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谢明剑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4(8):709-710
中风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由于颅内出血或血脉梗死致使脑部组织缺血缺氧,是造成中风病后出现言语不利甚至失语的原因。中风病后出现言语不利、失语,能自然恢复者较少,治疗上颇多困难。采用补阳还五汤为主加减,结合体针、头针等治疗中风后言语不利109例,取得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风后抑郁是目前脑血管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笔者结合目前临床常用的中医治疗及护理,详细论述了中风后抑郁的病因病机、中医治疗、心理护理、中医护理及简单药物治疗。为临床中风康复治疗提供了详尽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刘淑香 《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8,5(4)
中风是以突然昏倒、意识不清、口渴、言蹇、偏瘫为主症的一种疾病。它包括现代医学的脑出血、脑血栓、脑栓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病。中风后常遗有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眼歪斜等后遗症。笔者应用中医药治疗38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中风后抑郁症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后抑郁症是中风后较常见的心理障碍性疾病,发病率高,病程长。该病处理不当,将会影响中风病人神经功能的康复,给病人的预后带来严重影响。临床根据中医辨证,给予辨证分型治疗,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袁锋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6(11)
中风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on,PSD)是脑血管意外后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2].包括多种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的复杂情感性精神、心理障碍,多南精神刺激、情志不畅、气郁痰结、蒙蔽神明所致,并常与先天遗传、性格特殊等因素有关[3]. 相似文献
6.
近十年中医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医为主治疗本病的临床研究屡屡见诸文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10年来中医对PSD的治疗研究进展总结如下。1病因病机滕晶[1]认为情志内伤是中风后抑郁症之重要病因,脏腑虚衰是中风后抑郁症之病理基础,气郁、痰瘀、正虚是中风后抑郁症之病理变化。是以气郁为先,由此导致了血瘀、痰蕴、气虚、血 相似文献
7.
尿失禁是常见的中风后遗症之一,病变部位在皮质排尿控制中枢,即额叶中央上部和胼胝体膝部的逼尿肌中枢及顶叶中央的阴部感觉运动区,控制尿道外括约肌的中枢及其传导束,使大脑失去抑制脊髓反射的脊上抑制作用.中医中药在治疗此类疾病中有其独特的见解和疗效,笔者查阅了近10年的相关文献报道,现就中风后尿失禁的中医治疗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找出共性,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杨志新 《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6,3(1):84-85
缺血性中风是中老年人常见病,以发病率高、复中率高、致残率高而成为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重大疾病。明确西医对此病的治疗无重大突破,笔者在临床中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中医辨证论治,取得了良好疗效,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米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06,(6):17-18
根据来自 WHO 的数据,每年全球大约有1500万人发生中风,其中500万死亡,另外500万成为永久性残疾。中风的后续治疗包括康复治疗和预防中风再发。其中康复治疗的目的是使病人受损的神经功能尽量得到恢复,这很大程度上关系到病人的生存质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病人需要什么样的康复治疗,取决于病人在中风后损伤的神经功能及其损伤程 相似文献
10.
中风是临床常见病,多数中风患者都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中医在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治疗中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为了解目前中风后遗症的中医治疗现状,文章对近年来运用中医中药、针灸、推拿及中医综合方法治疗本病的临床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12.
缺血性中风中医药实验研究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血性中风是危害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致残率高.近年来国内中医、中西医结合缺血性卒中研究进展较快,本文着重从辨证客观化、药理作用、脑缺血动物模型、问题与展望四个方面综述其现状,旨在进一步探索中医药防治该病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总结近十余年颅内肿瘤的中医药病因病机分析及治疗方法,指出中医治疗颅内肿瘤的适用范围及其不足.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中西医治疗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有关抑郁症的发病机制研究以及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进展,指出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中医药治疗抑郁症作出客观的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15.
卒中是引起失语的最常见病因.传统的言语-语言治疗仍是失语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是其疗效并不肯定.尽管已开展了许多研究观察药物在治疗失语中的作用,但结论并不一致.文章就卒中后失语的药物治疗状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急性缺血性中风中医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缺血性中风属于中医"中风"范畴。根据近10年文献资料表明,病因病机可概括为痰浊阻滞、瘀血、痰瘀互结、阴虚阳亢、肝阳暴亢等五个方面。文献显示,中医辨证论治、中西医结合治疗、专方专药治疗及中医综合疗法总有效率分别为95.55%、73.31%、92.38%、87.39%,痊愈显效率分别为77.73%、59.34%、71.56%、65.49%,充分表明中医药疗法治疗本病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综述近年来中医中药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研究,总结中医药治疗方法及药物研究进展,为临床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国内外皮层下结构参与语言构成以及皮层下结构病变影响皮质语言中枢的血供以及代谢的研究现状分析,探讨皮层下失语机制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右侧半球可能对左侧半球的语言处理有调节作用。文章综述了优势半球卒中失语右侧半球的代偿机制以及重复经颅磁刺激右侧半球对语言功能康复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医卒中单元下的健康教育对气虚型中风病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中医卒中单元下的健康教育对气虚型中风病人神经功能缺损、再入院率、血脂等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气虚型中风病人随机分为中医健康教育组(观察组)与西医健康教育治疗组(对照组)。观察组采取中医理论指导下的健康教育,即采取不限制饮食、减少运动量等健康教育内容。对照组采取低盐、低脂饮食,限制总热量摄取,每天运动1h~2h。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气虚证积分、神经功能评价(NIHSS)、生活能力评价(BI)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再入院率为14.0%、并发症为38.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0%与62.0%(P<0.05)。医疗满意度评分为(90.82±7.9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11±9.74)分(P<0.005)。结论与现代医学的健康教育内容相比,中医理论指导下的健康教育能提高气虚型中风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病人满意度,减少再入院率和并发症,从而降低治疗成本。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