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4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方法复习219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对组织形态、免疫表型及临床预后进行分析比较。结果219例乳腺癌女性患者年龄26.72岁,年均46.8岁。ER阳性表达率为5612%,PR阳性表达率为46.1%。C-erbB-2的阳性表达率为74.0%。结论C-erbB-2与ER/PR呈负相关。ER/PR与C-erbB-2均表达内分泌治疗效果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相似文献   

3.
隐性乳癌临床上触不到肿块,病理证实的乳腺癌多是腋下淋巴结先见转移或体检时X线发现,是比较少见的一种乳腺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TEN基因在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PTEN表达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 8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石蜡标本,采用S-P法检测PTEN蛋白的表达程度,分析其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年龄、绝经状态、肿瘤位置、肿块大小、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关系.并取非癌乳腺组织石蜡标本进行对照.结果:非癌乳腺组织的PTEN蛋白高表达率明显高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PTEN蛋白高表达率随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增加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组织学分级增高PTEN高表达率依次降低,存在下降趋势;与年龄、绝经状态、肿瘤位置、肿块大小、临床分期无关.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存在着PTEN蛋白表达降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 PTEN蛋白低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PTEN蛋白表达有可能成为评估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浸润、转移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患者,女,76岁,以"发现右侧乳房无痛性肿块20余年"为主诉于2011年6月28日入安徽省淮北市人民医院。入院后查体:T:36.7℃,P:72次/min,R:18次/min,BP:110/70 mmHg,心肺腹部查体未见异常,双侧乳房形态基本对称,明显下垂,右乳外上象限10点钟方向距乳头3.0 cm处可触及一质硬肿  相似文献   

6.
赵时梅  姚波  严龙  林海兰 《华夏医学》2005,18(3):325-326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理分级与DNA含量和倍体的关系。方法:将39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进行Feulgen染色,然后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DNA含量和倍体测定。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各病理分级之间的DNA含量和倍体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光镜下病理学分级可和DNA图像分析联合应用,为临床判断患者预后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8.
乳腺导管内癌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 X线钼靶技术的广泛应用 ,乳腺导管内癌的发现率随之增高。在我国由于检查条件所限 ,其发现率仅占 2 %~3%左右 ,且临床上对此病变存在着认识不足及漏诊、误诊的现象。为了对乳腺导管内癌有更深入的了解 ,笔者总结我科1981~ 2 0 0 0年收治的 32例乳腺导管内癌病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科 1981~ 2 0 0 0年共手术乳腺癌病例 919例 ,其中导管内癌 32例 ,占同期病例数的 3.48%。 32例全部为女性 ,年龄 5 1± 3.2岁 (2 8~ 78岁 ) ,病史 6 .3± 2 .5个月 (1周~ 3年 )。首发症状全部为乳房肿块 ,其中 2例伴乳头溢液 ,…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我院从2009年6月~2010年12月对收住院患者经术后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30例进行高频彩超分析。结果:在30例乳腺肿块中高频彩超检出率为100%,30例肿块中可见26例边界不清,4例边界清晰,形态规则2例,不规则28例,内部回声均质3例,不均质27例,有微小钙化点5例,余均无钙化点,后方声衰减15例。结论:高频彩超在检查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手段,准确率高,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宋涛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6):2035+2037
目的:通过彩色超声多普勒(彩超)检查乳腺肿块,分析彩超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检测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36例乳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用彩超诊断仪检查,分析乳腺浸润导管癌的彩超表现特征。结果:提示恶性肿块87例、良性肿块49例;CDFI检查彩超提示为恶性肿块85例,彩色血流信号一般36例,较为丰富30例,丰富19例;病理学发现70例有淋巴结转移,其中2例彩超检查未见淋巴结;手术切除淋巴结264个,其中195个发现淋巴结转移。结论:提高彩超检查浸润性导管癌的准确率,对于早期发现、行早期手术治疗、延长患者生命、改善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应用半参数方法Cox模型并借助电子计算机,对85例具有随访资料的乳腺癌患者的组织学分级、分型、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年龄、p53癌基因蛋白、DNA倍体、雌激素受体(ER)、核增殖抗原(PCNA)等11个临床病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经筛选进入Cox模型中与预后有关的指标为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FF、ER与PCNA,经统计学处理,该Cox模型的Score值为44.743,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 of the breast,IMPC)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生存预后分析。方法  选择2006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本院收治的IMPC 29例,中位随访42个月,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等生存预后指标;与320例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病例进行对照,分析比较两组间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生存预后指标。为进一步探讨IMPC病理类型对于生存预后的影响,将58例IDC与29例IMPC进行2∶1配对对照研究,分析比较两组间的生存预后指标。结果   29例IMPC中23例(79.3%)发生淋巴结转移,其中4枚及以上淋巴结转移的有15例(51.7%),18例(62.1%)伴有脉管侵犯。分子分型以Luminal B型为主(21例)。3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local recurrence free survival,LRFS)、无转移生存率(metastasis free survival,MFS)、OS分别为:74%、86%、90%。Cox回归分析得出淋巴结转移个数是IMPC局部复发的影响因素(P=0.048)。与IDC组比较,IMPC组肿瘤体积大(3.70 cm vs.2.81 cm,P=0.007),淋巴结转移率高(79.3% vs.45.0%,P<0.001),淋巴结转移个数多(5.90 vs.2.16,P=0.003),淋巴结分级高分级比例较高(N2:24.1% vs.7.5%,N3:27.6% vs.6.9%,P<0.001),脉管侵犯率高(62.1% vs.20.0%,P<0.001),手术方式中标准根治术比例高(24.2% vs.3.1%,P<0.001),化疗方式中新辅助化疗比例高(31.0% vs.9.1%,P<0.001),其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 Rank检验生存分析得出IMPC组的LRFS显著低于IDC组(P=0.001),但两组间的MFS及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4及0.106)。将58例IDC与29例IMPC进行配对对照研究,Log Rank检验生存分析得出两组间的LFRS、MFS与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86、0.965、0.920)。 结论   乳腺IMPC是一类预后较差的特殊类型乳腺癌,其较高的淋巴脉管侵犯性而非这一病理类型,与肿瘤的生存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乳腺浸润性导管癌Ki-67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Ki-67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Ki-67指数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分级有关,且随组织学分级的增高而增加;Ki-67指数与肿瘤的大小无关.结论 Ki-67是判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只有对影响预后的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正确判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分子分型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12月该院首诊的441例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51岁.根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状态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全组乳腺癌分型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三阴型及HER2阳性型,观察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预后,比较各型患者术后的无病生存期及生存率,多因素分析筛选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全组Luminal A型、Luminal B型、三阴型及HER2阳性型乳腺癌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9.1%、18.2%、19%和13.8%.随访3~9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1个月,61例患者复发或死亡.单因素分析示乳腺癌无病生存期与分子分型、淋巴结状态、ER及PR状态有关;多因素分析示ER、HER2-2及淋巴结状态为乳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乳腺癌的分子分型能够准确反映乳腺癌的预后,Luminal型预后最好,而HER-2型预后最差.  相似文献   

15.
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上皮钙依赖粘附素相关分子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和浸润性导管癌(IDC)中上皮钙依赖粘附素相关分子α-cat、β-cat、γ-Cat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8例ILC(其中有淋巴结转移17例)和64例IDC(有淋巴结转移14例)组织中α-Cat、β-Cat、γ-Cat的表达,按阳性癌细胞占肿瘤细胞的比例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38例ILC中α-Cat、β-Cat、γ-Cat表达缺失和低表达者分别为32例(84.21%),22例(57.89%)和33例(86.84%),而64例IDC癌组织中3者的表达缺失和低表达者分别为50例(90.62%),5例(7.81%)和52例(81.25%),α-Cat与β-Cat在ILC和IDC中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P<0.05);β-Cat的表达缺失和低表达者在乳腺ILC和IDC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性(P<0.05),而α-Cat、γ-Cat在乳腺ILC和IDC的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α-Cat、β-Cat、γ-Cat在乳腺ILC和IDC中表达均明显减少和缺失,提示上皮钙依赖粘附素相关分子在乳腺浸润性癌发生发展中丧失了其正常的细胞粘附功能.β-Catenin的表达缺失和低表达可能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6.
张润岐  张冠军  田蓉 《医学争鸣》2006,27(8):706-708
目的:观察4例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结合文献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病理形态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免疫组化特点和预后. 方法: 采用光镜和免疫组化SP法对4例IMPC进行观察并结合文献分析. 结果: 4例乳腺IMPC与浸润性导管癌相比无特殊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大体检查. 光镜下特征性表现为肿瘤细胞呈桑椹状、微乳头状或小腺管样排列,癌巢与周围间质形成明显的空隙. 微乳头缺乏纤维血管轴心. 免疫组化染色EMA阳性部位在癌细胞巢团或微乳头状、腺管的外表面. 结论: 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是一种少见类型的浸润性乳腺癌,具有淋巴管侵袭性强、淋巴结转移率高、预后差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受体(SSTR)在原发性乳腺浸润性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2例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SSTR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SSTR阳性表达率为74.4%(61/82)。SSTR阳性表达强度与年龄(P=0.881)、肿瘤大小(P=0.522)无关,但不同病理分期(P〈0.001)、分化程度(P=0.021)的肿瘤组织其SSTR表达强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SSTR阳性表达率为74.4%,因此,对大多数疑为乳腺癌的患者可应用核素显像技术(SRS)进行筛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转录因子FOXO3a 的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血管生成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该院行手术 切除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乳腺癌组)及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癌旁组)各102 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免 疫组化)检测FOXO3a 在两组中的表达情况,用CD34 标记微血管的内皮细胞,测定微血管密度(MVD),并 分析FOXO3a 在乳腺癌组织细胞质、细胞核的不同定位与MVD 的关系。结果 ① FOXO3a 在乳腺癌中的表达 (70.59%,72/102)低于癌旁组织(84.31%,86/102)(P <0.05)。FOXO3a 在乳腺癌组织细胞核表达的阳性率为 (15.69%,16/102),低于癌旁组织(81.37%,83/103)(P <0.05);而在细胞质表达的阳性率(63.73%,65/102) 高于癌旁组(14.71%,15/102)(P <0.05);②乳腺癌组织中MVD 的水平(27.46±5.87)高于癌旁组(17.25±3.61) (P <0.05)。乳腺癌组织细胞核FOXO3a 阳性者MVD 的水平(23.19±4.00)低于FOXO3a 阴性者(28.24±5.84) (P <0.05);细胞质FOXO3a 阳性者MVD 的水平(26.39±3.12)与FOXO3a 阴性者(27.90±4.37)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FOXO3a 在细胞核的表达增加可能对乳腺癌组织中微血管的生成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血小板反应素(Thrombospondin,TSP)、微血管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erbB4蛋白3项指标在维吾尔族和汉族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表达差异。方法:收集14例维吾尔族和31例汉族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外科手术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TSP、MVD、erbB4蛋白表达。结果:维、汉族IDC中TSP、MVD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bB4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bB4基因可能促进汉族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发展,具有种族特异性。但TSP、MVD表达在汉族和维吾尔族中不具有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与浸润性导管癌(IDC)的临床资料,探讨IMP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表达、分子分型及预后(生存曲线)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0月经病理检查确诊的42例IMPC患者(IMPC组)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病理及分子分型特点,抽取同期乳腺癌中的136例IDC患者(IDC组)作为对照。结果与IDC组比较,IMPC组在生育状态、乳腺良性病史、淋巴结转移、淋巴管侵犯、软组织侵犯、乳头侵犯、TNM分期、雌激素受体(ER)表达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民族、月经状况、肿瘤家族史、临床表现、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i67、分子分型、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无瘤生存和总生存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淋巴结转移、ER阴性和病理分期Ⅲ期的患者2年预后较差。结论既往有乳腺良性病史与未育女性中IMPC组发病危险性较高,其2年无瘤生存情况可能与淋巴结转移、ER和病理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