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抗生素滥用现象日趋严重,不合理处方日益增多,造成的毒副反应也越来越多。因此,对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必须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现将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药物相互作用简述如下:1.青霉素类:包括青霉素G、耐酸青霉素、广谱青霉素等。青霉素类为速效杀菌剂,它能迅速杀灭繁殖期细菌,是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产生抗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治疗下呼吸道感染过程中,抗菌药物选择的合理性.方法:对2000年9月至2001 年1月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的抗菌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涉及11类32种抗菌药,应用较多的是青霉素类及喹诺酮类,分别有63例次和57例次,两者合用有34例次.68例患者中,44例取得明显疗效.结论:临床上选用抗菌剂(如青霉素类与氟喹诺酮类)联用,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途径.而针对临床具体情况,选择繁殖期杀菌剂与快效抑菌剂合用时 ,合理把握杀菌剂的剂量,亦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在用药过程中,应充分顾及到药物的不良反应,注重病原菌的诊断,同时必须严格掌握疗程,严禁滥用.  相似文献   

3.
抗菌药物在临床使用中的不合理表现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抗菌药物的品种越来越多,以青霉素类、头孢类及喹诺酮类为主。同时抗菌药物在临床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在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大作用。通过掌握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发现临床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滥用抗菌药物所造成的后果正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如何做到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达到防病、治病的同时,减少或防止毒副作用和细菌耐药的产生,值得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院2011年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医院微机系统调取我院2011年儿科门诊处方,对其中的抗菌药物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为55.55%,其中使用1种抗菌药物的处方占61.53%,联用2种抗菌药物的处方占38.47%,无联用3种及以上抗菌药物的处方;(2)用药频度(DDDs)和用药金额排前三位的抗菌药物类别是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林可酰胺类;(3)用药频度(DDDs)排前三位的抗菌药物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洛、头孢吡肟。结论: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蚌埠地区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方法:对2009-2010年蚌埠地区上报的抗菌药物致ADR报告,按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类别、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涉及的抗菌药物共107种,2791例/次,发生频次以头孢菌素类居首位(占31.31%),其次为喹诺酮类和青霉素类;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40.58%;严重ADR11例。结论:临床应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以减少其ADR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我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鲜利  崔敏  杨威 《中国药师》2004,7(11):892-893
目的: 统计我院2001~2003年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分析抗菌药物使用的特点和趋势.方法: 采用WHO药物统计合作中心设定的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方法计算我院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和药物利用指数.结果: 青霉素、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使用频率较高,罗红霉素和头孢曲松的使用频率上升较快.青霉素、复方磺胺甲唑噁唑、阿莫西林、甲硝唑等仍为我院常用品种.结论: 抗菌药物中头孢菌素和青霉素为主流用药,新一代大环内酯类将成为应用和发展较快的品种.DUI>1的品种约占1/4,说明部分抗菌药物有过量使用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任云  彭曦  张永军 《中国药房》2012,(26):2446-2448
目的:分析我院重症监护室抗菌药物应用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以半年为一个时间段,统计重症监护室2008-2010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及同期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试验结果;采用SPSS17.0软件对每一时间段内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与各类抗菌药物的总用药频度(DDDs)之间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第3代头孢菌素类、第4代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青霉素类+酶抑制剂这几类抗菌药物的应用与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之间具有相关性。结论:抗菌药物的应用与细菌耐药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应更加注意规范抗菌药物的应用,特别是限制那些高潜在耐药的抗菌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规范应用抗菌药物行为,提高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抽取102例本院2010年以来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院抗菌药物使用最多的是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和硝基咪唑类。结论本院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临床药师应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应用指导,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监测外科Ⅰ类手术切口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规范临床用药。方法: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从2006年1月起,每月对外科Ⅰ类手术切口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按照给药时间、时程及药物种类等项目进行收集分析,并将结果和建议反馈给相关科室。结果:全年抽查病历分为1~6月(242例)和7~12月(256例)两部分,分别整理统计。498例(白内障手术除外)Ⅰ类切口全都使用了抗菌药物。7~12月术前0.5~2.0 h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为76.94%,较上半年38.43%明显增加。术前未使用抗菌药物病例13.65%、术前使用时间大于2 h病例12.50%、术后使用时程等较上半年显著缩短;涉及脑、骨骼等器官的手术切口抗菌药物术后使用时间较长。大于3 h的手术几乎都未追加抗菌药物。抗菌药物选择如青霉素和第1、2代头孢菌素使用率由上半年32.86%在下半年上升到53.91%。抗菌药物联用和更换的病历显著减少。结论:外科Ⅰ类手术抗菌药物使用存在较多问题,经过对其监测,逐渐规范了使用,但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并评价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信息系统收集2013~2015年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数据,对抗菌药物的费用比例、用药频度(DDDs)及日均费用(DDC)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DDDs排名前10位的药品基本来自头孢菌素类、其他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硝基咪唑类及青霉素类复方制剂,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占总销售金额的比例逐年上升,头孢菌素类使用频度较高,部分药物DDC较高。结论我院还存在部分药物DDDs偏高的情况,应严格限制头孢菌素类(尤其是三代头孢菌素)、其他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尤其是左氧氟沙星)及青霉素类复方制剂的临床应用,避免DDDs的过快增长,加强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11.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过敏试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使用前是否需作皮肤过敏试验(下简称皮试)提供参考。方法:根据近年国内有关文献报道、药学资料记载及多年的用药经验,从过敏反应发生机制方面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是否需作皮试进行分析讨论。结果与结论: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中的头孢菌素类(下简称头孢类)的β-内酰胺环较青霉素类稳定,所以头孢类过敏反应发生率较低;头孢类各药物间缺乏共同的抗原决定簇,所以头孢类极少发生交叉过敏反应。此外相对于青霉素类,头孢类的皮试符合率太低,因此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使用前是否作皮试应严格按照规范药品说明书要求执行,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只需作青霉素皮试,不应盲目扩大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试的品种范围,造成患者不必要的负担。  相似文献   

12.
以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法对我院儿科1999年12月31日~2000年12月31日抗菌药物的应用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帮助.结果:注射剂型抗菌药物DDDS排序前10位中,青霉素类占3种,头孢菌素类占3种,氨基苷类占2种.口服剂型抗菌药物DDDS排序前10位中,大环内酯类有3种,青霉素类有2种,头孢菌素类1种.抗菌药物应用与细菌学检查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3.
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皮试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欣春  陈海金  孔祥君 《中国药事》2002,16(11):667-668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系指化学结构式中具有内酰胺环的一大类抗生素 ,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头霉素类、单环内酰胺类及其他非典型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此类抗生素以其抗菌活性强、毒性低、临床疗效好等优点而广泛地用于临床 ,但由其引发的过敏反应却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安全 ,过敏试验的不规范亦困扰着医疗部门的方方面面 ,特别是口服制剂是否需要皮试看法更不一致。本文就此问题进行阐述 ,供大家商讨。1 青霉素类抗生素 (含青霉素复合制剂 ) :本类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和半合成青霉素临床应用青霉素类时 ,较多出现过敏反应 ,包括皮疹、药物热…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我院抗菌药物的应用状况及趋势,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08—2010年抗菌药物的应用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的用药金额占全部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逐年上升;抗菌药物应用中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青霉素类一直占据前3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及美罗培南使用率增长迅速。结论:医院抗菌药物应用总体比较合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应加强对美罗培南和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管理。  相似文献   

15.
2002年~2005年我院儿童应用抗菌药物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申东  施路宁  胡斯  孟琳懿 《中国药房》2006,17(16):1226-1227
目的:评价我院儿童应用抗菌药物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对2002年~2005年我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金额、数量及各年度抗菌药物在门诊用药总量中所占比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门诊所应用的抗菌药物以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为主,总体上使用规范,但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结论:抗菌药物规范合理使用,需要全院各部门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年龄增长 ,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均有不同程度退化 ,需根据其特点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笔者对 1 999年 7~ 1 2月本院内科出院病例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进行调查分析。 资料与方法随机抽取本院病案室大内科病历 1 2 0份 ,其中老年患者 (60岁以上 ) 85例 ,应用抗菌药物 81例 (95 .3% )。调查内容 :①患者年龄、性别 ;②病历中抗菌药物种类、名称、用法、用量 ;③抗菌药物单用及联合应用情况 ;④抗菌药物毒副作用。2 结果2 .1 基本情况 病历 81份 ,男 46例 ,平均年龄 64 .5岁 ,女 35例 ,平均年龄 65 .2岁。2 .2 抗菌药物种类与使用频率  81份病历中使用抗菌药物 6类 1 4种 1 52次 ,使用频率由多到少依次为 :青霉素类 40例次 ;头孢菌素类 38例次 ;氨基糖苷类 1 9例次 ;喹诺酮类 1 7例次 ;硝基咪唑类 1 5例次 ;其他抗菌药物 5例次。各类使用较多的品种 :青霉素类为青霉素、氨苄西林、美洛西林 ;头孢菌素类为头孢唑啉、头孢哌酮、头孢噻肟 ;喹诺酮类为氧氟沙星、环丙沙星 ;氨基糖苷类为阿米卡星、西索米星 ;硝基咪唑类为甲硝唑 ;其他抗...  相似文献   

17.
《中国药房》2018,(2):191-193
目的:为临床儿科口服用药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儿科门诊收治的1 070例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口服用药处方,对药物类别、使用频率、用药合理性及处方规范性等方面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 070例患儿中,0~1岁和2~5岁年龄段分别占26.45%和37.76%,占比较高;主要疾病类型方面扁桃体炎和支气管炎分别占48.60%和15.42%,占比较高。抗菌药物、中成药(止咳平喘药)、辅助用药等几类药使用频率较高,分别为51.78%、27.85%、28.79%;在抗菌药物中,青霉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和第二代头孢菌素类使用频率较高,分别为43.74%和40.84%。用药合理率为92.15%,用药不合理率为7.85%;用药不合理表现为药物数量偏多(2.34%)、药物剂量偏大(2.06%)、药物剂型不合理(2.24%)和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5.05%)。处方规范率为91.31%,处方不规范率为8.69%;处方不规范均表现为药物处方书写不规范。结论:统计时段内我院儿科门诊的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常用的口服用药为抗菌药物、中成药(止咳平喘药)及辅助用药,且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频率最高;用药合理性及处方规范性总体较好,但在药物数量、剂型、剂量及抗菌药物使用等方面仍存在不合理之处,且药物处方书写不规范的问题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治疗下呼吸道感染过程中,抗菌药物选择的合理性.方法对2000年9月至2001年1月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的抗菌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涉及11类32种抗菌药,应用较多的是青霉素类及喹诺酮类,分别有63例次和57例次,两者合用有34例次.68例患者中,44例取得明显疗效.结论临床上选用抗菌剂(如青霉素类与氟喹诺酮类)联用,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途径.而针对临床具体情况,选择繁殖期杀菌剂与快效抑菌剂合用时,合理把握杀菌剂的剂量,亦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在用药过程中,应充分顾及到药物的不良反应,注重病原菌的诊断,同时必须严格掌握疗程,严禁滥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黑龙江地区医院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黑龙江地区61家三级医院2011年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分类汇总分析。结果:该地区医院共应用18类抗菌药物,涉及148个品种,品种数列前3位的分别为头孢菌素类(24.32%)、青霉素类(16.22%)、喹诺酮类(10.13%);阿奇霉素、头孢氨苄的品规出现次数为78、59,分别是注射剂与口服剂药品目录品规出现次数最多的2种药;阿奇霉素的规格数居首位;21家医院对头霉素的遴选购进超过2个品规。结论:控制抗菌药物应用品种、品规数目,有助于临床合理用药;该地区专科医院存在抗菌药物应用级别过高、品规数超限情况;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药临床需求量较大,但存在滥用情况,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不同抗菌药物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66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不同抗菌药物在患儿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66例患儿共使用青霉素类药物60次,头孢菌素类药物76次。患儿应用不同抗菌药物治疗方案主要分为3种,分别为单一应用青霉素类,单一应用头孢菌素类以及青霉素类联合头孢菌素类,三组患儿的痊愈时间分别为(4.86±1.30)、(4.80±1.28)、(4.92±1.22)d,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不同抗菌药物的治愈时间相对一致,因此,需谨慎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尽可能使用单一药物治疗,进而为患儿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