例,右(左) 颈内动脉(ICA) 瘤6 例; 椎基动脉系4 例: 右侧小脑上动脉(SCA) 瘤1 例; 右侧椎基动脉连接处动脉(VBJA) 瘤1 例, 右侧大脑后动脉(PCA) 梭状动脉瘤2 例。根据临床表现和神经放射学(CTDSAMRI) 评估。结果 14 例治愈,2 例死亡。14 例生存者随访7 月至5 年, 按Sundt 标准,结果满意9 例, 良好4 例, 差1 例。结论 巨大脑动脉瘤的治疗, 特别是有占位效应者, 以闭锁瘤颈,切除膨大的瘤囊为宜  相似文献   

13.
猴急性脑缺血行动脉血静脉窦逆行灌注治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6只恒河猴用于脑缺血和静脉窦逆行灌注的实验研究。对照组(4只)用于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而未进行逆灌治疗,治疗组(12只)在脑缺血的不同时间(MCA-O0.25~1.5、4、8小时)给予逆灌治疗,逆灌速度为80~130ml/分,平均105ml/分,颅内静脉窦压为3.3~4.67kPa。结果:治疗组8只,在EEG和SPECT监测下,脑功能和脑血流均得到明显改善。4只未改善者,为MCA-O1小时组发生癫痫1只,MCA-O小时组由于逆灌速度开始过快致SAH1只,MCA-O8小时组2只未见改善。本研究提示:脑静脉系统逆行灌注动脉血治疗急性脑缺血有效,特别是对脑缺血发作4小时内更有效。  相似文献   

14.
MRI评价改进的大鼠可逆性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通过MRI来评价改进的线栓法大鼠可逆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方法:对栓线的制备及手术的操作进行改变,头端涂有石蜡的尼龙线作为栓线,从颈总动脉插入颈内动脉,阻塞MCA,造成避灶性脑缺血。MRI对缺血后的大鼠作间歇扫描,再灌注后作增强MRI。  相似文献   

15.
人工合成E-选择素治疗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新的药物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方法:用人工合成 E-选择素 2mg·kg-1或 10 mg·kg-1溶解于生理盐水中,静脉注入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永久左侧大脑中动脉/颈总动脉(MCA/CCA)闭塞或MCA/CCA闭塞2h后CCA再灌注模型中。24h后,脑梗死体积用计算机扫描计算。结果:在永久性MCA/CCA闭死组中脑梗死体积没有差别,在MCA/CCA闭死后CCA再灌注组中脑梗死体积有意义地缩小(P<0.01)。结论:E-选择素能够有效地减少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6.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ICAM—1,VCAM—1,CD62p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性粒细胞表面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血管粘附分子(VCAM-1)和血小板P选择素(CD62p)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121例缺血患者发病48小时内ICAM-1、VCAM-1、CD62p的改变。结果 (1)各种急性脑缺血患者ICAM-1均较对照组升高,P〈0.01);脑血全形成和腔隙性脑梗死CD62p升高,P〈0.05;脑血栓形成VCAM  相似文献   

17.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33例精神发育迟滞(MR)患者及12例对照者脑脊液(CSF)和血清中单胺类物质,结果显示:精神发育迟滞患者CSF中高香草酸(C-HVA)和5-羟吲哚乙酸(C-5-HIAA)高于对照组(P<0.05);先天愚型组C-HVA明显高于其它三组(P<0.01),C-5-HIAA高于对照组和脆性X综合征组(P<0.01),而先天愚型组血清中5-羟色胺低于其它三组(P<0.01);脆性X综合征组的游离色氨酸高于其它三组(P<0.05)。  相似文献   

18.
腺病毒介导的HSV—tk基因治疗大鼠脑胶质瘤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带有HSV-tk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HCMV-tk)结合核苷类似物(NA)治疗大鼠C6脑胶质瘤。方法:用X-gal染色测定AdHCMV-lacZ转染大鼠C6胶质瘤细胞的效率。用AdHCMV-tk/ACV、GCV离体及活体治疗大鼠C6胶质瘤。结果:AdHCMV-lacZ感染C6细胞效率达100%,AdHCMV-tk感染C6细胞,在病毒感染复数为1000时,GCV和ACV半致死剂量分别为3μg/ml和20μg/ml,Ad-HCMV-tk/ACV治疗大鼠C6胶质瘤模型,大鼠生存期超过90天,而对照组分别为17.0±1.6天(生理盐水组)、14.5±1.3天(AdHCMV-lacZ组),P<0.001。结论:重组腺病毒对靶细胞感染效率可达100%,AdHCMV-tk用GCV的杀伤C6胶质瘤细胞比ACV强,而HSV-tk/ACV用腺病毒介导治疗大鼠脑肿瘤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硫酸镁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脑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MgSO4作为非竞争性NMDA-R拮抗剂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方法:用线栓法制作72只Wistar大鼠的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在术后2小时给予再灌注,分别在再灌注同时及其2小时后给予不同剂量MgSO4治疗,术后进行皮层脑电图描记,测定血Mg^2+浓度,进行运动功能评估,测定脑组织含水量,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并计算凋亡细胞数。结果:MgSO4能减少扩展性抑制波产生数目(P〈0.05);10%,MgSO4组疗效优于5%MgSO4组,并明显改善大鼠运动功能,且早期给药效果更佳(P〈0.05);MgSO4能减轻脑组织含水量;但在短期内不能减少凋亡细胞数。结论:通过电生理、病理研究和临床评估证明MgSO4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确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腺病毒介导反义IGF-1抑制鼠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重组腺病毒反义IGF-1基因(AdHCMV-IGF-1A)治疗大鼠C6胶质瘤。方法体外克隆反义IGF-1300bP基因片段重组入腺病毒,经扩增纯化,测定滴度,体外体内感染C6胶质瘤细胞,观察IGF-1的表达及肿瘤大小、生存期变化。结果重组腺病毒反义IGF-1滴度6.5×1010pfu/ml,反义IGF-1基因序列正确,体外C6-Ad-IGF-1A的IGF-1表达降低,Ad-ICF-1A治疗皮下C6肿瘤细胞接种组,肿瘤完全消失。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Ad-IGF-1A治疗脑内C6肿瘤细胞接种组,大鼠生存期超过90天,而对照组分别为16.5±1.4天(Ad-lacz组)、15.7±1.6天(生理盐水组),P<0.001。结论重组腺病毒反义IGF-1可抑制C6细胞IGF-1的表达,AdHCMV-IGF-1A治疗大鼠C6胶质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