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养生月刊》2005,26(1):92-92
肝硬化是一种影响全身的慢性消耗性疾病。其病理特点为肝弥漫性变性、坏死、纤维化、组织增生或肝细胞结节状增生,致使肝脏变形、变硬。肝硬化病情恶化.就会引起多系统并发症。如:腹水、胸水、肝脾肿大、门静脉高压、食道静脉曲张、出血、贫血、感染等。目前西医药对肝硬化尚没有特效治疗药物,患者最终死于肝功能衰竭、肝肾综合征。所以称肝硬化为“慢性癌症”。  相似文献   

2.
肝硬化是各种原因所致的肝脏慢性、进行性的弥漫性改变。其特点是一种病因或数种病因反复、长期损伤肝细胞,导致肝细胞变性和坏死。广泛的肝细胞变性坏死后,肝内结缔组织增生,出现纤维组织弥漫性改变。同时肝内肝细胞增生,形成再生结节,正常肝小叶结构和血管形成遭到破坏,形成假小叶。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数年甚至数十年),肝脏逐渐发生变形。质地变硬,临床上称这一生理病理改变为肝硬化。肝硬化的病因可分为以下8类:  相似文献   

3.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弥漫性进行性疾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脏慢性广泛性的肝实质损害,肝细胞广泛性变性、坏死、萎缩:代之以增生的纤维组织,正常肝小叶结构被破坏,使肝脏逐渐变硬而成为肝硬化。临床上早期可无症状,后期可出现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的种种表现。  相似文献   

4.
“肝硬化”是以肝细胞变性坏死导致肝功能异常的慢性全身性疾病,中医称其为“鼓胀”、“积聚”、“单腹胀”,是中医内科四大难治之症。根据临床表现,一般可以分早期肝硬化和晚期硬化腹水两种,早期的症状较轻,晚期症状重,更甚则有转变为肝癌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口服实脾饮及甘露醇治疗肝硬化腹水3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各种慢性肝脏病变,导致广泛的肝细胞变性和坏死及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小结节增生,致正常肝小叶结构和血管的改变,肝肾综合征及内分泌代谢的改变,致体内水钠潴留,出现双下肢水肿,全身水肿,及腹水形成。笔者以实脾饮及甘露醇口服治疗肝硬化腹水30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肝硬化是一种以肝脏损害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全身性疾病,是各种致病因子持久或反复地作用于肝脏组织,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和纤维组织增生等一系列病理变化,其结果是导致肝体异常、质地变硬。临床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等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饮食对肝硬化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肝硬化患者的膳食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7.
肝硬化是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造成的弥漫性肝脏损害。在病理组织上有广泛的肝细胞变性坏死、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及纤维隔形成;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临床常见食欲不振、乏力、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腹泻、肝脏肿大或萎缩、脾肿大、腹壁静脉曲张、面色黝黑、巩膜黄染、蜘蛛痣、肝掌、出血等。晚期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昏迷、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肝硬化是肝脏组织结构发生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等出现的弥漫性的纤维化的肝脏疾病。最后使肝功能失去代偿能力,引起多系统的功能紊乱,从而导致人体蛋白质的合成障碍,其中包括人体白蛋白、凝血因子和多种氨基酸代谢紊乱,碳水化合物代谢障碍而引起的肝源性糖尿病;  相似文献   

9.
基于信息熵的乙肝后肝硬化证素提取及病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提取乙肝后肝硬化证候要素(证素)并分析其组成及分布规律,探讨肝硬化的病机特点。方法:收集294例病毒性乙型肝炎(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四诊资料,采用基于信息熵的复杂系统划分方法(信息熵法)提取证候要素(证素),确定症状贡献度,并通过诊断阈值,分析乙肝后肝硬化证素组成及分布规律。结果: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存在着脾虚、肾气虚、肝阴虚、痰湿、气滞、肝郁、湿热7个主要证素,并有1个至多个证素存在,其中脾虚、气滞、湿热出现频率较高。结论:信息熵法可以用于乙肝后肝硬化证候要素的提取。乙肝后肝硬化的病机复杂,其中脾虚、气滞、湿热可能是其主要的病机因素。  相似文献   

10.
肝性脊髓病(Hepatic myelopathy,HM)是各种肝病晚期由于门体分流和肝功能不全导致的脊髓侧索脱髓鞘病变,表现为进行性对称性痉挛性截瘫[1],是肝病晚期的一种少见并发症。笔者近来收治1例酒精性肝硬化合并肝性脊髓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辽宁中医杂志》2016,(11):2330-2332
目的:观察理中汤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肠道微生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48对照组例,治疗组给予理中汤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对照组仅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肠道菌群变化、症状积分及血清内毒、HBV-DNA转阴、HBe-Ag转阴,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结果:经过理中汤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症状积分及血清内毒素均比对照组患者有所改善(P0.05),但在肝功能的改善及HBV-DNA转阴、HBe-Ag转阴方面没有明显区别。结论:理中汤可显著改善太阴病脾阳虚证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胃肠道症状及内毒素水平,其可能通过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肠道微生态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1 病历介绍患者 ,男 ,36岁。主因HBsAg阳性 18年、腹胀 10d来我院就诊。入院查体 :T 36 .3℃ ,P 76次 /min ,R 2 0次 /min ,BP 14 5 / 95mmHg( 1mmHg =0 .133kPa) ,无贫血貌及肝病面容 ,肝剑下 2 .0cm ,肋下未触及。肝功能 :ALT 2 7.8U/L ,AST 39.6U/L ,TP 5 6 .7g/L ,ALB 33.4g/L ,TBil 12 .1μmol/L ,CHE 2 90 9U/L。乙肝血清标志物 :HBsAg( + ) ,HBeAg( + ) ,HBcAb( + ) ,PreS1( + )。血常规 :RBC 2 .79×10 12 L-1,Hb 87g/L ,Plt 170× 10 9L-1,WBC 5 8.8× 10 9L-1;分类 :中性 75 % ,嗜酸 2 % ,嗜碱 1% ,幼稚…  相似文献   

13.
慢性乙型肝炎(乙肝)后肝硬化是慢性乙型肝炎进展至终末期的常见表现,临床治疗一直收效甚微。中医辨证治疗乙肝后肝硬化具有独特作用。近年来,中医药在临床辨证及对证治疗慢性病已经有了大量的探索,但复杂的“病”、“证”关系依然制约了中医药治疗乙肝后肝硬化的发展。本文从乙肝后肝硬化病证机制出发,分别从基因、蛋白、代谢及表观遗传学水平阐述了乙肝后肝硬化“病”的分子机制及“证”的生物物质基础。并展望了基于病证结合的中医精准医疗在乙肝后肝硬化个性化治疗上的应用前景,以期为乙肝后肝硬化中医精确治疗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肝硬化是一种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肝病,本人以消胀饮结合西医治疗,收效满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肝脏被称作人体的“化工厂”,是人体中重要的解毒器官,它的健康对人体有着巨大的作用。肝硬化患者更要特别注意肝的保护。肝硬化患者日常饮食宜注意营养丰富,荤素搭配,每日食用足够热量及维生素的食物,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少食油腻食品。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病情的稳定能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贺腊慧  吕婧 《内蒙古中医药》2009,28(23):114-115
目的:探讨在肝炎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护理中的早期干预措施,旨在提高肝炎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救治护理水平,提高治愈好转率.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了57例肝炎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护理,通过详细了解病史,严密观察,准确判断并早期采取干预措施去除诱因,预见性采取措施避免其他诱因,同时做好饮食护理、重症护理和消毒隔离等.结果:通过详细了解病史、严密观察病情供临床准确判断并尽快去除和避免诱因,提高了临床治愈好转率.结论:在肝炎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护理中应细心观察,准确判断并早期采取干预措施,去除和避免诱发因素,是提高肝性脑病治愈好转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肝炎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护理中的早期干预措施,旨在提高肝炎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救治护理水平,提高治愈好转率。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了57例肝炎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护理,通过详细了解病史,严密观察,准确判断并早期采取干预措施去除诱因,预见性采取措施避免其他诱因,同时做好饮食护理、重症护理和消毒隔离等。结果:通过详细了解病史、严密观察病情供临床准确判断并尽快去除和避免诱因,提高了临床治愈好转率。结论:在肝炎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护理中应细心观察,准确判断并早期采取干预措施,去除和避免诱发因素,是提高肝性脑病治愈好转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的肝纤维化/肝硬化的“正虚血瘀”中医病机已被学术界接受,病机中“血瘀”的阐述比较明确,但是有关“正虚”的阐述则比较笼统,未能阐明正虚的具体表现,因此较难指导临床以进一步提高疗效。本文综述了课题组近年来为解答这一问题开展的临床观察和研究的结果。明确指出肝纤维化/肝硬化患者“正虚血瘀”病机中,“正虚”的具体表现是脾气虚弱和肝肾阴虚,因阴精虚损使疾病进展,致“虚损生积”导致肝硬化;进而提出在临床应用活血化瘀药的同时,需根据证候表现采用健脾益气或补益肝肾之法,尤其要重视及早养阴柔肝以延缓或逆转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发展到肝功能失代偿期的重要标志之一,属于中医的“鼓胀”范畴。本文仅从历代医家的论述、现代医家在临床中的归纳总结及本病的临床表现等方面对肝硬化腹水的病机做出浅显的阐释,认为本病的病机关键为气血失和,继则病水,气、血、水相互为患,瘀血在肝是其局部的病变特点,根本在于脾胃气虚,升降无权。在临证过程中,抓住本病的病机关键,准确把握气、血、水三者的关系,提出相应的治则治法,以指导处方用药,更好的治疗肝硬化腹水。  相似文献   

20.
肝炎后肝硬化是由于肝炎病毒所致的肝脏慢性、进行性、弥漫性病变,属中医学胁痛、积聚、臌胀范畴,主要由于正气虚衰,脾失健运,脉络瘀阻,湿热留恋所致。此病病程长,病势缠绵,愈后疗效不确定。笔者结合临床实践,浅述辨证施护如下。1 畅情志引导乐观情绪肝炎后肝硬化由于病程长、疗效不稳定或家庭经济状况、工作生活能力低下等不同因素,患者存在着悲观、忧虑、急躁易怒情绪。中医学认为,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而恶抑郁,《素问·举痛论篇》曰:“百病生于气也”,即指情志所伤,影响气机调畅,导致疾病发生、发展而言。因此,护理人员应主动关心、问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