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及IL-6和hs-CRP的变化。方法选择98例U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口服。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心绞痛发作及心电图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血清IL-6和hs-CR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UAP能改善心绞痛症状及缺血心电图改变,显著降低血清IL-6和hs-CRP的浓度,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早期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UAP 7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7例.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睡前服用,对照组按UAP常规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服药前、后不同时间血清hs-CRP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d血清hs-CRP浓度无明显区别,治疗后1周和15天时治疗组hs-CRP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检测值(P<0.05,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明显降低老年UAP患者早期血清hs-CRP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对降低心脏事件发生率、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贾斌  牛玉顺 《临床医学》2009,29(12):55-56
目的观察通心络联合川芎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抗心绞痛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2粒口服,每日3次,川芎嗪160mg加入0.9%氯化钠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用葛根素400mg加入0.9%氯化钠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14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改善(P〈0.01),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联合川芎嗪治疗UAP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孔令先 《临床医学》2009,29(8):39-40
目的观察冠心宁注射液联合阿魏酸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抗心绞痛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冠心宁注射液30ml,阿魏酸钠450mg分别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用葛根素400—6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14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为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RP、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冠心宁注射液联合阿魏酸钠治疗UAP安全有效,可供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培哚普利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的影响。方法将5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予以硝酸酯类药物、抗凝等常规治疗,治疗组除予以上述药物外,还给予培哚普利4 mg,每日1次口服连续治疗56 d。在治疗前、治疗后第14 d、28 d、56 d分别抽取静脉血,用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含量。结果对照组hs-CRP在治疗后血清hs-CRP含量较治疗前无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hs-CRP在治疗后血清hs-CRP含量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1)。结论培哚普利能明显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心通联合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及机制。方法:5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给予常规治疗和马来酸桂哌齐特320mg加入5%葡萄糖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组2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3粒,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14d。观察两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收缩压、心率、心肌耗氧量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优于对照组84%(P〈0.05),治疗组在改善症状及心电图、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联合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UAP疗效优于单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  相似文献   

7.
李育鹏  吕键  张国慧  吴素华 《新医学》2009,40(3):171-173
目的:探讨关托洛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和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将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美托洛尔组和常规治疗组各4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硝酸酯类药物、钙拮抗药、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等治疗,关托洛尔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关托洛尔12.5mg,每日2次。2组均连续服药6个月。检测患者治疗前1d、治疗后6个月血清TNF-α和白介素-6水平,并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血清TNF-α和白介素-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0.01),其中关托洛尔组患者血清TNF-α和白介素-6水平降低较常规治疗组更为明显(均为P〈0.05)。美托洛尔组总有效率为95%,常规治疗组为7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未见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美托洛尔可以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TNF-α和白介素-6水平,减轻冠状动脉粥样病变的炎症反应,明显改善心肌缺血症状,具有良好的心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银杏叶提取物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及其对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将10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同时给予肠溶阿司匹林片100 mg,每日1次;观察组给予EGB(舒血宁)20 ml、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10 mg,均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或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均为20 d。观察EGB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对收缩压、心率、心率收缩压乘积、血脂、血液流变学和血浆CRP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绞痛缓解及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4%和9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68%和64%(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率收缩压乘积、血脂、血液流变学和血浆CRP含量明显减少,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EGB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同时减轻炎症反应,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商品名:万爽力)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第组40例,对照组常规用药,治疗组加用万爽力20mg3次/日,观察治疗前后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UAP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可作为心肌缺血的常规用药,与传统药物相结合,可提高UAP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肝纤维化的效果。方法:将58例慢性乙肝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两组均予常规抗病毒、护肝治疗及苦参素0.2 g每日3次口服;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缬沙坦80 mg,每日1次口服。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时采用酶链免疫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肽、Ⅳ型胶原及层粘连蛋白等肝纤维化指标。结果:两组治疗6个月时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6个月时治疗组各肝纤维化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缬沙坦能有效降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水平,具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作用,联合苦参素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1.
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林肇得  冯新武  邓斌  陈平  刘健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5):2329-2331
目的:评价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ACS患者150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72例(UAP组),急性心肌梗死78例(AMI组),另选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8例(SAP组)和健康人80例(健康对照组),UAP患者又按Braunwald分为Ⅰ级20例,Ⅱ级23例,Ⅲ级29例,观察4组研究对象hs-CRP水平及UAPⅠ、Ⅱ、Ⅲ级患者的hs-CRP水平,并观察随访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4组研究对象hs-CRP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两两比较各组间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UAP组Ⅰ、Ⅱ、Ⅲ级患者hs-CRP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且Ⅰ级与Ⅲ级,Ⅱ级与Ⅲ级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hs-CRP升高组(〉3mg/L)ACS患者随访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hs-CRP正常组(≤3mg/L)(发生率为46.1%比12.5%,P〈0.01)。结论:hs-CRP可作为ACS危险分层和预后的预测因子,hs-CRP水平升高对判断ACS患者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早期血浆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78例U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38例,给予UAP一般治疗。他汀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每日20mg,共4d。治疗前、治疗4d后采取两组患者空腹时静脉血,测定血清CRP及血脂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无明显变化,他汀治疗组CR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阿托伐他汀早期治疗UAP患者能使CRP下降,具有调脂、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冠心病患者高敏血清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A组)53例:PCI术前起始负荷量阿托伐他汀80 mg,后每日20 mg;B组40例,PCI术前术后每日阿托伐他汀20 mg。于PCI术前服药前及术后24 h,7 d分别测定hs-CRP水平。结果:术前两组患者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术后24 h A组hs-CRP水平明显低于B组,7 d后A组hs-CRP水平仍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负荷剂量组阿托伐他汀可显著降低hs-CRP水平,可能会降低PCI术后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及再狭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在冠心病和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冠心病患者150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51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57例;急性脑梗死组67例;健康对照组50例。hs-CRP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定量法,Hcy采用循环酶法检测。结果冠心病组和急性脑梗死组Hcy、hs-CRP检测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各亚组间,SAP组与UAP组hs-CRP检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与UAP组Hcy检测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与SAP组、UAP组Hcy、hs-CRP检测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Hcy、hs-CRP的阳性率及两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比较,二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 Hcy、hs-CRP水平与冠心病、急性脑梗死病情密切相关,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冠心病、急性脑梗死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入选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并分为常规治疗组、曲美他嗪组两组:常规治疗组为常规治疗;曲美他嗪组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 mg,3次/d,治疗24周。治疗前后均行运动平板实验。观察服药前后每周心绞痛发作的次数,运动诱发心绞痛发作所需时间、运动后ST段下降≥1 mm所需时间。结果曲美他嗪组每周心绞痛发作的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延长(P〈0.05),运动诱发心绞痛发作所需时间较治疗前明显延长(P〈0.05);运动后ST段下降≥1 mm所需时间较治疗前明显延长(P〈0.05)。结论曲美他嗪能提高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的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T(cTn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对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近期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2例健康人、38例稳定心绞痛(SAP)和52例UAP患者分别进行血清cT-nT、hs-CRP检测,并对UAP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三组中UAP组血清cTnT、hs-CRP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和SAP组(P〈0.01);心脏事件发生率也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 cTnT和hs-CRP测定可较敏感地反应微小心肌损伤,联合检测对判断UAP的预后有更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陈建 《临床医学》2011,31(4):22-24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将58例血脂正常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辛伐他汀片20 mg,每晚1次,并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分别做24 h动态心电图、心电图运动试验,检测心肌缺血总负荷(TIB)及运动诱发的心肌缺血,并记录缺血相关事件。结果治疗后6个月治疗组TIB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运动耐量增加,由运动诱发的心肌缺血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缺血相关事件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辛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可明显改善心肌缺血,并能减少运动诱发的心肌缺血以及缺血相关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9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应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46例,应用常规药物+丹参多酚酸盐200mg/d;连用10d。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常规心电图ST改变、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结果:(1)治疗组的临床疗效、缺血心电图均比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均<0.05);(2)两组治疗后hs-CRP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1),治疗组hs-CRP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能缓解老年UAP患者的症状,改善心肌缺血,且能降低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血清尿酸(UA)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2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3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48例],为ACS组,另选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30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hs-CRP、UA,并进行比较。结果AMI、UAP组hs-CRP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AMI、UAP组UA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hs-CRP水平与血清UA水平升高和ACS关系密切,可作为冠心病危险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住院冠心病患者组110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3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42例。对照组50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水平。结果冠心病组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冠心病组AMI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较SAP、UAP显著升高(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hs-CRP水平可作为判断病情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