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督脉具有总统诸脉 ,调节经气 ;维护阳气 ,卫外御邪 ;敷布命门之火 ,温煦脏腑 ;转输阴精 ,益脑养髓的作用 ,这些功能的发挥与其循行有密切的联系。现根据文献记载 ,对督脉的循行探讨如下 :1 督脉的支脉关于督脉的循行 ,《内经》记载其身前及两旁的分支 ,而没有描述其行于头脊正中的主干。这些支脉与足少阴、足太阳、任脉、冲脉相通 ,可以看作是广义的督脉。其循行路线有 3条 :1督脉与任脉、冲脉同起于“肾下”、“胞中”,向下经阴部出会阴 ,绕肛后 ,与足少阴、足太阳在长强、会阴处汇合 ,贯脊上行属于肾。即《素问·骨空论》:“起于少腹 ,以…  相似文献   

2.
1 《内经》与《难经》中记载的十二经脉路线(1)第一种路线:《灵枢·经脉》、《灵枢·营气》等篇中记载的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终于足厥阴肝经,复还于手太阴肺经。如此存在如环无端,终而复始的经脉路线(把这种经脉路线浅显地称为“半向心半远心十二经脉”)。(2)第二种路线:《灵枢·脉度》篇中记载“手之六阳,从手至头……手之六阴,从手至胸中……,足之六阳,从足上至头八尺……足之六阴,从足至胸中,六尺五寸”。这样,十二经脉的走向都是始于四肢末端(把这种经脉路线浅显地称为“全向心十二经脉”)。又《难经·二十三难》中记载“手三阳之脉,从…  相似文献   

3.
1夹脊穴的来源与定位〈br〉 夹脊穴(Ex-B2)又称华佗夹脊穴、华佗穴、脊旁、佗脊,是脊柱棘突下两旁的一组腧穴,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组经外奇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足臂十一脉灸经》中记载,足太阳经脉循行时“夹脊”,灸太阳经可以治疗“夹脊痛”。《素问·缪刺论》:“邪客于足太阳络,令人拘挛背急,引胁而痛,刺之从项始数脊椎侠脊,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傍三痏,立已”。《素问·刺疟篇》:“十二疟者,……又刺项以下侠脊者必已”。杨上善注:“脊有二十一椎,以两手侠脊当推按之,痛处即是足太阳之络,其输两旁,各刺三痏也”。华佗夹脊穴也见于《后汉书》[1]所载的《华佗别传》:“有人病脚躄不能行,佗切脉,便使解衣,点背数十处,相去一寸或五寸,从邪不相当,言灸此各七壮,灸创愈即行也。后灸愈,灸夹脊一寸上下行,端直均调如引绳也”。1955年承淡安先生[2]在《中国针灸学》中将夹脊穴称为“华佗夹脊穴”。  相似文献   

4.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程一般较长,易于复发,且有渐进性加重,临床治疗必须辩证;安主任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面,具有独到的见解和经验。安主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重在调理督脉和膀胱经,督脉通调一身气血,膀胱经挟脊抵腰中,是治疗首选经脉,再结合辨证取穴,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3):158-161
目的 研究不同经络刮痧干预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本院骨伤脊柱外科门诊及病房,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将100 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 例。对照组采用依次刮拭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干预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组采用依次刮拭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干预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两组均5 d 刮痧一次,3 次为一个疗程。刮拭前、每次刮拭结束后及一个疗程结束后,通过下腰痛评分量表(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及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对比不同经络刮痧干预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腰痛JOA 评分、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及VAS 评分较对照组有所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刮拭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及足少阳胆经干预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非常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针刺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心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古代文献中虽然没有三叉神经痛这个名词 ,但有类似三叉神经痛的记载。如《灵枢·经脉》篇中有“颌痛”、“颊痛”、“目外眦痛”的记载。《素问·缪刺论》中的“齿唇寒痛”的记载等非常类似三叉神经痛。根据中医理论 ,三叉神经痛是三阳经受邪。手足三阳经皆上行于头面部 ,手太阳小肠经循经相当于三叉神经第二支的分布区 ,手阳明大肠经循经相当于三叉神经第三支的分布区 ,手少阳三焦经循经相当于三叉神经第二支的分布区 ,足太阳膀胱经循经相当于三叉神经第一支的分布区 ,足阳明胃经循经相当于三叉神经第一、二、三支的分布区 ,足少阳胆经…  相似文献   

7.
督脉、任脉、冲脉皆属奇经。关于这三条经脉的起始部位,根据唐·王冰注解《黄帝内经素问》记载,“一源而三歧”,同出于胞中。对此,历代针灸医家多有阐发,见仁见智,各执一端,遗疑后世,争执不休。笔者总其说,别其类,并略抒管见,求正于同道。 一、督脉起于少腹 《素问·骨空论》曰:“督脉者,起于  相似文献   

8.
<正> 七、足太阳膀胱经睛明本穴最早见于《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甲乙经》卷三谓:“在目内眦外。”考“睛”,意指眼睛,《玉篇》:“睛,目珠子也”。《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载:“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明”,《说文》:“照也”,《左传·昭二十八年》:“照四方日明。”此穴在目内眦角,《甲乙经》载:“目不明,恶风,目泪出,憎寒,目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诸晓英主任中医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收集病例,对诸晓英主任中医师诊治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坐骨神经痛的方法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总结,并列举案例予以佐证。[结果]诸晓英主任中医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坐骨神经痛立足中医整体观念,强调温肾、通督、强脊的基本思路,注重在中医四诊基础上辨证分析,对证施法;治疗上擅以督脉理论结合足三阳经取穴,并予特定的针刺手法,针药结合,标本兼治,在临床上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诸晓英主任中医师应用督脉理论,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经验,值得学习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素问·热论》篇经脉理论属于足六经理论体系 ,本篇经脉理论在经脉循行、与脏腑属络关系、经脉病候等方面均不同于《灵枢·经脉》篇 ,明显属于从出土经脉文献到《灵枢·经脉》篇之间的时段。《内经》中还有多篇属于足六经理论体系 ,重视并加强足六经理论研究有助于全面认识经脉学说。  相似文献   

11.
八了穴是临床常用穴之一.十几年来,笔者采用八了穴推拿及拔火罐治疗某些疾病,取得较好疗效,略述管见.1 八了穴的概念及归经八了穴即上、次、中、下四对,总称八了穴.了,窟也,深孔貌,是邻近骨部的缝隙.古人对八了穴部位的描述基本是一致的.《素问·骨空论》“八了穴在腰尻分间”.《甲乙经》“上了在第一空、腰髁下一寸侠脊陷中”;次了“在第二空侠脊陷中”;中了“在第三空侠脊陷中”;下了“在第四空快脊陷中”.此与常说的四对骶后孔是一致的.关于八了穴的归经,目前,都认为属足太阳膀胱经.但《甲乙经》指出“上了足太阳、少阳之络”.《素问·骨空论》王冰说:中、下了“足太阳、厥阴、少阴三脉左右交接于中”.  相似文献   

12.
《灵枢·经脉编》的“肾足少阴之脉……贯脊属肾……。”是在“脊”的哪一高度上“属肾”的,历代的文献及各种教材均来说明,在教学过程中亦有同学提出这个问题,现就此问题谈点个人看法,就教于针  相似文献   

13.
中医经典文献对经络的结构与功能有精辟的论述和比较明确的记载。这些论述和记载,为我们今天探讨经络实质,提供了重要理论参考。1 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道 《灵枢·本脏篇》:“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难经·二十三难》:“经脉者,行血气,通阴阳,以荣于身者也”。又如高世栻在《素问·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针刺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依据循经取穴法,宗"经脉所过,主治所宜"之理,选用肾经及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同时配合推拿治疗10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良好效果.结论 该方法 是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中医高等院校五版教材将痿证分为肺热津伤、湿热浸淫、脾胃亏虚、肝肾亏损等四型,余意应增“寒湿困脾”一型方才全面。 痿证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该书主要从虚热与脾湿两个方面立论。其论述脾湿方面的经文主要有:《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民病寒湿,发肌肉痿,足痿不收。” 《素问·藏气法时论》云:“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素问·痿论》)云:  相似文献   

16.
药物封脐疗法在皮肤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脐名神阙穴,属任脉穴位。任脉为阴脉之海,和督脉相表里,共理人体诸经百脉,所以脐和诸脉相通,可联系全身经脉,并通过各经脉的经气和血液运行,交通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因此脐部用药治疗,可达到调理脏腑功能、调畅气血、平衡阴阳的目的。脐疗法源远流长,而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治疗皮肤病的要穴,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探讨。1 封脐疗法的发展历史《灵枢·营卫篇》说“足厥阴肝脉……其别支循脊入骶属督脉,上过毛中上行入脐中。”指出脐与脏腑经络的关系,为脐疗法奠定了理论基础。《千金要方》记有“治虚寒腹痛……以吴茱…  相似文献   

17.
十二经脉的循行方向 ,后世多宗《灵枢·经脉》篇所论 ,但《灵枢》其他一些篇中记载的某些经脉循行方向却与《灵枢·经脉》所论不同。如《灵枢·邪客》篇云 :“心主之脉 ,出于中指之端 ,内屈循中指内廉以上留于掌中 ,伏行两骨之间 ,外屈出两筋之间……上二寸 ,外屈出行两筋之间 ,上至肘内廉 ,入于小筋之下 ,留两骨之会 ,上入于胸中 ,内络于心脉。”可见《灵枢》对十二经脉循行方向的认识是不一致的。1 十二经脉全向心性的循行《足臂十一脉灸经》(以下简称《足臂》)所载的十一脉 (缺手厥阴脉 )皆为自手足向心而行 ,这种全向心性循行的观点 ,…  相似文献   

18.
瘀毒阻络与冠心病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络病学说萌芽于《黄帝内经》 ,历经发展 ,清代叶天士进一步明确了“经主气 ,络主血” ,“初为气结在经 ,久则血伤入络” ,“百日久恙 ,血络必伤” ,提出了要“讲究络病功夫” ,从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冠心病具有胸闷、胸痛、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等的临床特点 ,符合中医“久病入络”的基本病理特征。《灵枢·经脉》有云 :“脾足太阴之脉……其支者 ,复从胃别上膈 ,注心中” ,“小肠手太阳之脉……入缺盆络心” ,“肾足少阴之脉……其支者 ,从肺出络心 ,注胸中”。《医原》说 :“夫人周身经脉 ,皆根于心”。《诸病源候论》明确指出冠心…  相似文献   

19.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的腰腿痛疾病,好发于20—50岁的青壮年,男多于女,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症状为一侧腰腿痛,偶有两侧俱痛者。发病之初,大多有腰部扭伤史,往往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腰者,一身之要,俯仰转侧无不由之,”不论跌仆、负重、扭闪、操劳,常可伤及腰部筋膜肌肉而发为腰痛。足太阳膀胱经挟背抵腰,腰部损伤常累及足太阳经脉而致气血失调;腰部损伤,可内及于肾而致肾虚;或肝肾素虚,易因外伤而致腰痛,日久且易兼感  相似文献   

20.
督脉行于背部正中,贯脊属肾,为阳脉之海。中医学认为,脊柱与督脉密切相关,早在《黄帝内经·素问》就记载"督脉生病治督脉,治在骨上",由此可见,治疗督脉相关疾病应着眼于调整脊柱骨节。大杼是八会穴之一的骨会穴,而督脉贯脊属肾,肾主骨生髓,因此大杼与督脉必然存在密切的联系。本文试从督脉理论对大杼的强骨通督作用进行探析,以揭示大杼与骨的内在联系,为运用大杼防治骨病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