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创面的细菌学特点并指导抗感染治疗。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本院收治的332例开放性骨折术后并发感染且细菌培养阳性的病例,进行细菌学分析和药敏试验。结果感染创面细菌以G-杆菌为主(占69.58%),居分离细菌首位者为铜绿假单胞菌(占14.46%),G+球菌中占首位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占8.73%)仅排行第五位。结论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创面仍以G-杆菌为主,但细菌种类及致病力有所变化。防治感染的关键在于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同时应根据细菌学分析结果于术前、术后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2.
感染性开放骨折 ,特别是粉碎性骨折 ,非常容易出现感染、骨缺损和骨外露。按传统的治疗方法需待创面感染稳定后才行植骨和固定治疗 ,不但疗程长 ,而且需多次手术 ,患者痛苦大。我科自 1994~ 2 0 0 0年采用扩创、Ⅰ期植骨固定的方法治疗 11例骨折不愈合伴感染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1例 ,男 9例 ,女 2例 ;年龄 19~ 5 8岁 ,平均 31岁。胫骨骨折 8例 ,肱骨骨折 3例。开放性骨折 10例 ,闭合性骨折 1例。致伤原因 :高处坠落伤 2例 ,车祸直接伤 7例 ,车祸间接伤 2例。 10例开放性骨折均行清创 ,其中外院…  相似文献   

3.
陈晓武  黄静  万里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9):1215-1216
目的 探讨烧伤早期创面水疱液中细菌菌种及含量的动态变化,确定伤后清除疱皮引流水疱液的最佳时机.方法 52例烧伤患者,于烧伤后第1~9天每日采集创面水疱液进行细菌定量计数,观察细菌含量的变化以及细菌的种类.结果 52例烧伤后第1~2天未检出细菌,细菌于第3天开始出现并逐渐增加,第6~7天达到并超过10^5 CFU/ml这一临界值.细菌种类以烧伤优势菌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结论 烧伤早期创面水疱液中细菌数量呈进行性增加的趋势,细菌种类以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伤后第6~7天为清除疱皮引流水疱液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4.
1998年6~8月我们收治外伤开放性骨折患者26例,术后相继出现创面铜绿假单胞菌感染4例,发病率为15.38%。经过对环境进行监测,发现本次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原因与医务人员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和换药器械未经高压灭菌有关,现作如下分析。1 临床资料外伤开放性骨折患者26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6例;26例患者均属开放性骨折,其中25例为新鲜伤口(伤后24小时内入院),1例为感染伤口,即取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为铜绿假单胞菌生长。术后按常规换药,21例伤口如期愈合,4例于术后第8天左右相继出现创面绿色分泌物,即进行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结果均为铜绿假…  相似文献   

5.
胡珊珊 《药品评价》2021,(5):289-291
目的:分析开放性骨折术后伤口感染患者伤口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7月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开放性骨折术后伤口感染患者113例,均采集伤口分泌物标本,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分析细菌分布情况和耐药性.结果:113份分泌物标本中共分离出151株致病菌株,30份分泌物标本分离出2株及以上致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骨科中的应用.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入院治疗的经VSD治疗的104例骨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开放性骨折合并外固定技术.结果 8例软组织挫裂伤或缺损经一次VSD治疗后,均全面好转;23例开放性骨折合并感染者经2~3次VSD治疗后,感染面得到控制,后期合并外固定技术治疗,16个月后均痊愈;11例骨筋膜室综合征经3~4次VSD合并防治失水、酸中毒、高血钾等并发症治疗后均痊愈;9例关节腔感染者经1~3次VSD治疗后,创面减小,最后均痊愈;7例骨髓炎经3~4次VSD治疗后,均痊愈;4例压疮或褥疮经1~2次VSD治疗后,脓液渗出明显减少,创面修复后均痊愈;12例烧伤创面感染者经1~3次VSD治疗后,感染面缩小,创面修复后均痊愈;9例植皮区感染者经1~2次VSD合并抗生素治疗后,均痊愈;18例手术切口感染者,经~3次VSD合并抗生素治疗后,感染面缩小,均痊愈;3例皮肤损伤经1~2次VSD合并植皮术治疗后,均痊愈.VSD治疗后,对所有患者进行16个月的随访治疗,发现未有复发或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VSD技术对于各类骨科疾病都有很好的疗效,尤其对于创面感染的治疗.临床上应大力推广引用VSD技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骨科感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进行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骨科开放性外伤感染及开放性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感染14例行手术清创,应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敷料覆盖创面,吸引器持续吸引治疗7~21d后,拆除敷料然后行直接缝合皮肤、游离植皮或行局部皮瓣转移。结果 2例行1次使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1周,1例行3次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3周,11例患者均行2次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2周。创面感染控制后4例直接伤口周皮下游离后缝合皮肤,5例直接中厚皮片植皮,4例行局部皮瓣转移修复创面。经随访3月,创面均未再发感染或窦道形成。结论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能彻底清除创面的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刺激肉芽生长,快速控制感染,明显缩短骨科外伤感染及开放性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感染治疗时间,减轻换药痛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创面及伤口荧光假单胞菌感染较少见 ,我科 1998~ 2 0 0 0年共收治此类患者 7例 ,临床上易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相混淆 ,现将其特点初步总结如下。7例均为男性 ,年龄 1.5~ 3 4岁。其中 3例烫伤患者 ,面积 3 %~ 12 % ;2例足部软组织开放伤 ;1例右手电击伤 ;1例皮脂腺囊肿合并感染。入院时均无内科合并症。7例患者创面均呈黄绿色及淡黄绿色 ,无出血斑或坏死斑 ,其中 1例有霉斑 ,镜下找到霉菌丝 ,考虑创面合并霉菌污染 ;全身状况大多良好 ,少有精神萎靡者 ;2例出现弛张热 ,体温最高达 3 9.8℃ ,其余 5例体温在 3 6.4~ 3 7.5℃ ;血常规WBC有…  相似文献   

9.
覃月彩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7):2704-2705
我科于2008年1~12月采取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开放性骨折合并感染患者9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9例,男6例,女3例,年龄17~56岁。车祸伤7例。刀伤2例.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3例,胫骨下端骨折3例,左腓骨骨折2例,股骨骨折1例。9例入院时伤口均合并感染,最大创面15cm×10cm,最小刨面8cm×5cm,创面渗液较多。受伤到入院时间均超过15天。1.2材料:(1)维斯第(VSD)材料:武汉维斯第医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采用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泡沫组成的医用泡沫敷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开放性骨折创面组织细菌数量与感染之间的关系和在清创术中使用聚维碘酮杀菌的效能。方法选取65例65处开放性骨折病例,伤口按Gustilo分类,在清创术前、术后以及清创过程中局部使用聚维碘酮杀菌后三个不同时段,在伤口能代表最污染处切取1·0cm×1·0cm×1·0cm组织块样本进行细菌学检查。按Cooney法进行细菌学定量分析,计算每克组织内细菌菌落生长个数(CFU)。结果(1)术后发生感染15处,总感染率23·1%,其中浅部感染8处,深部感染7处(10·8%);(2)清创前伤口细菌数量>104CFU/g者与细菌数<104CFU/g的感染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而清创术后两者的伤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3)聚维碘酮使用前伤口细菌数>104CFU/g有41处,用药后降到29处。结论(1)开放性骨折伤口感染率随软组织损伤程度的加重而明显增加;(2)清创术后创面细菌数量与感染的发生呈正相关,密度>104CFU/g时感染率明显增高;(3)清创术中局部使用聚维碘酮处理开放性骨折伤口,可减少伤口内细菌数量,是防止伤口感染的一种有效手段,但不能代替严格彻底的清创过程。  相似文献   

11.
穆洪鑫  徐大伟 《江苏医药》2012,38(24):3002-3003
目的 探讨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VSD)+外固定支架治疗小腿开放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小腿开放骨折患者53例,清创后早期应用外固定支架固定小腿骨折,VSD技术处理创面,Ⅱ期行植皮、皮瓣覆盖创面.结果 53例中,45例1次植皮后创面全部愈合,5例2次VSD引流后植皮一次存活;3例术后发生感染,形成骨外露,先行游离植皮缩小创面,3个月后行皮瓣转移覆盖创口后愈合.术后随访6 12个月植皮均成活,骨折对线对位良好,肢体功能良好.结论 VSD+外固定支架治疗小腿开放骨折提供了有效的骨折固定及创面覆盖方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开放植骨治疗严重胫骨感染性骨不连缺损的效果.方法:8例感染性骨折不愈合或骨缺损患者,患处彻底清创,切除失活组织见创面出血,外固定架固定,一期或择期植入自体髂骨粒,敞开植骨创面,高渗盐水纱布换药.结果:2例于术后4~8周行游离植皮闭合创面,6例于术后8~20周瘢痕自行愈合,8例骨折于术后平均8个月愈合,10个月去除外固定物.结论:开放植骨术是治疗感染性骨折不愈合和骨缺损的简单、实用有效的方法,感染并非植骨的绝对禁忌证.  相似文献   

13.
破伤风在外科感染中是一种特异性感染 ,预后不良。我院于 2 0 0 0— 2 0 0 4年共收治破伤风患者 2 7例 ,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全组 2 7例 ,其中男性 2 3例 ,女性 4例 ,年龄 2 1~ 6 7岁 ,潜伏期 7~ 30d ,其中爆炸伤 17例 ,锐器刺伤 9例 ,蛇咬伤 1例 ,入院 2 4h内气管切开 12例 ,全部病例伤口均未及时正确处理创口 ,未做破伤风抗毒素 (TAT)预防注射。1 2 治疗方法1 2 1 清除毒素来源 ,中和游离毒素 :对有创口患者立即清创 ,敞开引流 ,并用 2 5 %双氧水冲洗创面 ;对创口已经愈合者一般不需进行清创。早期使…  相似文献   

14.
我科自 1998年 6月至 2 0 0 0年 12月收治 88例葡萄球菌感染的病人 ,现分析如下。一、对象 :88例中男 5 7例 ,女 31例 ,年龄 5个月~ 83岁。二、感染部位及细菌分离 :从各类标本中共分离出葡萄球菌 10 5株 (见表 1)。 18例败血症患者中 ,7例腔静脉置管者同时于插管端和血培养得同一种细菌 ,另有 2例分别于关节腔穿刺液和骨髓培养阳性。 13例肺部感染患者 ,痰液分离出 15株葡萄球菌 ,其中 4例咽拭子培养也阳性。 41例创面感染患者中 ,2例为复数菌。感染部位还包括腹腔 (9例 )、泌尿系 (4例 )及中枢神经系统 (3例 )。三、细菌药敏测定 (见表 2…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骨科创伤中采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临床效果,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8例临床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及复杂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行持续封闭负压引流,吸引器持续吸引7~9d,之后拆除敷料,进行植皮手术,观察患者创面恢复的情况。结果本次试验中的18例患者中一次性植皮成活的有15例,发生感染后经过清创行2次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后植皮成功3例。结论给予骨科创伤患者行持续封闭负压引流在骨科床上治疗中,可有效清创并刺激创面加快恢复时间,减轻换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本项临床验证研究评价注射用阿奇霉素乳糖酸盐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国产注射用阿奇霉素乳糖酸盐与红霉素乳糖酸盐随机对照开放治疗呼吸道、泌尿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 162例 ,其中随机对照组 12 9例 ,试验组 65例使用阿奇霉素乳糖酸盐粉针剂 ,治疗第 1天 ,每次 2 5 0mg ,每日二次 ;第 2~ 5天 ,每次 2 5 0mg ,每日一次 ,疗程 5d。对照组 64例使用红霉素乳糖酸盐粉针剂 ,剂量每日 1~ 2g ,分 1~ 2次静脉滴注 ,疗程 7~ 14d。另用阿奇霉素乳糖酸盐进行开放试验治疗3 3例感染病人 ,阿奇霉素乳糖酸盐用法同前。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 96.8%与 82 .8%,细菌清除率分别 84.9%与 88.5 %,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12 .1%与 2 1.7%,以上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开放试验组临床有效率为 87.9%,细菌清除率为 95 .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6.7%。结论 阿奇霉素乳糖酸盐静脉点滴 ,每次 2 5 0mg ,每日 1次 ,首次剂量加倍 ,对敏感致病菌及支原体引起的轻、中度呼吸道感染 ,泌尿系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均有很好临床疗效和细菌学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开放性骨折创面霉菌感染的治疗。方法临床治疗4例,男性3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46岁。全部病例均为细菌感染并霉菌感染。为支持治疗;每日换药,创面冲洗后紫草油纱条覆盖。3例同时口服酮康唑,1例未服用。结果所有病例4~8 d后霉菌感染得到控制。结论开放性骨折创面霉菌感染临床少见,多因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局部软组织毁损重,增加感染机会而致病。临床治疗应全身支持对症治疗与感染灶局部治疗结合。  相似文献   

18.
于祁  于燕 《中国基层医药》2001,8(6):486-486
我院自 1994年 8月至 1998年 5月共收治胫腓骨骨折82例 ,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82例 ,男 5 6例 ,女 2 6例 ;年龄 10~ 5 5岁。骨折分型 :开放性骨折 2 7例 ,粉碎性骨折 2 9例 ,长螺旋型骨折 18例 ,横断骨折 8例。受压原因 :车祸致伤 49例 ,重物砸伤 10例 ,摔伤 3例 ,高处坠落伤 2 0例。1 2 治疗方法  2 3例跟骨骨牵引复位 ,6周后更换长腿石膏管型至愈合后拆除 ;47例采用切开复位 ,加压钢板或螺丝钉内固定 ,12例采用透视下手法复位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外固定。1 3 结果  42例加压钢板内固定 ,1例术…  相似文献   

19.
抗生素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在骨科手术中应用 ,为防治骨关节感染 ,降低感染率取得一定的疗效 ,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全组147例 ,均为闭合性骨折 ,男85例 ,女62例 ,年龄7~65岁 ,平均年龄36岁。方法 :常规术前准备 ,术前常规应用抗生素 ,手术开始后15分钟~30分钟静脉滴注菌必治1~2g,手术时间长者可再用菌必治1~2g,术后应用青霉素静脉滴注。术后用药时间平均为3天 ,147例中无1例感染。2讨论骨科的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目的是防止手术部位发生感染。手术或创伤污染的细菌有2个来源 :一是来自皮肤、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 ;二是外源性—手术室。手术室中…  相似文献   

20.
1984年7月~1994年7月我院共收治颅内感染患者26例(开放性颅脑伤19例,内开放性颅脑伤3例;手术污染4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中男21例;女5例;年龄最小者8岁,最大者70岁。入院时呈昏迷者7例,意识朦胧者8例,嗜睡者4例,清醒者7例。感染原因:开放伤19例中清创不彻底7例,脑脊液鼻漏2例,脑脊液耳漏1例;术中污染4例。感染发生时间:伤后或术后3~5天发生者5例,6~9天发生者18例,10~15天发生者3例。辅助检查:白细胞计数(15~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