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肺功能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患者的肺功能变化,方法:在注意肥胖,吸烟等因素对肺功能的影响下,对462例确诊OSAS的患者进行流速-容积曲线和用力肺活量的检测,按睡眠呼吸紊乱指数(AHI)将462命名中层得分为3组,AHI=5-20为第1组,AHI=21-50为第2组,AHI≥50为第3组,比较分析各组间各项肺功能指标。结果:3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分析显示AHI与各项肺明显关联(P>0.05),流速-容积曲线诊断OSAS的敏感性较低,结论:OSAS不是导致肺功能变化的独立因素,肺功能检测不宜作为OSAS的初筛检查,也不能帮助判定OSAS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2.
张可  李华 《医药论坛杂志》2007,28(8):12-13,15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与高血压的关系,为此种类型高血压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合并有OSAS的高血压患者32例作为实验组(OSAS组),单纯高血压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同步进行24h动态血压及多导睡眠仪监测;两组患者均常规低盐饮食、口服药物治疗3周,比较治疗前后动态血压变化;OSAS组降压效果差的患者同时接受持续气道正压(CPAP)治疗3周,观察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两组之间的白天平均收缩压(DSBP)、白天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无明显差异;OSAS组的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药物治疗3周后,对照组血压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OSAS组药物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再同时用CPAP治疗3周后血压显著下降.结论 OSAS是引起高血压的原因之一,与OSAS有关的高血压患者单纯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同时采用CPAP治疗有助于高血压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颈围和体重指数对OSAHS患者睡眠呼吸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颈围和体重指数对其睡眠呼吸参数的影响。方法符合OSAHS临床诊断标准的患者141例,利用多导睡眠分析系统的监测记录,根据患者的不同颈围和体重指数分组,比较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的差异。结果不同颈围和体重指数的患者之间AH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不同颈围和体重指数的患者之间LSa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颈围和体重指数是影响OSAHS患者睡眠呼吸参数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4.
艾瑞东  赵健  刘志刚 《河北医药》2012,34(11):1679-1680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高血压发病的原因很多,现认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高血压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约30%高血压病患者合并OSAS,同时45%的 OSAS患者存在高血压,揭示两者之间有高的共存性[1].实际上临床合并OSAS的高血压常具有难治性.本研究对高血压并中重度OSAS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药物联合CPAP治疗,并对治疗前后的24 h血压进行对比,旨在探讨CPAP辅助治疗高血压并发中重度OSAS患者,对血压及最长呼吸暂停时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氧饱和度(SpO2)等相关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between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OSAS)与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相关,OSAS期间的短暂缺氧,高碳酸血症和血压升高是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s, WMC)的危险因素。本研究旨在探讨OSAS与WMC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2017年2月—2021年12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100例同时具有多导睡眠图和脑磁共振(MRI)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非OSAS组21例、轻度OSAS组39例、中重度OSAS组40例,并根据脑MRI及Fazekas评分量表对所有患者进行脑白质病变评分,分析不同OSAS严重程度分组脑白质病变情况,并行二元logstic回归分析确定WMC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不同OSAS严重程度分组之间WMC病变程度的分布具有显著差异(P=0.007),中重度OSAS组较非OSAS组及轻度OSAS组WMC病变程度分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01和0.034;WMC的患病率随OSAS严重程度增加而增加;AHI与WMC患病风险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对冠心病患者血糖和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在我院心内科和呼吸科住院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200例,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两组:冠心病组155例,冠心病合并OSAS组45例(轻度OSAS组15例;中度OSAS组18例,重度OSAS组12例)。对比分析冠心病组和冠心病合并OSAS组患者血脂及血糖水平及其与AHI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合并OSAS组患者的BMI、LDL明显高于冠心病组,而HDL显著低于冠心病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PG、HOMA-IR、Hb A1C、OX-LDL、AHI在OSAS轻、中、重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冠心病合并OSAS患者的AHI和BMI、LDL、FPG、HOMA-IR、OX-LDL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结论 OSAS增加了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和糖尿病的风险,可能与增加胰岛素抵抗和OX-LDL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对血压、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以及持续正压通气(CPAP)对其疗效.方法36例OSAS患者与12例正常者分别比较呼吸暂停通气指数(AHI)、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空腹血糖、血脂、血胰岛素水平以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血压、体重指数等指标.OSAS组经CPAP治疗后复查上述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PAP组与正常组相比,前者AHI(38.7±6.5次/h)、空腹血糖(5.8±0.5mmol/L)、胆固醇(5.8±0.4mmol/L)、甘油三脂(1.9±0.3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2±0.3mmol/L)、空腹血胰岛素水平(19.8±2.4mU/L)、收缩压(143.1±11.7)、舒张压(87.8±8.6)、体重指数(28.2±2.1kg/m2)较后者明显增高,SpO2(89.6±3.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2±0.3mmol/L)、ISI(-2.06±0.07)较后者明显减低,p均<0.01.治疗后,CPAP除组体重指数(27.1±1.9kg/m2)外,AHI(26.9±5.2次/h)、空腹血糖(5.2±0.4mmol/L)、胆固醇(5.3±0.3mmol/L)、甘油三脂(1.6±0.2mmol/L)、LDLc(2.8±0.3mmol/L)、血胰岛素水平(16.1±1.9mU/L)、收缩压(137.1±8.8)、舒张压(81.9±7.8)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SpO2(92.8±2.0%)、HDLc(1.4±0.3mmol/L)、ISI(-1.92±0.08)明显增高,p<0.05.结论OSAS患者存在血压、糖、脂代谢异常以及胰岛素抵抗可能,CPAP治疗能改善OSAS患者的代谢综合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重症OSAHS患者围手术期使用CP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2年1月~2012年10月在我院住院并行手术治疗的58例已行多导睡眠监测(PSG)的重度OSAHS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7例患者围手术期未行CPAP治疗,B组31例患者围手术期行CPA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周、术后半年多导睡眠监测结果(AHI、LSaO2)的变化,及围手术期出现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组间AHI、LSa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B组AHI、LSaO2较A组疗效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出现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OSAHS患者围手术期CPAP治疗能够降低AHI,提高LSaO2,有效减少并发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吴春玲 《临床医药实践》2011,20(11):865-868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效果,寻求最佳护理对策。方法:对150例经整夜多导睡眠图(PSG)诊断为OSAS的患者在采用CPAP呼吸机治疗前与积极护理干预下行CPAP呼吸机治疗时两种不同状态下进行PSG监测并分析。结果:经CPAP治疗,并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后,呼吸障碍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呼吸暂停次数、血氧饱和度等呼吸指数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CPAP呼吸机是治疗OSAS患者简单有效的方法,积极有效的护理是CPAP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鼻塞式持续呼吸道正压给氧(CPAP)对新生儿呼吸衰竭血气及疗效的影响,以观察CPA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2例呼吸衰竭新生儿采用鼻塞式CPAP给氧治疗,观察治疗后1h血气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并与2 8例头罩给氧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CPAP后PaO2 和SaO2 较CPAP前明显升高(P <0 . 0 1) ,pH和PaCO2 无明显变化(P >0 .0 5 )。氧疗前后PaO2 和SaO2 升高值治疗组较大,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均<0 .0 5 ) ,pH升高值和PaCO2 下降值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均>0 . 0 5 )。治疗组总有效率、存活率分别为84 %、88%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 4 %、6 8% (P <0 . 0 1,P <0 .0 5 )。结论 鼻塞式CPAP是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能纠正严重低氧血症,改善血气,提高疗效及存活率。  相似文献   

11.
韩梅香  曹洁  王彦  周宁  陈宝元 《天津医药》2016,44(4):487-490
摘要:目的 研究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CPAP) 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 合并咳嗽性晕厥患者相关症状的改善程度。方法 收集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 OSAHS 合并咳嗽性晕厥患者 43 例, 收集其病历资料和睡眠问卷, 分析 OSAHS 各项指标与晕厥次数的相关性, 予患者 CPAP 治疗, 半年后根据 CPAP 依从性不同将患者分为依从性好组 (26 例), 依从性差组 (17 例); 比较 2 组治疗前后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及 C-反应蛋白(CRP) 改善情况。结果 OSAHS 患者的 AHI、 体质指数、 CRP、 嗜睡评分、 颈围、 腹围均与咳嗽性晕厥累计发生次数呈正相关 (r 分别为 0.612、 0.431、 0.224、 0.654、 0.435、 0.344, 均 P < 0.05)。所有患者经过 CPAP 及药物治疗 1~2 周后,均未再发生咳嗽性晕厥。出院半年后随访, CPAP 依从性好的患者未再发生咳嗽性晕厥, CPAP 依从性差的患者中少数患者咳嗽性晕厥仍有发生, 但发生次数减少。治疗前, 2 组 AHI (45.00±15.69 vs. 48.70±16.47)、 CRP (3.46±1.15 vs. 3.38±0.72) 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依从性好组 AHI (26.97±14.06 vs. 48.18±15.96)、 CRP (1.56±0.76 vs. 3.18±0.78) 均低于依从性差组 (均 P < 0.01)。结论 及时持续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疾病有助于减少患者咳嗽性晕厥的发生, 并明显改善患者的 AHI、 CRP 及咳嗽等相关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睡眠体位与咽腔形态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03个OSAHS患者行常规咽腔形态检查,记录体质指数(BMI)、颈围、扁桃体分度、咽峡宽度、改良的Mallampati分级(modified Mallam-pati grade,MMP),将各指标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AHI下降指数行相关性分析。按体位AHI将患者分成体位型OSAHS患者(positional patients,PP)及非体位型OSAHS患者(non-positional patients,NPP),比较两组咽腔形态学指标间差异。结果BMI、颈围、MMP与AHI呈正相关。BMI、颈围与AHI下降指数呈正相关,MMP与AHI下降指数呈负相关。扁桃体大小及咽峡宽度的分布在PP患者及NPP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MMP在两组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BMI、颈围、MMP与OS-AHS病情程度密切相关,且颈围及MMP是OSAHS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血清鸢尾素(Irisin)水平对高血压合并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诊断价值。方法 156例高血压患者,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结果分为重度OSAS组(79例)和非重度OSAS组(77例)。收集两组基线资料,均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SG)、动态血压监测,测定血清鸢尾素水平。比较两组基线资料、血清鸢尾素水平,分析血清鸢尾素水平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血清鸢尾素水平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 两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诊室收缩压(SBP)、诊室舒张压(DBP)及24 h平均SBP、24 h平均DBP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重度OSAS组患者的年龄、男性占比、腹围、颈围、AHI均高于非重度OSAS组,平均血氧饱和度(MSpO2)、最低血氧饱和度(LSpO2)低于非重度OSA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56例患者中位血清鸢尾素水平为25.17 ng/ml,重度OSAS组中位血清鸢尾素水平为14.94(4.45, 28.93)ng/ml,非重度OSAS组中位血清鸢尾素水平为42.34(21.93, 74.31)ng/...  相似文献   

14.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强调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的认识 ,以达到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应用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仪 (PSG)及经鼻持续正压通气 (n CPAP)治疗仪 ,对 4 0例 OSAS患者进行确诊和序贯治疗。结果 比较治疗前后监测的各项指标改变 ,治疗后所有病人症状改善 ,血氧饱和度 (Sa O2 )明显升高 (P<0 .0 0 1) ,舒张压有所降低 (P<0 .0 5 ) ,总共低通气时间明显缩短 ,呼吸紊乱指数 (AHI)明显降低 (P<0 .0 1)。结论 对 OSAS早期诊断治疗应予高度重视 ,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仪及 n PAP治疗仪是内科诊断和治疗 OSAS患者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evere 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SOSAHS)患者呼吸事件的发生与睡眠时相、睡眠体位的关系。方法经多导睡眠监测确诊的61例SOSAHS患者。按是否为体位依赖的OSAHS(仰卧位AHI/非仰卧位AHI≥2)分为2组,即体位依赖(positional patient,PP)组和非体位依赖(nonpositional patient,NPP)组,分别比较各组间年龄、体重指数(BMI)、颈围(NC)、快动眼睡眠期(REM)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非快动眼睡眠期(NREM)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owest oxygen saturation,LSaO2)等参数。组内各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PP组BMI明显大于NPP组(t=11.786,P<0.05),而年龄、AHI、LSaO2等参数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P组颈围与呼吸暂停指数(AI)和AHI呈显著正相关(r=0.534,0.536,P<0.05),NREM AHI与AI、AHI和LSaO2呈显著相关性(r=0.758,0.879,-0.484,P<0.05)。结论重度OSAHS患者中,除BMI外体位依赖的OSAHS患者无特殊临床特征,颈围大小影响体位依赖的OSAHS患者病情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的认知状况与其睡眠结构紊乱和低氧血症之间的关系。方法受试者分为OSAS组(46例)及对照组(45例),均进行多导睡眠图(PSG)、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事件相关电位(ERP)检测;OSAS组应用茴拉西坦治疗。结果 OSAS组Ⅲ+Ⅳ期和REM期睡眠时间、最低及平均血氧饱和度明显减少(P<0.05),醒觉次数及睡眠呼吸紊乱指数(AHI)明显增加(P<0.05);OSAS组MMSE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MMSE总分与AHI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夜间低氧血症呈显著正相关(P<0.05);OSAS组P300潜伏期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P300潜伏期与MMSE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OSAS组应用茴拉西坦治疗后,MMSE总分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OSAS组P300的潜伏期较治疗前有明显缩短(P<0.05),波幅较治疗前有所增高。结论老年OSAS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夜间低氧血症可能起重要作用,茴拉西坦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对患者心率变异(HRV)及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 根据是否合并OSAS,将42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合并组与单纯组各21例.比较两组之间HRV时域指标与频域指标、非杓型昼夜血压曲线的比例及夜间平均血氧水平、呼吸紊乱指数(AHI)的差异.结果 与单纯组相比,合并组的非杓型昼夜血压曲线比例及HRV时域指标与频域指标明显增加,夜间平均血氧水平显著降低(P值均<0.05),而AHI则明显升高(P<0.01).结论 OSAS导致高血压患者HRV增强,血压昼夜节律多呈非杓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阻塞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患血压的影响。方法:对经多导睡眠监测(PSG)角诊的41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计算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并同时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结果:血压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明显相关,P<0.001;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升高,夜间血压下降减少,P<0.05。结论:患的血压高于正常人,OSAS是高血压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也是引起“非杓型”血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叠综合征的老年患者中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状态及变化。方法将在笔者所在医院睡眠监测实验室作过睡眠监测的81例被检测的老年患者按照年龄、体重指数、性别比例相匹配的原则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n=22)、COPD组(n=18)、OSAS组(n=20)和OS组(n=21)。通过比较各组清晨的血浆一氧化氮浓度、内皮素-1、NO/ET-1比值、及多导睡眠监测主要参数: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平均脉氧饱和度和最低脉氧饱和度及睡眠期间血氧饱和度<90%的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观察OS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变化的特点。结果血浆ET-1水平除正常对照组最低,OS组最高,NO水平于正常对照组最高,OS组最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OPD组及OSAS组的血浆ET-1增高、NO及NO/ET-1降低(P均<0.05),但该变化在OS组更为显著(P均<0.01)。上述指标在COPD组与OSAS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OS组仍相差显著(P<0.05)。多导睡眠监测显示AHI在OSAS组及OS组之间以及在正常对照组和COP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AHI在OSAS组及OS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单纯COPD组(P均<0.01)。OS组较OSAS组的最低和平均SpO2进一步降低,且T90比例显著增大(P均<0.01)。结论老年OS患者存在血管细胞功能损伤,其程度较单纯COPD及单纯OSAS更加严重,可能与睡眠期缺氧更明显和缺氧时间更长有关。  相似文献   

20.
PSG监测对OSAS患者病情判断的应用价值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最低SaO2(%),AHI(包括侧卧时AHI)、睡眠分期以及MI(次/h)等睡眠监测指标对OSAS患者病情判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复习35例经多导睡眠仪(PSG)确诊的OSAS患者的睡眠监测结果。根据AHI将OSAS患者分为三组,轻度(AHI5.0~19.9)12例,中度(AHI20.0~39.9)12例。重度(AHI≥40.0)11例,并对各组的最低SaO2 (%)、AHI(包括侧卧时AHI)、睡眠分期以及MI(次/h)等各项监测指标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1)最低SaO2(%)、AHI(包括侧卧时AHI)在轻度、中度、重度总体之间有显著性差别(p=0.000)。(2)OSAS患者Ⅲ、Ⅳ期及REM期睡眠明显减少,睡眠结构在轻度、中度、重度三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别(p>0.05)。(3)微觉醒次数(次)和MI(次/h)在轻度、中度、重度OSAS患者之间均没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最低SaO2(%)、AHI(包括侧卧时AHI)能很好地反映OSAS的存在,并且与OSAS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有着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