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袁志  马平  胡蕴玉  罗卓荆  金格勒  吕荣  李丹  王军 《医学争鸣》2001,22(11):1014-1019
目的:探讨新型重组异种骨-复合rhBMP2的异种骨(rhBMP2/BCB)移值及其与带血循骨膜联合移植,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将基因重组人BMP2(rhBMP2)与去抗原牛松质骨载体(BCB)复合,制成rhBMP2/BCB,并采用桡骨干1.5cm缺损动物模型,通过线,生物力学,骨密度,组织学等检测手段,对单纯rhBMP/2BCB移植方法及其与带血循骨膜联合移植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1)单纯rhBNP2/BCB移植,可在16wk使节段性骨缺损基本修复,其机制与过程与重组合异种相似;(2)rhBMP2/BCB与带血循骨联合移植,双用8wk即可修复骨损损,其修复机制与骨膜联合移植,仅用8wk即可修复骨缺损,其修复机制与骨折修复相仿,包括膜内成骨和软骨成骨两种机制,结论:上述二种方法均可有效地修复节段性骨缺损,但以rhBMP2/BCB与带血循骨膜联合移植较为理想,该方法同时具有良好的骨生成,骨传导和骨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袁志  马平  胡蕴玉  罗卓荆  赵广跃  吕荣  孙梁  李丹 《医学争鸣》2001,22(18):1633-1636
目的:研制新型具有诱导成骨活性的异种骨植骨材料。方法:在重组合异种骨(RBX)基础上,以基因重组人BMP2(rhBMP2)取代从牛皮质骨中提取的牛BMP,与去抗原牛松质骨载体(BCB)复合,制成复合rhBMP2的异种骨(rhBMP2/BCB),并采用小鼠股部肌袋模型,通过组织学、骨计量学方法检测rhBMP2/BCB的诱导成骨活性。结果:实验组(rhBMP2/BCB组)术后7d在小鼠肌袋可诱导软骨生成,14d形成纺织骨,21d改建成板状骨并形成大量骨髓;对照组(BCB组)于术后各时间点均未见有软骨成骨形成。实验组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钙含量均高于对照组,有非常显性差异(P<0.01)。结论:rhBMP2/BCB具有较好的骨诱导能力,是一种较理想的植骨材料。  相似文献   

3.
异种骨复合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修复节段性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异种骨复合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将MSCs与异种松质骨在体外联合培养,兔桡骨中上段制成1.5 cm的骨-骨膜缺损模型,实验组植入复合异种骨,对照组植入单纯异种骨,空白对照组不植入任何材料,分别于术后4、8、12周各时间点行标本的组织学观察、X线片观察、透射电镜观察及骨密度测试,比较其骨缺损区骨修复情况。结果术后第12周,实验组骨缺损区完全修复,骨密度接近正常;对照组骨缺损区修复缓慢,新骨形成量少;空白对照组骨缺损区未修复。结论异种骨复合MSCs修复节段性骨缺损能力强,在成骨速度和量上明显优于单纯异种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体游离骨膜骨髓自固化磷酸钙(简称FP—BM—CPC)复合移植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实验兔制造双侧挠骨中段10mm的骨缺损模型。实验组:一侧骨缺损用FP—BM—CPC复合移植修复;对侧作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兔挠骨骨缺损处在8周时均获得骨性修复,对照组均为骨不连。结论:FP—BM—CPC复合移植具有良好的成骨作用,可望成为修复低负重或非负重部位节段性骨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带血供骨膜瓣与同种异体脱钙骨联合修复大段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以兔桡骨中段 15mm的大段骨缺损为模型 ,通过X线lane评分、组织学观察、电镜扫描 ,评价术后 4、8、12、16周时带血供骨膜瓣与同种异体脱钙骨联合修复骨缺损的效果。结果 带血供的骨膜瓣与同种异体脱钙骨联合修复效果明显好于单纯脱钙骨组 ,前者在Lane评分 (P <0 .0 5 )、组织学观察等方面均优于后者。结论 带血供骨膜瓣与同种异体脱钙骨联合修复大段骨缺损效果优于单纯脱钙骨。  相似文献   

6.
自体骨膜移植修复骨关节软骨缺损(附14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自体骨膜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及骨不连。方法 对14例骨不连或难愈性骨折、髋、膝关节结核、滑膜软骨瘤行病灶清除或清理,植骨、减压而有软骨缺损,采用游离自体骨膜或带阔筋膜张肌蒂胫骨骨膜或带缝匠肌蒂髋骨骨膜移植。结果 髋、膝、踝关节功能不同程度恢复,无融合或强直,患者恢复工作,日常生活可自理,疼痛完全解除,带阔筋膜张肌蒂胫骨骨膜移植血运建立快,成软骨作用强,修复骨缺损,增强抗炎能力。结论 自体骨膜游离或带蒂移植,对关节软骨缺损、难愈性骨折、骨缺损或不连均有一定的成骨、成软骨作用,修复重建功能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短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吻合血管的异体骨膜移植修复骨缺损的能力和停用免疫抑制剂后成骨情况。方法:将供体带血管蒂股骨骨膜吻合移植于受体尺骨1.5cm骨缺损处,使用6周免疫抑制剂后停药,分批处死。作大体观察,X线、光镜、电镜检查。结果:异体骨膜移植组早期成骨且修复骨缺损,停用免疫抑制剂后骨缺损继续修复。对照组无一成骨。结论:吻合血管的异体骨膜在短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及停药后能够成骨并诱导自体骨缺损修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带阔筋膜张肌蒂胫骨骨膜移植术修复骨关节软骨缺损及骨不连。方法 对 4例髋关节结核行病灶清除而有软骨缺损 ;1例股骨骨髓炎行病灶清除 ,开窗 ,减压 ,肌瓣填塞 ;1例股骨骨不连 ,采用带阔筋膜张肌蒂胫骨骨膜 游离骨膜移植。结果 髋关节功能不同程度恢复 ,无融合或强直 ,恢复正常工作 ,日常生活可自理 ,疼痛完全缓解。带阔筋膜张肌蒂胫骨骨膜移植血运建立快 ,成软骨作用强 ,修复骨缺损并具有抗炎及关节外成骨作用。结论 带阔筋膜张肌蒂胫骨骨膜移植术对关节软骨缺损、骨不连、骨髓炎均具有成软骨、成骨及增强抗感染的作用 ,修复重建关节功能效果好 ,在髋关节软骨缺损重建头臼功能中可作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异体脱抗原松质骨(AACB)对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M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及兔桡骨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在制备rhBMP2/bFGF/AACB复合缓释载体的基础上,取培养第3代MSCs种植到材料上,体外培养4~7d,观察MSCs的增殖及碱性磷酸酶(AKP)、骨钙素的表达;将自体MSCs一材料复合培养后24h回植到骨损局部,同期观察复合材料及空白对照组,分别于4、8、12周,通过X线、单光子放射计算机断层显象术(SPECT)、及组织学方法评价其对骨缺损的修复效果。结果与单纯体外培养组比较,复合体在体外对MSCs具有成骨细胞诱导作用,而对细胞增殖无影响。与复合载体植入组比较,细胞料复合植入组,4周时成骨量明显增多(P0.05),且12周新骨塑型好。结论复合载体具有良的体内外诱导成骨作用,细胞载体复合植入对骨缺损修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应用带血管长段骨组织治疗、修复长段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应用带血管的长段骨嵌入骨折缺损处,观察影响长段骨移植存活的因素及骨愈合的情况。结果:本组5例术后随访2个月至14年。术后半年内骨折愈合3例,2个月后有骨痂形成1,1上半后骨折愈合1例。无移植骨萎缩,移植骨存活为100%,骨愈合率为100%。结论:带血管长段骨移植治疗长段骨缺损,移植骨组织血运好,无骨替代过程,骨愈合好,是治疗长段骨缺损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不同处理方式的深低温冷冻同种异体皮质骨修复兔大段负重骨缺损的组织计量学效果 ,为临床大段负重骨缺损的重建提供新方法。方法 :4 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 5组 ,造成左侧股骨中上段缺损 2cm的模型 ,分别采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 2 (rhBMP 2 )和Ⅰ型可吸收胶原海绵 (ACS)对各组移植骨进行处理 ,其中A组植入异体骨 +rhBMP 2 +ACS ,B组植入异体骨 +rhBMP 2 ,C组植入异体骨 +ACS ,D组单纯植入异体骨 ,E组植入自体骨。术后 1 2周处死动物 ,移植骨和宿主骨远、近结合部及移植骨中段分别取材 ,做不脱钙磨片 ,在荧光显微镜和普通光镜下测量新骨形成率、骨孔隙率、骨单位半径和哈佛氏管直径。结果 :A组在新骨形成率、骨孔隙率、骨单位半径和哈佛氏管直径等方面均优于B、C、D组 ,与E组相仿。结论 :同种异体皮质骨、rhBMP 2和ACS复合移植具有高效持续的骨诱导作用 ,能平衡骨吸收 /骨形成活动 ,移植骨愈合质量好 ,是修复大段负重骨缺损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由创伤、感染、肿瘤及先天性因素引起的四肢长骨节段性骨缺损的修复,是矫形外科及材料学科所面临的难题之一。治疗方法较多。有游离的和带血管的自体骨、异体骨、异种骨、生物材料和组织工程骨移植。但由于自体骨来源有限。异体骨、异种骨有传播疾病、免疫排斥反应之虞。单用人工骨因骨诱导活性不足或缺乏,临床应用均受到很大限制。组织工程骨移植是骨修复重建的热点和难点,代表未来骨缺损修复的发展方向。生物衍生成骨材料珍珠层骨诱导作用不肯定。在体内主要借助骨传导方式,通过“爬行替代”作用成骨。为加快成骨速度,改善成骨效果,我们采用珍珠层人工骨复合同种异体OBs。修复新西兰白兔桡骨节段性骨缺损。观察其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三种异种骨衍生材料移植早期兔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用复合型完全脱蛋白骨(CFDB)、部分脱蛋白骨(PDPB)、部分脱钙骨(PDCB)三种异种骨衍生材料修复兔桡骨节段性缺损,术后1,2,4周取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三种材料移植早期兔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通过常规组织学检测观察4周时三种材料的成骨作用,以新鲜异种骨(FXB)和空白缺损为对照.结果:三种材料移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值在各个阶段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与FX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4周时组织形态观察可见新骨贴附三种材料向缺损方向生长.结论:三种材料移植早期未引起严重的免疫排斥反应,且不影响新骨形成,可望用于修复骨缺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重组版纳微型猪近交系复合骨早期修复大型动物节段性骨缺损的能力.方法:制定版纳微型猪近交系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块型重组合异种骨(micro-porcine massive reconstituted bonexenograft,mpMRBX)及牛块型重组合异种骨(bovinemassive reconstituted bone xenograft,bMRBX),采用27只犬桡骨中段20mm骨-骨膜缺损修复模型.动物随机分为mpMRBX组、bMRBX对照组、空白对照组,于术后1周、2周、4周行骨缺损部X线摄片,术前及处死前采集静脉血行免疫学检查,局部取材行HE染色,取材组织RNA抽提,RT-PCR检…  相似文献   

15.
邹国耀 《华夏医学》2004,17(5):844-846
骨膜游离移植成骨能力受多种因素影响,与骨髓、人工骨或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复合移植,成骨效能明显提高,是修复骨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1978年Finley(1)等首次用吻合血管的自体骨膜移植修复骨缺损在动物实验获得成功。此后,国内外学者对带血管骨膜移植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发现其具有成骨量大,对供区创伤小能改善受区的血液循环,不牺牲供区的骨骼支架,并能根据受区具体形状来塑型等优点。但由于可应用于移植的自体骨膜种类少、部位有限、面积小等原因人们考虑能否应用带血管的异体骨膜,以减少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发挥骨膜更大的治疗作用。1994年刘建寅”’等报道了带血管的异体骨膜能够成骨并可修复骨缺损,为异体骨膜移植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就…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基质细胞(MSCs)复合异体松质基质复合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将兔自体骨髓基质细胞于体外分离,培养,增殖,与异体松质骨基质复合,选用大白兔28只,造成桡骨干缺损12mm的动物模型,分别行自体骨髓基质细胞-异体松质骨基质复合物和单纯异体松质骨基质移植,术后3、6、9、12周取材,通过X线、大体和形态学观察,术线摄片进行计算机图像分析,计算骨缺损处的骨痂灰度。结果:自体骨髓基质细胞-异体松质骨基质复合物在骨缺损的愈合过程中其成骨量,成骨速度及时间均优于单纯异体松质骨基质,约在9周使骨缺损基本得到修复,结论:自体骨髓基质细胞-异体松质骨基质复合物经异体松质骨更能有效修复节段性骨缺损。  相似文献   

18.
胎骨结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修复兔骨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胎儿骨结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后诱导成骨的能力 .方法 以胎儿骨 (FB)作为基因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吸收性载体 ,制备成复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胎儿骨 (b FGF/ FB) ,将其植入兔桡骨中段 15 mm人工缺损处 ,以单纯的 FB,b FGF植入和空白作为对照 ,在不同时间点进行 X线摄片、组织切片、血管墨汁灌注和钙离子测定等方法观察 ,研究各组骨缺损修复速度和愈合程度 .结果  b FGF/ FB植入侧 2 wk时骨缺损处有大量间充质细胞聚集 ,4wk时有少量新骨形成 ,6 wk时有部分骨小梁形成 ,胎儿骨大部被吸收 ,8wk时胎儿骨完全被吸收 ,出现部分板层骨 ,骨髓腔部分再通 ,已部分塑形 ,钙含量明显高于其他 3组 (P <0 .0 1) .在不同时间点骨缺损修复程度b FGF/ FB组明显优于 FB组和 b FGF组 ,而空白组骨缺损处被纤维组织及肌组织等填充 .在 2 wk和 4wk b FGF/ FB组与b FGF组的血管化程度优于 FB组与空白组 .结论  b FGF/FB可促进新骨形成 ,可用于骨缺损修复  相似文献   

19.
自体有血液循环的骨膜移植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此项技术对于临床难以治疗的骨折不愈合、骨坏死等已证实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有效地修复骨缺损,并使坏死骨质“起死回生”。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骨膜移植方面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报道日渐增多,现总结如下: 1.有血液循环骨膜生骨的机理: 1978年,Finley首先报道,用带血管的肋骨骨膜移植能很好地修复胫骨缺损,在修复部位有大量新生骨形成,从而证明有血液循环的骨膜移植后其新生骨可修复骨缺损。此后,国内许多学者对此项研究做了大量工作,以图从机理上阐述其修复过程。朱盛修等通过实验观察有血液循环的骨膜移植和无血液循环的骨膜移植在同一环境中的血液循环和成骨情况,结果证明:有血循的骨膜移植对受骨建立血液循环快,成骨  相似文献   

20.
珍珠层人工骨复合成骨细胞修复兔桡骨缺损的成骨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珍珠层/消旋聚乳酸(N/P)人工骨复合同种异体成骨细胞(OBs)修复兔桡骨节段性骨缺损的成骨能力,研究其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 手术造成15 mm桡骨缺损模型,将体外培养的同种异体新西兰白兔OBs分别种植到N/P人工骨和消旋聚乳酸(PDLLA)人工骨材料上.以复合OBs的N/P人工骨为实验组,以复合OBs的PDLLA人工骨和未复合OBs的N/P人工骨作对照组,移植修复兔桡骨缺损.分别于植入后4,8,12 wk取材,经大体观察、X线、组织学检测,观察细胞-材料复合物修复兔桡骨节段性骨缺损的效果.结果: 复合OBs的N/P人工骨修复兔桡骨缺损术后8 wk材料中形成大片板层骨,12 wk骨痂桥接缺损,骨皮质连续,部分髓腔再通,珍珠层材料降解成粉末状,新骨周围材料降解明显;复合OBs的PDLLA组术后8 wk时形成部分板层骨,但以类骨质多见,材料已大部分降解,12 wk已完全降解,骨痂与断端界限消失,骨痂呈连续的窄条状修复骨缺损,但骨髓腔轮廓不清,骨痂形成的数量较实验组明显减少;未复合OBs的N/P组12 wk时仅在材料与宿主骨两断端连接部有片状成熟新骨形成,但在材料中央处有少许成骨.N/P人工骨材料亦部分降解成粉末状,但降解速度慢于实验组.结论: 珍珠层人工骨复合OBs能很好地修复兔桡骨临界性骨缺损,是一种良好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