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骁宇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6):178-179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对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德国ERBE公司生产的APC300型内镜专用氩气刀,对病理证实的胃肠道息肉行氩离子凝固术。氩离子凝固治疗以内镜所见整个病灶凝固为止。凝固次数依据息肉大小及生长部位决定结果:采集本院2004年6月~2009年12月126例患者共365枚息肉,其中320枚为直径〈10mm的息肉仅用APC清除,对于45枚直径〉10mm的亚蒂和细蒂息肉先行圈套切除后再用APC处理残端组织后全部治愈。结论: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对胃肠道息病变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消化道出血及息肉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芸  张晓荣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11):1396-1396
目的:探讨内镜下氢离子凝固术(氢气刀)治疗消化道出血及息肉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德国ERBE公司生产的APC300EA型内镜专用氢气刀对上消化道出血及消化道息肉进行氢离子凝固术。结果:66例上消化道出血,其中十二指球部溃疡43例,胃溃疡23例,贲门撕裂伤综合症10例,Dieulafoy病4例。经氢气刀治疗后,56例患者未再出血,4例患者再出血(胃溃疡1例,贲门撕裂综合症2例,Dieulafy病1例)。81例息肉患者,其中食管息肉9例,胃息肉30例,十二指肠息肉12例,结肠息肉20例,胃和十二指肠均有息肉6例,食管和胃均有息肉4例,全部治愈。结论:氢气刀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及消化道息肉的方法,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副作用少,患者痛苦少,经济实用的好方法,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器(氩气刀)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德国ERBE公司生产的APc型内镜专用氩离子凝固器对经病理证实的消化道息肉进行氩离子凝固术。结果:180例患者,共324例息肉,其中230枚扁平广基息肉经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有94枚有蒂息肉在内镜圈套治疗时采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器配合治疗,全部治愈。结论: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疗效确切、安全,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氩等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治疗不同胃肠道疾病的效果.方法 对60例胃肠道病变患者予以内镜下APC治疗.结果 疣状胃炎24例中22例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有效22例(91.67%),随访胃镜12例,10例疣状病灶消失:消化道息肉病变28例,共治疗息肉62枚,随访12例,包括1例直肠巨大息肉,1例直肠巨大广基扁平葡型息内,APC治疗后病灶均基本消失;6例Barrett食管病灶彻底清除;2例消化性溃疡活动性出血均1次止血成功.结论 APC是治疗消化道病变的一种疗效确切、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的方法,可推广.  相似文献   

5.
1998—2002年,我院在内镜下摘除消化道息肉69例、84颗息肉。其中21例、25颗广基息肉采用基底部注射肾上腺素混合液,再用高频电切的方法进行摘除,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联合去甲肾上腺素喷洒治疗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内镜下应用APC联合去甲肾上腺素喷洒对36例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为内镜下联合应用凝血酶和去甲肾上腺素治疗22例消化道出血,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内镜下应用APC联合去甲肾上腺素喷洒治疗组成功止血35例,有效率97.1%,其中再出血者1例,再出血率2.9%。对照组成功止血19例,有效率86.4%,其中再出血者5例,再出血率26.3%。两种方法相比,前者有效率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再出血率前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下APC联合去甲肾上腺素喷洒治疗消化道出血成功率高,再出血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消化道出血的综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8.
朱欲晓 《贵州医药》2009,33(2):152-152
胃肠道息肉是一种常见疾病,特别是多发性、弥漫性、家族性息肉癌变可能性大,同时,息肉的癌变率与其大小有关。经内镜发现应即予以切除。随着内窥镜技术的进步,大都采用内镜下息肉除,而(APC)用中文消化道息肉受到人们重视,我科自2006年引用APC治疗消化道息肉,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消化道息肉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因息肉被视为癌前病变,故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应及时发现及时治疗。目前随着内镜治疗技术的发展,消化道内镜下治疗息肉已成为常规微创治疗手段。我科于2008年9月至2010年10月应用等离子射频仪,经内镜治疗112例消化道广基息肉患者,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多发性息肉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09年9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内镜室行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多发性小息肉的护理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治疗效果好,少数患者出现腹胀,腹痛,胸前区烧灼感,未发生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APC是治疗胃多发性小息肉有效的方法,做好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治疗过程中密切配合,术后注意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肠道息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内镜诊断经病理证实的胃肠道息肉76例行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观察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76例共108枚息肉,其中93枚为扁平、广基息肉,仅行氩离子凝固术,另15枚有蒂息肉采用内镜下圈套治疗配合氩离子凝固术。经1~3次凝固术治疗病变均消除,息肉全部治愈。结论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肠道广基、扁平息肉或息肉样隆起疗效佳、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大肠多发息肉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75例大肠多发息肉患者(2018年3月~2019年10月),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n=37例)接受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观察组(n=38例)接受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前及术后7d炎...  相似文献   

13.
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消化道小息肉技术在全国已相当普及 ,这是一种简单安全、并发症低的有效措施 ,已替代剖腹手术成为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但切除直径 2 5cm以上广基息肉的难度和风险比有蒂小息肉大 ,选择剖腹手术还是高频电切除尚有分岐。本文总结 5年来我院内镜下高频电切除大肠巨大广基息肉 2 4例 ,以探讨大肠巨大广基息肉的治疗方法 ,提高内镜治疗水平。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1994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 ,我们在大肠镜检查中发现直径 2 5cm以上广基息肉 35例 4 1颗 ,其中 2 4例选择内镜下高频电切除 ,11例选择外科手术。选择高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氩离子凝固术 (APC)治疗消化道出血、良恶性狭窄、息肉、血管畸形、Barrett′s食管、疣状胃炎等的治疗作用。方法 :胃肠息肉 138例 ,疣状胃炎 31例 ,消化道出血 8例 ,Barrett′s食管 7例 ,黄色瘤 5例 ,吻合口狭窄 5例 ,血管畸形 1例 ,行内镜下APC治疗。结果 :APC是胃肠道内镜治疗中的一种效果确切 ,操作简便、有效安全而耐受良好的凝固技术  相似文献   

15.
郑丽  李宾  么玲  黄亚琴  蔡文娟  甘丽虹 《江西医药》2022,(12):2037-2039
目的 探讨氩等离子凝固术(APC)治疗结肠息肉的疗效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医院收治的49例采用内镜下结肠黏膜切除术(EMR)治疗的结肠息肉患者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另收集同期医院收治的50例采用APC治疗的结肠息肉患者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血脂水平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8%高于对照组8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用时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TC、TG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C治疗结肠息肉效果确切,具有手术用时短、出血量低、并发症少等优点,并有利于进一步改善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6.
朱欲晓 《贵州医药》2009,33(7):651-651
结肠血管畸形是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之一,随着出血早期电子结肠镜检查的普及,结肠血管畸形已成为不明原因的下消化道出血尤其是老年人反复发生的不明原因的下消化道出血常见病因之一。我院从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对下消化道出血患者行急诊结肠镜检查,其中明确诊断10例,给予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内镜下消化道息肉的治疗方法。方法术前常规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血型、心电图,常规胃肠道准备,经内镜插入完全暴露息肉后,采用电凝/电切相结合方法,将息肉完全切除。结果术后无1例发生出血及穿孔,术后2个月内镜复查,残端愈合良好,随诊6个月~1年未见异常。结论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具有安全、经济、效果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赵毅  陆志平 《中国医药》2011,6(12):1534-1535
目的 探讨经内镜胃肠息肉切除的应用价值.方法 内镜下检出215例消化道息肉,病理检查后于内镜下行氩离子凝固术、微波烧灼,高频电切电凝仪切割或黏膜下切除等多种方法治疗.结果 本组215例患者,共456枚息肉,单发病灶均一次治疗成功,多发息肉一次最多切除15枚.术中明显出血1例,以去甲肾上腺素冰盐水局部喷洒加用金属钛夹夹闭止血.术后迟发出血2例,均发生于肠道,急诊肠镜予钛夹止血成功.1例迟发穿孔,转常规手术治疗.1例乙状结肠息肉患者术后病理提示可见核大异型细胞,考虑为早期癌变,追加手术治疗.其余不良反应包括轻度腹胀以及轻微疼痛,2~8h自行消失.术后1~3个月、6个月及1年后复查,未见息肉复发.息肉病理性质:除外小息肉(<0.5 cm)直接行氩离子凝固术者,术后送检息肉共369枚,管状腺瘤16枚,绒毛状腺瘤6枚,绒毛管状腺瘤12枚,炎性增生性息肉331枚,低级别上皮内瘤变3枚,乙状结肠绒毛状腺瘤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枚.结论 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大肠广基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经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的大肠广基息肉患者,分析治疗效果及随访情况。结果 68例患者的所有广基息肉均一次性成功切除,5例患者术中少量出血,2例患者术后迟发性出血,经电凝、钛夹夹闭等处理后止血,无穿孔等其他严重并发症。术后3、6、12个月随访复查结肠镜,未见息肉复发。结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可用于治疗大肠广基息肉,临床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安全,同时能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