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江苏省近年来麻疹疫苗的使用情况及其对麻疹发病的控制情况,对广泛使用麻疹疫苗后麻疹发病的流行、大年龄组及成人发病日趋增多以及苗接种率与发病率不呈直线关系是我们在当前控制、消灭麻疹中出现的新问题,并给该项工作的进展带来了困难。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就如何进一步合理使用麻疹疫苗,提高免疫接种质量及免疫成功率,从而达到控制消灭麻疹的目标,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王鸣  张莉 《职业与健康》2008,24(8):751-751
由于麻疹减毒活疫苗的广泛应用,麻疹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麻疹发病年龄普遍高移,低年龄组发病已很少见。2007年3月19日,咸宁市中心医院收治了1例6月龄疑似麻疹患者,后经血清学检查确诊为麻疹病例,观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麻疹流行特征的分析山东省卫生防疫站(济南250014)徐爱强,王爱莲,宋立志,刘桂芳,郝淑珍,王常银为进一步巩固麻疹防制成果,探索当前麻疹发病的流行因素和消除麻疹的策略,现将我省1951~1994年各时期麻疹发病的流行特征分析如下。发病概况:我...  相似文献   

4.
常熟市十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我市麻疹流行特征,为制定麻疹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市麻疹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我市麻疹发病由原来的以儿童、青少年发病为主,逐渐有年龄后移,有大年龄增多的趋势。结论 随着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麻疹的发病率已大幅度下降,其发病年龄逐渐后移,成人麻疹的比例逐渐增加。对此应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5.
麻疹疫苗(简称MV)的广泛应用及计划免疫工作的普遍推行,深圳市麻疹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但1997年麻疹发病出现回升,为探索当前麻疹发病的流行因素和消除麻疹的策略,现将我市1997年麻疹疫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广西麻疹疫情的影响和分析麻疹预测产生的经济效益,为制定控制麻疹疫情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1991-1998年麻疹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麻疹预测后比预测前发病数减少17199例死亡人数减少147例,暴发持续时间减少623个月。结论 开展预测工作为社会挽回经济损失约2522万元,麻疹疫情预测方法将对麻疹及其它计免针对性疾病的疫情控制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菏泽市2005年麻疹监测系统现状,了解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05年麻疹监测与控制资料进行描述分析。[结果]2005年报告麻疹疑似病例442例,法定报告系统报告381例。麻疹疑似病例发病后7d内报告率为91.18%,报告后48h内调查率为87.56%,病例调查完整率为100.00%,疑似病例血清标本采集率为56.33%。麻疹确诊病例380例。麻疹发病呈散发和局部暴发,部分高发县影响全市麻疹发病水平。380例麻疹确诊病例中,1~5月发病的占89.74%;8月龄至7岁的占60.00%,无麻疹疫苗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占59.21%。[结论]菏泽市部分地区麻疹疫苗接种率不高,是导致麻疹疫情上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麻疹免疫是控制麻疹发病的主要措施,目前,控制麻疹发病的主要疫苗是麻疹冻干减毒活疫苗,麻疹疫苗接种率与成功率的提高,直接影响麻疹的发生,为下一步即将消灭麻疹提供依据,笔者将开阳县开展冷链运转前后不同时期麻疹免疫与发病情况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2005年浙江省麻疹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上半年麻疹发病数位居全国前列,越城区的麻疹发病也较以往上升。为控制麻疹疫情,浙江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我区根据省卫生厅的统一安排,于4月底对8月龄~7周岁儿童进行麻疹疫苗的强化免疫。为了解本次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的效果,评价本地区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从而为进一步控制我区麻疹疫情,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越城区180名健康人群进行了血清抗体监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海安县麻疹防治措施效果评价海安县卫生防疫站贾同甫七十年代以前,麻疹一直是我县儿童的主要传染病。实施麻疹防治措施后,发病持续下降,目前已达到控制。本文报告我县麻疹防治措施及其效果,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1流行病学效果(1)发病大幅度下降麻疹疫...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郑州市2001年经实验室确诊的303例麻疹病例进行分析,以探索郑州市麻疹发病的特点和规律。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对每例麻疹确诊病例进行详细的个案调查。结果:2001年确诊麻疹病例303例,发病率为4.83/10万,2-4月为发病高峰。病例主要集中在7岁以下儿童,占72.28%。全市麻疹病例呈散发和暴发。麻疹初始强化免疫对控制麻疹暴发和麻疹病例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结论:麻疹发病与实际接种率不高和免疫失败都存在一定的关系,今后在提高麻疹疫苗基础免疫、加强免疫覆盖率的同时提高麻疹疫苗免疫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烟台市2003年麻疹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涛  李波  石义全 《职业与健康》2006,22(12):919-919
目的了解烟台市2003年麻疹流行特征,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该市2003年麻疹疫情资料及爆发点流行区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全市共报告54例麻疹病例(流动人口6例),发病率为0.83/10万发病时间以3、4月为高峰;发病年龄以成人为主,20—50岁发病35例(64.81%),其中有麻疹疫苗接种史者仅10例。结论获得性免疫力下降,免疫空白人群累积是造成麻疹发病和爆发的主要原因。加强免疫接种和为发病监测,以及对流动人口管理是控制麻疹爆发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3.
我国麻疹流行现状分析   总被引:93,自引:8,他引:85  
我国自1965年应用麻疹疫苗以来,尤其是1978年实施计划免疫以后,麻疹报告发病率显著下降,1995年报告发病率为4.84/10万,降到历史最低水平;发病高峰仍是冬春季节;病例集中在学龄前儿童和中小学生;地理分布广泛,农村为主要流行地区,流行模式为散发与暴发共存。各省发病强度和病例的年龄分布存在较大差别,反映了计划免疫工作进展不平衡。建议各地根据具体情况,实施加速控制麻疹规划,采取相应免疫策略,建立健全麻疹监测系统,减少暴发或流行,以达到进一步控制麻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德阳市52年麻疹发病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德阳市麻疹长期疫情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消除麻疹措施。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德阳市52年麻疹疫情、计划免疫、麻疹监测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使用麻疹疫苗免疫前,麻疹持续高发,年发病率最高达2324/10万,1966年开始使用麻疹疫苗接种后,麻疹发病逐年下降,特别是1985年实施计划免疫后,麻疹发病大幅下降且持续稳定地保持在低发病率水平,年发病率均在10/10万以下。1990年最低为0.14/10万。90年代以来,全市麻疹发病呈区域性局部集中,病例的97.51%发生在计划免疫工作相对薄弱的中江县,其流动儿童及时接种率也较低、发病较多,散发与暴发共存。结论 麻疹疫苗计划免疫是控制麻诊发病的有效手段,加强计划免疫工作管理,针对薄弱环节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免疫接种质量,完善麻疹监测系统,能进一步有效地降低麻疹发病率,达到加速控制麻疹目标,为消除麻疹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西安市2006年麻疹流行特征,为制定麻疹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西安市2006年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6年西安市麻疹发病231例,年均发病率3.40/10万,新城、雁塔、长安3个区的流动人口发病高于本地人口;0-9岁为麻疹高发年龄,最小年龄70d,最大年龄49岁;男女性别比例为1.55:1;3—6月为麻疹高发季节;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分别占35.06%,39.83%;实验室诊断率86.08%,阳性率42.53%。结论西安市应以加强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麻疹疫苗初免和复种工作的同时,控制流动人口麻疹发病为重点,并对大年龄人群开展麻疹疫苗接种,是控制麻疹发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长沙市芙蓉区麻疹流行规律,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955~2002年芙蓉区麻疹报告病例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随着麻疹预防控制措施逐步实施,芙蓉区麻疹流行已得到有效控制,年平均发病率从1955~1966年的1879.63/10万下降至1985~2002年的2.67/10万,下降了99.86%。1985~2002年共报告麻疹病例117例,麻疹病例主要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75.21%(88/117)。麻疹发病呈高度分散状态。全年各月均有病例报告,3~6月为发病高峰季节,占70.94%(83/117)。结论 长沙市芙蓉区麻疹已得到有效控制。今后的工作需在进一步提高常规免疫接种工作质量的同时,继续做好麻疹强化免疫和疫情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宣汉县麻疹检测工作情况,进一步加快消除麻疹进程,为麻疹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捕获法检测麻疹IgM抗体或风疹IgM抗体,分析病例个案。结果255例麻疹疑似病例共采样213例,麻疹IgM抗体阳性135例,阳性率为63.38%,风疹IgM抗体阳性50例,阳性率为23.47%。麻疹IgM抗体阳性病例中,97例未接种或未复种麻疹疫苗;农村发病68例,流动儿童发病43例,共占发病的82.22%;0~14岁发病105例,发病占80.75%。结论农村边远山区和流动儿童麻疹发病较高,麻疹疫苗接种率和复种率低是麻疹发病重要原因,进行麻疹强化免疫是控制麻疹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8.
麻疹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旬阳县自1979年对15岁以下儿童进行麻疹疫苗普种为开端实施计划免疫以后,麻疹发病率呈现大幅度下降趋势。但从近10年疫情看,麻疹发病起伏不定,局部爆发时有发生,应引起高度重视。为了解现阶段麻疹发病特征,寻找流行规律,为制定相应防治措施提供依据,实现麻疹控制目标,我们现将旬阳县1996-2005年麻疹发病流行特征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针对北京市近年麻疹发病率上升,发病年龄向 2~7月龄婴儿和20岁以上成人转移等新情况,本文对麻疹的流行病学、流行因素、人群免疫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采用配对与追踪观察方法对婴儿母传麻疹抗体进行了调查研究。根据调研结果,着重对近年麻疹发病年龄变化原因、疫苗时代的初免月龄以及有争议的再免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进而提出适当调整本市麻疹疫苗免疫程序,提前初免,婚前再免,坚持原有再免方案的高水平控制或消除麻疹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20.
麻疹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属疫苗可预防疾病,随着免疫规划工作的深入开展,北京市人口的发病已降至较低水平,但是随着疫苗的使用和流动人口的增加,北京市大兴区麻疹发病特征发生了改变,为了解该区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防控依据,现将2007年大兴区人群麻疹抗体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