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骆志辉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21):2281-2282
目的:探讨住院儿童引起药疹(drugeruption)的具体药物、临床表现和治疗、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10例药疹患儿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防。结果:药疹类型以麻疹型、荨麻疹型为主(两者相加占60.0%),重症药疹较少。致敏药物以抗生素最多,占80.0%;解热镇痛药物占8.2%,磺胺类药物占5.5%,生物制品占3.6%。结论:导致药疹的药物以抗生素类最多,其中以青霉素类为主,其次为头孢菌素类。临床多表现为麻疹型或荨麻疹型。治疗以抗过敏、停用致敏药物为原则,重症者予小到中剂量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相似文献   

2.
住院药疹患儿110例临床表现和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骆志辉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9):2281-2282
目的:探讨住院儿童引起药疹(drug eruption)的具体药物、临床表现和治疗、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10例药疹患儿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防.结果:药疹类型以麻疹型、荨麻疹型为主(两者相加占60.0%),重症药疹较少.致敏药物以抗生素最多,占80.0%;解热镇痛药物占8.2%,磺胺类药物占5.5%,生物制品占3.6%.结论:导致药疹的药物以抗生素类最多,其中以青霉素类为主,其次为头孢菌素类.临床多表现为麻疹型或荨麻疹型.治疗以抗过敏、停用致敏药物为原则,重症者予小到中剂量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相似文献   

3.
药疹患者14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陈敏华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5):1770-1771
目的:评估近6年来我院药疹患者的类型及常见致敏药物.方法:对147例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或可能引起药疹的药物有13种,其中以抗生素居首位,皮疹类型以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发疹型占首位,重症药疹主要致敏药物为抗生素类、抗痛风类及抗癫痫类药.结论:临床医师应用上述药物时要特别警惕药疹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药疹住院患者5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药疹致敏药物和皮疹类型以及两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8年528例药疹住院病例,统计其致敏药物类别及药疹类型。结果:前三位致敏药物为抗生素类、解热镇痛药和抗痛风药;常见皮疹类型为猩红热样发疹型,其次为荨麻疹型,多形红斑型居第三位。结论:由于临床用药的发展变化,药疹的致敏药物类别及皮疹类型在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本院近两年来致敏药物的变化,皮损的类型及用药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68倒药疹的临床特点,致敏药物及皮损类型。结果:在68例药疹中,致敏药辅有抗菌素类29例(42.6%)、生物制品类11例(16.2%)、解热镇痛类10例(14、7%)及中草药9例(13.2%)等。皮损有多型红斑型(20例)、麻疹样型(17例)、荨麻疹型(16例)、固定红宽型(6例)。结论;致敏药物的种类已发生变化,抗菌素类药疹应引起临床重视,药疹的皮损表现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重症药疹44例临床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症药疹的致病因素、临床特点和防治方法。方法按型别、致敏药物分类回顾性分析44例重症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4例重症药疹患者中重症多形红斑型21例(47.7%),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9例(20.5%),剥脱性皮炎型10例(22.7%),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4例(9.1%)。致敏药物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抗癫痫药(36.4%)、别嘌呤醇(22.7%)及抗生素(20.5%)。抗癫痫药致敏患者年龄小于别嘌呤醇及抗生素所致者,别嘌呤醇致敏者潜伏期长于抗癫痫药及抗生素所致者。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的糖皮质激素用量大于其他几种类型重症药疹。结论重症药疹患者中重症多形红斑型发病率最高,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发病率最低。抗癫痫药、别嘌呤醇、抗生素为主要致敏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药疹的致敏药物种类、捧序、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方法:对9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致敏药物捧序抗生素占42.3%,解热镇痛类占38.1%,生物制品及血清制品占7.2%,中药类占6.1%,磺胺类仅占4.1%;抗生素类中头孢类又占57.3%,解热镇痛类药中感冒药占47%;发病年龄以中青年为多,老年药疹增加明显;药疹皮疹主要以荨麻疹、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红斑为主;系统损害依次排序为肾脏占59%,心脏占43.7%,肝脏占38.7%,血液系统占13.3%.结论:致敏药物以抗生素、解热镇痛类药为主,受累脏器以肝、肾,心脏为主.临床医生应注意用药安全性监督,以降低药疹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是一种变态反应性重症药疹,发生于使用致敏药物后。任何药物经过各种使用途径均可能引起,尤其以安眠镇静药、解热镇痛药、磺胺类、抗生素等药物所致为多。重症药疹有时会危及生命,其治疗以排泄致敏药物、应用激素及对症处理为主,护理尤需专业、细致。2004年7月,我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我院在2005~2006年中65例药疹的致敏药物、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常见的致敏药物依次为抗生素类、解热镇痛类、磺胺类、抗感冒类药物,血清生物制品等;引起重症药疹者,以抗癫痫类药物和抗痛风类药别嘌呤醇最常见。皮损有荨麻疹型(14例),大疱型(9例),麻疹样型(8例),湿疹样型(3例)。红皮病型、紫癜型、泛发性脓胞型各2例,多型红斑型、固定型、扁平苔藓样型各1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床用药与药疹发生的关系,对比药疹的临床类型和致敏药谱在最近七年与过去十年的变化.方法:对我科2003-2010年收治的196例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我科1984-1994年的198例药疹患者的资料进行时比.结果:本次调查的196例患者中占比例较大的是多形红斑型药疹52例(26.5%)、发疹型药疹49例(25.0%)、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41例(20.9%).对比既往资料,多形红斑型、重症多形红斑型、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在所有药疹病例中的比率升高(均P<0.05).191例患者的致敏药可被确定.其中占致敏药比例较高的依次是抗生素、别嘌呤醇、抗惊厥药、中药类药物和解热镇痛药.中药类多引起轻症药疹,别嘌呤醇引致的药疹多为重症药疹(均P<0.05).与既往资料相比,别嘌呤醇、卡马西平、中药类药物、头孢类及喹诺酮类在致敏药中的比例明显升高(均P<0.05),而青霉素类和四环素类在致敏药中的比例下降(均P<0.05).结论:我院药疹的致敏药物谱近年来已有一定的变化,是药疹临床类型改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药疹的临床特点,以指导临床诊断和用药。方法应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98例小儿药疹病例的年龄特点、皮疹类型、致敏药物、治疗及转归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小儿药疹的人群分布以0~3岁婴幼儿多见(74.5%);致敏药物以抗菌药物构成比最高(67.3%);皮疹特点多变,以荨麻疹型最多见;有效治疗后转归较好。结论临床在积极治疗小儿药疹同时应注意合理用药,适时宣教。  相似文献   

12.
285例药疹住院病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熊琳 《华西医学》1998,13(3):327-330
报道1990年~1996年期间,住院药疹患者285例。男女比例102∶1,年龄以21~30岁组最多,致敏药物以抗生素类和解热镇痛药最常见。药疹类型以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型最多见,其次为荨麻疹型。值得注意的是每年住院病人中药疹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3.
285例住院药疹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松  王强 《中国临床医学》2003,10(6):845-846,850
目的:探讨药疹发生发展的规律。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皮肤科自1995年以来收治的住院药疹285例.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疹型、致敏药物、潜伏期、药物反应史、并发症、治疗方法及转归。结果:性别男女之比1:1.33。年龄以40~49岁组最多。药疹类型以荨麻疹型最常见。致敏药物以抗生素及解热镇痛药最常见。潜伏期最长28d,最短10min。既往有药物过敏史的病例占29.2%。药疹合并内脏器官反应的病例占相当比例。284例治愈,仅1例死亡。结论:近年来药疹类型及致敏药物发生明显变化。并发症常见。首选激素治疗,预后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加深对药疹临床表现的认识。方法对门诊2006-01-2009-10药疹30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3例药疹在皮肤科门诊患者中,占0.83%。常见的致敏药物为抗生素类,占48.18%,其中阿莫西林为常见,占25.36%,其次解热镇痛类,占17.49%。皮疹类型,多形红斑为多见,占47.85%,其次为固定型,占15.51%。门诊治疗为多,占70.00%。结论抗生素类药引起药疹最常见,多形红斑型药疹为多,青壮年为高发年龄。  相似文献   

15.
我院1996年8月至1998年12月发现住院药疹病人74例,现对其药疹发生情况进行临床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74例中男32例,女42例。年龄2.5~70岁,平均39岁。病程2~19天。既往有药物过敏史者28例。二、药疹类型与主要致敏药物74例住院药疹共分6型。麻疹样型或猩红热型药疹49例,主要致敏药物为青霉素类(24例),解热镇痛药(12例),2例由中药所致;荨麻疹型16例,主要致敏药物为解热镇痛药(15例),呋喃唑酮类(3例);多形红斑型药疹3例,为氨基糖甙类2例,布洛芬1例;红皮病型药疹3例,致敏药物青霉…  相似文献   

16.
30例婴幼儿药疹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伟  蒋献  郭在培  王曦 《华西医学》2004,19(4):619-620
对住院婴幼儿发生的30例药疹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致敏药物主要为解热镇痛药,占43.3%,其次为抗生素类,占33.3%;药疹类型以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坏死型最多见,占40%,其次为急性发疹性脓疱病,占13.3%。  相似文献   

17.
住院药疹1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药疹的常见致敏药物、临床表现及转归。方法:对116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潜伏期平均为10.2d,重复用药潜伏期人武部在1d内。致敏药物主要有,青霉素34例,解热镇痛药14例,磺胺10例,别嘌呤醇9例,卡马西平8例等。疹型9种,主要有麻疹样型34例,解热例等。重症药疹以别嘌呤醇和卡马西平为主,占50.0%。2例死于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20%)。结论:致敏药物以青霉素、  相似文献   

18.
<正>药疹又称药物性皮炎,是药物通过口服、注射、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炎症或非炎症性反应[1]。临床上常将重症多型红斑型、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红皮病型或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称为重症药疹,其危害性大,死亡率高达25%~35%[2]。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是药疹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常由解热镇痛剂、抗生素、磺胺类、巴比妥类等药物引起。该病起病急,进展快,全身中毒症状严重,皮损  相似文献   

19.
赵萍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6):3949-3949
目的探讨抗痨药物引起药疹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对86例肺结核患者应用抗痨药物所致皮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痨药物所致药疹的皮疹类型以麻疹样药疹及猩红热样药疹多见。致敏药物中以利福平最多见,乙胺丁醇、氧氟沙星最少。皮疹在诊疗后3~12 d消退,平均7 d。本组病例经积极治疗全部治愈。结论抗痨药物引起的药疹,是肺结核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一旦发生应停药,并积极治疗,如不及时救治,可危及生命,应引起临床医生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药的广泛应用,重症药疹的发生逐渐增多,且致敏药物种类也在增加,几乎涉及各类临床用药。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是用药后发生的一种严重变态反应性疾病,起病急、进展快且病死率高。临床以全身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松弛性水疱为主要特征,重者可累及机体的各组织器官,其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继发感染、电解质紊乱、肝肾功能障碍等。常由磺胺类、巴比妥类、解热镇痛剂、抗生素等引起。而糖尿病削弱皮肤的防卫能力,血糖升高阻碍伤口愈合。我科2008年3月收治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合并发糖尿病患者1例,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