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偏头痛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基底动脉型偏头痛是偏头痛的一种特殊发作类型,作者自1995~1997年共收治30例,现将其临床表现,发作诱因及经颅超声多普勒(TCD)检查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基底动脉型偏头痛的发作因素、TCD特点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近3年门诊及住院45例经TCD检查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TCD检查证实发作期和间歇期多数存在基底动脉痉挛,而临床诊断的关键是发作性,以基底动脉缺血表现为前驱症状,随之出现搏动性头痛。结论 基底动脉型偏头痛的TCD阳性率高,本病临床预后良好,经钙离子拮抗剂、扩血管治疗总有效率为93.5%。 相似文献
3.
4.
对2001-08—2003-08经TCD检查证实为基底动脉型偏头痛(BAM)60例进行总结,就其发作诱因、临床表现,经颅多普勒(TCD)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5.
基底动脉型偏头痛的TCD特点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型偏头痛的发作因素、TCD特点及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近3年门诊及住院45例经TCD检查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TCD检查证实发作期和间歇期多数存在基底动脉痉挛,而临床诊断的关键是发作性,以基底动脉缺血表现为前驱症状,随之出现搏动性头痛。结论基底动脉型偏头痛的TCD阳性率高,本病临床预后良好,经钙离子拮抗剂、扩血管治疗总有效率为93.5%。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分析9例偏头痛伴眩晕/头晕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探讨头痛与眩晕/头晕的关系,以利正确诊治。方法作者医院收治的偏头痛伴眩晕/头晕患者9例,对所有患者均详细收集病史,并进行神经系统查体以及前庭功能、听力检查和头颅CT/MRI等实验室检查,以除外中枢性和耳源性眩晕。结果 9例偏头痛伴眩晕/头晕患者中,基底型偏头痛2例,无先兆偏头痛3例,偏头痛性眩晕(migrainous vertigo,MV)6例(其中2例为无先兆偏头痛发作数年后和50岁后转变为MV)。本组6例MV患者中,眩晕/头晕在头痛发作前数秒钟~1h内发生3例,在头痛发作后发生1例,与头痛同时发生1例,另1例偏头痛患者其头痛与眩晕从未同时发作过,为偏头痛等位征。结论 MV是不同于基底型偏头痛的头痛伴眩晕综合征,二者易与梅尼埃病、良性复发性位置性眩晕、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等周围性和中枢性眩晕混淆或并存,临床应注意鉴别。 相似文献
8.
9.
10.
赵春水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5,8(2):50-50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TOBS)是因基底动脉尖端部位血循环障碍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国内外均有报道 ,据统计约占脑梗死的 7 6% 〔1〕。我院自 1997~ 2 0 0 3年收治并确诊TOBS 15例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 10例 ,女 5例 ;年龄 45~ 70岁 ,平均 5 3 7岁 ,5 0~ 65岁 9例 ,占 60 %。均有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11例 ,糖尿病史 5例 ,冠心病史 7例 ,高血脂症 4例 ,长期吸烟史 9例。1 2 临床表现 均为突然起病 ,眩晕、呕吐 11例 ,意识障碍 11例 ,其中嗜睡 7例 ,昏睡 3例 ,浅昏迷 1例。偏盲 … 相似文献
11.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syndrome,TOBS) 是由Caplan等(1980)首先报道,现已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病单独列出[1].现将我科2004-01~2009-05收治的16例TOBS患者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syndrom,TOBS)是以基底动脉顶端为中心组成“干”字结构的五条血管(即双侧大脑后动脉,双侧小脑上动脉和基底动脉顶端)的血液循环障碍[1]而引起的少见的特殊类型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脑梗死的7.6%,最早在1980年由Caplan提出,国外相继有报道[2]。国内自1991年来陆续有报道,近来逐渐被人们认识。现将我院收治的16例报道如下:一般资料选自2006年1月至2007年2月我院收治的TOBS患者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49~81岁,平均(64±4)岁。有高血压病史7例,心房纤颤4例,冠心病4例,糖尿病1例。临床表现本组患者60… 相似文献
13.
从2008-06~2008-12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中筛选出66例基底动脉血栓形成的患者与同期收治的颈内动脉系统血栓形成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由Caplan〔1〕于1980年首先提出,约占脑梗死的7·6%。随着影像学(特别是MRI)的广泛应用,确诊的TOBS越来越多。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01~2004-01住院的17例TOBS患者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2例,女5例;年龄44~81岁,平均66·3岁。有高血压病史8例(47·1%),糖尿病史5例(29·4%),心脏病史6例(35·3%),其中心房纤颤史2例(11·8%),心肌梗死病史1例(5·9%),脑血管病史4例(23·5%),其中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例(17·6%),高血脂症6例(35·3%),有吸烟饮酒史7例(41·2%)。全部急性起病,病… 相似文献
15.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基底动脉尖 (TOB)综合征临床上较罕见。现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 7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6例 ,女 1例 ,年龄 5 5~ 74岁 ,平均 6 4.3岁。活动状态发病 3例 ,情绪激动时发病 3例 ,睡眠中发病 1例 ,均为急性发病。既往冠心病史 5例 ,其中 2例合并心房纤颤 ,高血压病史 2例 ,糖尿病史 2例。1.2 临床表现、损害部位及预后见表 1。表 1 7例 TOB患者的临床特点、损害部位及预后临床特点意识状态瞳孔变化眼球运动病理征 CT/ MRI损害部位预后例 1深昏迷双侧瞳孔不均缩小 ,不等大 ,光反射迟钝双眼球固定于中间位双侧病理征… 相似文献
16.
椎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syndrome TOBS)是因基底动脉尖端部位血循环障碍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于1980年由Caplan首次发现并命名,是以基底动脉顶端为中心的2cm直径范围内5条血管交叉的部位,即双侧大脑后动脉、双侧小脑上动脉和基底动脉顶端,形成1个“干”字形区域. 相似文献
17.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syndromTOBS)是以基底动脉顶端为中心组成“干”字结构的五条血管(即双侧大脑后动脉、双小脑上动脉和基底动脉顶端)的血液循环障碍而引起的特殊类型缺血性脑血管病。现将我院收治的18例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自2007-01~2008- 相似文献
18.
1980年Caplan〔1〕首先报道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认为系脑干血管疾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将其从椎基底动脉缺血中分出来。本文分析我院收治的31例TOBS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并讨论其临床诊断及治疗。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1例患者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27~82岁,平均61·5岁,疗程1~8周,31例中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者26例,有糖尿病史者8例,有脑血管病史者12例,有房颤史者8例,产后3d发病1例。1·2临床表现首发症状多为眩晕、呕吐(11例)和突发意识障碍(13例);发病过程中有意识障碍17例,其中短暂意识障碍8例,持续1/2~5h不等。偏瘫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8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通过病史、神经系 统体征及影象学检查了解其临床特点。结果 8例患者均急性起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均以中脑、小脑、丘脑等部位损伤为核 心,可单侧也可双侧同时受累。结论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是以基底动脉尖端血管闭塞为主的一组脑血管病,即以基底功脉供血分 布区域内,幕上、幕下、双侧或左右交叉出现的多部位同时联合受损为特点。 相似文献
20.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由Caplan于1980年提出,临床上较为少见,预后差,是神经内科的急危重症疾病之一。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26例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