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风病病名从张仲景第一次正式提出后,在历代医家的潜心研究下。其病因病机及证治方药均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其病因病机上经过了从外风-内风-内外风3个时期。唐宋以前对中风的病因病机的认识,主要以“外风”立论。对于中风病病因的认识虽然以“外风”为主,但各医家对中风的具体病因病机、辨证规律及治则治法的研究也各不相同。本文试图从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医家的医论入手。分析“外风”立论时期各医家对中风发病规律的认识,并总结其规律,以期探讨病机变化规律,为治疗中风病提供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2.
中风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病,该病被称之为中风,是因其发病急骤,变化多端,与自然界善行数变之风相似,故以“中风”命名。根据中风的发病特点,中医认为中风的病因多与“风”有关。所谓“风”不外乎“外风”还是“内风”致病两种理论,  相似文献   

3.
自王清任提出中风是“元气既虚 ,必不能达于血管 ,血管无气 ,必停留而瘀”(《医林改错》)的气虚血瘀病机学说以后 ,现代医家对此多有发挥 ,认为缺血性中风临床表现虽有风痰瘀血痹阻经络、风痰上扰、痰热腑实和阴虚风动等几个证型 ,但气虚是致病的根源 ,血瘀是病邪的核心 ,气虚血瘀是最根本的病理机制[1、2 ] 。笔者通过对中风的古今文献进行全面整理 ,结合临床实践 ,试对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病机学说的学术内涵进行探讨 ,以期使之更加丰满、更臻完善 ,并更为有效地指导临床。1 气虚是缺血性中风的病理基础《难经》云“气者 ,人之根本也” ,…  相似文献   

4.
缺血性脑血管病即脑卒中 ,属于中医缺血性“中风”的范畴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颇具优势 ,现将近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的研究  脑梗死属于中医“中风”病 ,中医文献有关“中风”的记载始见于《内经》。唐宋以前 ,以“外风”学说为主 ,以“内虚邪中”立论 ,唐宋以后以“内风”立论。金元以后则突出了内风、火、痰、虚、气、血的作用。目前对中风发病机制有比较统一的认识 ,主要包括 3个方面 :①气血逆乱 :发病在脑 ;②脉络闭阻 :半身不遂 ,认为由风阳内动 ,挟痰走窜经络 ,脉络不畅或…  相似文献   

5.
一、中风的定义及其沿革1.定义:中风是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同时出现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语言蹇涩等的一种疾患发,輕型的亦有未经昏倒,而突然发生口眼喎斜(颜面神经麻痹)或半身不遂的。2.沿革:有关中风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内经素问风論说:“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腑之风,各入其门戶所中,则为偏风”。这是说人身的俞穴,均内通于脏,如风伤五脏六腑之俞穴,遂着俞穴而内入其脏,所以也可发为脏腑之风,若风随某一俞穴而偏  相似文献   

6.
1 中风病机及现代腑实相关研究中风之证 ,历代医家论述颇多 ,可概括为“本虚标实”四字 ,本虚即肝肾不足 ,脾胃亏虚 ,标实不外“风、火、痰、瘀、毒”五端。中风死亡率和致残率的高低往往取决于急性期治疗是否得力 ,而急性期又以“标实”因素为主要矛盾 ,所以 ,现代医家十分重视中风急性期的标实治疗。王永炎教授[1] 首倡中风急性期的痰热腑实病机。他认为中风发病 ,内风旋动 ,夹痰瘀阻滞脑窍。病人或素食肥甘厚味 ,形体肥胖 ,或体弱久病 ,脾胃虚弱 ,痰浊渐生 ,阻于中焦 ,郁而化热。痰热中阻 ,枢机不利 ,清阳不升 ,气血不能上承 ,脑窍失养 …  相似文献   

7.
中风病因多而复杂,但在众多因素之间,因虚致瘀,瘀阻脑络为决定中风病之发生发展之主因,并贯穿于整个发病阶段及症候中。近十余年来的临床报道及实验研究,都已公认瘀血与中风密切相关。然瘀血之由来及其病变发展至瘀血生风之内在联系,探讨不多。现就“虚”、“瘀”、“风”与中风之内在联系,略呈浅见。 一、肝肾易虚,因虚致瘀 从古至今,都认为中风与“虚”有关。如唐宋以前,多以“内虚邪中”立论,至金·刘完素首先提出“肾水虚衰”之论,明·张介宾强调“内伤积损”是导致中风之根本原因,清·叶天士认为是“精血耗衰,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内风时起”所致;王清任以气虚立论:“亏损元气,是其本源”。当今高校五版内科教  相似文献   

8.
“中风”是指着卒中昏倒,既便当时无生命危險,以后一定遺留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症候說的。按中风症狀及发病过程与現代医学所記載的腦溢血、脑血栓等疾病相同,故而有人悟及內經上“血气并走于上則为大厥,厥則暴死”即是現在說的腦充血症。再如治疗中风前驅症侯时为降低血压調整血行。在中风总治上說“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此又可見在治疗上新旧学說亦是結合的。为了研究和認識本病,今將古今医学文献有关中风症的发病原因和症狀的記載及針灸治疗的方法,簡單介紹如下,謹供医界同道  相似文献   

9.
缺血性中风的病理枢纽是血瘀,而导致血瘀的重要病理基础是阴虚。养阴法在防治缺血性中风中,通过滋补阴液:增水行血,濡润脉道,有利血行;养阴扶正,消除瘀结等作用,达到有效防治缺血性中风的目的。在养阴法基础上,注重辨证以及与它法配伍应用,从而提高临床对防治缺血性中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提起“血稠”(血液黏稠度增高),许多人就会联想到“血管栓塞”、“中风”等严重疾病,尤其让老年人担心。一些商家往往利用老年人最担心中风偏瘫的心理,在“血稠”上大做文章。在药店、大街上常能看到摆摊“义诊”的情景.他们声称用高科技  相似文献   

11.
出血性中风是在正气内虚的基础上,因内伤积损日久而使暗风、伏火等邪气内生,遇气候骤变、情志相激等诱因扰动气机,使气机逆乱"气之与血,并走于上"则导致络破脉损、血液溢出脉络之外而发为中风,急性期病机由"瘀停脉外、压迫神机","津行不畅、痰水形成","诸邪胶结、化毒伤脑"三个病理过程共同构成,恢复期虽病情趋于稳定,但局部脑髓空虚使症状难以得到完全恢复而留有后遗症,而诸邪伏藏又为复中风和呆病的发生构成风险。  相似文献   

12.
“中风”是指喎僻不遂,甚或卒然昏倒,不知人事,失語等症候。元代王安道先生說:“人有卒暴僵仆,或偏枯,或四肢不举,或不知人事,世以中风呼之,方書亦以中风治之”。此种病变,现代医学認为是一种脑血管疾患:如脑溢血,脑血管痙攣,脑栓塞,蜘蛛膜下腔出血等形成。其因多因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不良后果而致。它是針灸临床上比較常見的危急症候之一。如治疗适当,及时,則常可轉危为安沉疴立起,或延长其寿命。反之,則病情加剧,甚则死于頃刻。所以历代文献均对此記載甚詳。如素問风論篇說:“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府之风,各入其門戶所中,則为偏风”。調經論更說:“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則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返則生,不返则死”。张仲景在金匱要略中对本病的指示也很具体:他說:“邪在于絡,肌肤不仁,邪在于經,即重不  相似文献   

13.
祛风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医理论认为风邪入中是中风病的主要病因,祛散外风药治疗中风病由来已久,但由于内风学说、活血化瘀理论的影响及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的相互渗透,祛风药在中风痛中的应用逐渐减少,近年来随着“外风学说”逐渐受到重视,祛风药在中风病治疗中的作用得以重新认识,中医理论及现代研究都显示祛风药在缺血性脑血管痰病治疗中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中风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中医素有“人之百病.莫大于中风”之说。  相似文献   

15.
脑出血在中医概念里名中风又名卒中,其病因主要表现在虚、风、火、气、痰、瘀六个方面,病机虽然复杂多样,但气血逆乱是病机的核心,而瘀血、痰浊、风火等病邪为害的最终环节则为脑络闭阻。络阻窍闭而致神昏,络闭内生风痰而呈惊搐,出血性中风则是离经之血瘀阻脑络。根据中风的病机特点,以急则治其标为总则,以化瘀、通腑、涤痰、开窍为常法,临床上主要有以下各种法则:清热泄火、通腑泄下、平肝潜阳、破瘀通络、涤痰开窍、醒脑开窍、益气开闭等,常加用如活血化瘀、通腑泻热、涤痰息风、清热解毒等品,在实际运用中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16.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导致中风和冠心病最重要的原因,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膳食结构改变、人口老龄化程度的进一步加重,AS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杀手,是当前医学研究的焦点内容之一。祖同医学虽然没有“动脉硬化”这一病名,但根据受累部位的不同以及所出现的各种症状,散在于“头痛”“眩晕”“痴呆”“健忘”“中风”“真心痛”“脉痹”“胸痹”“脱疽”等各篇中。究其发病机制,则南多种病因所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代谢发生障碍,产生痰、瘀等内生之邪,痹阻血脉,胶结凝聚,形成粥样斑块。近年来,诸学者运用现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围绕AS中医痰浊血瘀证候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缺血半暗带(Ischemicpenumbra,IP)和缺血损伤的链式反应-缺血瀑布(Ischermccascade,IC)已成为缺血性中风的研究热点之一,它有可能成为中风治疗的突破点。本文对其研究方法、损伤机理和可干预这些病理过程的神经保护药物综述如下。一、IP的病理生理过程IP是一个围绕缺血核心、脑血流界于严重的缺血核心和正常脑组织之间的区域[1]。目前有学者提出IP的新概念:“潜在的可挽救的脑缺血组织”[2]。这个新概念拓展了IP的内涵,可根据不同特征将IP分类为:电生理IP(自发电活动受抑制而离子稳态和膜电位正常);血流IP…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患病人数逐年升高,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高,脑梗死(缺血性中风)是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之一,是我国成年人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因此,针对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治疗方案备受关注。清代名医黄元御重视中气、气机升降,依据其提出“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的学术思想,消渴合并中风的发病基础为“脾阳虚衰”,发病核心为“气虚血瘀”,病进关键环节为“木郁生风”。消渴日久不愈,加重脾阳渐衰,致中气亏虚,驱动枢轴无力,肝木不升,木郁生风,气机升降失常,气血难以周流,终致气滞血瘀,瘀阻脑络,经络阻痹,舌强语謇,肢瘫体麻。治疗上采用补脾益气,活血化瘀,疏肝理气,息风通络法对消渴合并中风的的治疗亦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9.
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在一年四季中,有两个发病高峰期:一是气温0℃以下的数九寒冬;二是气温在32℃以上的三伏盛夏,而气温越高,患中风的危险性越大。由于发病急,来势猛,而又难以预测,病死率和病残率较高,故中医素有“人之百病,莫大于中风”之说。为什么在盛夏易发生中风呢?因夏至之后,进入高温潮,人们出汗多,体内容易缺水,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减退,对外界环境的变化适应性差,应激性和耐受力低,而体内水分又比年轻人少1/3,对口渴  相似文献   

20.
既往有关经皮冠状血管成形术(PTCA)并发症的报道多集中在被扩张后的冠状血管本身的不良事件,尤其是突然再闭塞,而对另一并发症“中风”却极少关注。本文首次报道PTCA并发中风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及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