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士职业应对自我效能的相关因素。方法:应用自填式结构问卷收集资料,立意抽样法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对象为河南省两所综合三甲医院493名护士。结果:护士职业应对自我效能在关系相处困难方面平均得分(3.78±0.74)分,职业负担方面平均得分(3.25±0.80)分;护士职业压力源总分(90.29±17.41)分;职称、学历、是否倒班、工龄、工作人事关系在职业应对自我效能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工作科室、是否倒班在职业压力源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职业压力源与职业自我效能呈中度负相关(P〈0.01)。结论:护士的职业压力源水平较高,排序第一位的为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影响护士职业应对自我效能的因素有职称、学历、是否倒班、工龄、工作人事关系类型;个体感知的压力水平越高,其职业应对自我效能水平越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一般自我效能感在临床护士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间的中介效应,为降低临床护士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的程度提供一定理论支持。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20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 23.0对问卷结果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中介效应检验。结果:临床护士普遍处于高职业压力、高职业倦怠和低自我效能感水平,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各维度间均呈显著正相关性,一般自我效能感在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降低护士职业压力、提升自我效能感对减轻职业倦怠的程度具有积极意义,国家、医院及护士个人应采取各种措施降低护士的职业压力并提升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并进行心理干预,以减轻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健康,提高工作质量.方法:对50名临床一线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0%的护士经常有疲倦感,经常感到心理疲惫者占80%,52%经常焦虑,32%经常有强迫症状,40%经常有职业无助感.结论:护理人员应加强自我护理意识,进行自我心理调节,正确对待处理各种压力,掌握最适合自己的减压放松方式,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以最佳身心状态投入工作.同时呼吁社会、家庭要对护士职业者充分理解和支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士职业应对自我效能、职业压力源及核心能力的关联性。方法采用护士职业压力源量表、护士职业应对自我效能量表、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等,对493名执业护士进行调查。结果职业应对自我效能均值为3.55±0.71,职业压力源均值为2.66±0.51,评判性思维及科研能力均值为2.616±0.62。核心能力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工龄、职业应对自我效能、班次、职业压力源的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是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因素。结论基于职业应对自我效能的核心能力培训,合理安排护士排班,保证护士配置,可以提高护士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5.
纪莉莎  李静  刘志梅 《现代保健》2012,(32):103-104
目的:分析临床护士心理健康与工作压力源的相关性,统计临床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和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方法:采用问卷形式对青岛市市立医院400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调查临床护士的心理健康与工作压力。结果:本研究临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两种因素,敌对低于常模(P=0.01);人际关系敏感低于常模(P=0.03),一种因素精神病性高于常模(P=0.03)。压力源得分普遍较低,感受最高的压力源是工作特征,而感受最低的压力源是人际冲突。相关研究工作压力源与SCL-90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部分临床护士存在心理问题;临床护士的工作压力比普通人大。  相似文献   

6.
护士职业紧张状况与心理健康关系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护士职业紧张状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提高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743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与成渝两地技术人员常模比较,护理人员的个体紧张反应总均分(92.14±0.69)显著高于常模值(84.78±18.16),个体应对资源总均分(123.98±0.68)显著低于常模值(130.02±17.39),差异有显著性(P<0.01).护士SCL-90总均分与职业任务各子项均呈明显正相关(P<0.01);与个体应对资源各子项均呈明显负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任务过重、任务冲突、责任感、工作环境、社会支持、理性处事影响护士SCL-90的得分,对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具有预测力.结论 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与职业紧张因素有关;社会支持、工作环境和责任感等职业紧张因素对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预测力.  相似文献   

7.
论教师心理健康及其自我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教师心理健康的四种问题表现,即心身症状、人际关系、职业行为、职业倦怠等问题着眼,分析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应从悦纳自己,改善自我观念、协调人际关系,增加社会支持、提高应对技术,培养正确压力观等三个方面加强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护士心理压力成因并提出应对措施,提高护士职业健康水平.方法 分析护士心理压力成因包括行业风险高、工作负荷重、人际关系冲突、业务知识更新与岗位竞争带来的压力和工作付出与社会地位不成正比等,提出护士心理压力应对措施中医院方面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开展人性化管理、为护士提供继续教育的条件;个人方面包括自我心理调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自我价值的认定;并应积极寻找社会支持.结果 与结论 护士心理压力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应从医院、个人、社会等几个方面寻求缓解护理压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社会转型期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帮助管理层及护士本人正确认识压力,设法减少压力,提高护士工作质量,稳定护理团队。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固原市三所二级甲等医院护士的工作压力、心理健康进行研究。结果临床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偏低,压力来源主要表现在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问题、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问题等,以护患关系及管理方面问题最为突出。结论建议加强护士心理护理,重视人文素养培养,制定科学管理制度,优化资源配置,减轻工作压力,稳定护理团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职业态度及其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应用自制职业态度问卷和SCL-90量表对105名精神科护士进行测评,并对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精神科护士最大的工作烦恼是工作风险难以预料(占83.7%),工作压力主要来源于管理者(占81.7%)和患者及家属(占78.9%).84.6%的护士自评为工作态度热情,70.2%的人认为本职工作完成得好,认为工作有意义的占46.2%,工作获得家庭支持者占73.1%.精神科护士的SCL-90评分与年龄及护龄的增长、身体状况差、工作价值感下降、家庭支持缺乏等因素呈正相关.结论:精神科护士普遍感到工作风险大,绝大多数护士努力敬业并对自己的工作表现满意.年龄、身体状况、工作价值感、家庭支持等因素影响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的职业获益感和工作压力现状,分析影响职业获益感的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职业获益感量表、中国护士压力源量表,对该医院的1 193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职业获益感量表总分为(118.35±16.51)分,护士压力源量表总分为(73.47±12.96)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平均月薪(包括工资及奖金)、每天平均睡眠时间、是否参与科研工作、是否考虑辞职、工作压力是护士职业获益感的主要影响因素(P <0.05)。结论:护士职业获益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工作压力处于中等水平。平均月薪、每天平均睡眠时间、是否参与科研工作是护士职业获益感的正性影响因素,是否考虑辞职和工作压力是护士职业获益感的负性影响因素。护理管理者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高护士的职业获益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分析北京市透析科护士的职业承诺及工作压力现状,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北京市8家三甲医院透析科护士240名进行调查,包括一般情况、职业承诺问卷、工作压力源量表,分析职业承诺与工作压力的关系。结果有效样本232名(96.67%),职业承诺最高为规范承诺〔(3.12±0.55)分〕,工作压力主要源自工作量与时间分配〔(3.42±0.51)分〕。不同年龄、工作年限、月收入、职称及夜班情况护士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承诺与工作压力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工作年限、职称、夜班情况、月收入及工作压力是影响护士职业承诺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透析科护士的职业承诺处于中等水平,工作压力对职业承诺具有负影响,减轻工作压力有利于提高护士的职业承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科护士职业耗竭的原因,为减轻儿科护士心理压力提供帮助。方法调查护士压力状况以及对护士身心健康造成的负面影响,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儿科护士主要职业耗竭的原因来自专业、环境、心理等方面。结论只有不断提升专业知识及技能、处理好人际与护患关系、加强沟通能力、提升心理适应能力,这样才能做好本职工作,才能减轻儿科护士面临的倦怠感,才能适应目前形势下对儿科护士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个体工作相关特性对合同护士职业压力的影响.方法 以护士工作压力量表和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及工作相关特性调查表随机调查广州市某三甲医院的235名合同护士,并以125名正式护士作为对照组.结果 合向护士工作压力得分为85.32±20.49.不同工作能力、性质、强度的职业压力与正式护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合同护士工作压力属中度,职业压力受工作能力、性质、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揭示急诊与普外科护士职业压力源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研究急诊护士职业压力源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儿科病房护士工作压力及心理健康水平, 探析提高其心理健康的有效对策。
方法 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护理工作压力源量表、一般情况调查表, 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某院儿科病房护士和儿科门诊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心理健康水平等进行调查。
结果 与儿科门诊护士相比, 儿科病房护士的焦虑、人际关系、偏执、忧郁、精神病、躯体化等因子评分较低; 而儿科门诊护士的敌对、强迫、恐怖等因子评分较低, 儿科病房护士SCL-90总平均分低于儿科门诊护士, 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0.01);儿科病房护士护理工作压力源量表的平均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均低于儿科门诊护士,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护士年龄越大、工龄越长, SCL-90总评分均越低, 工作压力源总得分均越高(P < 0.05)。儿科病房护士SCL-90大部分因子同工作压力源量表各因子评分之间有正相关关系(r=0.27~0.63, P < 0.05)。
结论 儿科病房护士和门诊护士工作压力均较大, 心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但门诊护士压力相对更大。应该制定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措施, 减轻儿科病房护士、门诊护士工作压力, 促进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建立减压活动室对护士心理健康维护的作用。方法:对我院165名护士参加减压活动室活动前后心理健康分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利用问卷法进行全面调查分析比较。结果:干预3个月后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较干预前缓解,SCL-90评分中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5个因子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均P<0.05),SDS评分均P<0.05,SAS评分均P<0.05。结论:建立减压活动室能提高护士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肿瘤介入病房护士压力来源及心理健康状况与常模的差异.方法 采用护士压力源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个介入病区共40名护士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与常模进行比较.结果 2个病区护士之间压力源评分均值、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压力评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护理工作方面的问题、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工作环境及资源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症状自评与常模比较,肿瘤介入病房护士在SCL-90的9个因子及阳性项目数和总分方面均显著高于常模(P<0.01).结论 工作压力是影响肿瘤介入病房护士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应针对护士个性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指导其自我调适进行减压.  相似文献   

19.
翟春霞 《工企医刊》2011,24(2):93-94
目的 探讨如何减轻急诊科护士所面临的各种职业压力.方法 对急诊科护士所面临的各种职业压力原因、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方法.结果 急诊科护士在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有效减轻各种压力.结论 对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压力进行探讨,并能采取有效对策,不仅有利于护士自身的身心健康,更有利于充分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护士工作压力来源情况并提出相应对策,为医院管理者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护士工作压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对广州市某"三甲"医院的202名护士工作压力感受及来源进行分析。结果护士工作压力感受:87.6%的护士感觉工作压力大,11.9%的护士感觉工作压力一般,0.5%的护士感觉工作压力小;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为:工作量大、夜班较多、护患关系、培训考试、职称晋升等。结论护士工作压力状况不容忽视,医院及护理管理者应支持和认同护士工作,重视护士内心感受,科学管理人力资源,减轻护士工作量,制订有效措施减轻护士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