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Clipmap的大规模地形可视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面积地形渲染是创建高沉浸感室外场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渲染效果直接影响到室外场景的真实度。大面积地形渲染具有两个关键技术,一是地形结构的生成,二是大面积影像图的渲染。本文采用Geometry clipmap结构构建地形的基本结构,地形结构跟随视点进行漫游,通过采样当前地形结构下各个顶点的高程值进行地形的渲染 同时通过C lipmap方法实现地形的纹理渲染。仿真实验表明文中方法具有较好的渲染效果和较高的实时性,可以满足视景仿真系统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大规模动态地形场景的建模与仿真是计算机图形学与虚拟显示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隐式限制四叉树的地形建模方法,用四叉树标记数组代替四叉树节点结构与指针操作,不但节省了大规模地形数据集所占的存储空间,而且提高了节点的索引效率。另外,提出了基于高程值的地形纹理图像合成方法,根据地形采样点的高程值实时合成匹配地形特征的纹理图像。本文还给出了弹坑与车辙的建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描述的方法可以实时获得逼真的大规模动态地形仿真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进行数字图像信息管理与web发布的原理、关键技术问题;结合遥感影像数据库的应用目标提出了一套基于小波压缩的技术实现方案,介绍了利用Oracle spatial构建图像数据库系统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机器深度学习中迁移学习在图像软件对实验动物解剖结构的识别、提取和自动分割中的作用,以及数据增强算法对迁移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在HyVision Ablation Planning V1.0图像软件的平台上,以Efficient Net b1神经网络作为深度学习的骨干网络。利用51套VX2兔肝癌模型的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图像,以数据增强的方式进行迁移学习训练。将图像软件已经具备的人体腹部CT图像上器官的识别、提取与自动分割功能在动物模型上进行重现。比较不同的学习模型和算法模型的Dice系数、归一化表面Dice(normalized surface Dice,NSD)、三维重建的图像质量及与医师标注的动物模型训练集的差异。结果:从有数据增强无迁移学习型的模型到有数据增强有迁移学习型的模型,VX2兔CT图像的器官自动分割Dice系数从0.525提升到0.676,提高了28.76%,NSD从0.448提升到0.616,提高了37.50%。从无数据增强有迁移学习型的模型到有数据增强有迁移学习型的模型,VX2兔CT图像的器官自动分割Dice系...  相似文献   

5.
三维目标识别技术已经成为当前图象识别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在简要介绍若干目标识别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三维目标识别的特点,着重讨论了基于模型的三维目标识别技术。针对三维数据图象,详细探讨了其中的图象分割、特征描述及模型匹配等关键技术,实验结果验证了其有效性。本文的工作,对于三维数据图象处理及目标识别在进一步的性能改进和复杂目标识别方面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时城信息与空域信息融合,利用Graph Cuts全局最优特性,通过自适应的信息融合策略,提取运动目标.在自动化跟踪系统中,从图像序列提取运动目标信息,是进行目标检测与跟踪的前提.目前,目标信息提取方法包括对视频图像序列的时域和空域进行分析.利用时域信息,可以比较好地提取出目标的运动信息,区分出前景和背景.而把利用...  相似文献   

7.
如何快速、高精度获取齿形CAD模型是目前畸齿矫正行业中的技术难题。介绍了一种基于3D-CT的牙颌数字模型快速获取方法。利用3D-CT扫描获得牙齿石膏阳模精细的三维灰度图像;对三维CT图像进行相应的图像、图形处理,获取实物内外表面点云数据;并将其输入CAD设计平台,逆求出实物原型的CAD模型。与传统逆求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扫描速度快、点云数据各向等分辨率和逆求精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摘 要:[目的] 探讨导致乳腺癌的可能致病基因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 基于国际上通用的乳腺癌公共测试集Breast-2 (79) 数据库,提出了一种集成的决策信息因子(decision information factor,DIF)方法,以有效地选择出候选致病基因,并完成乳腺癌识别。基于R语言对原始基因数据做加权共表达网络分析以识别网络中的重要基因模块;使用DAVID软件对重要基因模块进行Pathway富集分析,验证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使用DIF方法从具有统计学意义的重要基因模块中选择出2个候选致病基因;借助反空间稀疏表示分类模型完成乳腺癌识别。[结果] 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得到3个基因模块,其中2个经Pathway富集分析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这两个模块上采用DIF基因选择方法选出的2个候选致病基因用于乳腺癌识别时,准确率达到71.07%,比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SNR)、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组内与组间平方和比率(the ratio of between-groups to within-groups sum of squares,BW)的方法分别高出13.93%、11.19%和8.57%。[结论] 该文提出的集成DIF基因选择方法得到的候选致病基因能有效识别乳腺癌,并具有明确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微透镜阵列实现全真立体显示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采用微透镜阵列的光学器件实现各方向全真的立体显示技术,介绍了阵列图像的获取方法,并提出一种由狭缝光栅和柱镜光栅膜复合的显示屏结构方案,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张晔  袁媛 《中国癌症杂志》2006,16(3):235-239
美国癌症研究所在1996年发起了癌肿基因组解剖计划(CGAP),其目的在于创建一系列工具以获知与肿瘤相炎的基因、蛋白质及其它生物标记物。近年来,生物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其计划的实施提供了丰富的生物信息资源。常用的生物信息技术有:表达序列标签(EST)、Unigene、基因表达系列分析(SAGE)和数字化差异表达(DDD),四种方法各有其优势,共同成为生物信息技术的组成部分。本文综述了上述生物信息技术在CGAP中的应用,并预测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比较和评价骶管阻滞与骶管阻滞+坐骨神经干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各40例,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变部位、病程和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行骶管阻滞和骶管阻滞+坐骨神经干阻滞治疗,两组均以曲安奈得、利多卡因、维生素B12维生素B1与生理盐水混合液行神经阻滞治疗,每周1次,4次为一个疗程。结果经过一个疗程治疗后A、B两组的优良率分别为40%(16/40例)和88.2%f30/34例),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5%(26/40例)和92.5%f37/40例),B组疗效明显高于A组(P〈0.01)。A、B两组出现下肢乏力的发生率分别12.5%(5/40例)和2.5%(1/40例)(P〈0.01)。结论骶管阻滞和和骶管阻滞+坐骨神经干阻滞均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但后者比前者疗效更优,下肢乏力现象更少。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要综述腺病毒载体的研究现状,包括各型载体的构成、优势与缺陷,及其相应的优化策略,并指出在我国人群中腺病毒载体作为疫苗和基因治疗的工具所应采取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克隆人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催化亚单位β基因(PRKACB),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PRKACB,并筛选其稳定转染肺癌细胞株.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从真核细胞中扩增得到人PRKACB的全长序列,克隆至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载体中,经酶切、PCR鉴定后测序证实克隆成功.将重组载体转至真核细胞,采用RT-PCR、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外源基因PRKACB的表达.应用新霉素(G418)筛选出稳定转染pEGFP-C1-PRKACB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结果:测序结果证实成功将PRKACB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中,酶切片段与预期大小一致(1 200bp).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转染后的细胞中PRKACB在转录和翻译水平的表达均有明显提高.稳定转染pEGFP-C1-PRKACB的细胞株经Western blot证实其PRKACB蛋白上调最显著.结论: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PRKACB,并筛选其稳定转染后上调最显著的细胞株,为进一步研究PRKACB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与目的:前列腺癌抗原3(prostate cancer antigen 3,PCA3)作为一种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已被证实在前列腺癌中高度特异性表达,暗示其可能在前列腺癌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深入研究,我们将完整的PCA3基因转入真核表达载体,并构建慢病毒包装系统。方法:从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细胞中提取总RNA,运用重叠延伸方法扩增到PCA3基因,测序正确后定向接入真核表达载体pCDH-CMV-MCS-EF1-copGFP,酶切鉴定并测序正确后进行慢病毒包装和滴度测定。结果:经PCR鉴定及测序,PCA3表达质粒序列与Gene Bank序列进行Blast比对分析,同源性为99.8%,PCA3慢病毒滴度测定为2×108。结论:PCA3成功插入真核表达载体并完成了慢病毒包装,为深入研究PCA3基因在前列腺细胞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进而为探索前列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治疗上腹部顽固性癌性疼痛的止痛效果。方法105例晚期癌症患者,67例伴有后腹膜淋巴结广泛肿大并包绕神经、血管,均有顽固性上腹痛,经CT导引穿入膈脚前及后腹膜肿大淋巴结内行两侧腹腔神经丛乙醇阻滞术。结果经4个月随访观察,在2周,1,2,3,4个月,止痛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98.1%、97.1%、93.8%和90.4%。止痛效果显著的患者,可观察到乙醇扩散较完全,能从两侧包绕腹主动脉,肿大的淋巴结有明显坏死。本组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CT导引下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治疗上腹部顽固性癌性疼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PEA-15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PEA-15,并在人类食管癌细胞(EC-109)中表达。探讨PEA-15对EC.109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EC-109细胞中的PEA-15基因表达。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PEA-15。酶切及测序鉴定重组质粒正确后,脂质体介导转染至EC-109细胞中。采用RT—PCR、Westernblot法检测基因及蛋白表达。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结果RT—PCR显示PEA-15在EC-109细胞中表达。PCR扩增片段与预期片段大小相符,测序结果表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PEA-15构建成功。转染后的细胞中PEA-15表达均增加(t值分别为4.078、5.269,均P〈0.05)。转染质粒72h后,细胞的生长抑制率较转染空质粒组降低[(7.12±0.86)%、(12.55±1.78)%,t=6.163,P〈0.05]。结论成功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I-PEA-15,并在EC-109细胞中进行了表达;转染后对食管癌细胞生长有促进作用,其表达可能促进食管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microRNA-378(miR-378)真核表达质粒pcDNATM6.2-GW/±EmGFP-miR378。方法:根据miRBase提供的序列合成miR378前体序列,退火形成双链后,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TM6.2-GW/±EmGFP-miR,构建pcDNATM6.2-GW/±EmGFP-miR378。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后,转染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转染后miR378的表达量。结果:pcDNATM6.2-GW/±EmGFP-miR378的酶切、测序表明与设计一致,实时定量PCR证实转染pcDNATM6.2-GW/±EmGFP-miR378能够上调miR378的表达水平。结论:成功构建了miR378真核表达质粒pcDNATM6.2-GW/±EmGFP-miR378,为进一步探讨miR378在胃癌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