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妊娠期母体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水平与贫血的关系,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等法检测238例孕妇血清SI、SF、STfR含量和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的水平。分析不同孕期血清SI、SF、STfR水平与贫血状况以及相关性。结果孕妇Hb浓度、SI、SF水平随孕周增加而下降;贫血率早孕为7.09%、中孕为20.00%、晚孕为57.14%,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SI缺乏率早孕为2.13%、中孕为7.78%、晚孕为71.4%,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SF缺乏率早孕为2.84%、中孕为10.00%、晚孕为85.7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STfR浓度随着孕周的增加而增加,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该结果提示血清SI、SF、STfR是诊断妊娠妇女铁缺乏的灵敏标志物,其联合检测对了解妊娠期妇女的贫血状况,评估胎儿的营养状况均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216例孕妇营养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福州市区部分孕妇的膳食营养状况,为其合理调配膳食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采用24h回顾法(经量化控制),详细记录24h所摄入的各种食物品种及数量。数据用YL-Ⅱ型营养医疗计算机处理并与供给量标准进行比较评价。结果 膳食摄取的总热量早、中、晚三期平均为9.1MJ,孕早期妇女的营养素摄入量低于中、晚期。三期中、孕中期各种营养素摄取较高,孕晚期也不足。膳食中摄取的硫胺素、核黄素、视黄醇当量、钙、锌在各孕期均不足。结论 孕妇的膳食结构基本合理,优质蛋白质来源充足,但要增加B族维生素Ca的摄入,以及适当调整三大营养素的供热比,加强孕妇的营养指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血常规及铁参数检测,对妊娠早期和中期妇女贫血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为临床治疗妊娠期贫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血常规检测及铁参数检测的早、中期妇女共480例,对比早、中期妊娠妇女的检测指标,统计分析妊娠早期和中期的贫血比例及缺铁性贫血的分布。结果:在所有480例研究对象中检查确诊为贫血症的有151例,占31.5%,其中180例孕早期妇女有34例患病,占18.9%,其中300例孕中期妇女有142例患病,占47.3%。在176例患有贫血症孕妇中,缺铁性贫血有162例,占92.0%,其中孕早期缺铁性贫血症有27例,占79.41%,孕中期有128例患缺铁性贫血症,占90.1%。妊娠中期贫血患者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压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水平均低于妊娠早期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早期贫血患者血清铁蛋白(SF)水平要高于妊娠中期贫血患者,妊娠早期贫血患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 R)水平低于妊娠中期患者,均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贫血以缺铁性贫血为主,孕中期妇女与孕早期妇女相比更易患贫血症,且贫血程度也更为严重,妊娠早期对孕妇进行血常规和铁参数的检测可以判断出贫血的类型,进行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维吾尔族孕妇的膳食结构和营养素摄入水平,为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妇幼营养的宣传教育、促进孕妇及胎儿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以388名维吾尔族孕妇为调查对象,采用连续3d24h回顾法进行膳食状况调查,将收集的数据录入Excel建立数据库,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进行比较.结果 每天膳食摄入的营养素中钙、铁、锌及维生素B1、B2、C每天摄入量分别为585.36 (58.54%)、27.92 (79.77%)、12.54(76.00%)、1.19 (79.33%)、1.15(67.65%)、53.60(41.23%) mg.碘及叶酸的每天摄入量分别为17.87 (8.94%) μg、123.95 (20.66%)μgDFE.其余的营养素摄入量均达到推荐供给量标准;从植物性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量占总蛋白的92.81%,动物性食物仅占7.19%.结论 孕妇三大产热营养素供热比合理,钙、铁、锌,以及维生素B1、B2、C,碘和叶酸摄入量不足.建议增加所缺乏营养素的摄入,更好地促进孕妇和胎儿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多糖铁复合物对缺铁性贫血(IDA)孕妇的贫血状况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10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予右旋糖酐铁片,观察组予多糖铁复合物,比较贫血改善情况及妊娠结局,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孕24周及分娩前的血红蛋白(Hb)、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fR),分娩前的红细胞计数(RBC)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结论:多糖铁复合物可明显改善缺铁性贫血孕妇的贫血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孕期膳食指导结合多糖铁复合物胶囊防治妊娠期贫血的效果。方法对2011年7月~2013年6月在本院产检的400例孕妇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比较,治疗组(n=200)进行膳食分析和指导,结合多糖铁复合物胶囊治疗;对照组(n=200)孕期仅给予膳食调查但不干预。结果膳食指导结合多糖铁复合物胶囊治疗组比对照组的血红蛋白值升高,妊娠期贫血发生率下降,营养素摄入量达到RNI的比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孕期膳食指导结合多糖铁复合物胶囊防治妊娠期贫血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蛋白琥珀酸铁治疗孕妇缺铁性贫血3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蛋白琥珀酸铁治疗孕妇缺铁性贫血的疗效及耐受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中孕期贫血孕妇(血红蛋白〈100g/L,血清铁〈3.36μmol/L)30例,其中轻度贫血22例,中度贫血8例,予蛋白琥珀酸铁40mg,po,bid,共服40d,用药前后随访有效性及安全性指标。结果:轻度贫血组用药后症状均改善,中度贫血组则有85.7%改善。两组用药后红细胞、红细胞压积,血清铁、铁蛋等指标均明显上升(P〈0.  相似文献   

8.
939例孕妇妊娠期膳食营养摄入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晓辉  孙丽洲 《江苏医药》2012,38(20):2408-2410
目的 了解孕期妇女膳食营养素摄入情况.方法 常规产检的孕妇939例,年龄(28.1士3.4)岁,孕前体重(54.42±7.17) kg,体重指数(20.76±2.57) kg/m2.于建围产期保健卡时(孕24-28周)采用24 h膳食回顾法调查孕妇的膳食状况,分析其膳食营养素摄入情况.结果 收集到孕中期膳食调查表605份,24 h总能量摄入为(2208.8±592.1)kJ,为推荐摄入量的(96.04±25.74)%;收集到孕晚期膳食调查表334份,24 h总能量摄入为(2106.0±554.1)kJ,为推荐摄入量的(91.57±24.09)%;孕妇孕中晚期各餐次能量摄入分配不合理.微量元素多来源于植物性,动物性的来源较少.结论 妊娠期妇女的膳食丰富多样,但晚期总能量摄入偏低,各种膳食营养素水平摄入不均,需加强孕期妇女的营养指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铁之缘片对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方法:选择88例中晚期妊娠、轻中度缺铁性贫血妇女,其中30例孕周为12w~20w、血红蛋白≤110g/L≥90g//L,58例孕周21w~35w、血红蛋白≤100g/L≥80g/L,连续服用铁之缘片30d,治疗前后进行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b)、红细胞计数(RBC)及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比较,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所有受试孕妇服药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V)、红细胞计数(RBC)及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指标均明显上升,(P<0.01)。血生化肝肾功能各项指标用药前后无明显变化。除1例服药后2d出现双下肢皮疹退出观察外,其它87例无任何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消化道不良反应。结论:铁之缘片作为一种新型中西医结合补血制剂,安全、有效,无消化道不良反应,孕妇易接受,依从性好,可作为孕妇缺铁性贫血的功能产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孕妇儿童铁缺乏症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高明区孕妇、儿童铁缺乏症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采取干预措施,达到有效防治的目的。方法 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按照卫生部制定的《中国孕妇、儿童铁缺乏症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方案,对高明区孕妇126例,育龄妇女123例,6~12个月儿童47例,13~36个月儿童67例,37~84个月儿童151例(6~84个月儿童共265例),进行了铁缺乏症和缺铁性贫血及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并全部测定了血红蛋白(Hb),锌原卟琳值(ZPP),血清铁蛋白值(SF)。结果 孕妇、育龄妇女、6~12个月、13~36个月、37~84个月儿童,铁缺乏症患病率分别为42.86%、39.02%、57. 45%、19. 40%、19. 21%,缺铁性贫血患病率分别为12.70%、7.32%、34.04%, 5.97%, 3.31%。结论 不同月龄婴幼儿和不同孕周孕妇铁缺乏症和缺铁性贫血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铁缺乏症与缺铁性贫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故坚持早期防治,综合防治的原则是控制和降低铁缺乏症患病率和缺铁性贫血患病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孕妇膳食摄入情况,并分析其营养状况,以正确进行营养指导和干预。方法以广东省某市400例孕妇为调查对象,调查孕妇的膳食摄入情况,并应用“孕期饮食营养分析指导系统”软件进行营养分析。结果各孕期膳食三大产热营养素的热能供给比例基本合理;中早孕阶段钙、铁、锌和维生素B1、维生素B2的摄入量较低,分别为764.51mg、26.94mg、15.71mg、1.12g、1.13g;各孕期优质蛋白占总摄入蛋白的50.O%以上,平均蛋白质RNI%为48.5%。结论孕妇的膳食结构基本合理,但仍要增加钙、铁、锌及B族维生素等摄入,并加强孕妇的营养指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力蜚能胶囊在妊娠期预防治疗缺铁性贫血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随机把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计数(RBC)正常范围的孕妇350例,分为试验组(n=212)和对照组(n=138),试验组于妊娠14~16周后服用多糖铁复合物1日150mg,至分娩前停用,对照组未服用其他任何铁剂,于试验前(约14~16周)、孕中期(约24~26周)、分娩时抽取静脉血,检测两组不同孕周Hb、RBC、血清铁蛋白(SF)和血清铁(SI),并记录两组妊娠结局。结果缺铁性贫血相关指标比较: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孕中期Hb、SF、SI高于对照组,分娩前Hb、RBC、SF、SI均高于对照组;组内与试验前比较,试验组孕中期SF低于试验前,分娩前RBC、SF、SI均低于试验前,对照组孕中期和分娩前Hb、RBC、SF、SI均低于试验前(P<0.05)。贫血发生率比较:试验组孕中期和分娩前总贫血和轻度贫血低于对照组,分娩前中度贫血低于对照组(P<0.05)。妊娠结局比较:试验组产褥感染、胎儿窘迫、低出生体重儿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14~16周后预防性服用力蜚能胶囊可增加孕妇的铁储备,减少缺铁性贫血的发生,改善妊娠结局,可作为缺铁性贫血的预防性用药。  相似文献   

13.
张茂祥  韦枝红  马丽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0):1589-1591
目的 探讨妊娠期不同方式钙干预对孕期妇女骨钙的影响。方法 对59名26~36岁健康孕妇进行膳食调查.随机分为三组.在各组能量和营养素摄入相近的情况下,分别对研究组进行不同方式的钙营养支持干预。结果 孕期每天膳食钙摄入量不足450mg孕妇血清钙、磷稳定.不随着钙摄入量的增加而改变;补充钙剂后可以增加骨钙含量。结论孕妇膳食钙摄入量较低.但其血钙、磷水平相对恒定.不受钙摄入量的影响。经补充钙剂有助于改善孕妇骨钙储备。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在孕中、晚期阶段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测定,了解孕期各阶段体内储存铁的水平,及时发现贫血亚临床状态,指导孕妇早期补铁,降低妊娠贫血的发生率。方法测定可溶性血清转铁蛋白受体、血清铁和血红蛋白指标,分析比较妊娠贫血孕妇和健康孕妇的测定值。结果妊娠贫血患病率约19%,其中93%为缺铁性贫血,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早期缺铁性贫血具有较高价值。结论通过测定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可早期诊断缺铁性贫血,特别是亚临床贫血,sTfR可作为诊断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5.
陈桃荣  龚巧珠  龚勤 《江西医药》2007,42(11):1059-1060
目的 了解女中学生铁缺乏症患病情况,为预防缺铁性贫血提供依据.方法 按随机抽样原则,对南昌市3所中学300例13~16岁的女生进行问卷调查,并用光化学法测定血清铁蛋白(SF)、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红蛋白含量(Hb)和红细胞计数(RBC),通过检测结果及问卷调查分析了解女中学生铁缺乏状况及可能的原因.结果 缺铁性贫血(IDA)占4.7%,潜在性铁缺乏(SID)12.7%,血清铁蛋白水平处于较低水平的人数占32.7%.结论 南昌市女中学生缺铁性贫血比例不高,但SID是值得重视的隐匿人群,采取早期诊断,干预与综合防治可降低铁缺乏症的患病率,提高女中学生的整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孕早期间隔补充铁剂预防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1年10月至2013年9月来我单位门诊接受产前检查的188例妊娠早期妇女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孕妇常规饮食,不服用铁剂;研究组孕妇常规饮食外,间隔补充铁剂,分别于试验前后采集两组孕妇的外周血,对其血常规进行检查(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MCV、血小板),并对血清铁蛋白、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饱和度等相关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同时,详细记录研究组孕妇出现的任何不良反应。结果补充铁剂前两组孕妇的各项指标间无显著差异;补充铁剂后,研究组孕妇的血清铁以及蛋白饱和度显著升高。两组孕妇均无严重不良反应者出现。结论孕早期间隔补充铁剂对预防贫血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建议孕妇可在医师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孕前进行科学合理的铁剂补充,预防妊娠期贫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2553例孕产妇贫血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调查和研究孕产妇早期贫血的表现,以便提出早期干预措施。方法 对2553例孕产妇不同时期的血细胞检查,判断贫血类型及贫血程度。结果 孕期缺铁性贫血占16.53%,其中轻度贫血占13.59%,中度贫血占2.74%,重度贫血占0.20%。主要发生在孕中、晚期占17.96%,孕早期贫血占13.19%。产后42天贫血占8.42%,主要为轻度贫血占7.01%,其次中度贫血占1.4l%,无重度贫血。结论 孕妇应从13周根据红细胞形态改变,如红细胞压积(HCT)〈0.35,红细胞体积(MCV)〈82fI或血红蛋白(HB)〈105g/L时开始补铁预防。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琥珀酸亚铁片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分析不同孕周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孕期缺铁性贫血患者342例,分析不同孕周缺铁性贫血发生情况,所有患者均采用琥珀酸亚铁片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以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清铁(SI)与铁蛋白饱和度(TSAT)。结果30~40周缺铁性贫血发生率最高,为50.88%,其次为15~30周(38.6%),40周以上最低(2.92%);总有效率为92.11%;治疗后RBC、Hb、MCV、MCHC均高于治疗前(t=10.026、8.997、9.633、10.262,P<0.01);治疗后SI、TSA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t=10.266、9.670,P<0.01)。结论缺铁性贫血主要发生于孕30~40周,琥珀酸亚铁片治疗孕期缺铁性贫血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血清铁蛋白与妊娠期妇女缺铁性贫血(IDA)关系。方法:选择200例在我院进行产检的孕妇,监测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的血清铁蛋白(SF)水平以及血红蛋白水平(Hb),分析检测结果。结果:妊娠早期、中期、后期SF水平逐渐下降,经方差分析具有差异显著(P0.05)。妊娠后期IDA发生率高于妊娠前期,SF缺乏状态下孕妇在妊娠中、后期发生IDA的几率较大(P0.05)。结论:SF水平影响IDA的发生率,因此需要监测妊娠期SF水平,有助于及时实施补铁治疗,防止妊娠期IDA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小剂量硫酸亚铁结合饮食干预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12月1日至2016年11月30日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孕妇,将70例孕妇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每组35例。一组孕妇予以小剂量硫酸亚铁治疗(对照组),另一组予以小剂量硫酸亚铁联合饮食干预(观察组)。对比两组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孕妇的红细胞、血红蛋白、血清铁、血清铁蛋白、可溶性血清铁蛋白受体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孕妇的治疗后的红细胞(3.53±0.28)×10~(12)/L、血红蛋白(89.12±5.01)g/L、血清铁(6.31±0.63)μmol/L、血清铁蛋白(14.87±2.22)μg/L、可溶性血清铁蛋白受体水平(22.99±1.68)μg/L以及临床总有效率(94.29%)均比对照组优(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孕妇采用小剂量硫酸亚铁加饮食干预治疗的效果优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