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DAPT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以及Notch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 140只健康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I/R组)和DAPT组,每组再分为3d、7d、14d 3个亚组。取材前1 d Y型迷宫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然后TTC染色测定脑梗死面积;比色法测定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含量;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海马CA3区形态结构变化;免疫荧光检测Hes1阳性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Hes5蛋白表达变化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和DAPT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均下降,脑梗死面积增加,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P<0.05)。与I/R组相比,DAPT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提高,脑梗死面积减小,SOD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P<0.05)。光学显微镜下,sham组小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结构未见异常;I/R组细胞水肿,染色较深,排列疏松,大量神经元缺失,出现核固缩现象;DAPT组细胞数量增加,染色变浅。与sham组相比,I/R组与DAPT组Hes1阳性细胞明显增多,Hes5蛋白表达增加;而DAPT各亚组较I/R各亚组Hes1阳性细胞减少,Hes5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 DAPT对小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断Notch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柴胡皂苷A(Saikosaponin A,SA)通过上调SIRT1水平减轻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作用。 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9只,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I/R)、柴胡皂苷A 1 mg/kg组(I/R + SA 1 mg/kg)、柴胡皂苷A 5 mg/kg组(I/R + SA 5 mg/kg)、柴胡皂苷A 10 mg/kg(I/R + SA 10 mg/kg)和尼莫地平1 mg/kg组(I/R + NMDP 1 mg/kg)。双侧颈总动脉用微动脉夹夹闭法构建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灌胃给药7 d。记录各组大鼠跳台实验犯错次数和Y迷宫实验检测新异臂进入次数,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损伤,采用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法计算各组大鼠脑梗死率、脑组织含水量及脑指数,尼氏小体染色检测神经元凋亡,免疫印迹法检测Caspase3,Caspase9,Bax/Bcl-2和SIRT1的表达,试剂盒检测SOD、MDA、LDH的含量,RT-PCR检测SIRT1的表达。 结果 柴胡皂苷A能减少大鼠跳台实验犯错次数,增加新异臂进入次数,减少脑梗死率、脑组织含水量及脑指数,降低Bax/Bcl-2和Cleaved caspase3/caspase3、Cleaved caspase9/caspase9的比值,降低MDA和LDH的含量,升高SOD活性,上调SIRT1表达水平(P<0.05)。 结论 胡皂苷A能缓解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和氧化应激,这与SIRT1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油橄榄叶提取物(OLE)对海洛因依赖小鼠认知和氧化损伤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150只小鼠皮下注射海洛因(10 mg/ kg)40 d,再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0、50、100、200 mg/kg)的OLE进行皮下注射治疗,用Morris水迷宫观察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海马细胞结构的改变,用比色法检测小鼠海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Px)、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海马Bax蛋白和Caspase-3的表达。 结果 模型组小鼠海马神经元核膜不规则,细胞器结构异常或空泡化,小鼠逃避潜伏期和逃避的距离高于正常组,在目标象限探索的时间及游泳距离占总距离的百分比低于正常组(P<0.01),海马组织SOD、CAT、GPx、GSH活性低于正常组,MDA含量高于正常组(P<0.01),海马组织Bax蛋白和caspase-3的表达高于正常组(P<0.01)。OLE治疗组小鼠海马神经元损害程度减轻,小鼠逃避潜伏期和逃避的距离缩短,在目标象限探索的时间及游泳距离占总距离的百分比延长,海马组织SOD、CAT、GPx、GSH活性又升高,MDA含量及Bax蛋白和Caspase-3的表达又显著降低(P<0.05或P<0.01)。 结论 OLE对海洛因诱导的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与其具有抗氧化能力。抑制细胞凋亡的特性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间歇缺氧(IH)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认知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48只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IH组、VD组和VD+IH组。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制备VD模型,4周后,IH组、VD+IH组给予IH处理4周;通过生物化学法检测海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TUNEL法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RT-PCR检测bcl-2和bax mRNA,Y形迷宫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IH组海马MDA含量增多而SOD活性降低;VD组bcl-2和bax mRNA表达增加;IH组和VD组均出现明显的CA1区神经元凋亡和迷宫测试中大鼠电击次数的增加(P<0.05)。VD+IH组与其它3组相比,海马MDA增多及SOD减少更为明显,bcl-2/bax mRNA比值显著降低,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凋亡比例(32.83%±6.13%)高于IH组(9.91%±3.17%)、VD组(15.28%±3.71%)和对照组(2.03%±1.42%),迷宫测试中大鼠电击次数增加(P<0.05)。结论: IH通过加重大鼠海马氧化应激损伤,促进VD大鼠海马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加重了海马神经元的迟发性死亡和VD大鼠的认知损害。这可能是慢性脑缺血病人伴随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后,认知损害加剧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小鼠脑缺血所致的认知功能障碍和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C57BL/6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脑缺血/再灌注(I/R)组和EPO治疗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阻断(2-VO)方法复制小鼠全脑缺血模型,跳台实验测试小鼠学习记忆能力,Nissl染色检测海马神经元存活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磷酸化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表达水平,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Neurolucida软件分析检测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及树突棘的变化。结果: 脑缺血导致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海马CA1区神经元迟发性死亡和树突棘丢失;EPO治疗能显著提高脑缺血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减少脑缺血所致的海马CA1区神经元死亡和树突棘的丢失,显著上调海马CA1区神经元pCREB蛋白的表达。结论: EPO可能通过上调pCREB的表达来保护神经元损伤、防止神经元树突棘的丢失,进而改善脑缺血小鼠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二苯乙烯苷(tetrahydroxy stilbene glucoside, TSG)对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 I/R)沙鼠脑海马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 方法 采用结扎沙鼠双侧颈动脉缺血30 min,再灌注5 d复制沙鼠全脑I/R模型。沙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TSG大、中、小剂量(6、3、1.5 mg/kg)组和阳性对照药依达拉奉注射组(3 mg/kg)。5 d后通过Morris水迷宫测定沙鼠学习记忆功能;Nissl染色观察沙鼠大脑海马CA1区神经元结构和数量的变化;TUNEL染色法观察沙鼠大脑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active-caspase-3的表达。 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I/R组沙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降低,海马CA1区神经元大量丢失,结构紊乱。同时,I/R组沙鼠CA1区神经元凋亡数量明显增加,脑组织中caspase-3显著活化。TSG中、高(3、6 mg/kg)剂量组和依达拉奉阳性对照组均可以显著改善I/R引发的沙鼠学习记忆能力的降低,抑制海马CA1区神经元的丢失,改善神经元结构;抑制CA1区神经元的凋亡以及caspase-3的活化。而TSG低剂量组对上述变化均没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结论 TSG对于I/R引发的脑损伤,尤其是海马区神经元迟发性凋亡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这种作用与其抑制caspase-3的活化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食欲素-B(orexin-B,OXB)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MCAO),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ontrol)、缺血再灌注组(I/R)、缺血再灌注+PBS组(I/R+PBS)和缺血再灌注+orexin-B组(I/R+OXB);通过神经功能评分确定模型是否成功;TTC染色法测定大鼠脑梗死体积;Western blot检测海马区食欲素受体2(OX2R)、p-AKT和p-GSK-3β蛋白表达;跳台实验检测大鼠学习与记忆。结果 I/R组海马中OX2R及p-AKT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减少(P<0.05),p-GSK-3β蛋白表达增加(P<0.05),而I/R+OXB组上述变化明显减轻(P<0.05);I/R+OXB组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少,I/R组潜伏期时间减少,错误次数增多(P<0.05),而I/R+OXB组上述变化显著减小(P<0.05)。结论食欲素-B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与增强p-AKT活性、抑制p-GSK-3β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灵芝多糖(GLP)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海马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等的影响。方法双侧海马内一次性注射β-淀粉样多肽25~35片段(Aβ25-35)制作大鼠AD模型,腹腔注射灵芝多糖水溶液,1周后进行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变化。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海马组织SOD活性和MDA含量。采用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变化。以及灵芝多糖对上述各指标的影响。结果灵芝多糖能明显改善AD模型大鼠低下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显著提高模型大鼠海马组织SOD活性及降低MDA含量,而且灵芝多糖能明显改善模型大鼠脑组织海马CA1区神经元的退行性变化。结论灵芝多糖能提高海马内抗氧化酶S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改善海马CA1区神经元的退行性变化。对老年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可能有增强和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9.
核黄素预处理减轻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核黄素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和缺血再灌注组(I/R组)大鼠喂以正常饲料,核黄素预处理组(R+I/R组)大鼠补充核黄素。喂养4周后,阻断大鼠肝门1 h,再灌注1 h建立I/R模型。术后采血并收集肝脏标本,分别检测血清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水平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蛋白印迹法检测肝组织血红素加氧酶-1(HO-1) 表达情况;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与sham组比较,I/R组大鼠血清AST、ALT活性及MDA水平均明显升高,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肝组织中SOD活性亦明显下降(P<0.01),MDA水平及HO-1蛋白表达则显著增高(P<0.05)。而R+I/R组较I/R组大鼠血清AST、ALT活性及MDA水平均明显下降,SOD活性显著增强(P<0.01);肝组织中MDA水平亦明显降低,SOD及HO-1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1)。组织切片显示I/R组大鼠肝细胞肿胀,炎症细胞浸润,小叶结构紊乱;R+I/R组大鼠肝细胞仅轻度肿胀,几乎无气球样变,小叶结构清晰。结论: 核黄素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肝脏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核黄素通过降低MDA水平、提高SOD活性及HO-1蛋白表达,增强肝脏的抗氧化能力,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组蛋白脱乙酰酶11(HDAC11)对氧糖剥夺/复糖复氧(OGD/R)致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损伤的作用,并从氧化应激/凋亡途径阐述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HT22细胞,在小鼠HT22细胞上筛选HDAC11抑制剂SIS17剂量安全范围。实验分为5组:对照(control)组,模型(OGD/R)组,低剂量(OGD/R+L)组,中剂量(OGD/R+M)组和高剂量(OGD/R+H)组。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微量酶标法检测细胞乳酸脱氢酶(LDH)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水溶性四唑盐法检测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细胞丙二醛(MDA)含量,流式细胞术及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HDAC11,酪氨酸激酶(MerTK),caspase-12和Bax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相比于control组,OGD/R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5),LDH及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SOD及GSH含量显著降低(P<0.01,P<0.05),细胞凋亡增加(P<0.01),蛋白HDAC11,...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n)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闭合蛋白(occludin)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和谷氨酰胺预处理组(Gln组)。Gln组给予谷氨酰胺1 g·kg-1·d-1连续灌胃7 d。Sham组和I/R组以同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7d。Sham组仅分离肠系膜上动脉而根部不夹闭。I/R组和Gln组均用无损伤血管夹夹闭SMA根部30 min后放松血管夹形成再灌注损伤模型。各组大鼠均于制模后24 h采集静脉血和回肠标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0和IL-2水平。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occlud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I/R组occludin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及谷氨酰胺处理组(P0.05);I/R组TNF-α和MDA水平均高于sham组和Gln组(P0.05)。I/R组血清的SOD活力、GSH、GSH-Px、IL-10和IL-2均低于sham组和Gln组(P0.05)。结论:谷氨酰胺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occludin蛋白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组织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随机将36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肾缺血再灌注组和辛伐他汀组,每组12只。后2组用夹闭双侧肾动脉的方法复制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辛伐他汀组在造模前给予辛伐他汀(20 mg·kg~(-1)·d~(-1))灌胃,持续2周。用生化检查检测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及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和Bax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缺血再灌注组SCr、BUN和心肌MDA含量均升高(P0.05),心肌LDH和CK活性增强(P0.05),心肌SOD活性明显下降(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辛伐他汀组SCr、BUN和心肌MDA的含量降低(P0.05),心肌LDH和CK活性明显减弱(P0.05),而心肌SOD活性增强(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心肌Bcl-2与Bax的蛋白表达水平在肾缺血再灌注组增多(P0.05);与缺血组相比,Bax表达在辛伐他汀组明显降低,而Bcl-2表达增加(P0.05)。结论:辛伐他汀对肾缺血再灌注后的心肌有保护作用,保护机制可能与辛伐他汀可以消除自由基、升高Bcl-2蛋白表达和降低Bax蛋白表达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他克莫司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6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I/R组和他克莫司处理组,每组各4个时点( 0.5 h、2 h、6 h、24 h)。建立肾I/R损伤模型;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肌酐(Cr)、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检测Fas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 在相应再灌注各时点,他克莫司处理组血清Cr、TNF-α和MDA水平均低于I/R组(P<0.05),而他克莫司处理组血清SOD活性高于I/R组(P<0.05)。他克莫司处理组肾组织损伤程度明显轻于I/R组。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凋亡蛋白Fas和caspase-3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而他克莫司处理组凋亡蛋白Fas和caspase-3表达水平则低于I/R组(P<0.05)。结论: 他克莫司能有效抑制I/R引起的自由基产生、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以及TNF-α水平降低,表明他克莫司对大鼠肾I/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脂联素(APN)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缝隙连接蛋白43(Cx43)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抗心律失常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1)假手术 (SM)组;(2)缺血再灌注(I/R)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 min后松开结扎线,再灌注120 min;(3)脂联素+缺血再灌注组1(I/R+APN1):先阻断血流30 min,于再灌注120 min开始时给予3.5 μg/kg APN;(4)脂联素+缺血再灌注组2(I/R+APN2):缺血前10 min给予3.5 μg/kg APN,余同I/R组。观察各组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应用RT-PCR观察各组心室肌细胞 Cx43 基因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Cx43分布的变化;应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和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各组动物血清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用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法分析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mRNA及蛋白的表达,用电镜观察各组心室肌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1)I/R组与SM组比较,心律失常评分和血清MDA含量显著增高(P<0.01),SOD活性降低(P<0.01);心室肌Cx43表达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x43分布紊乱,失去正常的规律性;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有明显损伤;心室肌eNOS mRNA及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无论缺血前还是缺血后使用脂联素处理,与I/R组相比,心律失常评分显著降低(P<0.01);Cx43及eNOS表达增高(P<0.01),Cx43分布紊乱的程度减轻;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损伤明显改善。结论: APN可能通过氧化应激调节Cx43的功能,从而发挥抗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亚甲蓝(methylene blue,MB)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线粒体损伤的作用。方法:将Spragur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I/R模型组和MB治疗组(I/R+MB组),建立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n=6)。手术前2 h,MB组大鼠按2 mg/kg腹腔注射MB。对照组持续灌注K-H液110 min,I/R组与I/R+MB组平衡灌注20 min后停灌30 min,再灌注60 min。实时记录心率(HR)、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最大压力变化速率(±dp/dt_(max))和左室舒张末压(LVEDP)。测定冠脉流出液中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测定心肌组织中活性氧簇(ROS)、丙二醛(MDA)和三磷酸腺苷(ATP)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分离心肌组织线粒体,测定线粒体肿胀程度和线粒体膜电位(MMP)。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R组的心功能恶化,冠脉流出液中的CK-MB和LDH活性升高,心肌组织中的ROS和MDA增加,SOD活性降低,ATP减少,线粒体肿胀程度升高,MMP下降(P0.05);与I/R组相比,I/R+MB组的心功能改善,CK-MB和LDH的释放减少,组织中的ROS和MDA减少,SOD活性和ATP含量升高,线粒体肿胀程度降低,MMP升高(P0.05)。结论:MB通过减轻线粒体损伤对大鼠离体I/R心脏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己酮可可碱对抗兔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己酮可可碱对抗兔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方法: 新西兰兔50只,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I/R+己酮可可碱组、I/R+低温组、I/R+己酮可可碱+低温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4组均用动脉夹夹闭左侧肾动脉60min后恢复血流灌注,24h后取左肾分别检测肾组织匀浆的SOD、MDA和BUN、SCr水平的变化,并作病理观察。结果: I/R组肾小管出现水样变性、出血坏死,出血坏死组织中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高度肿胀,嵴极其紊乱、模糊、甚至消失;I/R+己酮可可碱组和I/R+低温组损伤减轻;I/R+己酮可可碱+低温组和假手术组形态正常。再灌注24h后I/R组BUN、SCr、MDA水平明显高于其它各组(P<0.05),SOD活性明显低于其它各组(P<0.05),I/R+低温组和I/R+己酮可可碱组BUN、SCr、MDA水平明显低于I/R组(P<0.05),SOD活性明显高于I/R(P<0.05),低温+己酮可可碱组的上述指标与假手术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己酮可可碱有对抗兔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左旋卡尼汀(L-carnitine)对缺氧/复氧(I/R)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原代培养大鼠子鼠心肌细胞作为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模型,实验分3组:①正常对照组(control);②I/R组:缺氧120 min,复氧240 min;③L-carnitine组:I/R前2 h加用L-carnitine设4个浓度梯度。观察各组细胞经I/R损伤后,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情况,并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I/R组SOD活性低于对照组,MDA含量、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与control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在L-carnitine用药组,SOD活性高于I/R组,MDA含量、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I/R组,P<0.05。结论: 左旋卡尼汀对I/R损伤诱导的子鼠心肌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肺组织光镜、电镜病理变化,探讨δ阿片受体激动剂DADLE对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I/R)组和DADLE处理组。采用改良的二血管阻断加低血压法建立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DADLE处理组(n=10)于再灌注前经左侧颈静脉注射DADLE 5 mg/kg,再灌注120 min后,取肺组织,光镜、电镜观察其病理学改变及检测肺组织SOD活性、MDA含量。右侧股动脉取血测定氧分压,计算氧合指数。结果:I/R组与 sham组比较,肺脏表现为肺泡间隔增宽,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胞腔内及血管周围中性粒细胞浸润,Ⅱ型上皮细胞表面微绒毛明显减少,肺胞腔及气管腔均有浆液渗出,大鼠肺组织SOD活性降低和MDA含量升高。DADLE处理组与I/R组比较肺脏充血减轻,肺组织损伤程度明显减轻,中性粒细胞浸润有所减少,SOD活性升高和MDA含量降低。DADLE处理组动脉血氧分压和氧合指数有升高趋势,与I/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鼠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对肺有不同程度的损伤,DADLE可减轻急性肺损伤,对肺组织提供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肠黏膜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和谷氨酰胺治疗组(Gln组)。Gln组给予谷氨酰胺1 g·kg-1·d-1连续灌胃7 d。Sham组和I/R组以同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7 d。Sham组仅分离肠系膜上动脉(SMA)而不夹闭根部。I/R组和Gln组均用无损伤血管夹夹闭SMA根部,30 min后放松血管夹形成再灌注损伤模型。各组大鼠均于制模后24 h采集静脉血和回肠标本。检测血清D-乳酸、内毒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HE染色法观察肠组织病理损伤情况。结果:I/R组的D-乳酸、内毒素、MDA水平和Chius病理评分均高于sham组和Gln组(P<0.05),血清SOD活力均低于sham组和Gln组(P<0.05)。结论:谷氨酰胺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肠黏膜屏障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0.
苦参素降低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苦参素的抗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并从抗氧化方面探讨其机制。方法用双肾肾蒂夹闭45 min建立IRI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苦参素治疗组(oxymatrine+I/R)。苦参素治疗组又分为高、中和低3个剂量组,在缺血再灌注前,连续7 d经腹腔注射。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观察苦参素对肾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及确定最优剂量;以最优剂量干预用分光分析法测定肾组织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不同剂量组均能明显减轻肾脏IRI的病理形态学改变,改善肾功能。与I/R组相比,再灌注72 h后,MDA水平,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明显降低(P<0.05);苦参素治疗组的CAT、T-SOD、GSH-Px活性改善明显(P<0.05)。苦参素无体外抗氧化作用。结论苦参素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机体的抗氧化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