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脑血栓形成不同时期一氧化氮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急性脑血栓形成不同时期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测定30例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发病不同时期血清中NO、SOD、MDA的含量。另选28例性别、年龄组成相似的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结果表明,脑血栓形成期,NO、SOD含量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显著增高(P<0.01);脑水肿期,NO含量较前显著增高(P<0.01)达正常水平(P>0.05),SOD含量进一步降低(P<0.05),MDA含量进一步增高(P<0.05);进入稳定期后,NO较前稍降低(P>0.05)仍在正常水平(P>0.05),SOD含量增高(P<0.01)仍低于正常(P<0.05),MDA含量较前下降(P<0.001)仍高于正常(P<0.01)。提示: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NO含量降低与脑缺血损伤有关,脑水肿期NO参与脑损伤。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急性脑血管病免疫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老年人急性脑血管病免疫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128 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水平,并观察急性期与恢复期的动态变化。结果 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有异常变化,CD4 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 0.05),其中脑梗死组升高更明显,60~69 岁组与70 岁及70 岁以上组比较无差异,而CD8 在脑梗死70 岁及以上组较60~69 岁组明显下降(P< 0.05);脑出血组与脑梗死组之间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差异比较无显著意义。IgG、IgM 水平在两组患者中均有明显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 或P< 0.01),在脑出血组下降更明显,恢复期有明显改善。结论 老年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的改变,脑梗死患者以T细胞亚群改变较明显,而脑出血患者则以免疫球蛋白改变更明显,早期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对防治脑血管病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蝎毒制剂-速可平(SV)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效果。方法:60例UC患者随机分组,采用蝎毒制剂—速可平保留灌肠(治疗组),同时与用柳氮磺胺吡啶(SASO)肛栓剂(对照组)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结果: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及肠粘膜结构积分均有明显改善(P<0.01或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1);主要实验室指标治疗前后也均有显著的改善(P<0.01或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1);治疗组平均治疗时间为34天,而对照组为48天(P<0.05),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0%和93.3%与对照组33.3%和80%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治愈病例进行6个月及12个月的随访,治疗组复发率分别为11.1%和16.7%与对照组40%和60%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1);两组副作用发生率分别为3%和13.3%(P<0.01)。结论:速可平对UC具有较好治疗效果,同时能改善UC相关的免疫学指标,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脑出血时血浆和脑脊液内皮素(ET)的变化规律及紫外线照射自血回输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放免技术对54例脑出血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ET水平进行动态观察。结果病程5天内血浆和脑脊液ET明显高于脑动脉硬化症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病程28~30天血浆和脑脊液ET低于发病5天内,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用光量子血治疗+传统治疗组血浆和脑脊液中ET低于单纯传统治疗组(P<0.01或P<0.05)。结论说明光量子血疗法能有效抑制ET合成及释放。  相似文献   

5.
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测定对各型脑膜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88例不同病因的脑膜炎患者脑脊液肿瘤坏死因子(TNF)含量,发现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TNF含量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其中以化脓性脑膜炎升高最为显著,与病毒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TNF含量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因此,脑脊液TNF水平可作为鉴别细菌性与非细菌性脑膜炎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脑梗塞患者血浆内皮素和血管紧张素Ⅱ变化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内皮素(ET)和血管紧张素Ⅱ(AⅡ)在脑梗塞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同步测定30例脑梗塞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血浆ET和AⅡ含量。结果脑梗塞急性期血浆ET和AⅡ含量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均<0.01),且中-重度脑梗塞组两者均显著高于轻度组(P均<0.01)。急性期血浆ET与AⅡ呈显著正相关(r=0.7033,P<0.01),恢复期(r=0.2465,P>0.05)和正常对照组(r=0.1837,P>0.05)无显著相关。结论脑梗塞时血浆ET和AⅡ增高并与病情严重程度相一致。内源性ET与AⅡ具有正反馈调节关系,两者相互作用可能在脑梗塞发病和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ABC-ELISA法检测重症肌无力患者三种自身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ABC-ELISA法检测了97例MG病人血清内三种抗体:AchRab、Pr-Mab、CAEab。结果发现:(1)全身型AchRab、pr-Mab阳性率明显高于眼肌型(P<0.01);AchRab与Pr-MabP/N值呈线性正相关(r=0.797P<0.01)。(2)合并胸腺异常者CAEab阳性率为84.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此组病人AchRab与CAEabP/N值呈显著正相关,Pr-Mab与CAEabP/N值呈非常显著正相关。(r=0.512和r=0.598P<0.01)。(3)8例病人作了治疗前后抗体检测。激素治疗后或切除异常胸腺后,抗体滴度多数下降或有转阴趋势。  相似文献   

8.
采用放免法动态观察了25只实验性犬SAH后CVS动物模型的血浆、CSF中ET及CGRP含量变化及巴曲酶的保护作用。结果:单纯注血组及巴曲酶治疗组的血浆、CSF中ET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CGRP含量明显降低(P<0.01)。单纯注血组在注血后30min血浆、CSF中ET含量开始升高,CGRP含量开始下降,至第7dET达最高值,CGRP达最低值。经蛛网膜下腔及静脉注入巴曲酶0.4BU/kg/d组,血浆及CSF中ET含量均较同期单纯注血组明显降低(P<0.01),而CGRP则明显升高(P<0.01)。提示血浆、CSF中ET、CGRP失衡是SAH后CVS的原因之一。巴曲酶可防止ET升高和CGRP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红细胞内外铁含量的变化。方法对5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50例正常对照者测定红细胞及血清铁水平进行对照。结果红细胞及血清铁水平均较对照组增高(P<0.01);病程≥3年患者较<3年者红细胞铁呈增高趋势,而血清铁则呈下降趋势;红细胞及血清铁水平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本实验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体内存在着铁代谢异常,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我们采用了放免方法测定了30例正常人,30例脑肿瘤患者的血浆和脑脊液中cAMP,cGMP的含量。其中恶性肿瘤6例,良性肿瘤24例。其结果表明,脑肿瘤组血浆和脑脊液cAMP,cGMP的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05,P<0.001);恶性肿瘤组较良性肿瘤组高;肿瘤组织的恶性度高则血浆和脑脊液中cAMP/cGMP的比值就越低(P<0.01,P<0.05)。故我们认为血浆和脑脊液中cAMP,c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考察蕲蛇酶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蕲蛇酶治疗组96例,对照组94例,进行双盲对照研究。结果 蕲蛇酶治疗组显效率为67.7% ,较对照组之46.8% 明显升高(P< 0.01);治疗后FG、PAgT、nP、Ht4项凝血指标显著下降(P< 0.05);颅脑CT复查低密度灶平均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 0.01)。结论 蕲蛇酶实为一种新型的降纤、抗栓、改善微循环的药物。  相似文献   

12.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内皮素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测定了6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并与14例正常人对照。结果发现:脑血栓形成急性期患者血浆内皮素升高(P<0.01),而且其浓度与梗塞灶体积大小呈正相关;脑动脉硬化症组血浆内皮素水平也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血浆内皮素高于无高血压病史者(P<0.05),说明内皮素可能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一定作用,并可能作为病情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降纤酶对脑梗塞病人血浆蛋白C活性及D-二聚体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降纤酶对脑梗塞病人血浆蛋白 C、 D二聚体( D Dim er)的影响及治疗意义。方法 采用 A P T T 法和 E L I S A 法测定 30 例脑梗塞病人和 30 例正常对照者血浆蛋白 C 活性及 D二聚体含量。结果 急性脑梗塞病人血浆蛋白 C 活性及 D二聚体含量显著升高( P< 0.01),治疗后明显下降趋于正常( P< 0.01)。结论 降纤酶急性期应用可以发挥其降纤、溶纤作用,对凝血及纤溶机制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血糖及糖化蛋白与急性脑梗塞临床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214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空腹血糖及部分糖化蛋白进行分析,以探讨其与临床的关系。结果显示:血糖升高组较血糖正常组临床病损重、疗效差、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高(P<0.01或P<0.05)。其中伴糖化蛋白升高组又较单纯血糖升高组病损重、死亡率高(P<0.05),并发现血糖升高的程度与病死率呈正相关。认为测定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空腹血糖及糖化蛋白可鉴别血糖升高的原因,对指导治疗、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血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与不同精神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了解精神疾病与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关系,采用双抗体夹心步骤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来检测精神分裂症40例、躁狂症18例、抑郁症20例及49名健康者的血清SIL-2R含量。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血清SIL-2R基础值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躁狂症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而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经治疗后血清SIL-2R显著降低(P<0.01),躁狂症则明显增高(P<0.01)。提示精神疾病患者存在有免疫缺陷,血清SIL-2R是可供判断免疫缺陷和精神症状演变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脑卒中时颅内病变组织与血液中SOD的改变的相关性,测定了20例脑出血的脑组织与血液,及48例脑梗塞、32例脑出血血液内SOD。结果脑出血脑组织中SOD较正常对照组减少42.3%(P<0.01),血浆内SOD:梗塞组较正常对照组减少78.9%,出血组减少77.1%。各组与正常对照组问呈显著差异(P<0.01)。患者血液SOD与脑组织SOD的改变经相关分析r=0.6523(P<0.05),表明脑卒中时,血液内SOD的变化,反映了颅内病变情况,为临床提供了一个诊断与观察病情变化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7.
轻型颅脑损伤143例短时记忆功能的改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告143例轻型颅脑损伤患者记忆商(MQ)测定,并与33例正常人对照。结果两组(MQ)差异非常显著(P<0.01);患者组认图、再认、联想、理解等短时记忆测验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依额、颞、枕、顶等着力部位分为四组,认图、再认测验四组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四组间差异不显著;联想测验额、颞部着力组明显低于枕、顶部着力组P<o.01);理解测验额、颞、枕部着力组明显低于顶部着力组(P<0.05);颞部着力组MQ明显低于顶、枕部着力组(P<0.05)。提示轻型脑外伤易致短时记忆障碍,以颞、额部着力者尤著。  相似文献   

18.
CGRP,ET活性应变效应与急性脑卒中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采用放免法监测6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浆、脑脊液(CSF)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ET)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两种物质呈负相关性同步敏感活跃。脑出血组CGRP升高占优势(P<0.01);脑梗塞组ET升高占优势(P<0.01)。恢复期脑出血组CGRP明显下降,ET回升;脑梗塞组相反,ET显著下降,CGRP回升。CGRP、ET变化与病变部位、病灶大小、血压高低相关。提示CGRP、ET活性变化与血管舒缩功能失衡有其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9.
脑血管病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免疫放射法测定了116例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和血小板表面GMP-140的变化。发现脑动脉硬化组、脑梗塞组和脑出血组血浆和血小板表面GMP-140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脑梗塞与脑出血急性期明显升高,恢复期降至脑动脉硬化组水平。血小板表面与血浆内GMP-140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果表明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血小板活性增高,血浆和血小板表面GMP-140浓度可作为判断血小板活化和破坏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采用放射免疫方法对45例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及血小板膜表面的GMP-140进行测定。发现病人组血浆中GMP-140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脑梗塞及脑出血急性期组血浆及血小板膜表面的GMP-140均高于脑动脉硬化症组(P<0.01)。恢复期上述数据逐渐下降,接近脑动脉硬化症组水平。结果提示GMP-140的检测可作为脑血管病发病、病情监测及疗效观察的一项新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